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關燈
小
中
大
他和曼桢認識,已經是多年前的事了。
算起來倒已經有十八年了——真吓人一跳,馬上使他連帶地覺得自己老了許多。
日子過得真快——尤其對于中年以後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縫間的事。
可是對于年青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桢從認識到分手,不過幾年的工夫,這幾年裡面卻經過這麼許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樂都經曆到了。
曼桢曾經問過他,他是什麼時候起開始喜歡她的。
他當然回答說:“第一次看見你的時候。
”說那個話的時候是在那樣的一種心醉的情形下,簡直什麼都可以相信,自己當然絕對相信那不是謊話。
其實,他到底是什麼時候第一次看見她的,根本就記不清楚了。
是叔惠先認識她的。
叔惠是他最要好的同學,他們倆同是學工程的,叔惠先畢了業出來就事,等他畢了業,叔惠又把他介紹到同一個廠裡來實習。
曼桢也在這爿廠裡做事,她的寫字台就在叔惠隔壁,世鈞好幾次跑去找叔惠,總該看見她的,可是并沒有印象。
大概也是因為他那時候剛離開學校不久,見到女人總有點拘束,覺得不便多看。
他在廠裡做實習工程師,整天在機器間裡跟工人一同工作,才做熟了,就又被調到另一個部門去了。
那生活是很苦,但是那經驗卻是花錢也買不到的。
薪水是少到極點,好在他家裡也不靠他養家。
他的家不在上海,他就住在叔惠家裡。
他這還是第一次在外面過陰曆年。
過去他對于過年這件事并沒有多少好感,因為每到過年的時候,家裡例必有一些不痛快的事情。
家裡等着父親回來祭祖宗吃團圓飯,小公館裡偏偏故意地扣留不放。
母親平常對于這些本來不大計較的,大年除夕這一天卻是例外。
她說“一家人總得像個人家”,做主人的看在祖宗份上,也應當準時回家,主持一切。
事實上是那邊也照樣有祭祖這一個節目,因為父親這一個姨太太跟了他年份也不少了,生男育女,人丁比這邊還要興旺些。
父親是長年駐跸在那邊的。
難得回家一次,母親也對他客客氣氣的。
惟有到了過年過節的時候,大約也因為這種時候她不免有一種身世之感,她常常忍不住要和他吵鬧。
這麼大年紀的人了,也還是哭哭啼啼的。
每年是這個情形,世鈞從小看到現在。
今年倒好,不在家裡過年,少掉許多煩惱。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一到了急景凋年的時候,許多人家提早吃年夜飯,到處聽見那疏疏落落的爆竹聲,一種莫名的哀愁便壓迫着他的心。
除夕那一天,世鈞在叔惠家裡吃過年夜飯,就請叔惠出去看電影,連看了兩場——那一天午夜也有一場電影。
在除夕的午夜看那樣一出戲,仿佛有一種特殊的情味似的,熱鬧之中稍帶一點凄涼。
他們廠裡隻放三天假,他們中午常去吃飯的那個小館子卻要過了年初五才開門。
初四那天他們一同去吃飯,撲了個空。
隻得又往回走,街上滿地都是掼炮的小紅紙屑。
走過一家飯鋪子,倒是開着門,叔惠道:“就在這兒吃了吧。
”這地方大概也要等到接過财神方才正式營業,今天還是半開門性質,上着一半排門,走進去黑洞洞的。
新年裡面,也沒有什麼生意,一進門的一張桌子,卻有一個少女朝外坐着,穿着件淡灰色的舊羊皮大衣,她面前隻有一副杯箸,飯菜還沒有拿上來,她仿佛等得很無聊似的,手上戴着紅絨線手套,便順着手指緩緩地往下抹着,一直抹到手丫裡,兩支手指夾住一隻,隻管輪流地抹着。
叔惠一看見她便咦了一聲道:“顧小姐,你也在這兒!”說着,就預備坐到她桌子旁去,一回頭看見世鈞仿佛有點躊躇不前的樣子,便道:“都是同事,見過的吧?這是沈世鈞,這是顧曼桢。
”她是圓圓的臉橢圓中見方——也不是方,隻是有輪廓就是了。
蓬松的頭發,很随便地披在肩上。
世鈞判斷一個女人的容貌以及體态衣着,本來是沒有分析性的,他隻是籠統地覺得她很好。
她把兩隻手抄在大衣袋裡,微笑着向他點了個頭。
當下他和叔惠拖開長凳坐下,那朱漆長凳上面膩着一層黑油,世鈞本來在機器間裡弄得渾身稀髒的,他當然無所謂,叔惠卻是西裝筆挺,坐下之前不由得向那張長凳多看了兩眼。
這時候那跑堂的也過來了,手指縫裡夾着兩隻茶杯,放在桌上。
叔惠看在眼裡,又連連皺眉,道:“這地方不行,實在太髒了!”跑堂的給他們斟上兩杯茶,他們每人叫了一客客飯。
叔惠忽然想起來,又道:“喂,給拿兩張紙來擦擦筷子!” 那跑堂的已經去遠了,沒有聽見。
曼桢便道:“就在茶杯裡涮一涮吧,這茶我想你們也不見得要吃的。
”說着,就把他面前那雙筷子取過來,在茶杯裡面洗了一洗,拿起來甩了甩,把水灑幹了,然後替他架在茶杯上面,順手又把世鈞那雙筷子也拿了過來,世鈞忙欠身笑道:我自己來,我自己來!也不朝人看着,隻是含着微笑。
世鈞把筷子接了過來,依舊擱在
算起來倒已經有十八年了——真吓人一跳,馬上使他連帶地覺得自己老了許多。
日子過得真快——尤其對于中年以後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縫間的事。
可是對于年青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桢從認識到分手,不過幾年的工夫,這幾年裡面卻經過這麼許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樂都經曆到了。
曼桢曾經問過他,他是什麼時候起開始喜歡她的。
他當然回答說:“第一次看見你的時候。
”說那個話的時候是在那樣的一種心醉的情形下,簡直什麼都可以相信,自己當然絕對相信那不是謊話。
其實,他到底是什麼時候第一次看見她的,根本就記不清楚了。
是叔惠先認識她的。
叔惠是他最要好的同學,他們倆同是學工程的,叔惠先畢了業出來就事,等他畢了業,叔惠又把他介紹到同一個廠裡來實習。
曼桢也在這爿廠裡做事,她的寫字台就在叔惠隔壁,世鈞好幾次跑去找叔惠,總該看見她的,可是并沒有印象。
大概也是因為他那時候剛離開學校不久,見到女人總有點拘束,覺得不便多看。
他在廠裡做實習工程師,整天在機器間裡跟工人一同工作,才做熟了,就又被調到另一個部門去了。
那生活是很苦,但是那經驗卻是花錢也買不到的。
薪水是少到極點,好在他家裡也不靠他養家。
他的家不在上海,他就住在叔惠家裡。
他這還是第一次在外面過陰曆年。
過去他對于過年這件事并沒有多少好感,因為每到過年的時候,家裡例必有一些不痛快的事情。
家裡等着父親回來祭祖宗吃團圓飯,小公館裡偏偏故意地扣留不放。
母親平常對于這些本來不大計較的,大年除夕這一天卻是例外。
她說“一家人總得像個人家”,做主人的看在祖宗份上,也應當準時回家,主持一切。
事實上是那邊也照樣有祭祖這一個節目,因為父親這一個姨太太跟了他年份也不少了,生男育女,人丁比這邊還要興旺些。
父親是長年駐跸在那邊的。
難得回家一次,母親也對他客客氣氣的。
惟有到了過年過節的時候,大約也因為這種時候她不免有一種身世之感,她常常忍不住要和他吵鬧。
這麼大年紀的人了,也還是哭哭啼啼的。
每年是這個情形,世鈞從小看到現在。
今年倒好,不在家裡過年,少掉許多煩惱。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一到了急景凋年的時候,許多人家提早吃年夜飯,到處聽見那疏疏落落的爆竹聲,一種莫名的哀愁便壓迫着他的心。
除夕那一天,世鈞在叔惠家裡吃過年夜飯,就請叔惠出去看電影,連看了兩場——那一天午夜也有一場電影。
在除夕的午夜看那樣一出戲,仿佛有一種特殊的情味似的,熱鬧之中稍帶一點凄涼。
他們廠裡隻放三天假,他們中午常去吃飯的那個小館子卻要過了年初五才開門。
初四那天他們一同去吃飯,撲了個空。
隻得又往回走,街上滿地都是掼炮的小紅紙屑。
走過一家飯鋪子,倒是開着門,叔惠道:“就在這兒吃了吧。
”這地方大概也要等到接過财神方才正式營業,今天還是半開門性質,上着一半排門,走進去黑洞洞的。
新年裡面,也沒有什麼生意,一進門的一張桌子,卻有一個少女朝外坐着,穿着件淡灰色的舊羊皮大衣,她面前隻有一副杯箸,飯菜還沒有拿上來,她仿佛等得很無聊似的,手上戴着紅絨線手套,便順着手指緩緩地往下抹着,一直抹到手丫裡,兩支手指夾住一隻,隻管輪流地抹着。
叔惠一看見她便咦了一聲道:“顧小姐,你也在這兒!”說着,就預備坐到她桌子旁去,一回頭看見世鈞仿佛有點躊躇不前的樣子,便道:“都是同事,見過的吧?這是沈世鈞,這是顧曼桢。
”她是圓圓的臉橢圓中見方——也不是方,隻是有輪廓就是了。
蓬松的頭發,很随便地披在肩上。
世鈞判斷一個女人的容貌以及體态衣着,本來是沒有分析性的,他隻是籠統地覺得她很好。
她把兩隻手抄在大衣袋裡,微笑着向他點了個頭。
當下他和叔惠拖開長凳坐下,那朱漆長凳上面膩着一層黑油,世鈞本來在機器間裡弄得渾身稀髒的,他當然無所謂,叔惠卻是西裝筆挺,坐下之前不由得向那張長凳多看了兩眼。
這時候那跑堂的也過來了,手指縫裡夾着兩隻茶杯,放在桌上。
叔惠看在眼裡,又連連皺眉,道:“這地方不行,實在太髒了!”跑堂的給他們斟上兩杯茶,他們每人叫了一客客飯。
叔惠忽然想起來,又道:“喂,給拿兩張紙來擦擦筷子!” 那跑堂的已經去遠了,沒有聽見。
曼桢便道:“就在茶杯裡涮一涮吧,這茶我想你們也不見得要吃的。
”說着,就把他面前那雙筷子取過來,在茶杯裡面洗了一洗,拿起來甩了甩,把水灑幹了,然後替他架在茶杯上面,順手又把世鈞那雙筷子也拿了過來,世鈞忙欠身笑道:我自己來,我自己來!也不朝人看着,隻是含着微笑。
世鈞把筷子接了過來,依舊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