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春秋
關燈
小
中
大
走丸,必不可也。
方今權宦群居,同惡如市,主上不自由,诏命出左右。
如有至聰不察,機事不先,必嬰後悔,亦無及矣。
”嵩不從,忠乃亡去。
○董卓 卓初入洛陽,步騎不過三千,自嫌兵少,不為遠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遣兵出四城門,明日陳金鼓而入,宣言雲“西兵複入至洛中”,人不覺,謂卓兵不可勝數。
○胡轸 卓以東郡太守胡轸為大都督,呂布為騎督。
轸性急,豫宣言“今此行也,要當斬一青绶,乃整齊耳”。
布等惡之,宣言相警雲“賊至”,軍衆大亂,奔走。
○呂布 布素使秦誼、陳衛、李黑等僞作宮門衛士,持長戟。
卓到宮門,黑等以長戟挾叉卓車,或叉其馬。
卓驚呼布,布素施铠于衣中,持矛,即應聲刺卓,墜于車。
布與暹、奉書曰:“二将軍拔大駕來東,有元功于國,當書勳竹帛,萬世不朽。
今袁術造逆,當共誅讨,奈何與賊臣還共伐布?布有殺董卓之功,與二将軍俱為功臣,可因今共擊破術,建功于天下,此時不可失也。
”暹、奉得書,即回計從布。
布進軍去勳等營百步,暹、奉兵同時并發,斬十将首,殺傷墜水死者不可勝數。
○田景 《後漢書·董卓傳》:主簿田儀及卓蒼頭前赴其屍,布又殺之。
○焦和 初平中,焦和為青州刺史。
是時英雄并起,黃巾寇暴,和務及同盟,俱入京師,不暇為民保障,引軍逾河而西。
未久而袁、曹二公與卓将戰于荥陽,敗績。
黃巾遂廣,屠裂城邑。
和不能禦,然軍器尚利,戰士尚衆,而耳目偵邏不設,恐動之言妄至,望寇奔走,未嘗接風塵交旗鼓也。
欲作陷冰丸沉河,令賊不得渡,禱祈群神,求用兵必利,蓍筮常陳于前,巫祝不去于側。
人見其清談千雲,出則渾亂,命不可知。
州遂蕭條,悉為邱墟也。
○胡文才楊整修 催等在陝,皆恐怖,急擁兵自守。
胡文才、楊整修皆涼州大人,而王允素所不善也。
及李催之叛,乃呼文才、整修使東解釋之,不假借以溫顔,謂曰:“關東鼠子欲何為耶?卿往呼之。
”于是二人往,實召兵而還。
○樊稠 馬騰、韓遂之敗,樊稠追至陳倉。
遂語稠曰:“天地反覆,未可知也。
本所争者非私怨,王家事耳。
與足下州裡人,今雖小違,要當大同,欲相與善語以别。
邂逅萬一不如意,後可複相見乎!”俱郤騎前接馬,交臂共語,良久而别。
兄子利随稠,利還告,韓、樊交馬語,不知所道,意愛甚密。
以是疑稠與韓遂私和而有異心。
稠欲将兵東出關從,索益兵。
因請稠會議,便于坐殺稠。
○劉虞 紹、馥使故樂浪太守甘陵張岐赍議詣虞,使即尊号。
虞厲聲呵岐曰:“卿敢出此言乎!忠孝之道,既不能濟;孤受國恩,天下擾亂,未能竭命以除國恥,望諸州郡烈義之士戮力西面,援迎幼主,而乃妄造逆謀,塗污忠臣邪。
” ○韓暹 暹失奉,孤,特與千餘騎欲歸并州,為張宣所殺。
○韓馥 馥遣都督從事趙浮、程奂将強弩萬張屯河陽。
浮等聞馥欲以冀州與紹,自孟津馳東下。
時紹尚在朝歌清水口,浮等從後來,船數百艘,衆萬餘人,整兵鼓夜過紹營,紹甚惡之。
浮等到,謂馥曰:“袁本初軍無鬥糧,各已離散,雖有張楊于浮羅新附,未肯為用,不足敵也。
小從事等請自以見兵拒之,旬日之間,必上崩瓦解。
明将軍但當開阖高枕,何憂何懼。
”馥不從,乃避位,出居趙忠故舍。
遣子赍冀州印绶于黎陽與紹。
五廁因以書刀自殺。
○張純 純自号彌天将軍、安定王。
○公孫瓚 還屯廣宗界橋。
公孫瓚曰:“始天下兵起,我謂唾掌而決;至于今日,兵革方始,觀此非我所決,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兇年。
兵法百樓不攻,今吾諸營樓橹千裡,積谷三百萬斛,食此足以待天下變也。
” ○侯成 初,布騎将侯成遣客牧馬十五匹,客悉驅馬去,向沛城,欲歸劉備。
成自将騎逐之,悉得馬還。
諸将合禮賀成,成釀五六斛酒,獵得十餘頭豬,未飲食,先持半豬、五鬥酒自入詣布前,跪言:“
方今權宦群居,同惡如市,主上不自由,诏命出左右。
如有至聰不察,機事不先,必嬰後悔,亦無及矣。
”嵩不從,忠乃亡去。
○董卓 卓初入洛陽,步騎不過三千,自嫌兵少,不為遠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遣兵出四城門,明日陳金鼓而入,宣言雲“西兵複入至洛中”,人不覺,謂卓兵不可勝數。
○胡轸 卓以東郡太守胡轸為大都督,呂布為騎督。
轸性急,豫宣言“今此行也,要當斬一青绶,乃整齊耳”。
布等惡之,宣言相警雲“賊至”,軍衆大亂,奔走。
○呂布 布素使秦誼、陳衛、李黑等僞作宮門衛士,持長戟。
卓到宮門,黑等以長戟挾叉卓車,或叉其馬。
卓驚呼布,布素施铠于衣中,持矛,即應聲刺卓,墜于車。
布與暹、奉書曰:“二将軍拔大駕來東,有元功于國,當書勳竹帛,萬世不朽。
今袁術造逆,當共誅讨,奈何與賊臣還共伐布?布有殺董卓之功,與二将軍俱為功臣,可因今共擊破術,建功于天下,此時不可失也。
”暹、奉得書,即回計從布。
布進軍去勳等營百步,暹、奉兵同時并發,斬十将首,殺傷墜水死者不可勝數。
○田景 《後漢書·董卓傳》:主簿田儀及卓蒼頭前赴其屍,布又殺之。
○焦和 初平中,焦和為青州刺史。
是時英雄并起,黃巾寇暴,和務及同盟,俱入京師,不暇為民保障,引軍逾河而西。
未久而袁、曹二公與卓将戰于荥陽,敗績。
黃巾遂廣,屠裂城邑。
和不能禦,然軍器尚利,戰士尚衆,而耳目偵邏不設,恐動之言妄至,望寇奔走,未嘗接風塵交旗鼓也。
欲作陷冰丸沉河,令賊不得渡,禱祈群神,求用兵必利,蓍筮常陳于前,巫祝不去于側。
人見其清談千雲,出則渾亂,命不可知。
州遂蕭條,悉為邱墟也。
○胡文才楊整修 催等在陝,皆恐怖,急擁兵自守。
胡文才、楊整修皆涼州大人,而王允素所不善也。
及李催之叛,乃呼文才、整修使東解釋之,不假借以溫顔,謂曰:“關東鼠子欲何為耶?卿往呼之。
”于是二人往,實召兵而還。
○樊稠 馬騰、韓遂之敗,樊稠追至陳倉。
遂語稠曰:“天地反覆,未可知也。
本所争者非私怨,王家事耳。
與足下州裡人,今雖小違,要當大同,欲相與善語以别。
邂逅萬一不如意,後可複相見乎!”俱郤騎前接馬,交臂共語,良久而别。
兄子利随稠,利還告,韓、樊交馬語,不知所道,意愛甚密。
以是疑稠與韓遂私和而有異心。
稠欲将兵東出關從,索益兵。
因請稠會議,便于坐殺稠。
○劉虞 紹、馥使故樂浪太守甘陵張岐赍議詣虞,使即尊号。
虞厲聲呵岐曰:“卿敢出此言乎!忠孝之道,既不能濟;孤受國恩,天下擾亂,未能竭命以除國恥,望諸州郡烈義之士戮力西面,援迎幼主,而乃妄造逆謀,塗污忠臣邪。
” ○韓暹 暹失奉,孤,特與千餘騎欲歸并州,為張宣所殺。
○韓馥 馥遣都督從事趙浮、程奂将強弩萬張屯河陽。
浮等聞馥欲以冀州與紹,自孟津馳東下。
時紹尚在朝歌清水口,浮等從後來,船數百艘,衆萬餘人,整兵鼓夜過紹營,紹甚惡之。
浮等到,謂馥曰:“袁本初軍無鬥糧,各已離散,雖有張楊于浮羅新附,未肯為用,不足敵也。
小從事等請自以見兵拒之,旬日之間,必上崩瓦解。
明将軍但當開阖高枕,何憂何懼。
”馥不從,乃避位,出居趙忠故舍。
遣子赍冀州印绶于黎陽與紹。
五廁因以書刀自殺。
○張純 純自号彌天将軍、安定王。
○公孫瓚 還屯廣宗界橋。
公孫瓚曰:“始天下兵起,我謂唾掌而決;至于今日,兵革方始,觀此非我所決,不如休兵力耕,以救兇年。
兵法百樓不攻,今吾諸營樓橹千裡,積谷三百萬斛,食此足以待天下變也。
” ○侯成 初,布騎将侯成遣客牧馬十五匹,客悉驅馬去,向沛城,欲歸劉備。
成自将騎逐之,悉得馬還。
諸将合禮賀成,成釀五六斛酒,獵得十餘頭豬,未飲食,先持半豬、五鬥酒自入詣布前,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