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關燈
小
中
大
世鈞的母親叫他一到上海就來信,他當夜就寫了一封短信,手邊沒有郵票,預備交給叔惠在辦公室裡寄出。
第二天早上他特地送到叔惠的辦公室裡來,借此又可以見曼桢一面。
曼桢還沒有來。
世鈞把那封信從口袋裡摸了出來,擱在叔惠面前道:“喏,剛才忘了交給你了。
”然後就靠在寫字台上談天。
曼桢來了,說:“早。
”她穿着一件淺粉色的旗袍,袖口壓着極窄的一道黑白辮子花邊。
她這件衣服世鈞好像沒看見過。
她臉上似笑非笑的,眼睛也不大朝他看,隻當房間裡沒有他這個人。
然而她的快樂是無法遮掩的。
滿溢出來了的生之喜悅,在她身上化為萬種風情。
叔惠一看見她便怔了怔,道:曼桢今天怎麼這樣漂亮?出話來,并且紅了臉。
世鈞在旁邊也緊張起來了。
幸而曼桢隻頓了一頓,便笑道:“聽你的口氣,好像我平常總是奇醜。
”叔惠笑道:“你可别歪曲我的意思。
” 曼桢笑道:“你明明是這個意思。
” 他們兩人的事情,本來不是什麼瞞人的事,更用不着瞞着叔惠,不過世鈞一直沒有告訴他。
他沒有這欲望要和任何人談論曼桢,因為他覺得别人總是說些隔靴搔癢的話。
但是他的心理是這樣地矛盾,他倒又有一點希望人家知道。
叔惠跟他們一天到晚在一起,竟能夠這樣糊塗,一點也不覺得。
如果戀愛是盲目的,似乎旁邊的人還更盲目。
他們這爿廠裡,人事方面本來相當複雜。
就是上回做壽的那個葉先生,一向植黨營私,很有許多痕迹落在衆人眼裡。
他仗着他是廠長的私人,膽子越來越大,不肯與他同流合污的人,自然被他傾軋得很厲害。
世鈞是在樓下工作的,還不很受影響,不像叔惠是在樓上辦公室裡,而且職位比較高,責任也比較重。
所以叔惠一直想走。
剛巧有一個機會,一個朋友介紹他到另外一爿廠裡去做事,這邊他立刻辭職了。
他臨走的時候,世鈞替他餞行,也有曼桢。
三個人天天在一起吃飯的這一個時期,将要告一段落了。
他們三個人在一起,有一種特殊的空氣,世鈞很喜歡坐在一邊聽叔惠和曼桢你一言我一語,所說的也不過是一些浮面上的話,但是世鈞在旁邊聽着卻深深地感到愉快。
那一種快樂,隻有兒童時代的心情是可以比拟的。
而實際上,世鈞的童年并不怎樣快樂,所以人家回想到童年,他隻能夠回想到他和叔惠曼桢三個人在一起的時候。
世鈞替叔惠餞行,是在一個出名的老正興館,後來聽見别的同事說:“你們不會點菜,最出色的兩樣菜都沒有吃到。
” 叔惠鬧着要再去一趟,曼桢道:“那麼這次你請客。
”叔惠道:怎麼要我請?這次輪到你替我餞行了!候,叔惠說沒帶錢,曼桢道:“那麼我替你墊一墊。
待會兒要還我的。
”叔惠始終不肯松這句口。
吃完了走出來,叔惠向曼桢鞠躬笑道:“謝謝!謝謝!”曼桢也向他鞠躬笑道:“謝謝!謝謝!”世鈞在旁邊笑不可抑。
叔惠換了一個地方做事,工廠在楊樹浦,他便住到宿舍裡去了,每到周末才回家來一次。
有一天,許家收到一封信,是寄給叔惠的,他不在家,許太太便把那封信擱在他桌上。
世鈞看見了,也沒注意,偶然看見信封上蓋着南京的郵戳,倒覺得有點詫異,因為叔惠上次到南京去的時候,曾經說過他在南京一個熟人也沒有,他有個女友托他帶東西給一個淩太太,那家人家跟他也素不相識的。
這封信的信封上也沒有署名,隻寫着”内詳”,當然世鈞再也猜不到這是翠芝寫來的。
他和翠芝雖然自幼相識,卻不認識她的筆迹。
他母親有一個時期曾經想叫他和翠芝通信,但是結果沒有成功。
等到星期六,叔惠回來的時候,世鈞早已忘了這回事,也沒想起來問他。
叔惠看了那封信,信的内容是很簡單,不過說她想到上海來考大學,托他去給她要兩份章程。
叔惠心裡想着,世鈞要是問起的話,就照直說是翠芝寫來的,也沒什麼要緊,她要托人去拿章程,因為避嫌疑緣故,不便托世鈞,所以托了他,也是很自然的事吧。
但是世鈞并沒有問起,當然他也就不提了。
過了幾天,就抽空到她指定的那兩個大學去要了兩份章程,給她寄了去,另外附了一封信。
她的回信很快的就來了,叔惠這一次卻隔了很長的時間才回信,時間隔很長,信又是很短,翠芝以後就沒有再寫信來了。
其實叔惠自從南京回來,倒是常常想起她的。
想到她對他的一番情意,他隻有覺得惆怅。
第二年正月裡,翠芝卻又來了一封信,這封信擱在叔惠的桌子上沒有開拆,總快有一星期了,世鈞走出走進都看見它,一看見那南京的郵戳,心裡就想着,倒不知道叔惠有這樣一個朋友在南京。
也說不定是一個上海的朋友,新近才上南京去的。
等他回來的時候問他。
但是究竟事不關己,一轉背就又忘了。
到星期六那天,世鈞上午在廠裡,有人打電話給他,原來是一鵬,一鵬到上海來了。
約他出去吃飯。
第二天早上他特地送到叔惠的辦公室裡來,借此又可以見曼桢一面。
曼桢還沒有來。
世鈞把那封信從口袋裡摸了出來,擱在叔惠面前道:“喏,剛才忘了交給你了。
”然後就靠在寫字台上談天。
曼桢來了,說:“早。
”她穿着一件淺粉色的旗袍,袖口壓着極窄的一道黑白辮子花邊。
她這件衣服世鈞好像沒看見過。
她臉上似笑非笑的,眼睛也不大朝他看,隻當房間裡沒有他這個人。
然而她的快樂是無法遮掩的。
滿溢出來了的生之喜悅,在她身上化為萬種風情。
叔惠一看見她便怔了怔,道:曼桢今天怎麼這樣漂亮?出話來,并且紅了臉。
世鈞在旁邊也緊張起來了。
幸而曼桢隻頓了一頓,便笑道:“聽你的口氣,好像我平常總是奇醜。
”叔惠笑道:“你可别歪曲我的意思。
” 曼桢笑道:“你明明是這個意思。
” 他們兩人的事情,本來不是什麼瞞人的事,更用不着瞞着叔惠,不過世鈞一直沒有告訴他。
他沒有這欲望要和任何人談論曼桢,因為他覺得别人總是說些隔靴搔癢的話。
但是他的心理是這樣地矛盾,他倒又有一點希望人家知道。
叔惠跟他們一天到晚在一起,竟能夠這樣糊塗,一點也不覺得。
如果戀愛是盲目的,似乎旁邊的人還更盲目。
他們這爿廠裡,人事方面本來相當複雜。
就是上回做壽的那個葉先生,一向植黨營私,很有許多痕迹落在衆人眼裡。
他仗着他是廠長的私人,膽子越來越大,不肯與他同流合污的人,自然被他傾軋得很厲害。
世鈞是在樓下工作的,還不很受影響,不像叔惠是在樓上辦公室裡,而且職位比較高,責任也比較重。
所以叔惠一直想走。
剛巧有一個機會,一個朋友介紹他到另外一爿廠裡去做事,這邊他立刻辭職了。
他臨走的時候,世鈞替他餞行,也有曼桢。
三個人天天在一起吃飯的這一個時期,将要告一段落了。
他們三個人在一起,有一種特殊的空氣,世鈞很喜歡坐在一邊聽叔惠和曼桢你一言我一語,所說的也不過是一些浮面上的話,但是世鈞在旁邊聽着卻深深地感到愉快。
那一種快樂,隻有兒童時代的心情是可以比拟的。
而實際上,世鈞的童年并不怎樣快樂,所以人家回想到童年,他隻能夠回想到他和叔惠曼桢三個人在一起的時候。
世鈞替叔惠餞行,是在一個出名的老正興館,後來聽見别的同事說:“你們不會點菜,最出色的兩樣菜都沒有吃到。
” 叔惠鬧着要再去一趟,曼桢道:“那麼這次你請客。
”叔惠道:怎麼要我請?這次輪到你替我餞行了!候,叔惠說沒帶錢,曼桢道:“那麼我替你墊一墊。
待會兒要還我的。
”叔惠始終不肯松這句口。
吃完了走出來,叔惠向曼桢鞠躬笑道:“謝謝!謝謝!”曼桢也向他鞠躬笑道:“謝謝!謝謝!”世鈞在旁邊笑不可抑。
叔惠換了一個地方做事,工廠在楊樹浦,他便住到宿舍裡去了,每到周末才回家來一次。
有一天,許家收到一封信,是寄給叔惠的,他不在家,許太太便把那封信擱在他桌上。
世鈞看見了,也沒注意,偶然看見信封上蓋着南京的郵戳,倒覺得有點詫異,因為叔惠上次到南京去的時候,曾經說過他在南京一個熟人也沒有,他有個女友托他帶東西給一個淩太太,那家人家跟他也素不相識的。
這封信的信封上也沒有署名,隻寫着”内詳”,當然世鈞再也猜不到這是翠芝寫來的。
他和翠芝雖然自幼相識,卻不認識她的筆迹。
他母親有一個時期曾經想叫他和翠芝通信,但是結果沒有成功。
等到星期六,叔惠回來的時候,世鈞早已忘了這回事,也沒想起來問他。
叔惠看了那封信,信的内容是很簡單,不過說她想到上海來考大學,托他去給她要兩份章程。
叔惠心裡想着,世鈞要是問起的話,就照直說是翠芝寫來的,也沒什麼要緊,她要托人去拿章程,因為避嫌疑緣故,不便托世鈞,所以托了他,也是很自然的事吧。
但是世鈞并沒有問起,當然他也就不提了。
過了幾天,就抽空到她指定的那兩個大學去要了兩份章程,給她寄了去,另外附了一封信。
她的回信很快的就來了,叔惠這一次卻隔了很長的時間才回信,時間隔很長,信又是很短,翠芝以後就沒有再寫信來了。
其實叔惠自從南京回來,倒是常常想起她的。
想到她對他的一番情意,他隻有覺得惆怅。
第二年正月裡,翠芝卻又來了一封信,這封信擱在叔惠的桌子上沒有開拆,總快有一星期了,世鈞走出走進都看見它,一看見那南京的郵戳,心裡就想着,倒不知道叔惠有這樣一個朋友在南京。
也說不定是一個上海的朋友,新近才上南京去的。
等他回來的時候問他。
但是究竟事不關己,一轉背就又忘了。
到星期六那天,世鈞上午在廠裡,有人打電話給他,原來是一鵬,一鵬到上海來了。
約他出去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