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海 第八回 論用情正言砭惡俗 歸大限慈母撇嬌娃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仲藹出來打探了一回,及至回家,見重門洞開,已是吃了一驚,及至走到裡面,隻見滿地血迹,父母俱被殺死,這一驚非同小可,直吓到魂飛天外,魄散九州,仰面一交,跌倒在地,便暈了過去。
可憐又沒人灌救,歇了半晌,自行蘇醒,不覺放聲大哭,哭過一會,要叫家人時,卻沒有人答應。
自己出來,裡外一看,所用的一名車夫,兩名家人,都已不知去向。
南邊帶來的一個家人,也被殺死在後院裡。
尋到廚房,隻見一個老媽子,慌做一團,躲在柴堆裡。
仲藹叫他起來問時,他還在那裡發抖。
抖過好一會,方能說話,說道: “一班義和團,不知怎的,打開大門進來,問老爺是那裡人,老爺回他說是廣東人。
①他說全是二毛子,便殺了。
太太哭喊時,也被殺了。
兩個二爺和那車夫,都裹了紅頭,跟那義和團去了。
”仲藹隻得出來,叫他關上大門,幫着把屍首擡好,不禁又哭起來。
俟至天明,去買了三口棺材,雇人把頭縫好,草草殓了。
也不能成禮,就送到廣東義園去寄葬。
葬事已畢,便打算逃避。
可奈金銀細軟,多被義和團劫去,笨重家夥,此時要賣,也沒有人承受。
翻遍了各箱籠,搜刮起來,隻剩了十來兩銀子,思量不能遠去。
聽得安肅縣沒有拳匪,那縣官李灼然是父親同年榜下知縣,向來相得,不如投奔他去。
定了主意,便開發了老媽子,棄了一切家具,把所有字畫衣服之類,都送到米市胡同南海會館中寄放。
然後出了彰儀門,賃了牲口,取道蘆溝橋、長辛店,投安肅縣來—— ①乃郎以自陳廣東人之故得福,公乃以自陳廣東人之故得禍,想此時廣東人皆有幸有不幸也。
李灼然接見之下,得知戟臨被害,不勝悲悼,便留仲藹住下。
仲藹住過兩天,便對灼然道:“蒙年伯不棄,下榻在此,感激無量。
但念先君、先母,慘遭毒手,故鄉又無恒産,他日歸葬父母,自己成家,後事正長,何能坐食?還求年伯薦一館地,俾得自謀生計,不勝銘感。
”灼然道:“我也謀慮到此。
但是縣中沒有事情,縱有了事,也不過幾吊錢一月。
世兄且略住幾時,等有了機會,自當設法。
”是夜,署中一個賬房朋友王伯紳,與仲藹談天,因對仲藹說道:“敝東看見閣下文章豐采,十分傾佩。
有一女公子,欲以仰攀,囑弟緻意。
弟拙于詞令,隻能直說,不知閣下意思如何?”仲藹道:“年伯錯愛,怎能推辭?無奈先君在日,已經聘定有人,不得遵命,還求閣下代為轉緻。
”伯紳道:“莫非閣下有意推托麼?”仲藹道:“豈有此理!弟當此落魄之時,有人垂青,方趨承之不暇,何敢借故推诿?”伯紳聽說,便照直回複了灼然。
次日灼然便對仲藹道;“近日北方一帶,擾亂異常,縱使有館地,也恐怕不得太平。
我有一個去處,要薦世兄,不知怕遠不怕?”仲藹道:“年伯賜薦,何敢嫌遠,但不知在何處?”灼然道:“此刻陝西西乾-道孫可亭觀察,是我的換帖,兼管着全省營務處的差事,若投奔在那裡,可望一個好點的館地。
我因為代賢侄打算,将來歸葬父母,成家立業,後事方長,非尋常小館地可以辦得到,所以着想這個去處。
世兄肯去時,我寫封信薦去。
”仲藹道:“年伯如此周旋,真是粉身難報!”灼然道: “我們世交,何必如此?隻是世兄的文章豐采,不能朝夕與共,令人爽然!不知令尊在日,曾與世兄定下那一家的親事?”仲藹道:“是蘇州王氏。
”灼然當下親筆寫了一封信,送了盤纏,仲藹拜謝了。
次日長行,出了安肅縣,一路上曉行夜宿,走了二十多天,方才到了陝西,便到西乾-道衙門投信請見。
可亭看了灼然的信,便請到花廳相見。
仲藹的談風吐屬,本來甚好。
可亭十分歡喜,便留在署内,允許代為位置,先在營務處文案,挂了個名字,支取幹修。
不到幾天,官場中接了電報,知道聯軍已經攻破京城,兩宮出狩,将要臨幸西安。
大小官員便忙着要辦皇差,撫台委了藩台做總辦,道台做會辦。
可亭得了這個兼差,便把仲藹派在采辦處。
一時各路商賈,聞得省城采辦物料,供應皇差,便都麇集到西安,頓時熱鬧起來。
仲藹得了采辦的事,那些商人那一個不來巴結,未免暗中有些孝敬。
雖然同事有人,然而這一筆好處,瓜分起來也就可觀了。
衆人有了錢,又有那班商人應酬,那花柳地方,自然不免要涉足,到了那些地
可憐又沒人灌救,歇了半晌,自行蘇醒,不覺放聲大哭,哭過一會,要叫家人時,卻沒有人答應。
自己出來,裡外一看,所用的一名車夫,兩名家人,都已不知去向。
南邊帶來的一個家人,也被殺死在後院裡。
尋到廚房,隻見一個老媽子,慌做一團,躲在柴堆裡。
仲藹叫他起來問時,他還在那裡發抖。
抖過好一會,方能說話,說道: “一班義和團,不知怎的,打開大門進來,問老爺是那裡人,老爺回他說是廣東人。
①他說全是二毛子,便殺了。
太太哭喊時,也被殺了。
兩個二爺和那車夫,都裹了紅頭,跟那義和團去了。
”仲藹隻得出來,叫他關上大門,幫着把屍首擡好,不禁又哭起來。
俟至天明,去買了三口棺材,雇人把頭縫好,草草殓了。
也不能成禮,就送到廣東義園去寄葬。
葬事已畢,便打算逃避。
可奈金銀細軟,多被義和團劫去,笨重家夥,此時要賣,也沒有人承受。
翻遍了各箱籠,搜刮起來,隻剩了十來兩銀子,思量不能遠去。
聽得安肅縣沒有拳匪,那縣官李灼然是父親同年榜下知縣,向來相得,不如投奔他去。
定了主意,便開發了老媽子,棄了一切家具,把所有字畫衣服之類,都送到米市胡同南海會館中寄放。
然後出了彰儀門,賃了牲口,取道蘆溝橋、長辛店,投安肅縣來—— ①乃郎以自陳廣東人之故得福,公乃以自陳廣東人之故得禍,想此時廣東人皆有幸有不幸也。
李灼然接見之下,得知戟臨被害,不勝悲悼,便留仲藹住下。
仲藹住過兩天,便對灼然道:“蒙年伯不棄,下榻在此,感激無量。
但念先君、先母,慘遭毒手,故鄉又無恒産,他日歸葬父母,自己成家,後事正長,何能坐食?還求年伯薦一館地,俾得自謀生計,不勝銘感。
”灼然道:“我也謀慮到此。
但是縣中沒有事情,縱有了事,也不過幾吊錢一月。
世兄且略住幾時,等有了機會,自當設法。
”是夜,署中一個賬房朋友王伯紳,與仲藹談天,因對仲藹說道:“敝東看見閣下文章豐采,十分傾佩。
有一女公子,欲以仰攀,囑弟緻意。
弟拙于詞令,隻能直說,不知閣下意思如何?”仲藹道:“年伯錯愛,怎能推辭?無奈先君在日,已經聘定有人,不得遵命,還求閣下代為轉緻。
”伯紳道:“莫非閣下有意推托麼?”仲藹道:“豈有此理!弟當此落魄之時,有人垂青,方趨承之不暇,何敢借故推诿?”伯紳聽說,便照直回複了灼然。
次日灼然便對仲藹道;“近日北方一帶,擾亂異常,縱使有館地,也恐怕不得太平。
我有一個去處,要薦世兄,不知怕遠不怕?”仲藹道:“年伯賜薦,何敢嫌遠,但不知在何處?”灼然道:“此刻陝西西乾-道孫可亭觀察,是我的換帖,兼管着全省營務處的差事,若投奔在那裡,可望一個好點的館地。
我因為代賢侄打算,将來歸葬父母,成家立業,後事方長,非尋常小館地可以辦得到,所以着想這個去處。
世兄肯去時,我寫封信薦去。
”仲藹道:“年伯如此周旋,真是粉身難報!”灼然道: “我們世交,何必如此?隻是世兄的文章豐采,不能朝夕與共,令人爽然!不知令尊在日,曾與世兄定下那一家的親事?”仲藹道:“是蘇州王氏。
”灼然當下親筆寫了一封信,送了盤纏,仲藹拜謝了。
次日長行,出了安肅縣,一路上曉行夜宿,走了二十多天,方才到了陝西,便到西乾-道衙門投信請見。
可亭看了灼然的信,便請到花廳相見。
仲藹的談風吐屬,本來甚好。
可亭十分歡喜,便留在署内,允許代為位置,先在營務處文案,挂了個名字,支取幹修。
不到幾天,官場中接了電報,知道聯軍已經攻破京城,兩宮出狩,将要臨幸西安。
大小官員便忙着要辦皇差,撫台委了藩台做總辦,道台做會辦。
可亭得了這個兼差,便把仲藹派在采辦處。
一時各路商賈,聞得省城采辦物料,供應皇差,便都麇集到西安,頓時熱鬧起來。
仲藹得了采辦的事,那些商人那一個不來巴結,未免暗中有些孝敬。
雖然同事有人,然而這一筆好處,瓜分起來也就可觀了。
衆人有了錢,又有那班商人應酬,那花柳地方,自然不免要涉足,到了那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