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舊話重提
關燈
小
中
大
,做了個擴胸動作,說:“我真像是一個犯罪嫌疑人。
” “怎麼有這個感覺?” “你那個郝隊長好厲害,在她的眼裡我不就是一個嫌疑人?你聽她那些問話!” “仲主任,我們不這樣不行呀!”秦政委也站了起來,“從你的角度講,你是一個證人,講的都是實話。
但從我們的角度講,在沒有得出正确的結論之前,是要懷疑一切。
就說這個案子吧,你認為簡單,可是,人家不這樣認為。
要不,怎麼會退回來呢?有些話我也不好多說……”秦政委突然刹住,轉了話題,“我們這次就要下工夫,做到事實清楚,證據全面,讓人做不到手腳,打不出噴嚏。
如果你是正确的,這其實就是為你,為受害者好!” “萬一人家還是認為不清呢?” “除非當事人和證人作了僞證。
” 仲秋走動了幾步,說:“都是實話實說的。
譬如我,完全是遵從新聞五要素,沒有一點兒假冒僞劣!” “那,我就要找他們說個明白。
”秦政委把右手捏成一個拳頭,“我是個較真兒的人。
你是知道的。
就是天王老子要扭,我也不怕。
反正,我頭上這帽兒也隻戴這一屆了。
” “好,有你這個較真的組長,但願我這是最後一次被你們詢問。
”仲秋伸出手,說,“政委,再見。
” “怎麼‘再見’?”秦政委看了一眼表,“吃了飯走,今天食堂有水煮魚。
我倆還要喝一杯噻。
” “還早。
我還有事。
”仲秋背上包說,“過幾天,我請你,我們到怡味軒吃豆花飯。
” 院子裡的車幾乎都走了,仲秋那輛羚羊摩托靠在黃桷樹下的石欄杆邊,孤零零的。
那群一早飛出去的麻雀又回來了,在樹枝叢中小聲呢喃。
仲秋仰頭擡眼打望一個個如蓋的黃桷樹樹冠,身子幾乎轉了三百六十度,在茂密的葉片中找不到麻雀的影子,到是看見在一個被樹葉半遮掩着的樹叉上有一個鳥巢,用一根一根的枯樹枝搭建成。
這不是麻雀的巢,而是斑鸠或者鴉雀的。
這家夥真老練到家了。
住在這裡生兒育女,誰敢欺負?有帶槍的人保護! 背後一根黃桷樹叢裡傳出了清脆而略帶感傷的叫聲:“李——貴娘,李——貴娘”這是陽雀在尋找他的愛人,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不知找了多少年多少代!仲秋從來沒有看見過這種鳥,隻是聽老年人講過它的傳說故事:從前,有一對年輕夫婦,住在背靠青山,面向碧水的美麗的地方。
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小兩口兒,恩恩愛愛,日子過得十分甜蜜。
不久,有了一個寶貝兒子,全家都沉靜在歡聲笑語中。
後來,當地的财主霸占了他們勤巴苦做開墾出來并賴以生存的土地。
小兩口兒欲哭無淚,決心去找縣官評理伸冤。
男的背着幹糧上路了。
這邊,财主卻派人把女人和小孩搶走了。
财主早就對她的美貌垂涎三尺了。
女人不從,跳進了面前的碧水。
男人到縣衙沒有尋到公道,反被斥為無理取鬧,趕了出來。
等他疲憊地回來,眼前卻是滿目凋零,家沒有了,妻子沒有了,兒子也沒有了。
他不吃也不喝,天天看着青山,看着碧水,望着天空呼喊:“李貴娘,你們在哪裡?”“李貴娘……”聲聲呼喚,催人淚下,驚天地泣鬼神……後來,一個什麼神仙路過這裡,把他變成了一隻世上從沒有過的鳥,讓他自由飛翔,到大千世界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這樣執著地呼叫,尋找他的李貴娘! 老人說,這是一種比大拇指大不了多少的有顔色的小鳥,它的執著和追求遠遠超過大鳥,甚至人類。
仲秋手把着摩托車,尋聲找那陽雀,找那執著的小鳥。
那裡隻是樹葉疊樹葉,哪裡有陽雀?也許,它不是在找李貴娘,也不是在找李貴郎,而是年年月月地找“理貴糧”。
千百年來,老百姓尋找講理的地方不是比尋找糧食更執著麼?
” “怎麼有這個感覺?” “你那個郝隊長好厲害,在她的眼裡我不就是一個嫌疑人?你聽她那些問話!” “仲主任,我們不這樣不行呀!”秦政委也站了起來,“從你的角度講,你是一個證人,講的都是實話。
但從我們的角度講,在沒有得出正确的結論之前,是要懷疑一切。
就說這個案子吧,你認為簡單,可是,人家不這樣認為。
要不,怎麼會退回來呢?有些話我也不好多說……”秦政委突然刹住,轉了話題,“我們這次就要下工夫,做到事實清楚,證據全面,讓人做不到手腳,打不出噴嚏。
如果你是正确的,這其實就是為你,為受害者好!” “萬一人家還是認為不清呢?” “除非當事人和證人作了僞證。
” 仲秋走動了幾步,說:“都是實話實說的。
譬如我,完全是遵從新聞五要素,沒有一點兒假冒僞劣!” “那,我就要找他們說個明白。
”秦政委把右手捏成一個拳頭,“我是個較真兒的人。
你是知道的。
就是天王老子要扭,我也不怕。
反正,我頭上這帽兒也隻戴這一屆了。
” “好,有你這個較真的組長,但願我這是最後一次被你們詢問。
”仲秋伸出手,說,“政委,再見。
” “怎麼‘再見’?”秦政委看了一眼表,“吃了飯走,今天食堂有水煮魚。
我倆還要喝一杯噻。
” “還早。
我還有事。
”仲秋背上包說,“過幾天,我請你,我們到怡味軒吃豆花飯。
” 院子裡的車幾乎都走了,仲秋那輛羚羊摩托靠在黃桷樹下的石欄杆邊,孤零零的。
那群一早飛出去的麻雀又回來了,在樹枝叢中小聲呢喃。
仲秋仰頭擡眼打望一個個如蓋的黃桷樹樹冠,身子幾乎轉了三百六十度,在茂密的葉片中找不到麻雀的影子,到是看見在一個被樹葉半遮掩着的樹叉上有一個鳥巢,用一根一根的枯樹枝搭建成。
這不是麻雀的巢,而是斑鸠或者鴉雀的。
這家夥真老練到家了。
住在這裡生兒育女,誰敢欺負?有帶槍的人保護! 背後一根黃桷樹叢裡傳出了清脆而略帶感傷的叫聲:“李——貴娘,李——貴娘”這是陽雀在尋找他的愛人,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不知找了多少年多少代!仲秋從來沒有看見過這種鳥,隻是聽老年人講過它的傳說故事:從前,有一對年輕夫婦,住在背靠青山,面向碧水的美麗的地方。
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小兩口兒,恩恩愛愛,日子過得十分甜蜜。
不久,有了一個寶貝兒子,全家都沉靜在歡聲笑語中。
後來,當地的财主霸占了他們勤巴苦做開墾出來并賴以生存的土地。
小兩口兒欲哭無淚,決心去找縣官評理伸冤。
男的背着幹糧上路了。
這邊,财主卻派人把女人和小孩搶走了。
财主早就對她的美貌垂涎三尺了。
女人不從,跳進了面前的碧水。
男人到縣衙沒有尋到公道,反被斥為無理取鬧,趕了出來。
等他疲憊地回來,眼前卻是滿目凋零,家沒有了,妻子沒有了,兒子也沒有了。
他不吃也不喝,天天看着青山,看着碧水,望着天空呼喊:“李貴娘,你們在哪裡?”“李貴娘……”聲聲呼喚,催人淚下,驚天地泣鬼神……後來,一個什麼神仙路過這裡,把他變成了一隻世上從沒有過的鳥,讓他自由飛翔,到大千世界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這樣執著地呼叫,尋找他的李貴娘! 老人說,這是一種比大拇指大不了多少的有顔色的小鳥,它的執著和追求遠遠超過大鳥,甚至人類。
仲秋手把着摩托車,尋聲找那陽雀,找那執著的小鳥。
那裡隻是樹葉疊樹葉,哪裡有陽雀?也許,它不是在找李貴娘,也不是在找李貴郎,而是年年月月地找“理貴糧”。
千百年來,老百姓尋找講理的地方不是比尋找糧食更執著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