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無犒勞?欲得駱駝三萬匹,牛羊各五萬匹。
』東安王曰:『此非使人所得專,當奏之皇帝。
』允濟恐其得食,則留攻不去,于是以缯帛三百囊懸下與之。
元軍大怒,舉缯帛焚之,欲烹東安王,攻城轉急。
是年為大安三年,明年改為重慶元年(《大金國志》作重慶,《金史》作崇慶)。
正月,金将在外,亦有遣兵入援者,金許元人以羊一萬請和,元人乞勿納援兵,金用事者曰:『此不可,忠獻王及斡離太子嘗以此術誤南宋矣。
我家自嘗為之,豈可複堕其計?』會元兵亦自引去。
去而遣其使來請婚且欲割地,金許婚不許地,願納歲币三十萬。
其國相聞之大怒曰:『不必得,我今引兵俟秋高時,地與公主皆可有。
』是年十月,元兵複圍金都城,兵士插刀緣堞以上,金軍斫之飛屍投地,是時大雪,城中乏薪,至拆绛霄殿、翠霄殿、瓊華閣以爇焉,元兵留兩月餘複去。
至甯元年七月,元兵複至山後,八月以纥石烈執中為将迎戰,執中開紫金關延元兵入而自亡歸,允濟欲誅之。
于是,執中以其兵叛,入宮執允濟,允濟呼曰:『令我何往?』曰:『歸舊府耳。
』遂并其妻弒焉。
執中,本名胡沙虎,烏疏裔孫也。
允濟在位八年,改元者八,後谥為衛紹王雲。
方纥石烈執中之既行弒也,自稱監國都元帥,居大興府,陳兵自衛,急召都轉運使孫椿年,取銀币頒賞,立雍孫珣,珣本名吾賭補者也,改元貞佑,執中執國事。
元兵至,破涿、易二州,左監軍術虎高琪戰敗懼誅,叛斬執中,持其首待罪,珣特赦之以為右副元帥。
貞佑二年,元兵益至,成吉思分其兵為三路:一攻河北,一攻河東,一攻山東。
是時金兵皆在外屯禦,無守城者,乃悉簽鄉民為兵,上城以守。
元人盡驅其家屬至城下,父子兄弟往往遙相呼認,于是金城多下。
元人圍燕,燕乏糧,人多餓死,于是珣置招賢所,以納士。
王守信者,本一村夫,敢為大言,以諸葛亮為不知兵,乃以為行軍都統,募市井無賴為兵,夫城進退跳踯,大抵以童戲為其陣法,大書『古今相對』四字于旗上,作黃布袍缁巾钅鼠牌各三十六事,牛頭響環六十四枚,欲以怖敵而走之,大率皆誕妄,因與其衆出城殺百姓之樵采者以為功。
買耐兒者,本岐路小說人,制運糧車千輛,是時材木甚艱,所費浩大,觀者皆竊歎之。
是時元兵益至,邀索甚巨,兼乞公主。
珣以東海郡侯少女與之,又鄉其國遙拜焉,元兵乃盡驅山東、兩河少壯數千萬而去。
珣謀走汴,所搬書籍計用三萬車,寶玉計用駱駝三千頭。
貞佑二年,珣至汴,汴吏民指車所載歎曰:『恰去九十年,誰知又歸在此耶?』元人既歸,聞珣遷汴,怒之,乃複圍燕。
初,珣以太子守忠守燕,輔以完顔福興、抹撚盡忠、蒲察七斤三人守。
忠畏怯先遁歸,七斤出降,福興仰藥死,盡忠棄城入汴,燕遂陷。
而元兵之在金境者,山東、西河南北皆有焉。
宋見金日(此下有阙文)又珣嘗責丞相仆散七斤,『近來朝廷紀綱安在?』七斤不能對。
退謂郎官曰:『上問紀綱安在,汝等自來何嘗使紀綱見我?』〔此下有阙文〕不敢入,守緒迎而入之,既而囚之,七日死。
有斜卯愛實者,憤所用之非人,嘗曆數曰:『平章白撒,于擊丸外百無一能。
丞相賽不菽麥不分,雖謂乏材亦不至此人為相參政。
赤盞合喜,一馬軍之材止矣,今乃兼将相之權。
右丞顔盞世魯碌碌無補,備員而已。
患難之際,倚注此類,欲冀中興難矣。
』又有參政完顔合周者,汴京所用為括糧者也。
性好作詩,詞語鄙俚,人采其語以為戲笑,括糧榜文有『雀無翅,兒不飛』『蛇無頭,兒不行』等語,以而作兒,京城目之曰雀兒
』東安王曰:『此非使人所得專,當奏之皇帝。
』允濟恐其得食,則留攻不去,于是以缯帛三百囊懸下與之。
元軍大怒,舉缯帛焚之,欲烹東安王,攻城轉急。
是年為大安三年,明年改為重慶元年(《大金國志》作重慶,《金史》作崇慶)。
正月,金将在外,亦有遣兵入援者,金許元人以羊一萬請和,元人乞勿納援兵,金用事者曰:『此不可,忠獻王及斡離太子嘗以此術誤南宋矣。
我家自嘗為之,豈可複堕其計?』會元兵亦自引去。
去而遣其使來請婚且欲割地,金許婚不許地,願納歲币三十萬。
其國相聞之大怒曰:『不必得,我今引兵俟秋高時,地與公主皆可有。
』是年十月,元兵複圍金都城,兵士插刀緣堞以上,金軍斫之飛屍投地,是時大雪,城中乏薪,至拆绛霄殿、翠霄殿、瓊華閣以爇焉,元兵留兩月餘複去。
至甯元年七月,元兵複至山後,八月以纥石烈執中為将迎戰,執中開紫金關延元兵入而自亡歸,允濟欲誅之。
于是,執中以其兵叛,入宮執允濟,允濟呼曰:『令我何往?』曰:『歸舊府耳。
』遂并其妻弒焉。
執中,本名胡沙虎,烏疏裔孫也。
允濟在位八年,改元者八,後谥為衛紹王雲。
方纥石烈執中之既行弒也,自稱監國都元帥,居大興府,陳兵自衛,急召都轉運使孫椿年,取銀币頒賞,立雍孫珣,珣本名吾賭補者也,改元貞佑,執中執國事。
元兵至,破涿、易二州,左監軍術虎高琪戰敗懼誅,叛斬執中,持其首待罪,珣特赦之以為右副元帥。
貞佑二年,元兵益至,成吉思分其兵為三路:一攻河北,一攻河東,一攻山東。
是時金兵皆在外屯禦,無守城者,乃悉簽鄉民為兵,上城以守。
元人盡驅其家屬至城下,父子兄弟往往遙相呼認,于是金城多下。
元人圍燕,燕乏糧,人多餓死,于是珣置招賢所,以納士。
王守信者,本一村夫,敢為大言,以諸葛亮為不知兵,乃以為行軍都統,募市井無賴為兵,夫城進退跳踯,大抵以童戲為其陣法,大書『古今相對』四字于旗上,作黃布袍缁巾钅鼠牌各三十六事,牛頭響環六十四枚,欲以怖敵而走之,大率皆誕妄,因與其衆出城殺百姓之樵采者以為功。
買耐兒者,本岐路小說人,制運糧車千輛,是時材木甚艱,所費浩大,觀者皆竊歎之。
是時元兵益至,邀索甚巨,兼乞公主。
珣以東海郡侯少女與之,又鄉其國遙拜焉,元兵乃盡驅山東、兩河少壯數千萬而去。
珣謀走汴,所搬書籍計用三萬車,寶玉計用駱駝三千頭。
貞佑二年,珣至汴,汴吏民指車所載歎曰:『恰去九十年,誰知又歸在此耶?』元人既歸,聞珣遷汴,怒之,乃複圍燕。
初,珣以太子守忠守燕,輔以完顔福興、抹撚盡忠、蒲察七斤三人守。
忠畏怯先遁歸,七斤出降,福興仰藥死,盡忠棄城入汴,燕遂陷。
而元兵之在金境者,山東、西河南北皆有焉。
宋見金日(此下有阙文)又珣嘗責丞相仆散七斤,『近來朝廷紀綱安在?』七斤不能對。
退謂郎官曰:『上問紀綱安在,汝等自來何嘗使紀綱見我?』〔此下有阙文〕不敢入,守緒迎而入之,既而囚之,七日死。
有斜卯愛實者,憤所用之非人,嘗曆數曰:『平章白撒,于擊丸外百無一能。
丞相賽不菽麥不分,雖謂乏材亦不至此人為相參政。
赤盞合喜,一馬軍之材止矣,今乃兼将相之權。
右丞顔盞世魯碌碌無補,備員而已。
患難之際,倚注此類,欲冀中興難矣。
』又有參政完顔合周者,汴京所用為括糧者也。
性好作詩,詞語鄙俚,人采其語以為戲笑,括糧榜文有『雀無翅,兒不飛』『蛇無頭,兒不行』等語,以而作兒,京城目之曰雀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