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逝的東西。

    說到那個無足輕重的年輕人埃克絮佩,受洗時他的外祖父,法院書記官非要給他起這個帶諾曼底味道的名字不可。

     ①勒阿弗爾位于法國西北的諾曼底半島,故雲。

     ②據希臘神話傳說,彌諾陶洛斯是克裡特王彌諾斯的妻子與一頭公牛所生的人身牛頭怪物。

    此處提到“彌諾陶洛斯的入侵”,指的是妻子與人私通。

     已經到了三十五歲零七個月的年紀還能生下這個孩子,拉圖奈爾夫人至今自己都覺得莫名其妙。

    如果需要的話,她甚至現在還能給他喂奶。

    恐怕也隻有這句誇大其辭的話,才能描繪出她那如癡如狂的母愛了。

     “我那兒子,長得多俊哪!……”每逢她和好友莫黛斯特到教堂去作彌撒,她那儀表堂堂的埃克絮佩走在前面時,她都要一面指着兒子叫莫黛斯特看,一面對她這樣說。

    她也無非這樣說說而已,并沒有任何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長得象您,”莫黛斯特·米尼翁答道,那神态就跟她說“天氣真壞!”一樣。

     她的兒子本是個非常次要的人物。

    可是近三年來,拉圖奈爾夫人是陪伴少女莫黛斯特出入公共場所的人,公證人和他的朋友杜梅要為莫黛斯特設下圈套,這個人物的身影出現一下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這一類圈套,在《婚姻生理學》中稱為“陷阱”。

     說到拉圖奈爾,請諸位想象一下,這是一個身材矮小的男子,雖然狡猾,但是不出正直這個圈圈。

    勒阿弗爾人對他奇特的外貌已經習以為常,可是任何一個陌生人見了,都會把他當作壞蛋。

    可尊敬的公證人,據說視力較弱,眼睛總是通紅,不得不戴上墨鏡保護眼睛。

    稀稀拉拉的幾根眉毛裝點着眉弓,每側眉弓超出褐色玳瑁鏡架約一條線的樣子,在某種程度上等于沿着鏡架邊又畫出一圈來。

    這中間一塊空白,兩邊各有一個圈套圈的情形,如果你不曾在某個過路人的臉上觀察過這會産生什麼效果,要說這種面孔會使你怎樣吃驚,恐怕你是想象不到的;特别是當你看到這張蒼白、幹癟、下巴尖尖的臉,酷似畫家們根據貓的面具描摹下來的靡非斯特的面孔的時候①。

    這巴比拉·拉圖奈爾的面孔,與靡非斯特何其相似!吓人的墨鏡上面,是光秃秃的腦殼,一頭假發。

    假發乍看上去似乎不那麼呆闆,還能夠擺動,可是一不小心就從各處露出白發來。

    中分的那道縫,總也不在中間,那光腦殼就更顯得詭計多端。

    這位可尊敬的諾曼底人,全身着黑,象個鞘翅目昆蟲,下面兩條細腿支着,就象兩枚大頭針。

    看見他這副模樣,又知道他是世界上最最正直的人,對于面相術的荒謬,人們一定想尋個究竟了,雖然一時還找不到那根源所在。

     冉·比查是個可憐的被遺棄的私生子,拉布羅斯書記官①及其女兒曾對他悉心照料。

    他勤勞苦幹,成了首席文書,在東家家裡吃、住,東家還給他九百法郎的薪水。

    冉·比查的外貌沒有任何青春煥發的味道,他幾乎是一個侏儒。

    他将莫黛斯特視為自己崇拜的偶像,為她送掉性命也在所不惜。

    這個可憐的人,雙眼炯炯有神,如同兩顆出膛的炮彈火光閃閃;可是兩眼相距太近,仿佛擠在一塊;厚眼皮,一臉麻子,短而拳曲的頭發密密麻麻蓋滿了頭;雙手奇大,簡直都礙事了。

     他從七歲起就在别人憐憫的目光下過活。

    這些難道還不能向你解釋他的整個為人麼?他總是寡言少語,沉思默想,循規蹈矩,笃信宗教。

    他漫遊的國度,是愛情國地圖上被稱為“無望愛情”的地方,是幹旱而美妙的“向往草原”的遼闊國土②。

    莫黛斯特給這個其醜無比的文書起了個綽号,叫他“神秘的侏儒”。

    聽到這個綽号,比查便去讀了瓦爾特·司各特的小說③。

    後來他對莫黛斯特說:“果真到了您遇險的那一日,您願意接受你神秘的侏儒獻上的一朵玫瑰麼?” ①靡非斯特是有關浮士德博士的神話傳說中的惡魔。

     ①指拉圖奈爾夫人的父親。

     ②在十七世紀法國文學作品中,有人設想出一張“愛情國”的地圖,圖上的地名均為愛情發展中的各個階段。

     ③莫黛斯特借用司各特的一篇小說《黑侏儒》,給比查起了這個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