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警察來訪
關燈
小
中
大
李一凡送梅子去幼兒園剛離開家門,兩個女警察就找上門來了。
陽昆從周一帶着一包衣物去學校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其實,這以前,他就是要麼半夜回家,匆匆盥洗完倒頭便睡,要麼不回家。
上個星期天,也是睡了懶覺起來,就帶着梅子出去了,傍晚回家也不吭聲。
李一凡做好了晚飯,叫他來吃也不理。
梅子去叫他,他好不容易才冒出一句:“不想吃。
”然後,就在櫃子裡翻找他的東西。
這家,已經成了他的旅館。
即使回來也是除了給梅子說幾句話,有時皮笑肉不笑的笑兩下外,就是闆着個臉,好像上輩子欠了她什麼,好像借了他谷子還他的是糠殼。
有時,實在避不開要和李一凡說話,也不再用一種親昵的口氣喊“親愛的”或者“一凡”,而是形同路人般“喂”或者“喂”都懶得叫,就直接說。
這種氣氛李一凡最受不了,就像有一把沒有了刃的刀在慢慢地割她心上的肉。
回想起這事發生前的日日夜夜,他可不是這樣!那可是一個在她心目中、在同學朋友心目中完美的丈夫呵!怎麼轉眼間就判若兩人?從那天晚上回來起,除了唉聲歎氣,蹙眉皺額外,他從沒有安慰、撫摩過她一直在滴血的心靈。
對這件事,他惟一表過态,而且還很強硬的就是要她私了。
對他來說倒不是私了可以獲得補償,而是私了不會張揚,不會讓外人知道。
古人不是說過,失節事小,面子事大嗎?他時時想的是自己的面子,而就沒有考慮過,或者稍微想過作為妻子的李一凡的心、李一凡的思想。
要了解一個人,難呀!同居一屋,同睡一床已是幾年了,要說從認識第一天起,也是十來年了。
也許,惟有一場突然的變故才是考驗朋友、考驗夫妻情感的試金石!難怪《增廣》會發出這樣的哀歎:“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限來時各自飛!”被人強xx,也是一個大限!可是……《詩經》不是說“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嗎?當初,陽昆為了表示他心的專一,給她的信中就引了這句話。
為了表達自己的心,她也引用了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的一句:“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
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
”如今,這磐石! 看來,山盟也好,海誓也好,這一切似乎都應了當前老百姓的一句俗語:“空了吹!” 李一凡麻利地弄好早飯,給梅子穿戴好,喂她吃了飯,自己匆匆喝了一杯豆漿,吃了一個小饅頭,就送梅子到幼兒園。
剛要拉開門才想起,今天,自己已不上班了。
自己已成了一個不得不當的下崗工。
既然不上班,還送梅子去幼兒園幹啥?好久沒有放松過,自由自在地睡個懶覺了。
在她記憶裡,那是在學生時代,在寒暑假裡,才是人性大放飛的幸福日子。
晚上,一個人聽音樂,東方的西洋的,國産的進口的,聽累了,又抱起書讀,坐着讀,靠着讀,躺着讀,有時是通宵達旦。
白天,睡覺,有時是從早睡到晚。
爸爸說她是“夜動物,夜不收”。
媽媽說她“生物鐘搞颠倒了,适合上夜班”。
工作後,不能這樣“夜不收”了,生物鐘也不能再颠倒了。
隻有星期天可以舊病複發,但陽昆沒有這種習慣,她不得不為了愛而遏制自己,最多可以小小的放飛一下。
有了梅子後,這“小小的放飛”也成了奢侈品! 她停下手,收住邁出去的右腳。
梅子見她不走了,仰起臉望着她,搖着她的手問:“媽媽,要遲到了。
” “梅梅,我們不……”她突然閉上了嘴,把“去了”卡在了喉嚨裡。
不能把孩子留在家裡。
換句話說,不要因為父母的生活去打亂孩子正常的生活。
孩子該怎樣還是怎樣。
其實,她今天需要孩子在身邊,讓梅子那小精靈一樣的身影活躍她的單調疲乏的眼睛,讓梅子那叽叽喳喳的聲音滋潤她寂靜的心田。
讓梅子和她一起打發老牛破車般的時間。
伫立了一會兒,李一凡搖了搖頭,還是拉開了門。
走到幼兒園門口,一個穿得像童
陽昆從周一帶着一包衣物去學校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其實,這以前,他就是要麼半夜回家,匆匆盥洗完倒頭便睡,要麼不回家。
上個星期天,也是睡了懶覺起來,就帶着梅子出去了,傍晚回家也不吭聲。
李一凡做好了晚飯,叫他來吃也不理。
梅子去叫他,他好不容易才冒出一句:“不想吃。
”然後,就在櫃子裡翻找他的東西。
這家,已經成了他的旅館。
即使回來也是除了給梅子說幾句話,有時皮笑肉不笑的笑兩下外,就是闆着個臉,好像上輩子欠了她什麼,好像借了他谷子還他的是糠殼。
有時,實在避不開要和李一凡說話,也不再用一種親昵的口氣喊“親愛的”或者“一凡”,而是形同路人般“喂”或者“喂”都懶得叫,就直接說。
這種氣氛李一凡最受不了,就像有一把沒有了刃的刀在慢慢地割她心上的肉。
回想起這事發生前的日日夜夜,他可不是這樣!那可是一個在她心目中、在同學朋友心目中完美的丈夫呵!怎麼轉眼間就判若兩人?從那天晚上回來起,除了唉聲歎氣,蹙眉皺額外,他從沒有安慰、撫摩過她一直在滴血的心靈。
對這件事,他惟一表過态,而且還很強硬的就是要她私了。
對他來說倒不是私了可以獲得補償,而是私了不會張揚,不會讓外人知道。
古人不是說過,失節事小,面子事大嗎?他時時想的是自己的面子,而就沒有考慮過,或者稍微想過作為妻子的李一凡的心、李一凡的思想。
要了解一個人,難呀!同居一屋,同睡一床已是幾年了,要說從認識第一天起,也是十來年了。
也許,惟有一場突然的變故才是考驗朋友、考驗夫妻情感的試金石!難怪《增廣》會發出這樣的哀歎:“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限來時各自飛!”被人強xx,也是一個大限!可是……《詩經》不是說“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嗎?當初,陽昆為了表示他心的專一,給她的信中就引了這句話。
為了表達自己的心,她也引用了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的一句:“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
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
”如今,這磐石! 看來,山盟也好,海誓也好,這一切似乎都應了當前老百姓的一句俗語:“空了吹!” 李一凡麻利地弄好早飯,給梅子穿戴好,喂她吃了飯,自己匆匆喝了一杯豆漿,吃了一個小饅頭,就送梅子到幼兒園。
剛要拉開門才想起,今天,自己已不上班了。
自己已成了一個不得不當的下崗工。
既然不上班,還送梅子去幼兒園幹啥?好久沒有放松過,自由自在地睡個懶覺了。
在她記憶裡,那是在學生時代,在寒暑假裡,才是人性大放飛的幸福日子。
晚上,一個人聽音樂,東方的西洋的,國産的進口的,聽累了,又抱起書讀,坐着讀,靠着讀,躺着讀,有時是通宵達旦。
白天,睡覺,有時是從早睡到晚。
爸爸說她是“夜動物,夜不收”。
媽媽說她“生物鐘搞颠倒了,适合上夜班”。
工作後,不能這樣“夜不收”了,生物鐘也不能再颠倒了。
隻有星期天可以舊病複發,但陽昆沒有這種習慣,她不得不為了愛而遏制自己,最多可以小小的放飛一下。
有了梅子後,這“小小的放飛”也成了奢侈品! 她停下手,收住邁出去的右腳。
梅子見她不走了,仰起臉望着她,搖着她的手問:“媽媽,要遲到了。
” “梅梅,我們不……”她突然閉上了嘴,把“去了”卡在了喉嚨裡。
不能把孩子留在家裡。
換句話說,不要因為父母的生活去打亂孩子正常的生活。
孩子該怎樣還是怎樣。
其實,她今天需要孩子在身邊,讓梅子那小精靈一樣的身影活躍她的單調疲乏的眼睛,讓梅子那叽叽喳喳的聲音滋潤她寂靜的心田。
讓梅子和她一起打發老牛破車般的時間。
伫立了一會兒,李一凡搖了搖頭,還是拉開了門。
走到幼兒園門口,一個穿得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