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七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第九能斷金剛分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
在室羅筏。
住誓多林給孤獨園。
與大刍衆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於日初分。
整理裳服執持衣缽。
入室羅筏大城乞食。
時薄伽梵於其城中行乞食已出還本處。
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於食後時敷如常座結跏趺坐。
端身正願住對面念。
時諸刍來詣佛所。
到已頂禮世尊雙足。
右繞三匝退坐一面。
具壽善現亦於如是衆會中坐。
爾時衆中具壽善現從座而起偏袒一肩。
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至如來應正等覺。
能以最勝攝受。
攝受諸菩薩摩诃薩乃至如來應正等覺。
能以最勝付囑。
付囑諸菩薩摩诃薩。
世尊,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雲何祝雲何修行。
雲何攝伏其心。
作是語已, 爾時世尊告具壽善現曰:善哉善哉!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乃至如來應正等覺。
能以最勝攝受。
攝受諸菩薩摩诃薩乃至如來應正等覺。
能以最勝付囑。
付囑諸菩薩摩诃薩。
是故善現,汝應谛聽極善作意。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如是祝如是修行。
如是攝伏其心。
具壽善現白佛言:如是如是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善現,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當發趣如是之心。
所有諸有情。
有情攝所攝。
若卵生若胎生。
若濕生若化生。
若有色若無色。
若有想若無想。
若非有想非無想。
乃至有情界。
施設所施設。
如是一切。
我當皆令於無馀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
雖度如是無量有情令滅度已,而無有情得滅度者,何以故?善現,若諸菩薩摩诃薩有情想轉不應說名菩薩摩诃薩。
所以者何。
善現,若諸菩薩摩诃薩不應說言有情想轉。
如是命者想。
士夫想。
補特伽羅想。
意生想。
摩納婆想。
作者想。
受者想轉當知亦爾。
何以故?善現,無有少法名為發趣菩薩乘者,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不住於事應行布施。
都無所住應行布施。
不住於色應行布施。
不住聲香味觸法應行布施。
善現,如是菩薩摩诃薩如不住相想應行布施。
何以故?善現,若菩薩摩诃薩都無所住而行布施。
其福德聚不可取量。
佛告善現,於汝意雲何。
東方虛空可取量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善現如是南西北方四維上下。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虛空可取量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佛言善現,如是如是,若菩薩摩诃薩都無所住而行布施。
其福德聚不可取量亦複如是,善現,菩薩如是如不住相想應行布施。
佛告善現,於汝意雲何。
可以諸相具足觀如來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
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
說是語已佛複告具壽善現言:善現,乃至諸相具足皆是虛妄。
乃至非相具足皆非虛妄。
如是以相非相應觀如來。
說是語已,具壽善現複白佛言:世尊,頗有有情。
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将滅時分轉時。
聞說如是色經典句生實想不。
佛告善現,勿作是說。
頗有有情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
正法将滅時分轉時。
聞說如是色經典句生實想不。
然複善現,有菩薩摩诃薩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
正法将滅時分轉時。
具足屍羅具德具慧。
複次善現,彼菩薩摩诃薩非於一佛所承事供養。
非於一佛所種諸善根。
然複善現,彼菩薩摩诃薩於其非一百千佛所承事供養。
於其非一百千佛所種諸善根乃能聞說如是色經典句。
當得一淨信心。
善現,如來以其佛智悉已知彼。
如來以其佛眼悉已見彼。
善現,如來悉已覺彼。
一切有情當生無量無數福聚。
當攝無量無數福聚。
何以故?善現,彼菩薩摩诃薩。
無我想轉無有情想。
無命者想。
無士夫想。
無補特伽羅想。
無意生想。
無摩納婆想。
無作者想。
無受者想轉。
善現,彼菩薩摩诃薩無法想轉無非法想轉。
無想轉亦無非想轉。
所以者何。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有法想轉。
彼即應有我執。
有情執。
命者執。
補特伽羅等執。
若有非法想轉。
彼亦應有我執。
有情執。
命者執。
補特伽羅等執。
何以故?善現,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是故如來密意而說筏喻法門。
諸有智者法尚應斷何況非法。
佛複告具壽善現言:善現,於汝意雲何。
頗有少法如來應正等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頗有少法如來應正等覺是所說耶。
善現答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無有少法如來應正等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無有少法是如來應正等覺所說,何以故?世尊,如來應正等覺。
所證所說所思惟法。
皆不可取不可宣說非法非非法。
何以故?以諸賢聖補特伽羅皆是無為之所顯故。
佛告善現,於汝意雲何。
若善男子或善女人。
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滿七寶持用布施。
是善男子或善女人。
由此因緣所生福聚甯為多不。
善現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是善男子或善女人。
由此因緣所生福聚其量甚多。
何以故?世尊,福德聚福德聚者,如來說為非福德聚。
是故如來說名福德聚福德聚佛複告善現言:善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
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滿七寶持用布施。
若善男子或善女人。
於此法門乃至四句伽陀。
受持讀誦究竟通利。
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
由是因緣所生福聚。
甚多於前無量無數。
何以故?一切如來應正等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從此經出。
諸佛世尊,皆從此經生。
所以者何。
善現,諸
在室羅筏。
住誓多林給孤獨園。
與大刍衆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於日初分。
整理裳服執持衣缽。
入室羅筏大城乞食。
時薄伽梵於其城中行乞食已出還本處。
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於食後時敷如常座結跏趺坐。
端身正願住對面念。
時諸刍來詣佛所。
到已頂禮世尊雙足。
右繞三匝退坐一面。
具壽善現亦於如是衆會中坐。
爾時衆中具壽善現從座而起偏袒一肩。
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至如來應正等覺。
能以最勝攝受。
攝受諸菩薩摩诃薩乃至如來應正等覺。
能以最勝付囑。
付囑諸菩薩摩诃薩。
世尊,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雲何祝雲何修行。
雲何攝伏其心。
作是語已, 爾時世尊告具壽善現曰:善哉善哉!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乃至如來應正等覺。
能以最勝攝受。
攝受諸菩薩摩诃薩乃至如來應正等覺。
能以最勝付囑。
付囑諸菩薩摩诃薩。
是故善現,汝應谛聽極善作意。
吾當為汝分别解說。
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如是祝如是修行。
如是攝伏其心。
具壽善現白佛言:如是如是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善現,諸有發趣菩薩乘者,應當發趣如是之心。
所有諸有情。
有情攝所攝。
若卵生若胎生。
若濕生若化生。
若有色若無色。
若有想若無想。
若非有想非無想。
乃至有情界。
施設所施設。
如是一切。
我當皆令於無馀依妙涅槃界而般涅槃。
雖度如是無量有情令滅度已,而無有情得滅度者,何以故?善現,若諸菩薩摩诃薩有情想轉不應說名菩薩摩诃薩。
所以者何。
善現,若諸菩薩摩诃薩不應說言有情想轉。
如是命者想。
士夫想。
補特伽羅想。
意生想。
摩納婆想。
作者想。
受者想轉當知亦爾。
何以故?善現,無有少法名為發趣菩薩乘者,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不住於事應行布施。
都無所住應行布施。
不住於色應行布施。
不住聲香味觸法應行布施。
善現,如是菩薩摩诃薩如不住相想應行布施。
何以故?善現,若菩薩摩诃薩都無所住而行布施。
其福德聚不可取量。
佛告善現,於汝意雲何。
東方虛空可取量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善現如是南西北方四維上下。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虛空可取量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佛言善現,如是如是,若菩薩摩诃薩都無所住而行布施。
其福德聚不可取量亦複如是,善現,菩薩如是如不住相想應行布施。
佛告善現,於汝意雲何。
可以諸相具足觀如來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
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
說是語已佛複告具壽善現言:善現,乃至諸相具足皆是虛妄。
乃至非相具足皆非虛妄。
如是以相非相應觀如來。
說是語已,具壽善現複白佛言:世尊,頗有有情。
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将滅時分轉時。
聞說如是色經典句生實想不。
佛告善現,勿作是說。
頗有有情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
正法将滅時分轉時。
聞說如是色經典句生實想不。
然複善現,有菩薩摩诃薩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
正法将滅時分轉時。
具足屍羅具德具慧。
複次善現,彼菩薩摩诃薩非於一佛所承事供養。
非於一佛所種諸善根。
然複善現,彼菩薩摩诃薩於其非一百千佛所承事供養。
於其非一百千佛所種諸善根乃能聞說如是色經典句。
當得一淨信心。
善現,如來以其佛智悉已知彼。
如來以其佛眼悉已見彼。
善現,如來悉已覺彼。
一切有情當生無量無數福聚。
當攝無量無數福聚。
何以故?善現,彼菩薩摩诃薩。
無我想轉無有情想。
無命者想。
無士夫想。
無補特伽羅想。
無意生想。
無摩納婆想。
無作者想。
無受者想轉。
善現,彼菩薩摩诃薩無法想轉無非法想轉。
無想轉亦無非想轉。
所以者何。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有法想轉。
彼即應有我執。
有情執。
命者執。
補特伽羅等執。
若有非法想轉。
彼亦應有我執。
有情執。
命者執。
補特伽羅等執。
何以故?善現,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是故如來密意而說筏喻法門。
諸有智者法尚應斷何況非法。
佛複告具壽善現言:善現,於汝意雲何。
頗有少法如來應正等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頗有少法如來應正等覺是所說耶。
善現答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無有少法如來應正等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無有少法是如來應正等覺所說,何以故?世尊,如來應正等覺。
所證所說所思惟法。
皆不可取不可宣說非法非非法。
何以故?以諸賢聖補特伽羅皆是無為之所顯故。
佛告善現,於汝意雲何。
若善男子或善女人。
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滿七寶持用布施。
是善男子或善女人。
由此因緣所生福聚甯為多不。
善現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是善男子或善女人。
由此因緣所生福聚其量甚多。
何以故?世尊,福德聚福德聚者,如來說為非福德聚。
是故如來說名福德聚福德聚佛複告善現言:善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
以此三千大千世界盛滿七寶持用布施。
若善男子或善女人。
於此法門乃至四句伽陀。
受持讀誦究竟通利。
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
由是因緣所生福聚。
甚多於前無量無數。
何以故?一切如來應正等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從此經出。
諸佛世尊,皆從此經生。
所以者何。
善現,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