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墓室

關燈
陰暗逼仄的環境中,冷不丁的對上這樣一張臉,饒是我向來膽大,也不免有些發毛,便移開視線,開始摸屍體周圍的東西。

     可以看出,屍身周圍塞了很多物件,隻是全部被棺中的積液所侵染,已經看不出本來面目,我随手一摸,摸到一個濕淋淋的東西,拿出來一看,不由覺得晦氣,卻是一本書,早已經讓積液泡爛了,随後連摸幾把都是書籍。

     豆腐覺得奇怪,有些着急了,道:“這個人也忒奇怪,棺材裡不放點兒金銀财寶,怎麼盡放些爛書……”忽然,他聲音一頓,仿佛是想到了什麼,湊過來低聲道:“這人穿着清朝的官服,該不會就是咱們要挖的那個文官吧?” 豆腐平時總是少根筋,但這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來,我也正有這麼一層懷疑。

    但如果說是我們要挖的文官墓,那這墓可太寒碜了,嚴格來講,根本不能稱為墓,這樣的規格,和普通老百姓無疑,隻能叫做墳。

     我于是點了點頭,道:“很有可能就是。

    ”我想我是被胡老瞎給糊弄了,這棺材裡一窮二白,哪裡有什麼金銀财寶,沒準兒這主生前是個清官。

     這麼一想,我不由去看他身上的官服,為了看的更清楚,于是将手電筒湊的更近。

    官服雖然染了黑水沁色,但還沒有腐敗,層次造型清晰可見。

     我隻一看心裡便不由得吃了一驚。

    這具清屍,頭帶‘亮藍’冒尖的藍寶石官頂,身着金絲彩線的孔雀補子,雖然彩線已經沁色,但金絲依舊在燈光下熠熠生輝,華美不可擋。

     清朝時期的官服,根據品級不同,官服上的補子圖案而不一樣,頭上的頂子也有講究。

    一品亮紅,采用紅寶石;二品涅紅,采用紅珊瑚;三品亮藍,采用藍寶石;四品涅藍,采用青金石;五品亮白,采用水晶;六品涅白,采用砗磲;七品極以下亮黃,采用素金珠。

     官服上的補子講究更多,文武官又各不相同。

    我眼前的這具清屍,俨然是一個帶着藍寶石頂子的三品文官。

     豆腐的眼睛也夠賊的,他比較鐘情與藝術,以前上學的時候,曆史學的一塌糊塗。

    我這個人比較求上進,雜七雜八的書看了不少,因此一眼就看出了門道。

    豆腐不懂這些,但偏偏一下子注意到了屍體頂子上的藍寶石,于是興奮的捅了捅我的胳膊,道:“老陳,你看那個,清朝藍寶石頂,值多少錢?” 因為爺爺的緣故,我對古董這方面以前就比較有興趣,也算知道一點兒皮毛,便回應道:“這裡面講究很多。

    這個頂子,分為頂珠、翎羽、頂帽,如果分開來賣,價格就會低很多;品級不同,價格同樣有差别。

    清朝的官頂流傳的挺多,我記得一個七品的素頂珠,在08年的時候叫價一千。

    ” 豆腐一愣,掰着手指計算,随後苦着臉道:“七品等于一千,那咱們三品,豈不是才五千塊錢?這還不夠咱們的成本費。

    ” 我聽完他的算法,差點兒沒被自己的口水給嗆死,忍不住苦笑道:“你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

    我說的那是零散的單價。

    完整的價格又不一樣,咱們這個還是個三品文官的整件,配上這身完整的官服,至少也不下三十萬。

    ” 雖說這個墓比我想象中的寒碜了一點,但能憑空來這一筆外财,已經是不易,也該知足了。

    這點兒錢是遠遠不夠的,看來要想還清債務,東山再起,還得再幹幾票。

     當即,我便和豆腐商量,将屍體的頂戴翎子和衣服給扒下來。

    這屍體身處棺中,不太方便,要想脫它的衣服,必須得兩個人合作,一個人擡上半身,一個人去解衣脫衫。

    我問豆腐願意幹哪個活,豆腐糾結了半天,才說道:“這屍體太惡心了,再說,兩個大老爺們在他身上亂摸,對它也太不尊重了,要不我還在旁邊給你加油打氣吧。

    ” 我如果跟這小子待久了,遲早要被他氣的升天,于是罵道:“都要扒他衣服了,還管什麼尊重不尊重了,你小子犯慫也不是這個時候,還想不想要錢了?我告訴你,你今天要是不想幹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