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海 第八回 論用情正言砭惡俗 歸大限慈母撇嬌娃

關燈
”棣華初聽母言,已是淚流不止,聽到此處,更由不得放聲大哭道:“母女們千辛萬苦,得脫虎口,實指望永遠相守,不料母親病到這般,這都是女兒不會伏侍之罪。

    倘然有甚山高水低,女兒情願跟着母親去了!”白氏道:“我兒,切不可如此!我雖不得好,須知你還有父親、翁姑、丈夫,必要自己保重,才是孝女。

    不然,我就做鬼也不安了。

    ”棣華聽了,愈加悲痛,執着白氏雙手道: “母親快點将息着,攜挈女兒到底。

    女兒情願減了壽元,讓給母親。

    隻要我母女永遠相守,女兒情願捐了一生的衣祿,換将過來。

    ”一面哭,一面說。

    隻見白氏已經暈了過去,吓得棣華伏下抱住大叫:“母親醒來!”叫了一會,白氏又微睜雙眼,有氣沒力的說了一句:“女兒保重!”①便咽了氣了。

    棣華不覺撫屍大恸,說得一聲:“母親你撇得女兒苦也!”便覺得身體忽然輕如敗葉,被風吹起,飄飄蕩蕩的,好不快活,把一切悲痛都忘了。

    想起逃難的時候,那身子能像今天這種輕飄,能禦風而行,又何至在路上耽擱。

    ②正想念間,忽聽得遠遠的有人叫:“小姐,小姐,快回來罷!”那聲音細得猶如耳鳴一般。

     暗想這是那個叫我呢?那聲音叫個不住,愈叫愈近,慢慢的叫到耳邊來。

    仔細一聽,正是雇用的老媽子王媽的聲音。

    猛可想起母親沒了,我如何撇了母親,跑到這裡來,由不得說一聲:“我好苦也!”③睜眼一看,隻見雇用的王媽,抱着自己灌救,方知自己哭暈了。

    此時王媽念一聲佛道:“好了!回過來了!”棣華醒來,看見母親,又複撞頭痛哭。

    王媽一面苦苦相勸,李富隻在院子裡跌足。

    棣華哭夠多時,李富走到堂屋裡勸道:“小姐且止一止哀。

    此刻親家太太過了,親家老爺不在這裡,又沒有個少爺,許多大事,都在小姐身上。

    如果小姐哭壞了,更有誰作主?此刻辦後事要緊!”棣華聽說,方才略略止住啼哭,忙叫李富叫了裁縫來,趕做壽衣。

    又取出一包金飾來,交與李富,叫他先去變賣了去看壽器。

    李富領命去了。

    棣華仍舊哀哀哭泣,暗想割股也不能療,莫非是古人欺我?但是欺人的說話,何以相傳了若幹年,還不被人識破? 大約古人必不我欺,不過我心不誠罷了。

    ④想到這裡,又痛恨自己不誠心。

    一頭撞到靈床上,又複痛哭。

    直哭到天愁地慘,日月無光。

    李富剪了衣料,叫了裁縫來,又去看好了壽器,請了陰陽生來,擇日大殓—— ①父母愛子之心死猶未已,為人子者念哉。

     ②據作者雲,曾經氣厥一去時,實系如此情景,故寫得出也,可謂現身說法矣。

     ③寫得出。

     ④肉且割下,何得謂之不誠?孝子之心不得不作此想耳。

     到了盛殓之日,衣衾棺椁,都已齊備,正待入木,忽然有人送進一封電報來。

    李富接了,交給王媽,王媽遞與棣華。

     棣華一看,封面是上海來的,連忙怞出來看時,卻一字不識,不覺呆了,便問李富。

    李富道:“電報向來用的是洋碼,小的也不認得。

    ”①棣華道:“你趕緊拿去請懂得的人看一遍,到底是些甚麼?”李富道:“頭回來那個電報,是電報局裡翻好來的。

    這回不知為甚他們不翻?除非是仍然送到電報局裡,請他們翻出來。

    ”那送電報的信差道:“翻便翻好了,在我身邊,不過要交出加一翻譯費,才好給你們。

    ”棣華便叫李富給了他,又在收條上簽了字。

    信差交了出來,卻是“鶴即日動身來”六個字,不覺又喜又悲。

    喜的是父親無恙,指日可望到來;悲的是母親亡故,父親雖來,老夫妻不能相見的了。

    想到這裡,又不覺放聲大哭道:“母親!你好命苦也!”痛哭過一場,方才大殓。

    自此朝夕哭泣上奠,天天屈指計着父親行程。

    盼到月底,鶴亭到了,知道白氏病故,父女抱頭痛哭。

    哭過一場,彼此訴說所遇亂離情狀。

    鶴亭恐怕河道凍冰,即日帶了女兒,扶了靈柩,率同李富,雇定船隻,兼程南下。

    那王媽不必說是開發去了。

    棣華見父親一字不曾提起伯和,未免又是擔憂,欲待問時,卻又羞于出口。

    父親較母親又自不同,終日在船上,惟有默默愁苦。

    在路不止一日,船到了清江浦,便過江到鎮江去,附了輪船回上海。

    不知回到上海,兩人如何相遇,且聽下回分解—— ①中國電報局必用洋碼實所不解。

    是殆崇拜外人,甘忘根本使然,不便商民猶其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