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電話頻仍
關燈
小
中
大
。
他是分管全市傳媒的,用丁書記的話說,先喂他點,免得他唆使傳媒咬你。
現在,正是需要八方給你捧場的時候,吃得起補藥吃不起瀉藥!這種情況當然是特殊,但為了避免廣告人的幹擾,凡是傳媒方面來的電話,劉枚就叫唐倩通通擋住,否則,這些像蝗蟲一樣的廣告人會把金石吃垮的。
唐倩這一問,又提醒了劉枚,趕緊更正過來:“不,我剛才說過頭了。
還是和過去一樣,你先擋架。
不然,我沒法工作。
” 小唐反身走了不一會兒,電話鈴響了,劉枚拿過耳機:“請講。
” “你是劉總嗎?我是晚報社會生活部的仲秋。
” 仲秋。
這名字好熟。
對了,晚報上一大版一大版的社會生活方面的文章,都署有本報記者仲秋。
難道他就是那個仲秋?他找我有什麼事?劉枚眼望着右邊牆上挂着的那幅上海朋友送的《雙橋》油畫,一邊想着一邊問:“嗯,我是劉枚,你有什麼事?” “你們公司是不是有個叫李一凡的職工?” 劉枚覺得奇怪:“你問這幹啥?” “我隻是核實一下。
” “你找她有事?” “沒有。
她昨天晚上是不是加班?” 李一凡今天突然請假,現在報社記者又來打聽她,一句話突然從劉枚口裡冒出來:“她出了什麼事?” “我随便問問。
我昨晚上碰到了她的朋友。
”仲秋話題一轉,“啊,劉總,賀處長問你好。
昨晚我們還談到你哩。
” 劉枚頓了一下,脫口而出:“哪個賀處長?” “市委組織部宣教處的,他說他是你的好朋友。
” “啊!”劉枚半天合不攏嘴,這人怎麼這樣?張起嘴巴亂吹。
以為這裡是他那個鄉壩頭學校,口無遮欄無所謂。
這兒是人海波瀾,看見的是張張笑臉,實際上到處卻潛伏着陷阱,說不定一句話就得罪了一方神祗,一不留神就踩到了某個權勢者的尾巴!嚼這些牙巴勁幹啥?鄉頭的紅苕屎還沒屙幹淨。
她吞吞吐吐地回答:“是、是有個處長,我認識。
你……” “沒有什麼。
我順便說說。
”仲秋在電話那頭加快了語速,“劉總,你忙。
不打擾你了,真不好意思。
”說完,不等劉枚答話,就把電話挂了。
劉枚拿起嘟嘟叫的耳機,心裡有點發毛:今天怎麼了?那個仲記者是什麼意思?問這些去幹啥子?難道是社會新聞?神經兮兮的!早知道他是來說這些的,就不接他的電話了。
白耽擱我的時間!前幾天,有一個自稱是中央某大報的記者來到公司要找劉枚,唐倩擋不住,隻好将他帶到劉總辦公室。
劉枚一聽是這個大報的記者,又看過名片,就放下手上的活兒,和他聊了起來。
記者一開始就對金石公司和劉枚戴了幾頂高帽子,然後話題一轉,擺起了時下人們愛聽的高層内幕,中央領導和他的報紙的親密關系,他采訪領導們的新聞外的精彩故事,等等。
劉枚和記者打交道已不是三五次,談了半天,見對方很少在拿出的本子上記錄,心裡直打鼓:這是個什麼記者?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一晃兩個多小時過去了,他終于亮出了底牌:向劉枚推銷一種新能源,換句話說,是由金石公司當代理商。
還說,他的報社已經壟斷了這種産品的經營權……劉枚警惕了,記者怎麼搞這事?然後把他打發走了。
後來找丁副書記打聽,此人曾是這家報社記者站聘請的一個編外人員,半年前就被解雇了。
她擱下耳機,轉身到文件櫃,去取櫃子裡的一個紙包,那裡面包着一件明末清初的玉如意。
這是北京的衛總裁點名叫她弄的。
衛璧輝說,馬老爺子想要這東西。
劉枚為這事,想了很多辦法。
前些年,一些想先富起來的人,就充分開掘地方資源,“要想富,挖古墓”,把一個蘊藏着自秦漢以來林林總總珍貴文物的大峽地區翻了個底朝天,文物販子滿天飛。
直到在香港、美國、英國的文物市場上看見了大峽地區的文物,在國外著名的文物、考古雜志上看見了這些文物的照片,有關部門才引起了重視。
不過,這已是水過三秋,該富的一些人腰包都裝得差不多了,有些人家裡的博古架上也擺滿了,該送的領導也送了。
現在,文物被管起來了,文物販子也煙消雲散了。
到哪裡去找文物?有錢也難買鬼推磨啊!但是,北京的老爺子要,又是關系到給市裡的緊俏産品的分配指标,不弄到,行嗎?任何東西,哪怕狗屁不值,隻要一壟斷,就身價百倍,壟斷者可以頤指氣使,可以不可一世,更可以從中漁利。
二十年前,賣肉的、賣煤的、賣米的、賣布的……不是都身價百倍,令人趨之者若鹜,讨好者成群嗎?最後,劉枚隻好向丁書記求助,才從一個縣文管所裡半買半調地搞到了手。
今天,她要把這東西帶到北京,當面交給衛總裁。
前些日子,賀處長打電話告訴她,說他要去北京開會,問她有什麼事要辦。
她都沒有說玉如意,這不是千兒百把塊的事。
她要親自辦,一是怕有個三長兩短,二是盡量減少知情者。
電話鈴又叫起來。
她煩,不接,等它叫個夠。
他是分管全市傳媒的,用丁書記的話說,先喂他點,免得他唆使傳媒咬你。
現在,正是需要八方給你捧場的時候,吃得起補藥吃不起瀉藥!這種情況當然是特殊,但為了避免廣告人的幹擾,凡是傳媒方面來的電話,劉枚就叫唐倩通通擋住,否則,這些像蝗蟲一樣的廣告人會把金石吃垮的。
唐倩這一問,又提醒了劉枚,趕緊更正過來:“不,我剛才說過頭了。
還是和過去一樣,你先擋架。
不然,我沒法工作。
” 小唐反身走了不一會兒,電話鈴響了,劉枚拿過耳機:“請講。
” “你是劉總嗎?我是晚報社會生活部的仲秋。
” 仲秋。
這名字好熟。
對了,晚報上一大版一大版的社會生活方面的文章,都署有本報記者仲秋。
難道他就是那個仲秋?他找我有什麼事?劉枚眼望着右邊牆上挂着的那幅上海朋友送的《雙橋》油畫,一邊想着一邊問:“嗯,我是劉枚,你有什麼事?” “你們公司是不是有個叫李一凡的職工?” 劉枚覺得奇怪:“你問這幹啥?” “我隻是核實一下。
” “你找她有事?” “沒有。
她昨天晚上是不是加班?” 李一凡今天突然請假,現在報社記者又來打聽她,一句話突然從劉枚口裡冒出來:“她出了什麼事?” “我随便問問。
我昨晚上碰到了她的朋友。
”仲秋話題一轉,“啊,劉總,賀處長問你好。
昨晚我們還談到你哩。
” 劉枚頓了一下,脫口而出:“哪個賀處長?” “市委組織部宣教處的,他說他是你的好朋友。
” “啊!”劉枚半天合不攏嘴,這人怎麼這樣?張起嘴巴亂吹。
以為這裡是他那個鄉壩頭學校,口無遮欄無所謂。
這兒是人海波瀾,看見的是張張笑臉,實際上到處卻潛伏着陷阱,說不定一句話就得罪了一方神祗,一不留神就踩到了某個權勢者的尾巴!嚼這些牙巴勁幹啥?鄉頭的紅苕屎還沒屙幹淨。
她吞吞吐吐地回答:“是、是有個處長,我認識。
你……” “沒有什麼。
我順便說說。
”仲秋在電話那頭加快了語速,“劉總,你忙。
不打擾你了,真不好意思。
”說完,不等劉枚答話,就把電話挂了。
劉枚拿起嘟嘟叫的耳機,心裡有點發毛:今天怎麼了?那個仲記者是什麼意思?問這些去幹啥子?難道是社會新聞?神經兮兮的!早知道他是來說這些的,就不接他的電話了。
白耽擱我的時間!前幾天,有一個自稱是中央某大報的記者來到公司要找劉枚,唐倩擋不住,隻好将他帶到劉總辦公室。
劉枚一聽是這個大報的記者,又看過名片,就放下手上的活兒,和他聊了起來。
記者一開始就對金石公司和劉枚戴了幾頂高帽子,然後話題一轉,擺起了時下人們愛聽的高層内幕,中央領導和他的報紙的親密關系,他采訪領導們的新聞外的精彩故事,等等。
劉枚和記者打交道已不是三五次,談了半天,見對方很少在拿出的本子上記錄,心裡直打鼓:這是個什麼記者?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一晃兩個多小時過去了,他終于亮出了底牌:向劉枚推銷一種新能源,換句話說,是由金石公司當代理商。
還說,他的報社已經壟斷了這種産品的經營權……劉枚警惕了,記者怎麼搞這事?然後把他打發走了。
後來找丁副書記打聽,此人曾是這家報社記者站聘請的一個編外人員,半年前就被解雇了。
她擱下耳機,轉身到文件櫃,去取櫃子裡的一個紙包,那裡面包着一件明末清初的玉如意。
這是北京的衛總裁點名叫她弄的。
衛璧輝說,馬老爺子想要這東西。
劉枚為這事,想了很多辦法。
前些年,一些想先富起來的人,就充分開掘地方資源,“要想富,挖古墓”,把一個蘊藏着自秦漢以來林林總總珍貴文物的大峽地區翻了個底朝天,文物販子滿天飛。
直到在香港、美國、英國的文物市場上看見了大峽地區的文物,在國外著名的文物、考古雜志上看見了這些文物的照片,有關部門才引起了重視。
不過,這已是水過三秋,該富的一些人腰包都裝得差不多了,有些人家裡的博古架上也擺滿了,該送的領導也送了。
現在,文物被管起來了,文物販子也煙消雲散了。
到哪裡去找文物?有錢也難買鬼推磨啊!但是,北京的老爺子要,又是關系到給市裡的緊俏産品的分配指标,不弄到,行嗎?任何東西,哪怕狗屁不值,隻要一壟斷,就身價百倍,壟斷者可以頤指氣使,可以不可一世,更可以從中漁利。
二十年前,賣肉的、賣煤的、賣米的、賣布的……不是都身價百倍,令人趨之者若鹜,讨好者成群嗎?最後,劉枚隻好向丁書記求助,才從一個縣文管所裡半買半調地搞到了手。
今天,她要把這東西帶到北京,當面交給衛總裁。
前些日子,賀處長打電話告訴她,說他要去北京開會,問她有什麼事要辦。
她都沒有說玉如意,這不是千兒百把塊的事。
她要親自辦,一是怕有個三長兩短,二是盡量減少知情者。
電話鈴又叫起來。
她煩,不接,等它叫個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