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士傳 第十四卷 俊紅顔陣上動芳心 俠谷樓軍中投片劄
關燈
小
中
大
不才,請擒此賊,以獻麾下。
”國公喜道:“先生若出戰,不佞當從壁上觀。
”當下董聞全身披挂,綽槍上馬,出到陣前。
那邊月仙公主聞說常元帥得勝,便親自引兵前來接應,恰好與董聞相遇,各立馬在門旗下。
你道他怎生模樣?但見: 粉面偕雪刃争光,玉手與霜刀并耀。
貂毛一段,灣灣的圍在烏鴉鬓邊;雉尾兩根,飄飄的插在盤龍髻上。
腰間束一條扣玉環的細細獅蠻帶,足下穿一雙嵌金線的小小鳳頭鞋。
眉比春山,楚楚又如弓影;眸同秋水,溶溶更似劍光新。
太公蒙面斬妲己,當日武夫眼中,恐未嘗見此佳麗;紅拂改裝随李靖,今朝元帥府裡,又安能有此妖燒?管教兵卒手酥麻,應使将軍心炫亂。
董聞看了那公主的美貌?也還不在意裡。
倒是國公在關上望見了,暗暗喝采道:“不料番邦倒有這一個美貌女子。
”那邊月仙公主見了董聞堂堂一表,豐姿可愛,因想道:“原來中國有這等好人物。
我若生擒得此人,自有道理。
”便不等常更生出戰,徑自舞雙刀,縱坐下白鹿,直奔前來。
董聞挺槍來迎,鬥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董聞心生一計,虛掩一槍,撥回馬,佯敗而走。
公主那裡肯舍?緊緊的從後追來。
董聞挂住了槍,張弓搭箭,望着公主頭上一箭射去,正中他冠上插的雉尾,把那根雉尾射落下來。
公主吓了一驚,不敢複追,勒轉了所乘白鹿,回陣而去,兩家各自收兵。
公主回到寨中,對着常更生極贊董監軍人物之美,武藝之高。
又感激他隻射雉尾,不即射我之德。
常更生道:“此人就是小将時常對公主娘娘說的結義兄弟董聞。
他昨日一箭射中我引軍旗,箭杆上有董聞名字,小将還隻道是同名同姓的。
今日陣上望見,卻正是他。
”公主道:“我隻見他旗上有‘監軍董’三個字,不想就是董聞。
常聽得你誇他的才藝,果然名不虛傳。
且不但才藝好,人物更佳。
我外國那裡有這等好人物?”常更生道:“他矢無虛發,公主不曾防得他,險些被他射傷。
”公主道:“據他恁般神箭,要射傷我何難?他卻不射傷我,也是他的好意。
”說罷,隻顧低頭沉吟。
常更生猜着就裡,便進言道:“小将不敢唐突,莫非公主娘娘有意于此人,要與他講和麼?”公主聞言,不覺臉兒暈紅,即屏退左右,密語常更生道:“實不相瞞,我久欲得一中華奇士,以身歸之。
今觀董生才貌雙絕,真佳選也。
他若肯與我結秦晉之好,我當禀知父王,休兵解甲。
你既與他相契,可能為我傳達此意否?事若得成,我歸順了中國,你便是朝廷有功之人,爵祿當然不小,也可遂你昔日之志。
”常更生道:“這不難。
待小将明日與他對陣,先教他曉得我就是常奇,然後好遣使緻書,把公主之意對他說。
他信小将之言,自然悅從。
”公主歡喜應諾。
正是: 才從對壘為仇敵,便欲元戎作蹇修。
且說聞收兵入關,國公接着,笑道:“先生今日射法,真不啻百步穿楊之技。
但隻射他雉尾,不肯射殺他,莫非憐那女子美貌,不忍加害麼?”董聞道:“非也。
昔諸葛武侯南征孟獲,參謀馬谡進言曰:‘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今華光國僻處遐方,得其土不足以為守,殺其人不足以為武。
不若懷之以德,使彼傾心歸命,貢獻不絕,便是國家之福,可以回報朝廷矣。
”國公道:“先生所言極是但必須生擒此女,彼國方肯降順。
明日我當親自出戰,務要把此女擒來。
”當晚無話。
次日,月仙公主與常更生一齊來到關前挑戰,真個威風凜凜,相貌堂堂。
門旗開處,月仙公主望見,又暗暗驚奇,想道;“看他人物,竟與董聞不相上下。
隻不知他武藝如何。
”正要自來迎敵,隻見常更生拍坐下白鹿,挺手中鋼鞭,飛出陣前。
國公喝道:“你不是我敵手。
可喚你那潑女子來,與我決個勝負。
”常更生道:“你也不是我敵手。
可喚你那董監軍來認我一認,我有話對他說。
”國公大怒,催馬迎戰,常更生舉鞭對敵。
戰了多時,國公全無破綻,勇力倍加,常更生暗暗喝采。
公主在門旗下看了,咄咄稱贊。
常更生要使那彈丸的手段,便佯輸詐敗,誘國公追趕。
約趕過了一二十裡地面,常更生挂住鋼鞭,取彈丸在手,想道:“我若打傷了他,便不好與董聞講和了。
隻打他的馬罷。
”便看着國公馬頭,一彈打去,正中xx眼,那馬應弦而倒,把國公掀在地上。
常更生正待回騎來生擒國公,忽然一股黑氣從地而起,一霎時天昏地暗。
那黑氣直沖入番軍隊裡,撲着的便倒,番軍大亂,常更生也險些跌下騎來。
月仙公主急鳴金收兵。
且說國公被馬掀翻,及跳起身時,隻見黑氣沖起,一時不辨東西南北。
心裡正慌,俄有金光一道,金光裡現出兩位神人,都是金幞紅袍,将國公左右扶挾而行。
國
”國公喜道:“先生若出戰,不佞當從壁上觀。
”當下董聞全身披挂,綽槍上馬,出到陣前。
那邊月仙公主聞說常元帥得勝,便親自引兵前來接應,恰好與董聞相遇,各立馬在門旗下。
你道他怎生模樣?但見: 粉面偕雪刃争光,玉手與霜刀并耀。
貂毛一段,灣灣的圍在烏鴉鬓邊;雉尾兩根,飄飄的插在盤龍髻上。
腰間束一條扣玉環的細細獅蠻帶,足下穿一雙嵌金線的小小鳳頭鞋。
眉比春山,楚楚又如弓影;眸同秋水,溶溶更似劍光新。
太公蒙面斬妲己,當日武夫眼中,恐未嘗見此佳麗;紅拂改裝随李靖,今朝元帥府裡,又安能有此妖燒?管教兵卒手酥麻,應使将軍心炫亂。
董聞看了那公主的美貌?也還不在意裡。
倒是國公在關上望見了,暗暗喝采道:“不料番邦倒有這一個美貌女子。
”那邊月仙公主見了董聞堂堂一表,豐姿可愛,因想道:“原來中國有這等好人物。
我若生擒得此人,自有道理。
”便不等常更生出戰,徑自舞雙刀,縱坐下白鹿,直奔前來。
董聞挺槍來迎,鬥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董聞心生一計,虛掩一槍,撥回馬,佯敗而走。
公主那裡肯舍?緊緊的從後追來。
董聞挂住了槍,張弓搭箭,望着公主頭上一箭射去,正中他冠上插的雉尾,把那根雉尾射落下來。
公主吓了一驚,不敢複追,勒轉了所乘白鹿,回陣而去,兩家各自收兵。
公主回到寨中,對着常更生極贊董監軍人物之美,武藝之高。
又感激他隻射雉尾,不即射我之德。
常更生道:“此人就是小将時常對公主娘娘說的結義兄弟董聞。
他昨日一箭射中我引軍旗,箭杆上有董聞名字,小将還隻道是同名同姓的。
今日陣上望見,卻正是他。
”公主道:“我隻見他旗上有‘監軍董’三個字,不想就是董聞。
常聽得你誇他的才藝,果然名不虛傳。
且不但才藝好,人物更佳。
我外國那裡有這等好人物?”常更生道:“他矢無虛發,公主不曾防得他,險些被他射傷。
”公主道:“據他恁般神箭,要射傷我何難?他卻不射傷我,也是他的好意。
”說罷,隻顧低頭沉吟。
常更生猜着就裡,便進言道:“小将不敢唐突,莫非公主娘娘有意于此人,要與他講和麼?”公主聞言,不覺臉兒暈紅,即屏退左右,密語常更生道:“實不相瞞,我久欲得一中華奇士,以身歸之。
今觀董生才貌雙絕,真佳選也。
他若肯與我結秦晉之好,我當禀知父王,休兵解甲。
你既與他相契,可能為我傳達此意否?事若得成,我歸順了中國,你便是朝廷有功之人,爵祿當然不小,也可遂你昔日之志。
”常更生道:“這不難。
待小将明日與他對陣,先教他曉得我就是常奇,然後好遣使緻書,把公主之意對他說。
他信小将之言,自然悅從。
”公主歡喜應諾。
正是: 才從對壘為仇敵,便欲元戎作蹇修。
且說聞收兵入關,國公接着,笑道:“先生今日射法,真不啻百步穿楊之技。
但隻射他雉尾,不肯射殺他,莫非憐那女子美貌,不忍加害麼?”董聞道:“非也。
昔諸葛武侯南征孟獲,參謀馬谡進言曰:‘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今華光國僻處遐方,得其土不足以為守,殺其人不足以為武。
不若懷之以德,使彼傾心歸命,貢獻不絕,便是國家之福,可以回報朝廷矣。
”國公道:“先生所言極是但必須生擒此女,彼國方肯降順。
明日我當親自出戰,務要把此女擒來。
”當晚無話。
次日,月仙公主與常更生一齊來到關前挑戰,真個威風凜凜,相貌堂堂。
門旗開處,月仙公主望見,又暗暗驚奇,想道;“看他人物,竟與董聞不相上下。
隻不知他武藝如何。
”正要自來迎敵,隻見常更生拍坐下白鹿,挺手中鋼鞭,飛出陣前。
國公喝道:“你不是我敵手。
可喚你那潑女子來,與我決個勝負。
”常更生道:“你也不是我敵手。
可喚你那董監軍來認我一認,我有話對他說。
”國公大怒,催馬迎戰,常更生舉鞭對敵。
戰了多時,國公全無破綻,勇力倍加,常更生暗暗喝采。
公主在門旗下看了,咄咄稱贊。
常更生要使那彈丸的手段,便佯輸詐敗,誘國公追趕。
約趕過了一二十裡地面,常更生挂住鋼鞭,取彈丸在手,想道:“我若打傷了他,便不好與董聞講和了。
隻打他的馬罷。
”便看着國公馬頭,一彈打去,正中xx眼,那馬應弦而倒,把國公掀在地上。
常更生正待回騎來生擒國公,忽然一股黑氣從地而起,一霎時天昏地暗。
那黑氣直沖入番軍隊裡,撲着的便倒,番軍大亂,常更生也險些跌下騎來。
月仙公主急鳴金收兵。
且說國公被馬掀翻,及跳起身時,隻見黑氣沖起,一時不辨東西南北。
心裡正慌,俄有金光一道,金光裡現出兩位神人,都是金幞紅袍,将國公左右扶挾而行。
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