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士傳 第六卷 賺真硯物歸原主 釋假賊憎雪冤誣

關燈
、熱一杯,灌得爛醉,方放他起身。

    臨别特取出硯兒來交付與他道:“這東西你原收了去。

    ”小五醉眼昏花,不及緻詳,接将過來袖了,辭謝出門。

    一路腳高步低,撞到家中,奔入卧房,摸出硯兒付與妻子收着,衣也不脫,一骨碌滾在床上睡了。

    直到明早紅日高升才醒。

    起來梳洗方畢,早又是柴家使人來喚他。

    小五忙随着來人,到柴家會了話,就在柴家吃了早飯,一徑出城到董家來。

    隻見董聞把那古爐與玉獅子都取出來,說道:“我方才又把這兩件東西與一個人看,據說都不甚佳,不好把來送丁老爺。

    你原收了去,另拿什麼好物來我買了罷。

    ”小五隻望銀子到手,不想竟成虛話,尋思道:“不知那個不添好話的,壞了我的買賣。

    ”心中好生不然,卻不敢則聲,隻得收了兩件東西,沒情沒緒的回到家中,對妻子道:“我昨夜交與你這硯兒在那裡?可取将來,和這兩件東西一處放好。

    ”妻子便将硯兒取出。

    小五打開看時,吃了一驚:這硯兒卻不是原物了。

    忙問妻子道:“你昨日把這硯放在那裡的?”妻子道:“放好在床邊桌子上的。

    ”小五道:“可又作怪!我今早出門後,可有人來?”妻子道:“并沒有人來。

    ”小五便罵道:“賊賤人!房裡的東西,被人搠換了去,還說沒人來。

    ”妻子嚷将起來道:“誰見有人來?”小五那裡肯信!原來小五的妻子門氏,本是唱盲詞的婦人。

    小五娶他為妻,時常教他往大戶人家,彈琵琶、說院本、趁錢用變。

    雖是兩眼青昏,卻原有五分光亮,自己原可行走,面龐上也有一二分顔色。

    隻是有一件毛病:不日不守規矩,慣要背着丈夫,和别人做些不三不四的勾當。

    所以小五疑他有人到家來換了硯去。

    門氏叫屈連聲,說道:“你昨夜歸時,已是爛醉。

    一定在外邊先被人搠換了,如何到家裡來圖賴我?”小五道:“若說在外邊差的,卻怎的三件東西,那兩件并不差,隻差了這硯兒?”兩下争論不休,當夜準絮聒了一夜。

    次早,小五對妻子說道:“我今日再到董家去問一聲,問他前日可曾把來寄放别人處。

    若不曾寄放别家,斷然不是在外邊差的,一定是家中被人搠換,我回來和你這賤人說話。

    教你不要慌。

    ”說罷,拿了那假硯,一口氣奔到董家來。

    董聞見了,問道:“你今日為何來得恁般倉皇?”小五道:“我前晚拿歸去這硯兒,不是原物了,未識大爺教人估價時,可曾放在别人家裡麼?”董聞道:“怎見得不是原物?”小五便将假硯兒取出,細細指示不同之處,斑紋色道,都與原物似是而非。

    董聞笑道:“原來假者不可以冒真;有這般難混處。

    我前日其實曾寄在一個識古董的人家。

    今此人恰在這裡,待我請他出來,與你面對明白何如?”話聲未絕,隻見屏風後轉出一個人來。

    那人不是别人,就是金畹的侄兒金楚胥。

    小五見了,目瞪口呆,金楚胥指着小五罵道:“狗才!這假硯是你把來搠換搪塞我的。

    你前日鐵铮铮賴着,強要以假混真,如何今日自己說出假來?如今原物已歸原主,我且拿這假硯去告官,處治你這奸徒!”小五羞得滿面通紅,做聲不得。

    董聞笑道:“别人換了你的東西,你原不肯幹休的。

    你換了别人的東西,那人怎肯幹休?前日金相公要讨我帖兒,送你到刑廳去進究,是我再三勸住。

    我今設法取還原物,免了送官,所全多矣。

    你今後再不可做這般勾當。

    ”小五聽說,躊促無地,隻得自己招個不是,仍收着假硯去了。

    正是: 彼既移真換假,吾亦以假易真。

     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且不說路小五含羞而退。

    且說董聞打發小五去後,即問金楚胥道:“足下那方古硯,價值幾何?”金楚胥道:“可值二十一二金。

    ”董聞道:“以此為葬親之用可勾了麼?”金楚胥道:“得此湊用,也将就勾了。

    ”董聞便取出白銀十二兩,送與金楚胥,教他早去營葬。

    金楚胥謝道:“既蒙取還原硯,又承即付硯價,深感至成之德。

    ”遂将硯兒請董聞收下。

    董聞道:“此硯即是足下家傳舊物,不可售人。

    從來文人賣硯,如武士賣劍,是出于萬不得已,非所樂為。

    我與令叔相契,足下即系通家世好,些微之物,少助葬資,佳硯決不敢領。

    ”金楚胥再三推讓,董聞終不肯受。

    金楚胥感激拜謝而去。

    有詩為證: 青氈舊物依然在,黃土新墳幸已成。

     賴有周旋博士董,不須申訴理刑丁。

     過了幾日,忽有刑廳差役,赍着丁推官名帖,來請董聞去會話。

    董聞随即乘轎入城,直至刑廳私衙之内,與丁推官相見了。

    丁公道:“小弟有一事相煩,故敢屈駕來面商。

    ”董聞道:“不識有何見谕?”丁公道:“小弟立志要做清官,幸蒙各上台見諒,凡壽禮、節禮一概不受。

    此雖上台之情,亦多賴諸缙紳遊揚之力。

    但衙中食指頗多。

    薄俸用度不來。

    前已遣人回家去,設處些銀兩來用,此時卻還不見到,沒奈何,欲煩年翁貴相知處暫撮四五百金濟急。

    一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