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電話頻仍
關燈
小
中
大
劉枚從冰箱裡拿出一袋酸奶,就着幾塊嘉士利餅幹吃了,提着行李下樓,接她的小車早就等在門口了。
車行駛了一陣兒,就開始走走停停。
一打聽,前面公路中斷了。
原來是片區改造的市民因補償太低和開發商發生矛盾,集體到市政府大門口反映情況。
這已經是多次了。
老是得不到明确的解決,他們隻好攔腰坐在公路上,以将事态擴大,引起市長、書記的重視。
這一坐可害苦了上下班的人們!公共汽車、摩托車、小轎車,反正一切車輛都過不了。
這是一條主幹道,不一會兒,車輛就排成了長龍。
上班族們心慌火急,趕緊下車,越過那公路上的人牆,去找在那邊掉頭的公共汽車。
劉枚看了看表,對司機說:“我們倒回去,走中山支路,再繞到衛體路。
去機場前,我還有好多事要辦。
” 好不容易趕到公司,已經是九點過了。
打開辦公室,房燈不亮,台燈也不亮。
她火了,一反打電話叫人的習慣,大聲叫道:“唐倩,唐倩!” “什麼事?劉總。
” “我辦公室怎麼沒有電?” “今天片區停電。
” “停電?怎麼不通知?” “晚報上通知了的,昨晚電視上還播了停電通知的。
” “不行,我今天還有很多事要辦,叫他們趕快給我們送電。
”劉枚突然意識到自己說過了頭,苦笑了一下,“我是誰?是書記嗎?你去給我點兩支蠟燭來。
唉,倒黴事不來一個都不來,一來就他媽的接二連三的一齊來湊熱鬧!” 不一會兒,唐倩将蠟燭送來了,辦公室裡有了光明。
電話響起來了。
劉枚拿起耳機,講了幾句,就擱下了。
唐倩從屋角紙箱裡給她取出一瓶太後礦泉水,擰開,放在她面前:“沒有開水,隻好喝它了。
啊。
劉總,有好幾個電話找你。
” “什麼事?” “他們都沒有說,隻是問你什麼時候來。
”唐倩走到門口,又轉過身,說,“哎呀,我差點忘了。
劉總,李一凡生病了。
” 李一凡不來了,她昨晚整的材料呢?過一會兒要帶到北京呀。
劉枚急着問:“她沒有說什麼?” “沒有。
啊,她說整的那個材料已經弄好了,在她辦公桌上。
” “你快去取。
” 劉枚忙着處理事情。
唐倩将李一凡整的材料也拿來了。
劉枚匆匆翻看了幾頁,臉上露出了笑容。
電話又響了,她拿起耳機:“請講。
” “劉總,我是李一凡。
”聲音有氣無力。
“是不是昨晚太累了?” “不是。
” “什麼病?” “嗯……”她轉了一個話題,“材料拿到了嗎?” “拿到了。
” “沒有弄好。
劉總,對不起。
” “一凡,材料很好,謝謝你。
”一凡那細如柔絲一樣的聲音,使劉枚心緊、好奇:這姑娘,昨天還好好的,怎麼一下就變得這樣?要是整材料弄出了病,公司得好好犒勞她。
于是,她又問道,“一凡,是感冒嗎?” “不是。
” “是什麼病?你說嘛。
我叫唐倩來看你。
” “沒有病……”一凡提高了聲調,“你别叫小唐來……我明天就來上班。
” 李一凡吞吞吐吐的話,使劉枚一頭霧水。
要不是中午就要走,她真想去看看她。
無疑,她是為了這份材料病倒的。
劉枚擱下了耳機,将李一凡整的那份材料裝進旅行包,就開始處理桌上放的幾個文件。
一會兒,唐倩又來推開了門:“劉總,晚報的電話,你接不接?” “有什麼事?” “他沒有說,就說有件急事要找你。
” 急事?報社有什麼急事?未必他們要來采訪我們?昨天還在和李一凡講,要把目前公司銷售遇到的困難,出現的問題給市裡、給丁書記打個報告,反映反映。
現在記者就找上門來了。
是他們有順風耳,還是天助我金石?劉枚想到此,臉上露出了笑容,喜滋滋地說:“你快去叫他打過來。
今後凡是報社打來的,隻要我在,你就叫他打過來。
” “萬一是找你拉廣告的呢?” 這些年,市場經濟深入人心,加之新聞單位越來越多,廣告公司遍地開花,拉廣告的人風起雲湧,有專職的,有兼職的,電話遊說,登門索要,還有用組織措施、用行政手段,等等,争相給傳媒拉廣告,以獲得百分之二十、三十、四十,乃至百分之五十、六十的好處。
金石公司每天都要遇到好多起,就連丁書記都打過電話,要劉枚支持一下宣傳部的一本什麼畫冊,說什麼盡管公司與宣傳部沒有什麼關系,但它畢竟是黨的一個重要部門,山不轉水轉,哪有不打交道的?比如它管着市裡的傳媒,今後公司有了問題,傳媒要來曝光,人家部裡有關同志就會幫你說說話。
劉枚覺得書記真是高瞻遠矚,立馬就劃了一萬元廣告費。
三年了,那畫冊像什麼樣,誰也沒見過,誰也沒去問,誰也沒去查,也不知道該誰去查?以後,那個靠送姨侄女給丁書記當保姆,而後獲得晉升,從一個山區縣委副書記連升兩級,榮任宣傳部副部長的文來富要出個人書畫文合集,劉枚又主動贊助了五千元
車行駛了一陣兒,就開始走走停停。
一打聽,前面公路中斷了。
原來是片區改造的市民因補償太低和開發商發生矛盾,集體到市政府大門口反映情況。
這已經是多次了。
老是得不到明确的解決,他們隻好攔腰坐在公路上,以将事态擴大,引起市長、書記的重視。
這一坐可害苦了上下班的人們!公共汽車、摩托車、小轎車,反正一切車輛都過不了。
這是一條主幹道,不一會兒,車輛就排成了長龍。
上班族們心慌火急,趕緊下車,越過那公路上的人牆,去找在那邊掉頭的公共汽車。
劉枚看了看表,對司機說:“我們倒回去,走中山支路,再繞到衛體路。
去機場前,我還有好多事要辦。
” 好不容易趕到公司,已經是九點過了。
打開辦公室,房燈不亮,台燈也不亮。
她火了,一反打電話叫人的習慣,大聲叫道:“唐倩,唐倩!” “什麼事?劉總。
” “我辦公室怎麼沒有電?” “今天片區停電。
” “停電?怎麼不通知?” “晚報上通知了的,昨晚電視上還播了停電通知的。
” “不行,我今天還有很多事要辦,叫他們趕快給我們送電。
”劉枚突然意識到自己說過了頭,苦笑了一下,“我是誰?是書記嗎?你去給我點兩支蠟燭來。
唉,倒黴事不來一個都不來,一來就他媽的接二連三的一齊來湊熱鬧!” 不一會兒,唐倩将蠟燭送來了,辦公室裡有了光明。
電話響起來了。
劉枚拿起耳機,講了幾句,就擱下了。
唐倩從屋角紙箱裡給她取出一瓶太後礦泉水,擰開,放在她面前:“沒有開水,隻好喝它了。
啊。
劉總,有好幾個電話找你。
” “什麼事?” “他們都沒有說,隻是問你什麼時候來。
”唐倩走到門口,又轉過身,說,“哎呀,我差點忘了。
劉總,李一凡生病了。
” 李一凡不來了,她昨晚整的材料呢?過一會兒要帶到北京呀。
劉枚急着問:“她沒有說什麼?” “沒有。
啊,她說整的那個材料已經弄好了,在她辦公桌上。
” “你快去取。
” 劉枚忙着處理事情。
唐倩将李一凡整的材料也拿來了。
劉枚匆匆翻看了幾頁,臉上露出了笑容。
電話又響了,她拿起耳機:“請講。
” “劉總,我是李一凡。
”聲音有氣無力。
“是不是昨晚太累了?” “不是。
” “什麼病?” “嗯……”她轉了一個話題,“材料拿到了嗎?” “拿到了。
” “沒有弄好。
劉總,對不起。
” “一凡,材料很好,謝謝你。
”一凡那細如柔絲一樣的聲音,使劉枚心緊、好奇:這姑娘,昨天還好好的,怎麼一下就變得這樣?要是整材料弄出了病,公司得好好犒勞她。
于是,她又問道,“一凡,是感冒嗎?” “不是。
” “是什麼病?你說嘛。
我叫唐倩來看你。
” “沒有病……”一凡提高了聲調,“你别叫小唐來……我明天就來上班。
” 李一凡吞吞吐吐的話,使劉枚一頭霧水。
要不是中午就要走,她真想去看看她。
無疑,她是為了這份材料病倒的。
劉枚擱下了耳機,将李一凡整的那份材料裝進旅行包,就開始處理桌上放的幾個文件。
一會兒,唐倩又來推開了門:“劉總,晚報的電話,你接不接?” “有什麼事?” “他沒有說,就說有件急事要找你。
” 急事?報社有什麼急事?未必他們要來采訪我們?昨天還在和李一凡講,要把目前公司銷售遇到的困難,出現的問題給市裡、給丁書記打個報告,反映反映。
現在記者就找上門來了。
是他們有順風耳,還是天助我金石?劉枚想到此,臉上露出了笑容,喜滋滋地說:“你快去叫他打過來。
今後凡是報社打來的,隻要我在,你就叫他打過來。
” “萬一是找你拉廣告的呢?” 這些年,市場經濟深入人心,加之新聞單位越來越多,廣告公司遍地開花,拉廣告的人風起雲湧,有專職的,有兼職的,電話遊說,登門索要,還有用組織措施、用行政手段,等等,争相給傳媒拉廣告,以獲得百分之二十、三十、四十,乃至百分之五十、六十的好處。
金石公司每天都要遇到好多起,就連丁書記都打過電話,要劉枚支持一下宣傳部的一本什麼畫冊,說什麼盡管公司與宣傳部沒有什麼關系,但它畢竟是黨的一個重要部門,山不轉水轉,哪有不打交道的?比如它管着市裡的傳媒,今後公司有了問題,傳媒要來曝光,人家部裡有關同志就會幫你說說話。
劉枚覺得書記真是高瞻遠矚,立馬就劃了一萬元廣告費。
三年了,那畫冊像什麼樣,誰也沒見過,誰也沒去問,誰也沒去查,也不知道該誰去查?以後,那個靠送姨侄女給丁書記當保姆,而後獲得晉升,從一個山區縣委副書記連升兩級,榮任宣傳部副部長的文來富要出個人書畫文合集,劉枚又主動贊助了五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