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古代文明諸類型
關燈
小
中
大
食物的種類很多,因而,無論獸類或人類,都有許多種生活方式;沒有食物,誰也無法生存,食物的不同,決定了各自生活方式的不同。
亞裡士多德 距今數千年的人類最早的各大文明的發展情況,可以根據技術革新、地理環境和經濟組織加以分析。
雖然這些因素對了解過去是極為重要的,但對于了解古代人本身——他們是如何看待生與死,如何看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卻用處甚微、每一較重要的古代文明,無論是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克裡特、印度河流域的文明;還是黃河流域的文明,都有獨特的人生觀和實踐其人生觀的生活方式。
古人的這些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通過藝術、哲學、文學和法律表現出來時,亦呈現了各自的實質和特色。
由于一些根基本的問題至今尚不能回答,所以許多看法仍屬猜測。
例如,我們至今仍不清楚,蘇美爾人到底是什麼人,他們來自何方,他們是不是美索不達米亞流域地區最早的居民,或者,他們是否在更早的居民提一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至于古代其他各民族的情況,我們知道得更少。
不過,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這些還是可辨明的,這些也就是本章要讨論的主題。
一、美索不達米亞 古代歐亞大一陸諸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如它們早先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深受地理環境的影響。
就美索不達米亞來說,地理位置的影響表現得非常明顯——這裡是指該地區易遭侵略這一點而言,因為該地區自古迄今的發展與一次又一次的外來侵略分不開。
實際上,美索不達米亞的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來自北面的入侵者印歐人與來自南面的入侵者閃米特人為争奪這塊肥沃的大河流域地區而展開長達數千年的鬥争的曆史。
最早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偉大創建者——蘇美爾人,似乎既不是印歐人的一支,也不是閃米特人的一支,這一點很可奇怪。
他們的語言與漢語相似,這說明他們的原籍可能是東方某地。
但不管怎樣,是蘇美爾人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開掘溝渠,依靠複雜的灌溉網,成功地利用了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湍急的河水,從而創建了第一個文明。
到公元前300O年時,蘇美爾地區已出現12個獨立的城市國家,如其中的烏魯克,占地1100英畝,人口約達五萬。
各城市國家為了争雄稱霸,相互征戰不休;戰争愈來愈專業化,并付出了昂貴的代價。
結果,大大削弱了蘇美爾人的力量,使他們臣服于閃米特人。
閃米特人的著名領袖薩爾貢一世就是作為第一個帝國的奠立者而在曆史上聞名。
他以流域地區中部的阿卡德為基地,首先征服了整個蘇美爾,然後向遠地進犯,最後建立起一個從波斯灣到地中海的龐大帝國。
阿卡德帝國在當時是一個幅員廣大的國家。
但它的壽命短暫。
來自伊朗的新入侵者打敗了薩爾貢一世的孫子,毀滅了阿卡德,使其從曆史上消失。
于是,蘇美爾人的城市國家又一個個重新出現,并享有一定程度的獨立,直到烏爾城邦崛起,建立起一個純粹的蘇美爾人的帝國。
這一帝國從公元前2113到2006年,維持了一個世紀。
在這期間,一批閃米特遊牧民即阿莫裡特人侵入兩河流域,在他們著名的統治者漢穆拉比(約公元前1704-1662年)的率領下,經過長期征戰,建立起巴比倫帝國。
正如後面章節中将要提到的,這種連續入侵的模一式一直持續到近代,因為繼阿莫裡特人之後的入侵者還有赫梯人、亞述人、波斯人、馬其頓入、羅馬人、阿拉伯人和突厥人。
盡避這些帝國額可誇耀,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文明實質上還是城市文明和商業文明。
城市最基本單位,每個城市都尊奉一位主神,城市被看作是屬于主神的一個神聖的存在物。
寺院和國王是當時最大的富豪,不過也有許多私人資本被投入土地、手工業、商業冒險和放債。
大多數平民是靠當農夫、工匠、商人、漁民和養牛人謀生。
每個城市都有一個手藝人階層,包括石匠、鐵匠、木匠、陶工和寶石匠。
他們在自一由市場上出賣自己的手工藝品,買主支付貨币或以實物代貨币。
貨币通常是很快或銀環,每次交易後都須稱其分量。
城牆外面是農田,城市居民的生活最終取決于農田的收成。
大部分土地以大地産的形式被占有,占有者是國王、祭司和一些富人。
他們将土地劃分成小塊份地,連同種籽、農具和耕畜一起,分配給為他們服務的農人。
農人則提一供勞動、自行經營,然後将生産出來的剩餘産品繳納結寺院、宮廷或地主,作為報答。
當時的基本農作物是大麥和小麥。
提一供一乳一液的牲畜是山羊和母牛。
綿羊提一供羊一毛一,羊一毛一是美索不達米亞的主要的組織纖維。
最普通的蔬菜有蠶豆、豌豆、大蒜、韭蔥、洋蔥、小羅蔔、葛苣和黃瓜。
水果包括甜瓜、椰棗、石榴、無花果和蘋果。
經營地産時需要記帳,如:從佃耕的農人那裡收到的地租,牧群的頭數,牲畜所需的飼料的量,下次播種所需的種一子的量,以及關于灌溉設施和灌溉計劃的一切複雜的細節,都得上帳或記錄。
管理事項和帳目,是用削成三角尖頭的蘆葦杆當筆,刻寫在泥版上然後将泥版烘幹,以便于保存。
這種最早的文字形式稱為楔形文字,顯然不是為了智力活動才發明的;确切地說,這是經營管理時的一種工具。
正如一位著名學者所說的,"文字不是一種深思熟慮後的發明物,而是伴随對私有财産的強烈意識而産生的一種副産品。
文字始終是蘇一愛一爾古典文明的一個特征。
" 最初的楔形文字由圖形符号組成。
書吏用簡單的圖形把牛、羊、谷物、魚等畫下來,也就是說,用這一方式記錄所要記錄的事物。
不久,圖形符号固定下來,不再取決于每個書吏的藝術想象力,從而保證了書寫和閱讀的一緻。
但是,還有一個基本問題尚未解決,圖形符号不能用來表達一抽一象概念。
蘇美爾的書吏們應付這一困難的辦法是,在圖形符号旁加上别的符号以表示新的意義,而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還選擇了表示聲音、而不是表示物體或一抽一象觀念的音符。
這是在以後若幹世紀中逐漸發展起來的語音字母的一精一髓,但是蘇美爾人還不能系統地、全面地應用語音原則。
到公元前2900年時,他們把圖形符号從早期的200O個左右減少到大約600個。
這是一個巨大的改進,不過,楔形文字比起後來由腓尼基人和希臘人發展起來的字母文字,仍要累贅得多。
書吏是不可缺少的,隻有書吏掌握了困難的書寫藝術,因此,他們享有很高的地位和特權。
雖然文字的起源可以從生産剩餘産品所造成的新環境中找到,但文字的影響是極其重大而深遠的。
文字使人們能記錄和積累各種真實的情況,世代相傳,從而促進智力的發展。
同樣,文字又使人們能以書面形式記載宗教傳統、社會風俗、口頭上流傳的神話和傳說,使它們成為聖書、法典和古典著作而永久地保存下來,從而使各種獨特的文化更其鮮明、更為鞏固。
文字成為使人類諸文明的文化結合成一體的主要手段。
蘇美爾人應日益複雜的社會的各種具體需要,不僅發展了文字,而且還發展了數學和其他一些學科。
他們在最早的數學文獻中記述了對牲群的計算、對谷物的計量和對土地的測量。
他們的主要貢獻在于發展了最早的計時、計量、測量距離和面積的各種方法。
而且,早在公元前3000年時,他們就在仔細地觀察和記錄天體的運動,他們這樣做有實用主義的目的。
他們相信,諸神的意志決定天體的運動,弄清了天體運動,人類就能夠洞察神的旨意,作出相應的
亞裡士多德 距今數千年的人類最早的各大文明的發展情況,可以根據技術革新、地理環境和經濟組織加以分析。
雖然這些因素對了解過去是極為重要的,但對于了解古代人本身——他們是如何看待生與死,如何看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卻用處甚微、每一較重要的古代文明,無論是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克裡特、印度河流域的文明;還是黃河流域的文明,都有獨特的人生觀和實踐其人生觀的生活方式。
古人的這些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通過藝術、哲學、文學和法律表現出來時,亦呈現了各自的實質和特色。
由于一些根基本的問題至今尚不能回答,所以許多看法仍屬猜測。
例如,我們至今仍不清楚,蘇美爾人到底是什麼人,他們來自何方,他們是不是美索不達米亞流域地區最早的居民,或者,他們是否在更早的居民提一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至于古代其他各民族的情況,我們知道得更少。
不過,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這些還是可辨明的,這些也就是本章要讨論的主題。
一、美索不達米亞 古代歐亞大一陸諸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如它們早先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深受地理環境的影響。
就美索不達米亞來說,地理位置的影響表現得非常明顯——這裡是指該地區易遭侵略這一點而言,因為該地區自古迄今的發展與一次又一次的外來侵略分不開。
實際上,美索不達米亞的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來自北面的入侵者印歐人與來自南面的入侵者閃米特人為争奪這塊肥沃的大河流域地區而展開長達數千年的鬥争的曆史。
最早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偉大創建者——蘇美爾人,似乎既不是印歐人的一支,也不是閃米特人的一支,這一點很可奇怪。
他們的語言與漢語相似,這說明他們的原籍可能是東方某地。
但不管怎樣,是蘇美爾人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開掘溝渠,依靠複雜的灌溉網,成功地利用了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湍急的河水,從而創建了第一個文明。
到公元前300O年時,蘇美爾地區已出現12個獨立的城市國家,如其中的烏魯克,占地1100英畝,人口約達五萬。
各城市國家為了争雄稱霸,相互征戰不休;戰争愈來愈專業化,并付出了昂貴的代價。
結果,大大削弱了蘇美爾人的力量,使他們臣服于閃米特人。
閃米特人的著名領袖薩爾貢一世就是作為第一個帝國的奠立者而在曆史上聞名。
他以流域地區中部的阿卡德為基地,首先征服了整個蘇美爾,然後向遠地進犯,最後建立起一個從波斯灣到地中海的龐大帝國。
阿卡德帝國在當時是一個幅員廣大的國家。
但它的壽命短暫。
來自伊朗的新入侵者打敗了薩爾貢一世的孫子,毀滅了阿卡德,使其從曆史上消失。
于是,蘇美爾人的城市國家又一個個重新出現,并享有一定程度的獨立,直到烏爾城邦崛起,建立起一個純粹的蘇美爾人的帝國。
這一帝國從公元前2113到2006年,維持了一個世紀。
在這期間,一批閃米特遊牧民即阿莫裡特人侵入兩河流域,在他們著名的統治者漢穆拉比(約公元前1704-1662年)的率領下,經過長期征戰,建立起巴比倫帝國。
正如後面章節中将要提到的,這種連續入侵的模一式一直持續到近代,因為繼阿莫裡特人之後的入侵者還有赫梯人、亞述人、波斯人、馬其頓入、羅馬人、阿拉伯人和突厥人。
盡避這些帝國額可誇耀,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文明實質上還是城市文明和商業文明。
城市最基本單位,每個城市都尊奉一位主神,城市被看作是屬于主神的一個神聖的存在物。
寺院和國王是當時最大的富豪,不過也有許多私人資本被投入土地、手工業、商業冒險和放債。
大多數平民是靠當農夫、工匠、商人、漁民和養牛人謀生。
每個城市都有一個手藝人階層,包括石匠、鐵匠、木匠、陶工和寶石匠。
他們在自一由市場上出賣自己的手工藝品,買主支付貨币或以實物代貨币。
貨币通常是很快或銀環,每次交易後都須稱其分量。
城牆外面是農田,城市居民的生活最終取決于農田的收成。
大部分土地以大地産的形式被占有,占有者是國王、祭司和一些富人。
他們将土地劃分成小塊份地,連同種籽、農具和耕畜一起,分配給為他們服務的農人。
農人則提一供勞動、自行經營,然後将生産出來的剩餘産品繳納結寺院、宮廷或地主,作為報答。
當時的基本農作物是大麥和小麥。
提一供一乳一液的牲畜是山羊和母牛。
綿羊提一供羊一毛一,羊一毛一是美索不達米亞的主要的組織纖維。
最普通的蔬菜有蠶豆、豌豆、大蒜、韭蔥、洋蔥、小羅蔔、葛苣和黃瓜。
水果包括甜瓜、椰棗、石榴、無花果和蘋果。
經營地産時需要記帳,如:從佃耕的農人那裡收到的地租,牧群的頭數,牲畜所需的飼料的量,下次播種所需的種一子的量,以及關于灌溉設施和灌溉計劃的一切複雜的細節,都得上帳或記錄。
管理事項和帳目,是用削成三角尖頭的蘆葦杆當筆,刻寫在泥版上然後将泥版烘幹,以便于保存。
這種最早的文字形式稱為楔形文字,顯然不是為了智力活動才發明的;确切地說,這是經營管理時的一種工具。
正如一位著名學者所說的,"文字不是一種深思熟慮後的發明物,而是伴随對私有财産的強烈意識而産生的一種副産品。
文字始終是蘇一愛一爾古典文明的一個特征。
" 最初的楔形文字由圖形符号組成。
書吏用簡單的圖形把牛、羊、谷物、魚等畫下來,也就是說,用這一方式記錄所要記錄的事物。
不久,圖形符号固定下來,不再取決于每個書吏的藝術想象力,從而保證了書寫和閱讀的一緻。
但是,還有一個基本問題尚未解決,圖形符号不能用來表達一抽一象概念。
蘇美爾的書吏們應付這一困難的辦法是,在圖形符号旁加上别的符号以表示新的意義,而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還選擇了表示聲音、而不是表示物體或一抽一象觀念的音符。
這是在以後若幹世紀中逐漸發展起來的語音字母的一精一髓,但是蘇美爾人還不能系統地、全面地應用語音原則。
到公元前2900年時,他們把圖形符号從早期的200O個左右減少到大約600個。
這是一個巨大的改進,不過,楔形文字比起後來由腓尼基人和希臘人發展起來的字母文字,仍要累贅得多。
書吏是不可缺少的,隻有書吏掌握了困難的書寫藝術,因此,他們享有很高的地位和特權。
雖然文字的起源可以從生産剩餘産品所造成的新環境中找到,但文字的影響是極其重大而深遠的。
文字使人們能記錄和積累各種真實的情況,世代相傳,從而促進智力的發展。
同樣,文字又使人們能以書面形式記載宗教傳統、社會風俗、口頭上流傳的神話和傳說,使它們成為聖書、法典和古典著作而永久地保存下來,從而使各種獨特的文化更其鮮明、更為鞏固。
文字成為使人類諸文明的文化結合成一體的主要手段。
蘇美爾人應日益複雜的社會的各種具體需要,不僅發展了文字,而且還發展了數學和其他一些學科。
他們在最早的數學文獻中記述了對牲群的計算、對谷物的計量和對土地的測量。
他們的主要貢獻在于發展了最早的計時、計量、測量距離和面積的各種方法。
而且,早在公元前3000年時,他們就在仔細地觀察和記錄天體的運動,他們這樣做有實用主義的目的。
他們相信,諸神的意志決定天體的運動,弄清了天體運動,人類就能夠洞察神的旨意,作出相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