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綠江南北

關燈
十二月的一個月黑天,我跟着一支鐵路援朝志願大隊跨過鴨綠江,到了朝鮮。

    有些軟東西撲到臉上,掉雪花了。

    回頭一望,江北岸已經籠罩着戰争的煙火,隻剩下三三兩兩的燈光,江南岸更是黑茫茫一片,空氣裡飄着糊味。

    隻是一江之隔,南岸的朝鮮土地正經曆着從古未有的災難,沒一塊地方不在燃燒。

     可是,誰要以為鴨綠江是條銅牆鐵壁的邊界,美國強盜在朝鮮所放的野火,燒不到北岸中國領土上,那才是笑話。

    今天,就又有一群美國飛機竄到鴨綠江北岸,反複轟炸連接中國和朝鮮兩片土地的橋梁。

     不過誰要以為炸彈能夠炸壞中朝人民在心裡所建立的血肉相關的橋梁,那才更是笑話!正是通過這座無形的橋,中國人民組成各色各樣的志願隊伍,湧到朝鮮,跟朝鮮人民并肩作戰。

    他們明白:美國今天在朝鮮所作的,就是明天要在中國所作的。

    援救朝鮮,就是援救自己。

    怎麼能隔岸觀火呢? 在十一月八号那天,美國飛機對南岸的新義州進行無人性的轟炸時。

    我們鐵路醫院就有十幾個醫生、護士穿過火焰,跑過江去,從火堆裡,從彈坑邊上,來往搶救那些受傷的朝鮮和平人民。

    盡管飛機還在頭上嗡嗡的響,煙火燒傷了手臉,他們早忘記了自己。

    董祿、鄧超、盧伯渢等都是這回應該寫下名字的英雄人物。

     其實,我們的鐵路援朝大隊又那個不是抱着這種忘我的精神呢?鐵路是戰争的輸血管,敵人把朝鮮鐵路沿線的車站都炸成一片焦土,有的煤堆着了火,幾天幾夜冒着大煙。

    炸盡管炸,火車卻照樣開。

    敵人急了眼,不分晝夜,無數次的來轟炸,搶修鐵路就變成後方最緊張的戰鬥。

     這裡有座橋(恕我不能寫出名子),敵人投下燒夷彈,起了大火。

    也不用招呼,搶修隊拿着鈎子、水桶,從各路跑去救火。

    他們在火裡穿來穿去,撲滅火,自己的鞋卻燒壞了,腳後跟燒起了泡。

    工友姜成晏和徐國棟簡直變成兩個火人,棉衣服燒得忽忽的,幸虧拿水龍把火澆熄。

    夜晚十點一定要通車,天一黑,立時進行搶修。

    可是敵機又來了,炸彈一個連一個丢下來,掉到江裡,水柱激起比橋都高。

    不少工友震昏了,有個人跌到橋頭下摔傷了腿。

    這裡,讓我用最大的敬意提到老工人伊長更。

    他已經五十六歲,多年的苦難磨得他像石頭一樣頑強。

    他看見那個工友滾下橋去,跟着跑下去,把那人背到身上。

    頭上的炸彈落的正兇,他正走在河灘上,一顆炸彈把他震倒,渾身被蓋上一層浮土。

    他從土裡鑽出來,背起那人跑到岸上,一口氣掙紮到較比安全地方,自己的也昏倒了,一塊被送到病院去。

    路呢,當夜十點鐘,又通車了。

    工友們在自願報名時的誓詞是:“飛江過海,抗美援朝!”現在卻喊着:“他能把河水炸幹了,這個橋也炸不斷!” 朝鮮人民本身的鬥志更加可敬。

    一過江,我們就遇見了朝鮮的鐵道部隊和鐵路工人。

    他們夜夜在敵人的轟炸下搶修線路,維持行車,盡可能往前線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