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士傳 第十三卷 監軍忘怨釋大罪 學士诘奸省遠行
關燈
小
中
大
我就胡亂寫去,打甚麼緊?落得讨他的重賞。
”便取過紙筆,依稀仿佛,寫下一張來。
莊文靖接上去看了,冷笑了一聲,忽然變色,拍案大怒,喝罵道:“你這大膽的奴才!原來前日首呈,不是你寫的。
今日教你另寫,不但筆迹不對,且言語支離,自相背謬。
你道我真個遺失了原呈麼?”一頭說、一頭袖中取出那紙原呈來,放在案上,命左右請員外殷仁過來,一同核對,果然是兩般筆迹。
原呈上說董聞受賄一千兩,今卻說受賄二千;原呈說某月某日遣使通番,今寫來的月日又與前不合,真個是牛頭不對馬嘴。
文靖對殷仁說道:“據此看來,明系誣首。
今隻須拷錄他的口供,即可回奏。
不必遠赴軍中審問,緻損外臣威重。
”殷仁點頭道是。
文靖便把伍辂嚴刑鞠問,要他供招因何誣首,系是何人指使。
路小五料賴不過,隻得将杜龍文指使的緣由,并自己的真名姓,杜龍文的假名姓,及私雕官印之事一一招出。
正是: 杜去木傍改作王,路五颠翻為伍辂。
古董官印可假為,首人首呈難假做。
莊文靖與殷仁錄了路小五口詞,即日回京複奏其事。
天子震怒,傳旨将路小五就于京師處決,又命刑部行文廣州府,将杜龍文斬首示衆。
其窩藏社龍文之人,知情不首,無應重處。
當時聞者無不快心,都道莊翰林善巧方便,捷于辨奸,不惟省了遠行,又全了朝廷委任大臣之體。
有幾句言語說得好: 君子容小人,小人不能恕小人;小人陷君子,君子偏能全君子。
小人不能恕小人,遂至怨君子之容小人;君子偏能全君子,遂立辨小人之陷君子。
小人怨君子之容小人,又複遣小人來害小人;君子辨小人之陷君子,不勞君子去鞫君子。
為遣小人來害小人,反送了害小人之小人;不勞君子去鞫君子,更全了薦君子之君子。
送了害小人之小人,不能害小人所首之君子以快小人;全了薦君子之君子,更能全君子所容之小人以安君子。
究竟小人枉自做小人,須知君子落得為君子。
刑部行文至廣州府時,杜龍文已先被本府太守拿下了。
你道為何?原來他聽了妻子言語,毆了母親,被母親告了忤逆,并說他改名逃罪之事,為此太守将他監禁在獄。
正待審問,恰值部文行到,太守便把杜龍文綁付市曹,斬首正法。
又即委東-縣上丞柴白珩去搜他家裡所藏假印,搜出假印數顆。
凡各衙門的印信關防,與極要緊鄉紳客宦的圖章,都私雕在家。
太守看了,不覺大怒,立提吏員列天象到來,喝罵道:“奴才!杜龍文既是犯罪脫逃之人,前日來投奔你,你就該舉首。
如何竟收納了他,教他改名換姓,混充了貼寫書手,又憑他私雕官印,你隻是容隐?你做我衙門裡人,怎敢如此大膽玩法?”列天象頓口無辨,隻顧叩頭。
太守道:“你家父兄當初首告舉人袁念先,害了他全家。
今日你這奴才又窩藏那誣首官府的歹人在家裡,真是個惡種。
如今奉部文要把你重處,你也休想活了。
”說罷喝令左右将列天象重打,遂立斃于杖下。
一時廣州府裡除了兩個惡人。
有好事的做下幾句判語聽他道: “逆親之人,私造官印,不孝所以不忠;欺君之人,謀害朋友,不忠所以不恕。
藏忠臣書集之袁念先,宜其有賢甥;害正人身命之列天緯,安得有賢弟?杜賊姓名雖改,國法難逃;列家種類無存,果報不爽。
” 且說柴白珩往杜龍文家搜取假印之時,搜出一箱書劄。
其中有與學師往來的手書,又有與太監府裡人往來的手筆,方曉得當初唆使學師來作對的是杜龍文所為。
又曉得後來使醉漢阻他遲期,假書帖去兵馬司讨出犯人,也是杜龍文所為,并不幹董聞之事。
白珩此時,不覺爽然自失,如夢初醒,歎道:“我一向錯認了董家妹夫,豈不可笑?他若平日如此暗算我,前日解饷時節,怎肯救我?原來以前這些事,都是杜龍文那斯的奸謀。
我自恨當初不識好歹,認好人做歹人,倒認歹人做好人,把董家妹夫視如寇仇,反把路小五,杜龍文二人做心腹。
前日若非丁推官審出盜情,那曉得路小五不是好相識?今日若非莊翰林審出證首,又怎知杜龍文是緊對頭?我加惠于彼的,倒把我謀害;我得罪于他的,倒肯替我周全。
”轉展尋思,一發難得董家妹夫這般大度,這般盛德,跌足容嗟,感而泣下。
正是: 小人奸險,君子寬平。
孰邪孰正,久之自明。
說話的說到這裡,不但莊翰林完結了首人公案,又使柴白珩明白了董聞心迹,已是十分快暢了。
隻是杜龍文與路小五兩個移名改姓的惡人都已受了惡報,複了本來面目,倒有了結局了。
還有一個常更生,雖也改換了名字,卻是英雄豪傑,尚流落外方,未有歸結,不曾複得原名,還其故我。
他本與董聞為結義弟兄,如今他便曉得董聞那裡曉得他,正要和他對敵。
後來卻怎地相通,如何會合,看官住着,待在下慢慢說出他兩個相通、會合的機緣來。
有分教:幹戈隊裡,忽傳紅粉奇情;劍戟叢中,頓接裙钗芳訊。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卷分解。
”便取過紙筆,依稀仿佛,寫下一張來。
莊文靖接上去看了,冷笑了一聲,忽然變色,拍案大怒,喝罵道:“你這大膽的奴才!原來前日首呈,不是你寫的。
今日教你另寫,不但筆迹不對,且言語支離,自相背謬。
你道我真個遺失了原呈麼?”一頭說、一頭袖中取出那紙原呈來,放在案上,命左右請員外殷仁過來,一同核對,果然是兩般筆迹。
原呈上說董聞受賄一千兩,今卻說受賄二千;原呈說某月某日遣使通番,今寫來的月日又與前不合,真個是牛頭不對馬嘴。
文靖對殷仁說道:“據此看來,明系誣首。
今隻須拷錄他的口供,即可回奏。
不必遠赴軍中審問,緻損外臣威重。
”殷仁點頭道是。
文靖便把伍辂嚴刑鞠問,要他供招因何誣首,系是何人指使。
路小五料賴不過,隻得将杜龍文指使的緣由,并自己的真名姓,杜龍文的假名姓,及私雕官印之事一一招出。
正是: 杜去木傍改作王,路五颠翻為伍辂。
古董官印可假為,首人首呈難假做。
莊文靖與殷仁錄了路小五口詞,即日回京複奏其事。
天子震怒,傳旨将路小五就于京師處決,又命刑部行文廣州府,将杜龍文斬首示衆。
其窩藏社龍文之人,知情不首,無應重處。
當時聞者無不快心,都道莊翰林善巧方便,捷于辨奸,不惟省了遠行,又全了朝廷委任大臣之體。
有幾句言語說得好: 君子容小人,小人不能恕小人;小人陷君子,君子偏能全君子。
小人不能恕小人,遂至怨君子之容小人;君子偏能全君子,遂立辨小人之陷君子。
小人怨君子之容小人,又複遣小人來害小人;君子辨小人之陷君子,不勞君子去鞫君子。
為遣小人來害小人,反送了害小人之小人;不勞君子去鞫君子,更全了薦君子之君子。
送了害小人之小人,不能害小人所首之君子以快小人;全了薦君子之君子,更能全君子所容之小人以安君子。
究竟小人枉自做小人,須知君子落得為君子。
刑部行文至廣州府時,杜龍文已先被本府太守拿下了。
你道為何?原來他聽了妻子言語,毆了母親,被母親告了忤逆,并說他改名逃罪之事,為此太守将他監禁在獄。
正待審問,恰值部文行到,太守便把杜龍文綁付市曹,斬首正法。
又即委東-縣上丞柴白珩去搜他家裡所藏假印,搜出假印數顆。
凡各衙門的印信關防,與極要緊鄉紳客宦的圖章,都私雕在家。
太守看了,不覺大怒,立提吏員列天象到來,喝罵道:“奴才!杜龍文既是犯罪脫逃之人,前日來投奔你,你就該舉首。
如何竟收納了他,教他改名換姓,混充了貼寫書手,又憑他私雕官印,你隻是容隐?你做我衙門裡人,怎敢如此大膽玩法?”列天象頓口無辨,隻顧叩頭。
太守道:“你家父兄當初首告舉人袁念先,害了他全家。
今日你這奴才又窩藏那誣首官府的歹人在家裡,真是個惡種。
如今奉部文要把你重處,你也休想活了。
”說罷喝令左右将列天象重打,遂立斃于杖下。
一時廣州府裡除了兩個惡人。
有好事的做下幾句判語聽他道: “逆親之人,私造官印,不孝所以不忠;欺君之人,謀害朋友,不忠所以不恕。
藏忠臣書集之袁念先,宜其有賢甥;害正人身命之列天緯,安得有賢弟?杜賊姓名雖改,國法難逃;列家種類無存,果報不爽。
” 且說柴白珩往杜龍文家搜取假印之時,搜出一箱書劄。
其中有與學師往來的手書,又有與太監府裡人往來的手筆,方曉得當初唆使學師來作對的是杜龍文所為。
又曉得後來使醉漢阻他遲期,假書帖去兵馬司讨出犯人,也是杜龍文所為,并不幹董聞之事。
白珩此時,不覺爽然自失,如夢初醒,歎道:“我一向錯認了董家妹夫,豈不可笑?他若平日如此暗算我,前日解饷時節,怎肯救我?原來以前這些事,都是杜龍文那斯的奸謀。
我自恨當初不識好歹,認好人做歹人,倒認歹人做好人,把董家妹夫視如寇仇,反把路小五,杜龍文二人做心腹。
前日若非丁推官審出盜情,那曉得路小五不是好相識?今日若非莊翰林審出證首,又怎知杜龍文是緊對頭?我加惠于彼的,倒把我謀害;我得罪于他的,倒肯替我周全。
”轉展尋思,一發難得董家妹夫這般大度,這般盛德,跌足容嗟,感而泣下。
正是: 小人奸險,君子寬平。
孰邪孰正,久之自明。
說話的說到這裡,不但莊翰林完結了首人公案,又使柴白珩明白了董聞心迹,已是十分快暢了。
隻是杜龍文與路小五兩個移名改姓的惡人都已受了惡報,複了本來面目,倒有了結局了。
還有一個常更生,雖也改換了名字,卻是英雄豪傑,尚流落外方,未有歸結,不曾複得原名,還其故我。
他本與董聞為結義弟兄,如今他便曉得董聞那裡曉得他,正要和他對敵。
後來卻怎地相通,如何會合,看官住着,待在下慢慢說出他兩個相通、會合的機緣來。
有分教:幹戈隊裡,忽傳紅粉奇情;劍戟叢中,頓接裙钗芳訊。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卷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