中秋之夜
關燈
小
中
大
,在桂花的芬芳中勝利返航了。
第二天一早兒,天還沒亮,我們便來到了睡意朦胧的太平湖。
全體人員乘着一艘大船來到湖心,攝像李耀宗忙着架機器,燈光副師傅忙着布光,我則被一條小舢闆運到精心制作的黛玉船上,換上了一身偏素的服裝,坐在窗口等候。
這是黛玉告别了父親,乘船北上一場戲,是劇組正式開拍的第一個鏡頭,也是我出場的第一個鏡頭。
攝像好了,燈光好了,演員也好了。
“預備——”岸上頓時鞭炮齊鳴,這一定是為了開機大吉。
我心裡想。
化妝師飛快地給我梳了梳留海兒,導演一聲令下:“開始” 船公慢慢把船撐起。
我端坐在窗口,凝視着流逝的湖水,心裡充滿了對家鄉的眷戀,對前途的茫然…… 親愛的觀衆當你在屏幕上看到這個鏡頭時,一定不會想到,當時我可緊張得發抖呢。
風雨花落知多少 陽春三月,正是蘇州的梅雨季節,霏霏的細雨一下就是半個月,香雪海的梅花遲遲不開,劇組已經等了好幾天了。
大家都眼巴巴地盼着,盼着烏雲散盡,梅花早日開放。
好不容易盼到了幾個晴天,大家興奮非常。
美工組的師傅天天跑到香雪海去打探梅花的消息。
喜訊接連傳來:“梅花開了三成了!”“梅花開了五成了!“嗬,梅花已開了七成了!” 花探子興高采烈地報喜。
“好,布景!”導演一聲令下。
美工組全體出動,在香雪海的一角,搭石橋,搭石凳,堆花冢,忙了整整一天。
葬花的景完成了,導演宣布“明天開拍。
” “葬花”是我的重場戲,我準備劇本到很晚,才涼冰冰地上了床。
閉上眼睛,要拍的鏡頭卻連連在腦海中閃現,揮之不去。
我隻好數數催眠,也不知數了多久才漸漸有了點睡意。
朦胧中,一陣噼噼啪啪的聲音把我驚醒了。
我擁被坐起,看見外面下着好大的雨。
哎呀,那些花怎能經得起這樣的風雨呢!明天的香雪海不知會是怎樣的情景。
我惦念着,竟一夜沒睡安穩。
天亮時,雨停了。
我化好了妝,急忙趕到現場,下車一看,我不禁呆了。
泥濘之中,梅花紅紅白白地落了一地,其中還有未放的花蕾,真的是紅消香斷了。
我從沒想到,美麗的生命竟是如此脆弱。
我木然而立,心裡有些酸酸的。
落花猶人呵,誰又能知道自己的命運不會象這落花一樣呢? 此時此刻,我深深地理解了黛玉那份傷花感己的情懷。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顔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額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哀婉凄楚的葬花辭,原是一篇憂傷的課文,給落花,給流水,給凋零的春天,給她自己消逝的紅顔。
多愁的颦兒,即使遠隔了二百多年,你哀婉的哽咽應猶在耳,你愁美的詩句仍然使我的心為之震顫。
千古風流,“葬花”獨你一人。
我默默地穿了戲裝,扛起花鋤,從落紅狼藉的小路上向前慢移…… 十幾個鏡頭在凄凄冷冷中拍完了。
接着,要在同一個場景拍“牡丹亭豔曲警芳心”黛玉同寶玉偷讀西廂之後,随着牡丹亭的曲于一路尋至犁香院外,當她聽到“隻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等句,不禁心動神搖,如醉如癡、潸然淚下。
穿好了另一套服裝,我在橋對面站好,“預備——開始”鏡頭慢慢推近,“停!”李耀東放下攝像機說,“耳環錯了,讀西廂時是綠耳環,現在是白的,接不上戲。
”王導問:“帶來了嗎?”我輕聲答:“沒有。
”他的臉立刻白了:“怎麼能這麼粗心大意,開什麼玩笑,這要耽誤大家多少時間?”我穿一身紗衣在三月的寒風中瑟瑟發抖,聽着他大發雷霆。
最後化妝師大楊用顔料把耳環變成了綠的,才使風暴平息。
大家松了一口氣,王導臉上也有了血色,而我早已快凍成木乃伊了。
“預備——開始!”我船頭站着,從裡到外一片冰涼,“停,重來!演員沒有情緒。
”“好,開始!”我仍然在鏡頭前發抖,導演停了一下說:“演員太冷了,披上大衣暖暖再拍。
”一件大衣把我裹了起來。
我低頭沉默,心裡飄過一縷凄冷,仿佛在沙漠裡一樣。
我的腳下是一坯新堆起的花冢,早上零落的花瓣已快碾成香塵了,樹上有兩隻麻雀很悲涼地叫着,好象在告别,然後各自飛走了。
不知怎麼,我的心猛然給牽動了,一陣酸楚從心中展開,于是這一天的所有感觸,所有凄冷一下子泛濫了,眼淚已流了滿臉,李耀宗從鏡頭裡發現了這哀傷的一幕,連忙喊開機。
我深知這樣的哭泣放在這段戲中是會顯得過火的,便拼命抑制,誰知适得其反,竟連肩膀也抖起來了。
天哪,一直哭了個天昏地暗,一塌糊塗。
後來,看到這個過火的鏡頭時,我俏然自問:“那樣傷心,到底為了誰?為了那孤單的小麻雀,為了那堕入泥淖的殘紅?還是為了那憂傷的葬花人?” 或或,是為了我自己?
第二天一早兒,天還沒亮,我們便來到了睡意朦胧的太平湖。
全體人員乘着一艘大船來到湖心,攝像李耀宗忙着架機器,燈光副師傅忙着布光,我則被一條小舢闆運到精心制作的黛玉船上,換上了一身偏素的服裝,坐在窗口等候。
這是黛玉告别了父親,乘船北上一場戲,是劇組正式開拍的第一個鏡頭,也是我出場的第一個鏡頭。
攝像好了,燈光好了,演員也好了。
“預備——”岸上頓時鞭炮齊鳴,這一定是為了開機大吉。
我心裡想。
化妝師飛快地給我梳了梳留海兒,導演一聲令下:“開始” 船公慢慢把船撐起。
我端坐在窗口,凝視着流逝的湖水,心裡充滿了對家鄉的眷戀,對前途的茫然…… 親愛的觀衆當你在屏幕上看到這個鏡頭時,一定不會想到,當時我可緊張得發抖呢。
風雨花落知多少 陽春三月,正是蘇州的梅雨季節,霏霏的細雨一下就是半個月,香雪海的梅花遲遲不開,劇組已經等了好幾天了。
大家都眼巴巴地盼着,盼着烏雲散盡,梅花早日開放。
好不容易盼到了幾個晴天,大家興奮非常。
美工組的師傅天天跑到香雪海去打探梅花的消息。
喜訊接連傳來:“梅花開了三成了!”“梅花開了五成了!“嗬,梅花已開了七成了!” 花探子興高采烈地報喜。
“好,布景!”導演一聲令下。
美工組全體出動,在香雪海的一角,搭石橋,搭石凳,堆花冢,忙了整整一天。
葬花的景完成了,導演宣布“明天開拍。
” “葬花”是我的重場戲,我準備劇本到很晚,才涼冰冰地上了床。
閉上眼睛,要拍的鏡頭卻連連在腦海中閃現,揮之不去。
我隻好數數催眠,也不知數了多久才漸漸有了點睡意。
朦胧中,一陣噼噼啪啪的聲音把我驚醒了。
我擁被坐起,看見外面下着好大的雨。
哎呀,那些花怎能經得起這樣的風雨呢!明天的香雪海不知會是怎樣的情景。
我惦念着,竟一夜沒睡安穩。
天亮時,雨停了。
我化好了妝,急忙趕到現場,下車一看,我不禁呆了。
泥濘之中,梅花紅紅白白地落了一地,其中還有未放的花蕾,真的是紅消香斷了。
我從沒想到,美麗的生命竟是如此脆弱。
我木然而立,心裡有些酸酸的。
落花猶人呵,誰又能知道自己的命運不會象這落花一樣呢? 此時此刻,我深深地理解了黛玉那份傷花感己的情懷。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顔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額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哀婉凄楚的葬花辭,原是一篇憂傷的課文,給落花,給流水,給凋零的春天,給她自己消逝的紅顔。
多愁的颦兒,即使遠隔了二百多年,你哀婉的哽咽應猶在耳,你愁美的詩句仍然使我的心為之震顫。
千古風流,“葬花”獨你一人。
我默默地穿了戲裝,扛起花鋤,從落紅狼藉的小路上向前慢移…… 十幾個鏡頭在凄凄冷冷中拍完了。
接着,要在同一個場景拍“牡丹亭豔曲警芳心”黛玉同寶玉偷讀西廂之後,随着牡丹亭的曲于一路尋至犁香院外,當她聽到“隻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等句,不禁心動神搖,如醉如癡、潸然淚下。
穿好了另一套服裝,我在橋對面站好,“預備——開始”鏡頭慢慢推近,“停!”李耀東放下攝像機說,“耳環錯了,讀西廂時是綠耳環,現在是白的,接不上戲。
”王導問:“帶來了嗎?”我輕聲答:“沒有。
”他的臉立刻白了:“怎麼能這麼粗心大意,開什麼玩笑,這要耽誤大家多少時間?”我穿一身紗衣在三月的寒風中瑟瑟發抖,聽着他大發雷霆。
最後化妝師大楊用顔料把耳環變成了綠的,才使風暴平息。
大家松了一口氣,王導臉上也有了血色,而我早已快凍成木乃伊了。
“預備——開始!”我船頭站着,從裡到外一片冰涼,“停,重來!演員沒有情緒。
”“好,開始!”我仍然在鏡頭前發抖,導演停了一下說:“演員太冷了,披上大衣暖暖再拍。
”一件大衣把我裹了起來。
我低頭沉默,心裡飄過一縷凄冷,仿佛在沙漠裡一樣。
我的腳下是一坯新堆起的花冢,早上零落的花瓣已快碾成香塵了,樹上有兩隻麻雀很悲涼地叫着,好象在告别,然後各自飛走了。
不知怎麼,我的心猛然給牽動了,一陣酸楚從心中展開,于是這一天的所有感觸,所有凄冷一下子泛濫了,眼淚已流了滿臉,李耀宗從鏡頭裡發現了這哀傷的一幕,連忙喊開機。
我深知這樣的哭泣放在這段戲中是會顯得過火的,便拼命抑制,誰知适得其反,竟連肩膀也抖起來了。
天哪,一直哭了個天昏地暗,一塌糊塗。
後來,看到這個過火的鏡頭時,我俏然自問:“那樣傷心,到底為了誰?為了那孤單的小麻雀,為了那堕入泥淖的殘紅?還是為了那憂傷的葬花人?” 或或,是為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