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二章

關燈
“這您不必懷疑。

    可是這未必能給我們提供什麼。

    瑪麗長期不在家,她在德國呆了兩年。

    我的天哪:“突如其來的新想法使醫生驚叫起來,“可能這是從德國來的小夥子和她算總賬了?” 波洛對這個想法持懷疑态度,而洛德卻抓住不放。

     “您想得太離奇了。

    ”波洛使他冷靜下來。

    “但是确實存在這個可能性。

    ” “什麼樣的可能性?” “六月的一個晚上,不知是誰從霍普金斯護士的小藥箱裡拿走了一管兒嗎啡。

    可能瑪麗看到了。

    ” “她會說出來的。

    ” “不,不,我親愛的。

    您要合乎邏輯地想一想。

    随便哪個人,當他看到某人,比方說埃莉諾、羅迪、奧布賴恩護土或者其他仆人打開了小藥箱,從中拿出一管兒藥,他能有什麼想法呢?隻能想到這個人是替護士拿藥。

    就說瑪麗吧,她會馬上忘掉這件事,也許過些時候,瑪麗可能偶然和拿藥的那個人提起這件事。

    在這種情況下,她本人不會有一點懷疑,可是您想象一下,毒死韋爾曼太太的那個人會作何想法?噢,你瑪麗看見了,這樣就必須不惜任何代價迫使瑪麗沉默。

    請相信,我的朋友,誰搞過一次謀殺,他就會毫不猶豫地再搞第二次。

    ” 波洛思索片刻,然後繼續說道: “我們好像又回到談話的起點上來了。

    誰拿走嗎啡的可能性更大些?埃莉諾。

    我們可以假設,她是要保證自己攫取大筆遺産。

    我們還可以寬宏大量一些來設想:她這樣做是出于憐憫,是為了讓姑媽擺脫疾病的折磨。

    不管出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總之是她拿了嗎啡,而被瑪麗看見了。

    這樣,我們就又重新談起空屋子和埃莉諾。

    隻是這次涉及的是她另外的一個作案動機:從危亡中拯救自己。

    順便問一句,埃莉諾是否有親屬,如父親、母親、姐妹、表姐妹?” “沒有,她是孤兒——孤孤伶伶的一個人。

    ” “多動人啊:辯護人一定要借這個話題,胸有成竹地替她辯護。

    如果埃莉諾死去,誰能繼承她這筆錢呢?” “說不上,沒考慮這件事。

    ” “遺憾。

    ”波洛不贊同地說道,“對這一類事情應當經常考慮。

    譬如說,她是否寫了遺囑?” 洛德漲紅了臉,躊躇地回答道: “我……我不知道。

    ” 他的躊躇沒有瞞過波洛的眼睛,波洛終于還是從他嘴裡得知了埃莉諾如何向霍普金斯家的窗子裡張望,過後這件被她看到的事兒又是如何引起了她一陣大笑。

     波洛思索地說道: “那麼,當時她就說:‘您在寫遺囑,瑪麗?有趣,真有趣。

    ’而您完全清楚當時埃莉諾腦子裡想的是什麼——她想的是瑪麗活不長了。

    ” 洛德打斷他的話說: “我隻不過是這樣猜想。

    較起真來我可什麼也說不準。

    ” “不,我的朋友,這不是簡單的猜想。

    ”波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