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突厥人和蒙古人的侵略

關燈
zhiz等),原名鐵木真,生于1167年,是一個較小部落首領的兒子。

    鐵木真12歲時父親中毒身亡,結果,這位未來大汗的童年生活非常悲慘。

    鐵木真一精一通部落政治這門複雜的藝術,它需要将忠誠、狡猾、無情的背叛及自身的勇一猛等各種因素創造一性一地混合在一起。

    正是由于這一點,他能戰勝早年的地位低下,在轉而反對他的首領,并消滅所有對手之後,最後完成了蒙古各部落的統一。

    1205年,在"庫裡爾台",即蒙古各部落酋長會議上,他被推舉為全蒙古大汗,得尊号成吉思汗,意為"世界的統治者"。

     現在,他能滿足野蠻的遊牧民族的征服和掠奪欲一望。

    據說他曾說過:"人類最大的幸福在勝利之中:征服你的敵人,追逐他們,奪取他們的财産,使他們的一愛一人流淚,騎他們的馬,擁抱他們的妻子和女兒。

    "在這方面,成吉思汗與在他之前的草原征服者們沒任何區别。

    那麼,為什麼隻有他注定成為歐亞大一陸絕大部分地區的統治者呢?這個問題頗為吸引人,因為,作為一個蒙古人,成吉思汗沒有其他遊收征服者——主要是突厥人——所擁有的人力資源。

    蒙古各部落男一女老少加在一起不過100萬人,這最多隻能為他提一供12500O名軍人。

    以如此有限的兵力,他怎能成為近乎名副其實的"世界的統治者"呢? 成吉思汗從各遊牧武士所具有的内在優勢入手。

    其實,他們的日常生活就是作戰演習的不斷訓練。

    這些武士身穿一毛一皮衣服,外備新馬作為補充,能在極少休息、吃飯的情況下騎馬連續行軍幾天幾夜,他們将"閃電戰"引入13世紀的世界。

    據說,他們在匈牙利平原作戰時,三天走了270英裡。

    他們用皮袋裝水;皮袋沒有水時,又能充氣在遊泳渡河時使用。

    他們通常靠農村居民生活,然而,如有必要,也喝馬血、馬一奶一。

    從小學到的打獵技術,使他們能控制長距離飛奔的馬群。

    蒙古人最喜歡的戰術是假裝潰逃,這時,敵人很可能會一連好幾天追逐他們;結果隻能是受騙中計,遭到伏擊、全軍覆沒。

    其他戰略戰術還有:将樹枝拴在馬尾巴上,揚起灰塵,以及讓假人騎在多餘的馬上,給人以大部隊在行軍的假象。

     蒙古人最基本的武器是大型混合弓,這種弓比英國人的長弓更具殺傷力,其穿甲箭能在60O呎内殺死敵人。

    這是蒙古騎兵使用的一種可怕的武器;他們能在騎馬飛奔時射一出所配備的30支箭。

    其他裝備包括鋼盔、輕便獸皮盔甲、馬刀,有時還有一支帶挂釣的長予和一把釘頭錘。

    蒙古馬僅在空曠的牧區牧放,漫長的嚴冬裡沒有避寒之地,沒有幹草或谷物作為補充飼科。

    這雖使得它們體格不很高大,但卻非常能吃苦,且适應一性一強。

    "即使今天",一位權威人士說:"在牧區用套索捕捉一匹蒙古馬,裝上馬鞍,不需要再喂食,能連續騎100多英裡,這是常見的事。

    但第二天就不能再騎這麼遠了,得将它放牧好幾天才行。

    "這對蒙古人來說不是什麼問題,因為他們戰時備有大批新馬,能按需要連續不斷地換着騎。

     成吉思汗為遊牧民族傳統的技術增添了新的技能和裝備。

    這些技能和裝備,絕大多數是從中國人那裡學來的,其中包括強有力的石一弩一、攻城槌和坑道工兵;坑道工兵能将地道挖到城牆底下,然後用火藥把城牆炸掉。

    這樣,成吉思汗為無與倫比的騎兵射手增加了攻城武器;這種武器在攻占帶有防禦工事的城市時,是必不可少的。

     蒙古人還是從事間諜活動和心理戰的能手。

    戰前,他們盡量收集有關敵人的道路、河流、防禦工事、政治和經濟狀況等方面的情報。

    他們還派間諜散布蒙古勢力強大,任何抵抗都無濟于事的謠言,使敵人士氣低落。

    戰鬥中,他們采用殘酷的恐怖戰術,以削弱敵人的土氣。

    戰俘被迫站在隊伍前列向自己人進攻;而攻城時稍遇抵抗,便将全城居民屠一殺殆盡。

     最後,成吉思汗的偉大戰略獨具一格:他在進攻強大的帝國之前,十分注意征服他的遊牧鄰邦.他非常熟悉中國傳統的分而治之的戰略,或如中國人所說的,"以夷制夷。

    "過去,許多遊牧部落的酋長,因同時遭到帝國軍隊和敵對部落的進攻而被消滅。

    因此,成吉思汗的戰略是,首先聯合"所有住在氈制圍牆的帳蓬裡的人們"。

     三、早期征服 即使具有軍事天才和一精一良的武器,如果不是恰好出現在适當的曆史關頭,成吉思汗也不可能成為世界的征服者。

    若在漢朝或唐朝,一團一結強大的中國能輕而易舉地制止他;最強盛時期的穆斯林阿拉伯人也能阻止他。

    然而13世紀初期,歐亞大一陸的力量對比卻完全不同了。

    中國這時已分成三個小一柄一:統治北方的金朝、控制南方的宋朝和西藏一黨一項人建立在西北的西夏王朝。

    中國的西面,是建立在綠洲城市如布哈拉和撒馬爾罕的基礎上的喀拉開國;喀拉汗國西邊,奧克蘇斯河畔,是穆斯林王國花刺子模,再往西就是巴格達的阿投斯王朝。

    但是,花刺子模和阿披斯王朝這時均處于衰落時期。

     1205至1209年,成吉思汗首先征服了西夏,迫使它成為附屬國。

    1211年進攻中國的北方,占領了長城以北地區,然後于1213年,突破長城防線,進入黃河平原。

    到1215年,他已劫掠占領了北京,而且得到了那些知道如何圍攻城市的中國人和知道怎樣開發和管理農業社會的外國人的幫助。

    按照他的總戰略,這時,成吉思汗轉而進攻周圍遊牧部落的領土。

    1216年滿洲淪陷,1218年朝鮮失守,次年喀拉汗滅亡。

     完成上述地區的征服後,他已接近花刺子模邊境,并于1219至1221年,占領了這個國家。

    富饒且古老的城市如布哈拉、撒馬爾罕和巴爾赫均慘遭搶劫,居民們被大批屠一殺,隻有熟練工匠幸免于死,被送往蒙古。

    中國一位道士當時旅經此地,這樣記載道:"我們經過偉大的城市巴爾赫,這裡的居民前不久因反抗成吉思汗而慘遭屠一殺,不過在街上,我們仍能聽到狗叫一聲。

    "其實,巴爾赫已變成一座鬼城,而且是遭到如此厄運的許多的城市中的第一個。

    花刺子模的受侵害的統治者躲到裡海的一座小島上避難,并死于那裡,而他的兒子則向東逃到印度。

    但在印度河上遊沿岸,他又被無情的蒙古軍打敗,于是逃亡德裡;這裡的突厥人蘇丹因被殘殺吓呆,準許他在此避難。

     蒙古人并不滿足在中東和印度取得的這些驚人的勝利。

    他們轉而向北進攻高加索,在那裡打敗了格魯吉亞人。

    随後,繼續向烏克蘭挺一進,1223年,打垮了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80O00俄羅斯軍人。

    與此同時,成吉思汗因西夏反對他的統治而返回蒙古,再次指揮對西夏王朝的戰役,并獲得勝利。

    這是他的最後一次功績,不久以後,即1227年,他去世了。

    遵照遺囑,他被埋葬在家鄉,他生前選擇的一棵大樹下。

    為了确保墳墓的位置不被發現,護送一屍一體到現場的人全被殺害。

     四、蒙古帝國 王位空缺兩年後,成吉思汗的兒子窩闊台繼位為大汗。

    在位期間(1229-1241年),他繼續對歐亞大一陸兩端約相距5000英裡的中國和歐洲征戰。

    在中國,1234年蒙古人殲滅了北方金朝的殘兵,随即進攻南宋。

    宋兵頑強抵抗,戰争持續了45年,最終被徹底消滅。

    與此同時,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率兵15萬,被派往歐洲西部。

    1237年秋,他越過伏爾加河中遊,進攻俄羅斯中部各公國,占領了一個又一個城鎮,其中包括當時不太重要的城市莫斯科。

    到1238年3月,他已一逼一近波羅的海沿岸城市諾夫哥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