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士傳 第十六卷 招俊彥少女結良姻 格奸頑佳話
關燈
小
中
大
半晌,說道:“有一個少年,姓黃,名繡,字東衮,乃建文時靖節忠臣黃子澄之後。
一向藏匿在這裡親戚家中,今始出頭。
此兄英俊不凡,後日必成大器。
但今正當久屈未伸之時,若不嫌其寒素,可備東床之選。
”董聞道:“擇婿但論人才,不論貧富。
先生賞鑒的人,自然不差。
況是忠臣後裔,将來必然顯達。
但家君于擇婿一事極其詳慎,敢屈先生于明日與此兄同來,待家君親炙一番,方可議婚。
”金畹道:“要他突然造宅,頗覺形迹。
不若待我先約他到合下,賢喬梓也到舍下來,如不期而會者方妥。
”董聞道:“如此甚妙!小弟明日便随家君到宅,先生可先約下黃兄。
”金畹應諾而去。
董聞把這話告知父母。
次日,董家父子都到金畹家中,那黃繡已先在那裡了。
金畹引他與董家父子相見,果然生得器宇軒昂,神情潇灑。
董起麟見了,先有五分中意,隻不知内才若何,要試他一試。
因問話間說道:“今年正月裡立春,中間又閏了個八月,到十二月終又遇立春。
一年有了兩春,三秋增了一秋,正合着個現成對句道:‘歲遇二春雙八月,一年兩度春秋。
’隻是沒人對得出。
”金畹未及回言,黃繡接口道:“要對這一對,也不甚難。
”因想了一想,道:“聞太老先生今年六秩大慶,隻此便可生發出了對句了。
”起麟道:“有何妙對?”黃繡道:“曆過六甲五周星,四海重逢甲子。
”金畹、董聞齊聲稱贊,起麟心中大喜。
少頃,金畹命酒小酌。
董聞與黃繡都起身遜謝道:“怎好叨擾先生?”倒是起麟道:“今日難得與黃兄相會,便借先生的酒肴,叙談片刻也好。
”于是四人依次就坐。
酒行三巡,金畹取過色盆來,要起麟行令。
起麟一心要試黃繡的才思,因說道:“不如行個口令兒,或說一句詩,或說一個古人,大家想一想倒妙。
”金畹會意,便道:“既如此,就請出令。
”起麟飲了一杯酒,說道:“要說《四書》一句,暗合後代古人姓名在内。
”因先說一句道:“禹避舜之子于陽城。
”合着唐人陽城。
說罷,就要黃繡說。
黃繡謙讓,不敢占先,起麟道:“總是要請教的,黃兄說過,才依次輪将去。
”黃繡不敢過辭,便吃了酒,說道:“王勃然變乎色。
”合着唐人王勃。
起麟贊道:“說得甚妙!”董聞因是父親出的令,遜金畹先說。
金畹說了“丕承哉武王烈”,合着漢人王烈。
董聞說了“爾何曾比予于是”,合着晉人何曾。
金畹道:“曾字借用得好。
”起麟道:“令已完,學生罰一杯。
”起麟一面吃酒,金畹一面自沉吟道:“《四書》上隻有這幾句,不知可更有了麼?”黃繡道:“還有一句未說。
”起麟道:“還有那一句?”黃繡道:“何晏也。
”合着三國時人何晏。
起麟父子都贊道:“好個何晏也!”金畹歎道:“王勃之才,何晏之貌,都被黃兄占去了。
”起麟道:“學生已僭妄了,如今請黃兄行令。
”黃繡遜謝道:“晚生幼輩,在先生長者之前,豈敢行令?”金畹看着董聞道:“黃兄想不肯僭老盟兄,今請老盟兄先行罷。
”董聞道:“家君在此,小弟豈有行令之理?”金畹笑道:“你二位都不肯行令,難道倒教我做主人的行不成?”起麟道:“這倒絕妙,竟是先生先出一令。
”便呼童子快送令酒。
金畹道:“那有此理?”起麟道:“口令原不算什麼令,譬如拟一個題目,大家想一篇文字,何分彼此?”金畹推不過,隻得吃了酒,說聲“僭了”,道:“我今要說一句詩,含着個詞名或曲名在内。
”董聞道:“請教程文。
”金畹說了一句“神童□道,未去朝天子”,合着曲名《朝天子》。
輪到起麟說,起麟說一句唐詩道“隻今惟有西江月”,合着詞名《西江月》。
董聞也說一句唐詩道“打起黃莺兒”,合着曲名《黃莺兒》。
董聞說過,輪該黃繡說了,黃繡說道“仙人掌上玉芙蓉”,合着曲名《玉芙蓉》。
董聞贊道:“此是金華殿中語。
”金畹看着董、黃二人道:“小弟倒先僭過,如今須二位行令了。
”黃繡遜董聞行令,董聞推說家君在此,不敢放肆。
起麟意中還要試黃繡一試,因倒對董聞說道:“既是黃兄這般謙先,此時總沒外人在此,你就胡亂說一個什麼便了。
”金畹道:“說得是。
老先生可先飲一杯酒,好時令即出令。
”于是起麟飲了酒。
董聞告過無禮,說道:“今要席面上生風,說兩個故事,須要各不相幹的,牽合來做一處。
”因指着盤中的魚說道:“武王白魚入舟,趙盾以之為餐。
”金畹、黃繡都贊說:“好今!”董聞請金畹說,金畹因盤中有鹿筋,便道:“曹躁許田射鹿,趙高指之為馬。
”董聞笑道:“常善變在華光國中把鹿當馬騎,鹿原可以當得馬的。
”金畹道:“如今該董老先生說了。
”起麟假意道:“學生一時想不起,多吃杯酒,求黃兄代說罷。
”黃繡隻得應承了,因見盤中有雞,便道:“孟嘗君雞鳴出關,劉琨聞而起舞。
”董聞贊道:“此事豪傑有志之事。
”起麟道:“這隻算代老夫說的,黃兄自己還不曾說。
請再說一句。
”黃繡見盤中有鵝,因道:“蓋大夫受生鵝之饋,王右軍愛而畜之。
”金畹笑道:“右軍是東床坦腹之人,黃兄說起右軍,有坦腹東床之意了。
”董聞也笑道:“-上之鵝,可當雍上之雁。
”于是大家歡笑。
金畹還要黃繡行令
一向藏匿在這裡親戚家中,今始出頭。
此兄英俊不凡,後日必成大器。
但今正當久屈未伸之時,若不嫌其寒素,可備東床之選。
”董聞道:“擇婿但論人才,不論貧富。
先生賞鑒的人,自然不差。
況是忠臣後裔,将來必然顯達。
但家君于擇婿一事極其詳慎,敢屈先生于明日與此兄同來,待家君親炙一番,方可議婚。
”金畹道:“要他突然造宅,頗覺形迹。
不若待我先約他到合下,賢喬梓也到舍下來,如不期而會者方妥。
”董聞道:“如此甚妙!小弟明日便随家君到宅,先生可先約下黃兄。
”金畹應諾而去。
董聞把這話告知父母。
次日,董家父子都到金畹家中,那黃繡已先在那裡了。
金畹引他與董家父子相見,果然生得器宇軒昂,神情潇灑。
董起麟見了,先有五分中意,隻不知内才若何,要試他一試。
因問話間說道:“今年正月裡立春,中間又閏了個八月,到十二月終又遇立春。
一年有了兩春,三秋增了一秋,正合着個現成對句道:‘歲遇二春雙八月,一年兩度春秋。
’隻是沒人對得出。
”金畹未及回言,黃繡接口道:“要對這一對,也不甚難。
”因想了一想,道:“聞太老先生今年六秩大慶,隻此便可生發出了對句了。
”起麟道:“有何妙對?”黃繡道:“曆過六甲五周星,四海重逢甲子。
”金畹、董聞齊聲稱贊,起麟心中大喜。
少頃,金畹命酒小酌。
董聞與黃繡都起身遜謝道:“怎好叨擾先生?”倒是起麟道:“今日難得與黃兄相會,便借先生的酒肴,叙談片刻也好。
”于是四人依次就坐。
酒行三巡,金畹取過色盆來,要起麟行令。
起麟一心要試黃繡的才思,因說道:“不如行個口令兒,或說一句詩,或說一個古人,大家想一想倒妙。
”金畹會意,便道:“既如此,就請出令。
”起麟飲了一杯酒,說道:“要說《四書》一句,暗合後代古人姓名在内。
”因先說一句道:“禹避舜之子于陽城。
”合着唐人陽城。
說罷,就要黃繡說。
黃繡謙讓,不敢占先,起麟道:“總是要請教的,黃兄說過,才依次輪将去。
”黃繡不敢過辭,便吃了酒,說道:“王勃然變乎色。
”合着唐人王勃。
起麟贊道:“說得甚妙!”董聞因是父親出的令,遜金畹先說。
金畹說了“丕承哉武王烈”,合着漢人王烈。
董聞說了“爾何曾比予于是”,合着晉人何曾。
金畹道:“曾字借用得好。
”起麟道:“令已完,學生罰一杯。
”起麟一面吃酒,金畹一面自沉吟道:“《四書》上隻有這幾句,不知可更有了麼?”黃繡道:“還有一句未說。
”起麟道:“還有那一句?”黃繡道:“何晏也。
”合着三國時人何晏。
起麟父子都贊道:“好個何晏也!”金畹歎道:“王勃之才,何晏之貌,都被黃兄占去了。
”起麟道:“學生已僭妄了,如今請黃兄行令。
”黃繡遜謝道:“晚生幼輩,在先生長者之前,豈敢行令?”金畹看着董聞道:“黃兄想不肯僭老盟兄,今請老盟兄先行罷。
”董聞道:“家君在此,小弟豈有行令之理?”金畹笑道:“你二位都不肯行令,難道倒教我做主人的行不成?”起麟道:“這倒絕妙,竟是先生先出一令。
”便呼童子快送令酒。
金畹道:“那有此理?”起麟道:“口令原不算什麼令,譬如拟一個題目,大家想一篇文字,何分彼此?”金畹推不過,隻得吃了酒,說聲“僭了”,道:“我今要說一句詩,含着個詞名或曲名在内。
”董聞道:“請教程文。
”金畹說了一句“神童□道,未去朝天子”,合着曲名《朝天子》。
輪到起麟說,起麟說一句唐詩道“隻今惟有西江月”,合着詞名《西江月》。
董聞也說一句唐詩道“打起黃莺兒”,合着曲名《黃莺兒》。
董聞說過,輪該黃繡說了,黃繡說道“仙人掌上玉芙蓉”,合着曲名《玉芙蓉》。
董聞贊道:“此是金華殿中語。
”金畹看着董、黃二人道:“小弟倒先僭過,如今須二位行令了。
”黃繡遜董聞行令,董聞推說家君在此,不敢放肆。
起麟意中還要試黃繡一試,因倒對董聞說道:“既是黃兄這般謙先,此時總沒外人在此,你就胡亂說一個什麼便了。
”金畹道:“說得是。
老先生可先飲一杯酒,好時令即出令。
”于是起麟飲了酒。
董聞告過無禮,說道:“今要席面上生風,說兩個故事,須要各不相幹的,牽合來做一處。
”因指着盤中的魚說道:“武王白魚入舟,趙盾以之為餐。
”金畹、黃繡都贊說:“好今!”董聞請金畹說,金畹因盤中有鹿筋,便道:“曹躁許田射鹿,趙高指之為馬。
”董聞笑道:“常善變在華光國中把鹿當馬騎,鹿原可以當得馬的。
”金畹道:“如今該董老先生說了。
”起麟假意道:“學生一時想不起,多吃杯酒,求黃兄代說罷。
”黃繡隻得應承了,因見盤中有雞,便道:“孟嘗君雞鳴出關,劉琨聞而起舞。
”董聞贊道:“此事豪傑有志之事。
”起麟道:“這隻算代老夫說的,黃兄自己還不曾說。
請再說一句。
”黃繡見盤中有鵝,因道:“蓋大夫受生鵝之饋,王右軍愛而畜之。
”金畹笑道:“右軍是東床坦腹之人,黃兄說起右軍,有坦腹東床之意了。
”董聞也笑道:“-上之鵝,可當雍上之雁。
”于是大家歡笑。
金畹還要黃繡行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