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知一切有情心行所趣差别。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勝一切聲聞獨覺智慧作用。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以一念随喜俱心。
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所有布施。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以一念随喜俱心。
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所有淨戒。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以一念随喜俱心。
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定慧解脫解脫智見。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以一念随喜俱心。
超過一切聲聞獨覺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及馀善法。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以一念所修善法。
超過一切異生聲聞獨覺善法。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行少分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
為諸有情方便善巧。
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便得無量無邊功德。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複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
欲令所行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離諸障礙速得圓滿。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世世常見諸佛。
恒聞正法得佛覺悟。
蒙佛憶念教誡教授。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佛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圓滿莊嚴。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世世常憶宿祝終不忘失大菩提心。
遠離惡友親近善友。
恒修菩薩摩诃薩行。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世世具大威德。
摧衆魔冤伏諸外道。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世世遠離一切煩惱業障。
通達諸法心無罣礙。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世世善心善願善行相續常無懈廢。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生佛家。
入童真地。
常不遠離諸佛菩薩。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世世具諸相好。
端嚴如佛。
一切有情見者歡喜。
發起無上正等覺心。
速能成辦諸佛功德。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以種種勝善根力。
随意能引上妙供具。
供養恭敬尊重贊歎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令諸善根速得圓滿。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滿一切有情所求飲食衣服床榻卧具病緣醫藥。
種種花香燈明車乘。
園林舍宅财穀珍奇寶飾伎樂。
及馀種種上妙樂具。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複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
欲善安立盡虛空界法界世界一切有情。
皆令安住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發起一念善心所獲功德。
乃至安坐妙菩提座。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亦不窮荊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十方諸佛世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及諸菩薩摩诃薩衆共所稱贊。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一發心即能遍至十方各如克伽沙界供養諸佛利樂有情。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一發聲即能遍滿十方各如克伽沙界。
贊歎諸佛教誨有情。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一念頃安立十方克伽沙等諸佛世界一切有情。
皆令習學十善業道。
受三歸依護持禁戒。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一念頃安立十方克伽沙等諸佛世界一切有情。
皆令習學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獲五神通。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一念頃安立十方克伽沙等諸佛世界一切有情。
令住大乘修菩薩行不毀馀乘。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紹佛種令不斷絕護菩薩家。
令不退轉嚴淨佛土。
令速成辦。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複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
欲通達内空。
外空。
内外空。
空空。
大空。
勝義空。
有為空。
無為空。
畢竟空。
無際空。
散空。
無變異空。
本性空。
自相空。
共相空。
一切法空。
不可得空。
無性空。
自性空。
無性自性空。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通達一切法。
真如法界。
法性。
不虛妄性。
不變異性。
平等性。
離生性。
法定。
法住實際。
虛空界。
不思議界。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通達一切法。
盡所有性。
如所有性。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通達一切法因緣。
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性。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通達一切法。
如幻如夢。
如響如像。
如光影。
如陽焰。
如空花。
如尋香城。
如變化事。
唯心所現性相俱空。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知三千大千世界。
虛空大地。
諸山大海。
江河池沼。
澗谷陂湖。
地水火風。
諸極微量。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析一毛以為百分取一分毛。
盡舉三千大千世界。
大海江河。
池沼澗谷。
陂湖中水。
棄置他方無邊世界。
而不惱觸水族生類。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知一切有情心行所趣差别。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勝一切聲聞獨覺智慧作用。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以一念随喜俱心。
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所有布施。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以一念随喜俱心。
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所有淨戒。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以一念随喜俱心。
超過一切聲聞獨覺定慧解脫解脫智見。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以一念随喜俱心。
超過一切聲聞獨覺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及馀善法。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以一念所修善法。
超過一切異生聲聞獨覺善法。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行少分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
為諸有情方便善巧。
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便得無量無邊功德。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複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
欲令所行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離諸障礙速得圓滿。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世世常見諸佛。
恒聞正法得佛覺悟。
蒙佛憶念教誡教授。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佛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圓滿莊嚴。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世世常憶宿祝終不忘失大菩提心。
遠離惡友親近善友。
恒修菩薩摩诃薩行。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世世具大威德。
摧衆魔冤伏諸外道。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世世遠離一切煩惱業障。
通達諸法心無罣礙。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世世善心善願善行相續常無懈廢。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生佛家。
入童真地。
常不遠離諸佛菩薩。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世世具諸相好。
端嚴如佛。
一切有情見者歡喜。
發起無上正等覺心。
速能成辦諸佛功德。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以種種勝善根力。
随意能引上妙供具。
供養恭敬尊重贊歎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令諸善根速得圓滿。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滿一切有情所求飲食衣服床榻卧具病緣醫藥。
種種花香燈明車乘。
園林舍宅财穀珍奇寶飾伎樂。
及馀種種上妙樂具。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複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
欲善安立盡虛空界法界世界一切有情。
皆令安住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發起一念善心所獲功德。
乃至安坐妙菩提座。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亦不窮荊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十方諸佛世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及諸菩薩摩诃薩衆共所稱贊。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一發心即能遍至十方各如克伽沙界供養諸佛利樂有情。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一發聲即能遍滿十方各如克伽沙界。
贊歎諸佛教誨有情。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一念頃安立十方克伽沙等諸佛世界一切有情。
皆令習學十善業道。
受三歸依護持禁戒。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一念頃安立十方克伽沙等諸佛世界一切有情。
皆令習學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獲五神通。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一念頃安立十方克伽沙等諸佛世界一切有情。
令住大乘修菩薩行不毀馀乘。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紹佛種令不斷絕護菩薩家。
令不退轉嚴淨佛土。
令速成辦。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複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
欲通達内空。
外空。
内外空。
空空。
大空。
勝義空。
有為空。
無為空。
畢竟空。
無際空。
散空。
無變異空。
本性空。
自相空。
共相空。
一切法空。
不可得空。
無性空。
自性空。
無性自性空。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通達一切法。
真如法界。
法性。
不虛妄性。
不變異性。
平等性。
離生性。
法定。
法住實際。
虛空界。
不思議界。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通達一切法。
盡所有性。
如所有性。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通達一切法因緣。
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性。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通達一切法。
如幻如夢。
如響如像。
如光影。
如陽焰。
如空花。
如尋香城。
如變化事。
唯心所現性相俱空。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知三千大千世界。
虛空大地。
諸山大海。
江河池沼。
澗谷陂湖。
地水火風。
諸極微量。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
欲析一毛以為百分取一分毛。
盡舉三千大千世界。
大海江河。
池沼澗谷。
陂湖中水。
棄置他方無邊世界。
而不惱觸水族生類。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