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有知

關燈
那天,吃晚飯的時候,孫導突然告訴我,大後天拍我的“黛玉撫琴”。

     我拿着筷子呆住了。

    怎麼個拍法?我可是個不通音律的人呵。

     回到宿舍,趕快翻劇本,這是一場很重的戲,黛玉以一曲“高山流水”向寶玉傾訴心聲,不想情至深處,音竭弦斷。

     這樣韻味深濃的戲,一個對古琴一竅不通女人怎能演好呢?我暗暗着急。

     找替身嗎?決不!從前我曾嘲笑過什麼都用替身的殘廢演員,現在,我決不能讓别人反過來嘲笑我。

     第二天一早兒,我來到中央音樂學院。

    孫導的先生是音樂學院的院長,他找到一個彈古琴的學生來做我的老師。

     老師是個很可愛的女孩于,她把古琴擺好對我說:“彈給我聽聽。

    ” 我莫名其妙地搖頭:“怎麼讓我彈,我不會呵。

    ” 她睜大了眼睛:“一點也沒學過?” 我聳聳肩:“沒錯,從來沒彈過。

    ” 她驚訝了:“我學了四年,才象現在這樣。

    從沒學過,後天卻要彈‘流水’?” 我說:“當然不是全部都彈,隻要學會幾小節就夠了。

    ” 她想了一會兒說:“那隻好這樣,我彈一小姐你記住,照樣彈一次。

    ” 她坐下來,把一小節美妙的泛音,反複彈了三次,然後站起來,讓我坐下,我一邊回憶着她剛才的動低一邊斷斷續續把曲子重複出來。

     她的眼睛又瞪大了:“記憶力不錯嘛,就這樣死記,說不定可以。

    ”她替我糾正了手勢,又開始往下彈,我就這樣模仿着。

    一會兒,竟能連續彈出幾小節了,我們倆高興得差點叫起來。

     我說:“這樣死記,一會要忘的,你把譜子寫下來,我就不會忘了。

    ” 她說:“琴譜象天書一樣,你能看懂嗎?” 這回我可得意了,在圓明園時,有古琴老師專門講過怎樣看琴譜,我還記得,便理直氣壯地說:“當然看得懂,拿來便知。

    ” 照着琴譜,我反複地彈,竟不覺得怎樣難。

     老師在場還不敢太放肆,彈一會兒,就要請教一番。

    吃過午飯,老師去睡午覺了,我趕緊把門關緊,一個人搖頭晃腦,面帶表情,彈了一遍又一遍,盡管聲音不那麼悅耳,但感覺卻有了幾分。

     就這樣練了整整兩天,老師拍拍我的肩膀說:“去吧,可以蒙混過關了。

    ” 第二天,我化了妝,穿好了服裝,躊躇滿志地邁進潇湘館,端端正正地坐在古琴面前。

    十幾雙眼睛懷疑地望着我。

     歐陽走過來,鬼頭鬼腦地說:“架子擺得蠻仔細,彈一曲來聽聽。

    ” 我說:“本人不願對牛彈琴。

    ” 他一努嘴,氣哼哼地走了,還真有牛脾氣。

     導演擔心地問:“怎麼樣,不會穿邦吧?” 我胸有成竹地:“中央音樂學院畢業,還能錯嗎?” 導演眨眨眼睛,半信半疑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