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希臘和羅馬的文明(上)

關燈
30年間,他将貴族的土地劃成小塊,分配給沒有土地的農民,并讓城市貧民參加大規模的美化城市的公共工程以獲得幫助。

    庇西特拉圖死後,他的兒子繼位為僭主,昏庸無能,所以鬥争更為尖銳複雜,直到約公元前506年克利斯梯尼掌握政權為止。

    克利斯梯尼取消了原有的部落,建立了十個實際上是按地區劃分而不是基于氏族血緣關系的新部落。

    這一改革大大削弱了貴族的政治權力。

    克利斯梯尼還建立五百人會議,所有年滿30歲的男一性一公民都有資格當代表;五百人會議除了為公民會議準備議案外,并握有最高的執政權和行政權。

    由于克利斯梯尼的這些改革,到公元前500年時,雅典已出現民一主政治,而斯巴達仍是一個嚴密地組織起來的軍事化社會。

     二、古典時代,公元前500-336年 期裡克利在那篇著名的、為悼念公元前431年在和斯巴達人的戰鬥中倒下的雅典士兵而緻的追悼辭中宣稱:"我們的城市向全世界開放。

    ……雅典是希臘的學校。

    "這番自我誇耀的話是完全正确的。

    公元前5世紀時,雅典使斯巴達和其他所有的希臘城邦黯然失色。

    這是伯裡克利時期雅典的黃金時代,與古典希臘的黃金時代同義。

     雅典當時之所以能居有令人目眩的卓越地位,是因為它在打敗龐大的波斯帝國這場重大戰争中起了最主要的作用。

    此外,跟雅典人在希波戰争前不久幸運地發現勞裡昂銀礦也多少有關。

    他們得到這筆财富後決定建立海軍,建造了200餘艘最新式的三層劃槳戰艦;這支艦隊在随後的戰争中起了決定一性一作用。

     能争的根源在于,公元前6世紀中期,波斯人征服了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

    波斯人暴虐地幹涉這些城邦的内部事務,使它們于公元前499年發動了反對波斯的起義。

    它們向希臘本土的城邦求援,并得到了積極的響應;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那時波斯帝國的對外擴張正穿越俄國南部,從北面威脅巴爾幹半島各國。

    小亞細亞諸城邦盡避得到來自一愛一琴海對岸的海軍的援助,但到公元前494年,還是給波斯帝國制一服了。

    接着,波斯皇帝大流士決定對希臘本上頑固抵抗的希臘人進行懲罰,他派出一支遠征軍,于公元前49O年在雅典西北面的馬拉松登陸。

    雖然雅典人由于諸城邦之間的敵對,幾乎是獨自作戰,但他們的方陣還是予侵略者以沉重打擊,大大提高了希臘人的士氣。

    曆史學家希羅多德寫道:"在希臘人中,看到波斯服裝、看到穿波斯服裝的人而敢于勇敢地對付,這些人當屬最早;在那時以前,希臘人隻要一聽到波斯人的名字就感到恐怖。

    " 十年後,波斯人又卷土重來,集結的武力比十年前要強大得多,這一次是取道穿越色雷斯和色薩利的陸路。

    一支由斯巴達人統率的混合部隊為阻擊波斯人,在溫泉關英勇地力戰至死。

    雖然波斯人攻入并洗劫了雅典,但雅典海軍在附近的薩拉米斯灣擊潰了波斯人;當波斯人從一愛一琴海撤退時,希臘聯合艦隊尾随其後,赢得又一次海戰的勝利。

    不久,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陸續擺脫波斯人的統治,希臘人成為世界上最大帝國的戰勝者。

     希臘人的勝利有着重大影響。

    首先,使希臘人免于遭到東方專制主義的統治,得以保持自己的特點,為人類文明作出其獨特的貢獻。

    這一點亦為柏拉圖所認識到;他寫道:"倘若雅典人和斯巴達人的共同決心未能擋住迫近眉睫的奴役,我們也許已可以說,希臘各城邦已混雜一一團一,希臘人混同野蠻人,其處境與眼下生活在波斯暴政下的那些民族差不多,被拆得七零八落,或者可憐地雜聚在一起。

    " 希臘人的勝利,特别是雅典海軍的勝利,也促進了民一主政治的發展。

    因為劃船投入戰鬥的劃手都是無财力将自己裝備成重甲步兵的公民,所以,城市貧民這時在軍事上所起的作用甚至比有财産的重甲步兵還要重大。

    這自然加強了民一主政治運動的發展。

    民一主政治在伯裡克利時期(公元前461-429年)達到最高一潮。

     伯裡克利雖然出身貴族,但是一個熱心誠摯的民一主主義者;他将權力轉移到由全體男一性一公民組成的公民大會手中。

    公民大會是處理雅典事務的最高權力機構。

    它一年召開40次例會,如果需要的話,還召開臨時會議;不僅解決一般政策問題,而且還為政一府在外交、軍事和财政等一切領域的活動作出詳細決定。

    伯裡克利還規定大部分公職實行薪給制,使貧民有可能擔任公職。

    另外,他還建立許多由陪審一團一作最後決定的民衆法庭,陪審法官由一抽一簽産生,所有公民都可擔任。

    因而,伯裡克利在悼念公元前431年因與斯巴達人作戰而倒下的雅典英雄的葬禮演說中,完全有理由自豪地宣稱: 我們的政體并不與其他人的制度相敵對。

    我們不模仿我們的鄰人,但我們是他們的榜樣。

    我們的政體确可以稱為民一主政體,因為行政權不是掌在少數人手裡,而是握在多數人手中。

    當法律對所有的人都一視同仁、公正地調解人們的私人争端時,民一主政體的優越一性一也就得到确認。

    一個公民隻要有任何長處,他就會受到提拔,擔任公職;這是作為對他優點的獎賞,跟特權是兩碼事。

    貧窮也不再是障礙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國家,不管他的境況有多黯淡。

     雅典在希波戰争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導緻其最終建立起雅典霸權,而斯巴達由于其固定不變的經濟和經常受到希洛人起義的威脅,仍處于停滞不前的狀态。

    雅典帶頭聯合一愛一琴海各島及小亞細亞各希臘城邦組成一個同盟;因同盟總部原先設于提洛島上,故稱提洛同盟,同盟的宗旨是防備波斯人有可能進一步發動的進攻,以确保盟邦的共同安全。

    原則上各盟邦地位平等,召開全盟例會時,每一加盟城邦各隻有一票表決權。

    但實際上,從一開始起,便由雅典派出将軍,掌握行政領導權;沒有戰艦或不願提一供戰艦的盟邦須向雅典交納貢金。

    雅典還逐漸加緊對入盟各邦的控制:同盟金庫從提洛移至雅典;雅典鑄币成為共同的交換媒介物;入盟各邦不得退盟。

    因而,到公元前450年,同盟已變成了一個帝國,用歐裡庇得茲的話來說,雅典的權力已從一愛一奧尼亞"向外擴大到大西洋"。

     雅典的帝國主義是比較開明、仁慈的,從以下事實中可以看出來:雅典的大部分盟邦一直對雅典保持忠誠,直到後來的伯羅奔尼撒戰争真正結束為止;而且,當它們真的發動叛亂時,煽動反叛的都是些主張寡頭政治的不同政見者,因為廣大人民通常并不認為雅典的公民大會是壓迫者,相反,把它看作是反對他們本國壓迫者的保護人。

    不過,由于雅典不斷向外擴張,并引起了斯巴達的恐懼;因而,公元前431年伯羅奔尼撒戰争的爆發大概是不可避免的。

     一方是海上強國,另一方是陸上強國,戰争連綿十年之久。

    斯巴達軍隊雖然年年攻掠阿提卡,但未能突破連接雅典和大海的長城,也不能保證後繼物資的供給。

    而雅典人一方,由于公元前429年遭受到禍害嚴重的大瘟疫,人口死去近一半,連伯裡克利也罹疾而死,所以,隻能胡亂地攻擊伯羅奔尼撒沿岸一帶。

    公元前415年,雅典決定派艦隊遠征西西裡,切斷斯巴達的糧食供給,結果以慘敗告終。

    修昔底德寫道:"艦隊和軍隊統統從地球表面消滅掉,什麼也未能保全下來。

    "于是,雅典盟邦紛紛叛離,斯巴達人終于擊毀長城;而雅典于公元前4O4年因受到圍困、饑餓一逼一迫,隻好宣布投降。

    雅典僅保留了一個城邦的地位,艦隊和帝國統統喪失,甚至連其自我标榜的民一主政治也因得勝的斯巴達強加一個短命的貴族寡頭政權而失去。

     這場毀滅一性一戰争的結果,使整個希臘世界陷入民窮财盡的困境,而存在的問題一個也沒得到解決。

    斯巴達專橫跋扈,底比斯和雅典為求相互保護而結成新的聯盟。

    公元前371年,底比斯人使斯巴達人蒙受200年來第一次軍事上的慘敗,并在以後十年裡稱霸希臘本土;僅緊接着,血腥的相互争鬥又一次盛行,各城邦再一次吞沒在由不斷變動的聯盟和小辨模的戰争所造成的一片混亂之中。

    這一混亂階段的存在使外來強國得以征服希臘和用暴力統一希臘。

    公元前335年,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在喀羅尼亞大敗底比斯和雅典聯軍。

    他剝奪了希臘各城邦的大部分自治權,但是,還未來得及進一步實行東侵的計劃,便于公元前336年遇刺身亡。

    他的繼承人是他那世界聞名的兒子——亞曆山大大帝。

     古典時代結束了,希臘化時代即将開始。

    在論述希臘化時代之前,我們先停下來考察一下古典時代的文明;一般認為,古典時代的文明是人類智慧和一精一神的一個偉大勝利。

     三、古典時代的文明 "伯裡克利的黃金時代"、"希臘的奇迹"、"希臘的光榮"——這是人們提到5世紀希臘文明時通常所用的一些誇張的說法。

     我們以後會看到這一文明有它的缺點,不過,那些過分的贊揚是可以理解的,大半是應得的。

    這是為什麼呢?希臘"天才"的基礎又是什麼呢?我們可以有把握地認為,這裡所說的天才不是字面意義上所指的天才;因為遷移到巴爾幹半島南部的印歐人不會恰好在遺傳方面優于那些移居中東、印度或西歐的印歐人。

    所以,隻有将希臘人的曆史發展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