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李自成報效新總梅巡撫鎮定亂兵
關燈
小
中
大
走,不知去向。
劉良佐道:“哥你殺便殺得好,須要償命怎了?”李自成道:“哥這等,說起來隻怕連哥也要帶累你哩。
如今這樁事弄得大了,倘被擒獲,性命難保。
古人說得好,人急計生,狗急跳牆。
咱兩個須别尋去向,若遲了半日,就走不脫了。
”劉良佐道:“咱家小,幸喜在蘭州十裡莊。
哥又沒家眷,越發便宜了。
隻得往哪裡去才好?”李自成道:“咱有結義兄弟喚做高闖王,現在土山坡下結下營寨,手下有七八百健卒。
據土山為險,可拒官兵。
如今再添了咱兩條好漢,還怕誰哩。
”劉良佐道:“事不宜遲,咱們快快走罷。
将爺差人來拿,又要動刀槍,越發不好了。
”李自成問那随行的兵丁,個個願随前去。
不一時兩員将,五十多人,策馬加鞭,往蘭州奔去。
走了三十裡,天已昏黑。
隻得在一個村坊———不上十來個人家,打将進去,逐家的東西,盡被搜出來吃個精光。
然後趁着微微月色,往前趕路。
忙忙似喪家之狗,急急如漏網之魚。
有詩為證: 夜深邊境草凄迷,不覺長堤月又西。
此際肝腸應寸斷,英雄失路實堪悲。
正行之間,天已大亮。
算算路程,不過三十裡路可到蘭州。
李自成道:“謝天保佑,将次近了。
隻怕梅都爺人馬,畢竟在蘭州起身。
不撞見便罷,若是撞見,咱兩個不可慌張。
料此時将爺塘報未到,咱兩個隻說,将爺差兩員把總,帶領兵丁,迎接都爺。
都爺自然不疑,便可哄過他,咱們就好往前跑路了。
”劉良佐道:“哥的見識最高。
” 又行了五六裡路,隻見梅之煥前哨已到。
李自成在馬上高聲問道:“咱兩員把總,帶領兵丁,是楊将爺差來迎接梅都爺的。
都爺在中軍,在後隊?借問一聲。
”那前哨将官原也認得李劉二人,在馬上拱了拱手道:“都爺就在前隊,隻一裡路就是了。
都爺喜歡奉承的,老哥們須遠遠跪接才是。
”說罷去了。
李自成一夥兒行了半裡,都下馬來。
隻見梅巡撫遠遠坐在八人轎上,兩班吹手在前引導。
一隊一隊,過了四十多隊,才是巡撫轎到。
李自成一夥兒齊齊跪下,高聲禀道:“楊将爺差官迎接老爺!”梅巡撫道:“我的人馬就到了,你将爺這儀文也是多的。
且問你兵到什麼地方了?”李自成道:“禀老爺,兵才到了金縣。
隻為縣官不應付錢糧,衆兵鼓噪。
王參将禁戢衆兵,人多不服,反殺了本官王參将。
因此楊老爺差小官星夜前來禀報老爺,就請老爺吩咐各隊趱行一步。
将爺在那裡專望老爺駕臨,自然人心貼服。
”梅巡撫道:“我說同出兵前去,何必又遣官遠接,果然有此不意之變。
你們就飛馬往前後隊吩咐,各隊緊一步趱行前去。
”李自成高聲應了,各個上馬,一路催趕各隊。
反是奉軍門的令,不但沒人查問攔阻,五十多匹馬,好不揚威耀武。
待人馬過盡了,飛也似竟投土山坡下高闖王那裡去了。
正是: 從來黠賊多急智,瞞過梅公文武才。
卻說梅巡撫又行了三十裡,才有楊總兵塘報,報稱李自成、劉良佐鼓噪作亂,殺了先鋒一員,連兵帶馬走了。
梅巡撫也還不知迎接的就是他兩個兇身,忙忙趕到金縣。
楊總兵面說此事,梅巡撫道:“離蘭州不多路,蒙貴鎮差官遠接本院,就知此事了。
”楊總兵道:“實不曾差官奉迎。
畢竟就是逃将逃兵,巧言瞞過,逃往他方去了。
”梅巡撫道:“不應付兵糧,原是縣官逆了聖旨。
吩咐快與我拿下,特本參奏。
”又問亂的是哪一隊,楊總兵說:“是李自成、劉良佐兩隊,約有一千人馬。
”梅巡撫隻說點名,将兩隊裡總旗共二十人,走了五人,把來都索綁押出轅門斬首。
其餘一概赦宥。
整隊打點起行。
其時兵糧,已虧縣丞勉強湊足。
兵不喧嘩,馬不奔突,放炮洋洋去了。
行不上半日,總督軍門檄文星夜前來,稱有清人海套在關外侵擾,要梅巡撫楊總兵回去。
又忽接塘報,京師東兵已退。
梅巡撫隻得同楊總兵回軍。
這一番勤王,倒弄出個李自成、劉良佐叛去了,豈不是個天數?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劉良佐道:“哥你殺便殺得好,須要償命怎了?”李自成道:“哥這等,說起來隻怕連哥也要帶累你哩。
如今這樁事弄得大了,倘被擒獲,性命難保。
古人說得好,人急計生,狗急跳牆。
咱兩個須别尋去向,若遲了半日,就走不脫了。
”劉良佐道:“咱家小,幸喜在蘭州十裡莊。
哥又沒家眷,越發便宜了。
隻得往哪裡去才好?”李自成道:“咱有結義兄弟喚做高闖王,現在土山坡下結下營寨,手下有七八百健卒。
據土山為險,可拒官兵。
如今再添了咱兩條好漢,還怕誰哩。
”劉良佐道:“事不宜遲,咱們快快走罷。
将爺差人來拿,又要動刀槍,越發不好了。
”李自成問那随行的兵丁,個個願随前去。
不一時兩員将,五十多人,策馬加鞭,往蘭州奔去。
走了三十裡,天已昏黑。
隻得在一個村坊———不上十來個人家,打将進去,逐家的東西,盡被搜出來吃個精光。
然後趁着微微月色,往前趕路。
忙忙似喪家之狗,急急如漏網之魚。
有詩為證: 夜深邊境草凄迷,不覺長堤月又西。
此際肝腸應寸斷,英雄失路實堪悲。
正行之間,天已大亮。
算算路程,不過三十裡路可到蘭州。
李自成道:“謝天保佑,将次近了。
隻怕梅都爺人馬,畢竟在蘭州起身。
不撞見便罷,若是撞見,咱兩個不可慌張。
料此時将爺塘報未到,咱兩個隻說,将爺差兩員把總,帶領兵丁,迎接都爺。
都爺自然不疑,便可哄過他,咱們就好往前跑路了。
”劉良佐道:“哥的見識最高。
” 又行了五六裡路,隻見梅之煥前哨已到。
李自成在馬上高聲問道:“咱兩員把總,帶領兵丁,是楊将爺差來迎接梅都爺的。
都爺在中軍,在後隊?借問一聲。
”那前哨将官原也認得李劉二人,在馬上拱了拱手道:“都爺就在前隊,隻一裡路就是了。
都爺喜歡奉承的,老哥們須遠遠跪接才是。
”說罷去了。
李自成一夥兒行了半裡,都下馬來。
隻見梅巡撫遠遠坐在八人轎上,兩班吹手在前引導。
一隊一隊,過了四十多隊,才是巡撫轎到。
李自成一夥兒齊齊跪下,高聲禀道:“楊将爺差官迎接老爺!”梅巡撫道:“我的人馬就到了,你将爺這儀文也是多的。
且問你兵到什麼地方了?”李自成道:“禀老爺,兵才到了金縣。
隻為縣官不應付錢糧,衆兵鼓噪。
王參将禁戢衆兵,人多不服,反殺了本官王參将。
因此楊老爺差小官星夜前來禀報老爺,就請老爺吩咐各隊趱行一步。
将爺在那裡專望老爺駕臨,自然人心貼服。
”梅巡撫道:“我說同出兵前去,何必又遣官遠接,果然有此不意之變。
你們就飛馬往前後隊吩咐,各隊緊一步趱行前去。
”李自成高聲應了,各個上馬,一路催趕各隊。
反是奉軍門的令,不但沒人查問攔阻,五十多匹馬,好不揚威耀武。
待人馬過盡了,飛也似竟投土山坡下高闖王那裡去了。
正是: 從來黠賊多急智,瞞過梅公文武才。
卻說梅巡撫又行了三十裡,才有楊總兵塘報,報稱李自成、劉良佐鼓噪作亂,殺了先鋒一員,連兵帶馬走了。
梅巡撫也還不知迎接的就是他兩個兇身,忙忙趕到金縣。
楊總兵面說此事,梅巡撫道:“離蘭州不多路,蒙貴鎮差官遠接本院,就知此事了。
”楊總兵道:“實不曾差官奉迎。
畢竟就是逃将逃兵,巧言瞞過,逃往他方去了。
”梅巡撫道:“不應付兵糧,原是縣官逆了聖旨。
吩咐快與我拿下,特本參奏。
”又問亂的是哪一隊,楊總兵說:“是李自成、劉良佐兩隊,約有一千人馬。
”梅巡撫隻說點名,将兩隊裡總旗共二十人,走了五人,把來都索綁押出轅門斬首。
其餘一概赦宥。
整隊打點起行。
其時兵糧,已虧縣丞勉強湊足。
兵不喧嘩,馬不奔突,放炮洋洋去了。
行不上半日,總督軍門檄文星夜前來,稱有清人海套在關外侵擾,要梅巡撫楊總兵回去。
又忽接塘報,京師東兵已退。
梅巡撫隻得同楊總兵回軍。
這一番勤王,倒弄出個李自成、劉良佐叛去了,豈不是個天數?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