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士傳 第五卷 走健卒誤拿差役 脫禁犯權借乞兒
關燈
小
中
大
出獄去,恐沒處拿他了,隻是苦了那乞兒。
”董聞便乘機進言道:“那乞兒真是冤枉!他若果系常奇一黨,何不也逃了去?卻在獄中等捉?官府不察此情,要把他抵罪,如何使得?世子若肯替他說個方便,救此無辜,也是盛德之事。
況思這乞丐,所謂施恩于不報,正是人人稱頌的。
”世子欣然允諾,次日往拜撫院,便依着董聞言語對撫院說了。
撫院首肯道:“世子明鑒,學生所不及。
”于是行文提審,一筆批豁。
乞兒因得死裡逃生,這豈非前日連累他的是董聞,今日救脫他的也是董聞?正是: 既脫良朋,又釋乞丐。
善巧方便,而不相害。
說話的,董聞雖救了那乞兒,倘官府嚴緝常奇,仍捕獲,如何是好?不知董聞計較已定,料得常奇心靈手快,此番逃去,必有安身之處,決不更遭羅網。
果然官府出了幾番廣捕,畫影圖形的拿他,竟拿他不着。
你道他畢竟安身何處?原來山東大盜寇尚義,一向敬慕常奇英勇。
近聞他犯罪,押解開封府,意欲等他處決之時,設計搶劫他上山。
先遣心腹小校叫做習風,往開封府打聽消息。
去了多時,不見回報。
因再遣一個小校叫做鮑雨,前去探看。
鮑雨去不多時,早把常奇請到山寨。
寇尚義十分驚喜,正不知鮑雨從何處接着。
卻原來常奇與董聞别後,自料無處安身,忽然想起董聞昔日曾說,山東有姓桓姓陸兩家飯店,是寇尚義山寨中人開下的,遂星日前往桓家店中,對店主人說出姓名要他引到山寨授托入夥。
恰好鮑雨也到桓家店裡來,見了常奇,備述寨主相慕之意。
為此,常奇遂同鮑雨上山,與寇尚義相見。
當下備述前事,寇尚義大喜。
與常奇交拜定盟,殺牛宰馬,大排筵宴。
寇尚義讓常奇坐了第一把交椅,因大家說起昔年暗損弓弦、怞鬃接續之事,彼此稱歎,撫掌歡笑。
正是: 今朝是弟兄,昔日為仇敵。
英雄惜英雄,不打不相識。
常奇即做了山寨之主,便對寇尚義說到:“我蒙董家兄弟将我救出,大恩必報。
隻是路上那個乞兒,教他陷入獄中替死,卻是無辜。
我們江湖上做好漢的,怎生連累平人?如今須要設法救他出來,才見我們的義氣。
”寇尚義道:“說得是!小弟曾先遣小校習風去打聽消息,不見回音。
待他來時,再作道理。
”正說話間,忽報習風到了。
寇尚義忙教喚上山來。
隻見那習風奔進寨中,哭拜于地,說道:“險些兒不得回來與大王相見。
”寇尚義驚問其故。
原來前日那胡子乞兒不是别人,就是習風。
他到開封府城中扮做乞兒,隻在監門左近求乞,以便探聽常奇消息。
不想正着了董聞的騙局。
怪道前日聽說要他做伴-,沉吟不應;說要到獄中看常奇,便欣然願從。
隻因胡須極象,幾乎送了一命。
正是: 乞兒豈有長胡漢,胡子原非叫化頭。
當下習風細述緣由,因問:“常爺怎的先在這裡了?”常奇也把前因說知。
習風方曉得那假差官是董聞。
常奇道:“前日替我的,不想就是你。
我今正在此打算,要救你出來。
天幸已得放回,隻不知官府為何便肯放你?”習風道:“聞說是徐國公的世子講了情,故得釋放。
”常奇點頭道:“這原是董家兄弟的神通。
他便與徐世子相知。
若不是他指點,怎肯無端替你講情?我道董家兄弟是個有智謀、有氣意的人,決不連累無辜的。
”寇尚義道:“常兄若沒習風相替,怎能逃得性命?習風是個有功之人了。
”因對常奇說,便教他坐了第三把交椅。
當時有篇口号傳口為笑: “胡子有三人,常奇居其一。
隻因一個胡子受邊-,緻使兩個胡子不安适。
光下額不惹是非,胡須漢每遭困厄。
一個搶差的胡子,不過吃了巴掌兩下;一個搠換的胡子,幾乎喪了身軀七尺。
一個差役不是犯人,軍牢果然搶錯了;一個乞兒正是奸細,罪罰原可代償得。
一個真差遇其真軍、搶真犯,千真萬真各不差;一個假丐逢假官,充假仆,一假再假都是賊。
一個明明見船邊的軍健,并不曉得他姓王;一個暗暗騙馬上的差官,初不說出我姓習。
一個畏國公府裡的家丁,不敢追求;一個疑守備營中的令箭,殊難猜測。
一個店内被拿的胡子,把店外解手的胡子,登時送入牢中;一個寨前放歸的胡子,虧寨裡新來的胡子,俨然升在座側。
一個胡子做了胡子的活冤家,一個胡子做了胡子的好相識。
至今酒店左右,光光的不見一個鳥将軍。
倒是山寨中間,雙雙的坐着兩個虬髯客。
” 且不說常奇自在山東落草。
且說董聞與徐世子盤桓了好幾日,恰值餘總兵剿寇回來,與世子會着,中表叙闊,相見極歡,又飲宴了幾日,世子方才别去。
臨行又以幾百金贈與董聞,又約董聞得暇可至白門一遊。
兩下珍重而别。
董聞在家,過了兩三個月,忽聞新選開封府的理刑推官,是董聞廷試的同年。
隻因這一個人來,有分教:兩賢相遇,君子之交談如;一衲忽聞,舊日之恩将報。
正不知此人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董聞便乘機進言道:“那乞兒真是冤枉!他若果系常奇一黨,何不也逃了去?卻在獄中等捉?官府不察此情,要把他抵罪,如何使得?世子若肯替他說個方便,救此無辜,也是盛德之事。
況思這乞丐,所謂施恩于不報,正是人人稱頌的。
”世子欣然允諾,次日往拜撫院,便依着董聞言語對撫院說了。
撫院首肯道:“世子明鑒,學生所不及。
”于是行文提審,一筆批豁。
乞兒因得死裡逃生,這豈非前日連累他的是董聞,今日救脫他的也是董聞?正是: 既脫良朋,又釋乞丐。
善巧方便,而不相害。
說話的,董聞雖救了那乞兒,倘官府嚴緝常奇,仍捕獲,如何是好?不知董聞計較已定,料得常奇心靈手快,此番逃去,必有安身之處,決不更遭羅網。
果然官府出了幾番廣捕,畫影圖形的拿他,竟拿他不着。
你道他畢竟安身何處?原來山東大盜寇尚義,一向敬慕常奇英勇。
近聞他犯罪,押解開封府,意欲等他處決之時,設計搶劫他上山。
先遣心腹小校叫做習風,往開封府打聽消息。
去了多時,不見回報。
因再遣一個小校叫做鮑雨,前去探看。
鮑雨去不多時,早把常奇請到山寨。
寇尚義十分驚喜,正不知鮑雨從何處接着。
卻原來常奇與董聞别後,自料無處安身,忽然想起董聞昔日曾說,山東有姓桓姓陸兩家飯店,是寇尚義山寨中人開下的,遂星日前往桓家店中,對店主人說出姓名要他引到山寨授托入夥。
恰好鮑雨也到桓家店裡來,見了常奇,備述寨主相慕之意。
為此,常奇遂同鮑雨上山,與寇尚義相見。
當下備述前事,寇尚義大喜。
與常奇交拜定盟,殺牛宰馬,大排筵宴。
寇尚義讓常奇坐了第一把交椅,因大家說起昔年暗損弓弦、怞鬃接續之事,彼此稱歎,撫掌歡笑。
正是: 今朝是弟兄,昔日為仇敵。
英雄惜英雄,不打不相識。
常奇即做了山寨之主,便對寇尚義說到:“我蒙董家兄弟将我救出,大恩必報。
隻是路上那個乞兒,教他陷入獄中替死,卻是無辜。
我們江湖上做好漢的,怎生連累平人?如今須要設法救他出來,才見我們的義氣。
”寇尚義道:“說得是!小弟曾先遣小校習風去打聽消息,不見回音。
待他來時,再作道理。
”正說話間,忽報習風到了。
寇尚義忙教喚上山來。
隻見那習風奔進寨中,哭拜于地,說道:“險些兒不得回來與大王相見。
”寇尚義驚問其故。
原來前日那胡子乞兒不是别人,就是習風。
他到開封府城中扮做乞兒,隻在監門左近求乞,以便探聽常奇消息。
不想正着了董聞的騙局。
怪道前日聽說要他做伴-,沉吟不應;說要到獄中看常奇,便欣然願從。
隻因胡須極象,幾乎送了一命。
正是: 乞兒豈有長胡漢,胡子原非叫化頭。
當下習風細述緣由,因問:“常爺怎的先在這裡了?”常奇也把前因說知。
習風方曉得那假差官是董聞。
常奇道:“前日替我的,不想就是你。
我今正在此打算,要救你出來。
天幸已得放回,隻不知官府為何便肯放你?”習風道:“聞說是徐國公的世子講了情,故得釋放。
”常奇點頭道:“這原是董家兄弟的神通。
他便與徐世子相知。
若不是他指點,怎肯無端替你講情?我道董家兄弟是個有智謀、有氣意的人,決不連累無辜的。
”寇尚義道:“常兄若沒習風相替,怎能逃得性命?習風是個有功之人了。
”因對常奇說,便教他坐了第三把交椅。
當時有篇口号傳口為笑: “胡子有三人,常奇居其一。
隻因一個胡子受邊-,緻使兩個胡子不安适。
光下額不惹是非,胡須漢每遭困厄。
一個搶差的胡子,不過吃了巴掌兩下;一個搠換的胡子,幾乎喪了身軀七尺。
一個差役不是犯人,軍牢果然搶錯了;一個乞兒正是奸細,罪罰原可代償得。
一個真差遇其真軍、搶真犯,千真萬真各不差;一個假丐逢假官,充假仆,一假再假都是賊。
一個明明見船邊的軍健,并不曉得他姓王;一個暗暗騙馬上的差官,初不說出我姓習。
一個畏國公府裡的家丁,不敢追求;一個疑守備營中的令箭,殊難猜測。
一個店内被拿的胡子,把店外解手的胡子,登時送入牢中;一個寨前放歸的胡子,虧寨裡新來的胡子,俨然升在座側。
一個胡子做了胡子的活冤家,一個胡子做了胡子的好相識。
至今酒店左右,光光的不見一個鳥将軍。
倒是山寨中間,雙雙的坐着兩個虬髯客。
” 且不說常奇自在山東落草。
且說董聞與徐世子盤桓了好幾日,恰值餘總兵剿寇回來,與世子會着,中表叙闊,相見極歡,又飲宴了幾日,世子方才别去。
臨行又以幾百金贈與董聞,又約董聞得暇可至白門一遊。
兩下珍重而别。
董聞在家,過了兩三個月,忽聞新選開封府的理刑推官,是董聞廷試的同年。
隻因這一個人來,有分教:兩賢相遇,君子之交談如;一衲忽聞,舊日之恩将報。
正不知此人是誰,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