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希臘和羅馬的文明(上)
關燈
小
中
大
三個王國。
一是馬其頓王國,它回複原狀,成為一個疆域不大、希臘化的民族王國,雖未能直接統治其南面的希臘諸城邦,但基本上控制了這些地區。
另外一個是托勒密王朝統治下的埃及王國,它自然資源豐富,又有大海和沙漠作堅固的屏障,是三個王國中維持最久的一個。
最後一個是塞琉四王朝統治下的王國,它由帝國的亞洲諸行省組成,是三個王國中疆域最廣的一個。
正因為這些王國擁有大量土地物産,它們隻得跟周圍許多敵人進行連續不斷、難以取勝的戰争。
它們先把在印度的行省邦讓給印度國王旃陀羅笈多(見第九章第三節),接着又将小亞細亞割與凱爾特族入侵者,将波斯和美索不達米亞割與帕提亞人。
最後,公元前1世紀,羅馬征服了地中海沿岸舊帝國遺留下來的行省,征服了馬其頓和埃及,從而結束了希臘化時代。
開始了羅馬時代。
雖然亞曆山大的帝國是短暫的,但繼其而起的諸王國卻完整程度不等地生存了三個世紀;在這期間,中東也希臘化了。
埃及和亞洲諸行省土地富饒,提一供了種種前所未有的機會;成千上萬的希臘商人、行政官員、教師、專門職業者和雇傭兵受這些機會的吸引,從各自的城邦移居那裡。
從而,為新的希臘化文明——一個實際上各方面都與其前身古典文明不同的混合創造物——奠定了基礎。
由于城邦遭到破壞,日漸衰微,所以政治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希臘城邦為了生存下去,試行建立同盟。
亞該亞同盟包括除斯巴達以外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各城邦,埃托利亞同盟包括除雅典以外幾乎整個希臘中部。
雖然它們常給描繪成聯邦組織,但實際上隻是些中心權力機關沒什麼權力的同盟。
它們過于軟弱,建立得也太晚,使諸城邦在羅馬軍一團一到來之前,隻能在鄰近一個或另一個帝國的勢力範圍内活動。
就後起諸王國的城市來說,它們與古典時代的城邦完全不同。
它們内部由于希臘移民和土著民族間的區别而分裂。
而且,它什總是完全從屬于一個或另一個帝國。
如果城市居民由于暴虐的國君,或者更壞,由于懦弱的國君而遭難,城市無能為力。
實際決定不是由公民大會作出的,而是在法庭或戰場上作出的。
因而,可以理解,城市居民都全力以赴地積聚财富,貪圖享受,讓貧民和奴隸自己設法謀生。
于是,舊城邦的公民一精一神和社會内聚力為自私自利和階級鬥争所取代。
經濟狀況和經濟制度也發生了根本變化。
希臘本土不僅政治晦暗,而且經濟衰落。
過去,它依靠出口酒、油和各種制造品來換取海外殖民地的各種糧食和原材料。
但是,到公元前全世紀時,這些殖民地已紮根下來,發展了自己的工業、葡萄園和橄榄園。
如前所述,這些母邦曾與19世紀的歐洲相似,經曆過早期的繁榮;而現在,它們的發展已受到它們從前殖民地的阻礙,正象19世紀以後,歐洲的發展受到美國和蘇聯的阻礙一樣;而且,這兩種情形實質上都起于同一原因。
雖然希臘本土經濟衰微,但許多希臘人卻因移居如今向他們開放的中東而緻富。
他們以冒險一精一神和先進的商業、金融方法作出許多貢獻。
他們發現了波斯王朝積蓄的大量金銀财寶,使之流通;采用或更廣泛地使用諸如空吸式活一塞泵、水車、螺絲鑽子和水壓機等技術發明。
希臘人還掌握大規模的公共工程和國營企業,包括灌溉系統、礦山、采石場、鹽田、"皇田"和制造華美織物和陶器的工場。
結果,地區經濟一體化發展,地區貿易和生産率獲得相應增長。
不過,收入的分配極為不當。
雖然投機商利用收益的增長大發其财,但奴隸數目增加,自一由勞動者的地位下降。
總之,這是一個不僅生産率不斷提高,而且經濟不平等和社會沖突日漸加劇的時期。
伊索克拉底寫道:"那些占有财産的人甯可将财産抛入大海,也不願資助窮人。
那往最貧窮的人不滿足于奪取盎人的财産,而要剝奪他們的全部财富。
" 希臘化時代的普通人不僅在經濟上,而且在心理上受到沖擊。
随着許許多多的人被逐出傳統的環境,他們在新的大城市感到不知所措。
過去,在舊城郊,生活比較簡單。
法律、道德、宗教和義務全有明确規定,為大家所普遍接受。
而現在,所有這一切都消失了,城市居民發現自己處于一個無定形的世界之中,尤其是在希臘化城市常因種族、文化以及階級的分裂而陷于四分五裂的境地以後。
統治者采用諸如救世主和保護人一類的稱号,努力培養個人效忠的神秘氣氛。
但是,這種手段并不能持久地解決問題。
每個人都仍然面臨着面對當時壓倒一切的非人力量該如何處世立身的問題。
知識分子的反應傾向于擺脫俗務,由理一性一轉向神秘主義。
這反映在當時頗為風行的傳奇式的冒險活動和烏托邦的文學中。
作者們描述理想社會時,描繪的不是希臘多石地面上的城邦,而是世界盡頭五彩缤紛的仙境。
這一時代的小說中,描寫印度洋島上的烏托邦社會的小說特别受歡迎。
這些烏托邦社會有幸享有能滿足一切物質需要的天然财富,居住在島上的人過着"簡單而有節制的生活……沒有妒嫉和鬥争"。
這種逃避現實的傾向也反映在當時諸如犬儒主義、懷疑主義、享樂主義和禁欲主義一類哲學中。
這些哲學雖然有許多方面殊為不同,但通常關心的都是追求個人幸福,而不是社會福利。
它們的主要目的是要使政治上軟弱無力的人能順從這個經濟不穩定、充滿戰争的世界中的變化無常的生活。
如果說哲學是有教養的上流社會的宗教,那麼下等社會的宗教則很不相同。
下等社會信奉源自東方的宗教——密特拉教、諾斯替教、埃及的母親神伊希斯和加勒底人的星界宗教。
所有這些宗教都允諾來世的靈魂得救;都令人寬慰地保證天國的到來,以滿足遭蹂一躏的群衆的感情上的需要。
因而,古典希臘的現世主義和理一性一主義現在讓位于神秘主義和修來世。
考慮到哲學和宗教的這些趨向,會使人吃驚地注意到希臘化時代在科學方面取得的進步超過了17世紀以前任何别的時期。
這部分地是由于亞曆山大征服提一供了經濟良機。
大大擴展的市場激發人們改進技術、增加産量。
後起諸王國間以及它們與外部強國間連繼不斷的戰争産生了對較複雜的武器的需要。
希臘科學與中東科學(不僅包括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的科學,在一定程度上還包括印度科學)間的直接交流也同樣起了促進的作用。
最後,希臘化國家的馬其頓統治者是在希臘學問享有盛譽的氣氛中成長起來的,他們慷慨地支持科學研究。
埃及的情況尤其如此。
埃及的亞曆山大圖書博物館實際上是曆史上最早由國家供養的研究院。
它包括天文台、實驗室、解剖室、植物園、動物園和一個藏書達50萬至70萬冊的圖書館。
當時,曾發生早級"人材流失"的現象,整個地中海世界的哲學家、數學家、醫生、植物學家、動物學家、天文學家、語言學家、地理學家、藝術家和詩人,由于受适意且激勵人的氣氛、極好的設備、免費的膳宿和令人羨慕的薪水的吸引,紛紛來到埃及。
數學方面的傑出人物是歐幾裡得。
他的《幾何原本》從公理和公設出發,用演繹法叙述平面幾何學,使大部分數學知識系統化。
在天文學方面,希帕恰斯發明了一直使用到近代的大部分儀器,并編制了最早的星座圖表。
托勒密根據希臘化時代的天文學知識編輯而成的書,是文藝複興時期以前最有名的一部權威一性一著作。
最有獨到見解的是阿利斯塔克,他第一個了解到宇宙的宏大規模,認為居于宇宙之中心的是太一陽一而不是地球。
他的觀點,支持的人寥寥無幾,被看作與日常經驗相違,是邪惡的。
因而,托勒密的"地心說"體系在整個中世紀時代仍為人們所普遍接受。
天文學的進步促進了科學地理學的發展。
主持亞曆山大博物館的埃拉托斯特尼計算地球的周長,得出地球圓周為24700哩;這距實際數值僅相差250哩,直到18世紀才得到訂正。
他還畫了一張标明緯度的世界人口居住圖,根據大西洋和印度洋潮水的漲落推斷出諸海相連,歐洲、亞洲和非洲組成一個巨大的島嶼。
希臘化時代,科學的卓越貢獻多半在醫學和力學方面。
博物館鼓勵人們從事解剖學研究,因而醫生們現在首次了解到心髒在血液循環中的作用、脈搏的重要一性一、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的功能以及人腦的腦回。
這方面的知識,大都是通過偉大的百科全書式的醫學家加倫傳布開來;他的著作給人以深刻印象,以緻醫生們不敢對他表示疑問、也不敢朝新的方向努力,直到近代。
力學方面的傑出人物是阿基米德,他是流體靜力學即後用來檢驗金屬純度的浮體定律的創立者。
他還發明了一精一巧的戰争中用的機器,制定了螺旋、滑輪和杠杆原理;關于後者,據說他有一句豪言:'給我以支點,我能翻轉地球。
" 總之,希臘化時代的曆史意義在于:它打破了曆史上形成的東、西方各自獨立的模型,使它們合二為一。
現在,人們首次想到把整個文明世界當作一個單位——一個文化高度發達的核心區。
起先,埃及人和馬其頓人是以征服者和統治者的身份去東方的,他們強制推行希臘化模一式。
但是,在這過程中,他們自己也發生了變化,使随後産生的希臘化文明成為一個混合物,而不是來自其他地區的移植物。
最後,東方的宗教也傳播到西方,大大地促進了羅馬帝國和中世紀歐洲的轉變。
一是馬其頓王國,它回複原狀,成為一個疆域不大、希臘化的民族王國,雖未能直接統治其南面的希臘諸城邦,但基本上控制了這些地區。
另外一個是托勒密王朝統治下的埃及王國,它自然資源豐富,又有大海和沙漠作堅固的屏障,是三個王國中維持最久的一個。
最後一個是塞琉四王朝統治下的王國,它由帝國的亞洲諸行省組成,是三個王國中疆域最廣的一個。
正因為這些王國擁有大量土地物産,它們隻得跟周圍許多敵人進行連續不斷、難以取勝的戰争。
它們先把在印度的行省邦讓給印度國王旃陀羅笈多(見第九章第三節),接着又将小亞細亞割與凱爾特族入侵者,将波斯和美索不達米亞割與帕提亞人。
最後,公元前1世紀,羅馬征服了地中海沿岸舊帝國遺留下來的行省,征服了馬其頓和埃及,從而結束了希臘化時代。
開始了羅馬時代。
雖然亞曆山大的帝國是短暫的,但繼其而起的諸王國卻完整程度不等地生存了三個世紀;在這期間,中東也希臘化了。
埃及和亞洲諸行省土地富饒,提一供了種種前所未有的機會;成千上萬的希臘商人、行政官員、教師、專門職業者和雇傭兵受這些機會的吸引,從各自的城邦移居那裡。
從而,為新的希臘化文明——一個實際上各方面都與其前身古典文明不同的混合創造物——奠定了基礎。
由于城邦遭到破壞,日漸衰微,所以政治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希臘城邦為了生存下去,試行建立同盟。
亞該亞同盟包括除斯巴達以外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各城邦,埃托利亞同盟包括除雅典以外幾乎整個希臘中部。
雖然它們常給描繪成聯邦組織,但實際上隻是些中心權力機關沒什麼權力的同盟。
它們過于軟弱,建立得也太晚,使諸城邦在羅馬軍一團一到來之前,隻能在鄰近一個或另一個帝國的勢力範圍内活動。
就後起諸王國的城市來說,它們與古典時代的城邦完全不同。
它們内部由于希臘移民和土著民族間的區别而分裂。
而且,它什總是完全從屬于一個或另一個帝國。
如果城市居民由于暴虐的國君,或者更壞,由于懦弱的國君而遭難,城市無能為力。
實際決定不是由公民大會作出的,而是在法庭或戰場上作出的。
因而,可以理解,城市居民都全力以赴地積聚财富,貪圖享受,讓貧民和奴隸自己設法謀生。
于是,舊城邦的公民一精一神和社會内聚力為自私自利和階級鬥争所取代。
經濟狀況和經濟制度也發生了根本變化。
希臘本土不僅政治晦暗,而且經濟衰落。
過去,它依靠出口酒、油和各種制造品來換取海外殖民地的各種糧食和原材料。
但是,到公元前全世紀時,這些殖民地已紮根下來,發展了自己的工業、葡萄園和橄榄園。
如前所述,這些母邦曾與19世紀的歐洲相似,經曆過早期的繁榮;而現在,它們的發展已受到它們從前殖民地的阻礙,正象19世紀以後,歐洲的發展受到美國和蘇聯的阻礙一樣;而且,這兩種情形實質上都起于同一原因。
雖然希臘本土經濟衰微,但許多希臘人卻因移居如今向他們開放的中東而緻富。
他們以冒險一精一神和先進的商業、金融方法作出許多貢獻。
他們發現了波斯王朝積蓄的大量金銀财寶,使之流通;采用或更廣泛地使用諸如空吸式活一塞泵、水車、螺絲鑽子和水壓機等技術發明。
希臘人還掌握大規模的公共工程和國營企業,包括灌溉系統、礦山、采石場、鹽田、"皇田"和制造華美織物和陶器的工場。
結果,地區經濟一體化發展,地區貿易和生産率獲得相應增長。
不過,收入的分配極為不當。
雖然投機商利用收益的增長大發其财,但奴隸數目增加,自一由勞動者的地位下降。
總之,這是一個不僅生産率不斷提高,而且經濟不平等和社會沖突日漸加劇的時期。
伊索克拉底寫道:"那些占有财産的人甯可将财産抛入大海,也不願資助窮人。
那往最貧窮的人不滿足于奪取盎人的财産,而要剝奪他們的全部财富。
" 希臘化時代的普通人不僅在經濟上,而且在心理上受到沖擊。
随着許許多多的人被逐出傳統的環境,他們在新的大城市感到不知所措。
過去,在舊城郊,生活比較簡單。
法律、道德、宗教和義務全有明确規定,為大家所普遍接受。
而現在,所有這一切都消失了,城市居民發現自己處于一個無定形的世界之中,尤其是在希臘化城市常因種族、文化以及階級的分裂而陷于四分五裂的境地以後。
統治者采用諸如救世主和保護人一類的稱号,努力培養個人效忠的神秘氣氛。
但是,這種手段并不能持久地解決問題。
每個人都仍然面臨着面對當時壓倒一切的非人力量該如何處世立身的問題。
知識分子的反應傾向于擺脫俗務,由理一性一轉向神秘主義。
這反映在當時頗為風行的傳奇式的冒險活動和烏托邦的文學中。
作者們描述理想社會時,描繪的不是希臘多石地面上的城邦,而是世界盡頭五彩缤紛的仙境。
這一時代的小說中,描寫印度洋島上的烏托邦社會的小說特别受歡迎。
這些烏托邦社會有幸享有能滿足一切物質需要的天然财富,居住在島上的人過着"簡單而有節制的生活……沒有妒嫉和鬥争"。
這種逃避現實的傾向也反映在當時諸如犬儒主義、懷疑主義、享樂主義和禁欲主義一類哲學中。
這些哲學雖然有許多方面殊為不同,但通常關心的都是追求個人幸福,而不是社會福利。
它們的主要目的是要使政治上軟弱無力的人能順從這個經濟不穩定、充滿戰争的世界中的變化無常的生活。
如果說哲學是有教養的上流社會的宗教,那麼下等社會的宗教則很不相同。
下等社會信奉源自東方的宗教——密特拉教、諾斯替教、埃及的母親神伊希斯和加勒底人的星界宗教。
所有這些宗教都允諾來世的靈魂得救;都令人寬慰地保證天國的到來,以滿足遭蹂一躏的群衆的感情上的需要。
因而,古典希臘的現世主義和理一性一主義現在讓位于神秘主義和修來世。
考慮到哲學和宗教的這些趨向,會使人吃驚地注意到希臘化時代在科學方面取得的進步超過了17世紀以前任何别的時期。
這部分地是由于亞曆山大征服提一供了經濟良機。
大大擴展的市場激發人們改進技術、增加産量。
後起諸王國間以及它們與外部強國間連繼不斷的戰争産生了對較複雜的武器的需要。
希臘科學與中東科學(不僅包括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的科學,在一定程度上還包括印度科學)間的直接交流也同樣起了促進的作用。
最後,希臘化國家的馬其頓統治者是在希臘學問享有盛譽的氣氛中成長起來的,他們慷慨地支持科學研究。
埃及的情況尤其如此。
埃及的亞曆山大圖書博物館實際上是曆史上最早由國家供養的研究院。
它包括天文台、實驗室、解剖室、植物園、動物園和一個藏書達50萬至70萬冊的圖書館。
當時,曾發生早級"人材流失"的現象,整個地中海世界的哲學家、數學家、醫生、植物學家、動物學家、天文學家、語言學家、地理學家、藝術家和詩人,由于受适意且激勵人的氣氛、極好的設備、免費的膳宿和令人羨慕的薪水的吸引,紛紛來到埃及。
數學方面的傑出人物是歐幾裡得。
他的《幾何原本》從公理和公設出發,用演繹法叙述平面幾何學,使大部分數學知識系統化。
在天文學方面,希帕恰斯發明了一直使用到近代的大部分儀器,并編制了最早的星座圖表。
托勒密根據希臘化時代的天文學知識編輯而成的書,是文藝複興時期以前最有名的一部權威一性一著作。
最有獨到見解的是阿利斯塔克,他第一個了解到宇宙的宏大規模,認為居于宇宙之中心的是太一陽一而不是地球。
他的觀點,支持的人寥寥無幾,被看作與日常經驗相違,是邪惡的。
因而,托勒密的"地心說"體系在整個中世紀時代仍為人們所普遍接受。
天文學的進步促進了科學地理學的發展。
主持亞曆山大博物館的埃拉托斯特尼計算地球的周長,得出地球圓周為24700哩;這距實際數值僅相差250哩,直到18世紀才得到訂正。
他還畫了一張标明緯度的世界人口居住圖,根據大西洋和印度洋潮水的漲落推斷出諸海相連,歐洲、亞洲和非洲組成一個巨大的島嶼。
希臘化時代,科學的卓越貢獻多半在醫學和力學方面。
博物館鼓勵人們從事解剖學研究,因而醫生們現在首次了解到心髒在血液循環中的作用、脈搏的重要一性一、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的功能以及人腦的腦回。
這方面的知識,大都是通過偉大的百科全書式的醫學家加倫傳布開來;他的著作給人以深刻印象,以緻醫生們不敢對他表示疑問、也不敢朝新的方向努力,直到近代。
力學方面的傑出人物是阿基米德,他是流體靜力學即後用來檢驗金屬純度的浮體定律的創立者。
他還發明了一精一巧的戰争中用的機器,制定了螺旋、滑輪和杠杆原理;關于後者,據說他有一句豪言:'給我以支點,我能翻轉地球。
" 總之,希臘化時代的曆史意義在于:它打破了曆史上形成的東、西方各自獨立的模型,使它們合二為一。
現在,人們首次想到把整個文明世界當作一個單位——一個文化高度發達的核心區。
起先,埃及人和馬其頓人是以征服者和統治者的身份去東方的,他們強制推行希臘化模一式。
但是,在這過程中,他們自己也發生了變化,使随後産生的希臘化文明成為一個混合物,而不是來自其他地區的移植物。
最後,東方的宗教也傳播到西方,大大地促進了羅馬帝國和中世紀歐洲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