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回 齊桓公晉重耳五霸稱尊

關燈
詞曰: 滾滾龍争虎鬥,匆匆鳥飛兔走。

    席前花影坐間移,百歲光陰有幾。

    說古談今話本,圖王霸業兵機。

    要知成敗是和非,都在漁樵話裡。

     卻說幽王時,鄭桓公友為王司徒,甚得周衆。

    後犬戎入寇,桓公友死于犬戎之難。

    平王命其子掘突為司徒,是為武公。

    及武公卒,子莊公寤生,複為王卿士。

    王貳于虢,鄭伯怨王。

    王曰:“無之。

    ”故周鄭交質,王子孤為質于鄭,鄭公子忽為質于周。

    平王崩,周公将畀虢公政,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

    秋,複取成周之禾。

    周鄭交惡,桓王奪鄭伯政。

    鄭伯不朝,王以諸侯之師伐鄭,鄭伯禦之。

    戰于繡葛,蔡、衛、陳皆奔,王卒大敗。

    祝聃射王中肩,王尚能軍,祝聃請從之。

    鄭伯曰:“君子不欲多上人,況敢淩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無隕足矣。

    ”乃遣祭足勞王,且問左右。

    時鄭兵強政舉,齊僖公祿甫欲以其女文姜妻鄭太子忽。

    忽辭。

    人問其失故,曰:“人各有偶,齊大,非吾偶也。

    《詩》雲:‘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國何為?”及北戎伐齊,鄭公子忽帥師求齊,大敗戎師。

    齊侯又請妻之,固辭。

     齊侯乃以文姜妻魯桓公。

    文姜生得秋水為神,芙蓉似面,比花花解語,比玉玉生香,真乃絕世佳人,古今國色。

    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因此号為文姜。

    隻是舉動輕浮,妖淫成性,魯桓公寵愛無比。

     及齊僖公卒,子襄公諸兒立,魯桓公欲與文姜如齊,申繻曰:“女有家,男有室,無相渎也,謂之有禮,易此必敗。

    ”公不聽,與夫人文姜會齊侯于泺,遂與文姜如齊。

    文姜入宮,與齊襄公叙飲,四目相視,兩下動情,不顧兄妹之親,竟成苟且之事,色欲昏迷,日上三竿,尚相抱未起。

    早有宮人報與魯桓公。

    桓公谪文姜,文姜以告于襄公。

    魯桓公辭行,齊襄公享魯桓公,桓公醉,襄公使公子彭生抱桓公登車,折其陰,魯桓公死于車。

     魯人立桓公之子莊公。

    齊襄公政令無常,複因魯人之請。

     殺彭生以悅于魯。

    鮑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

    襄公獵貝邱,逐豕,忽變彭生。

    夜宿離宮,弟無知弒之。

    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糾奔魯。

    齊雝廪殺無知,魯納公子糾,小白自莒先入,立為桓公。

     發兵拒魯,大敗魯師。

    鮑叔牙使言于魯曰:“子糾,親也,請君讨之;管仲,仇也,請受而甘心焉。

    ”乃殺子糾于生窦。

    召忽死之,管仲請囚。

    桓公欲使鮑叔為相,辭曰:“臣不若管夷吾,君必欲治國家,非管夷吾不可。

    ”公曰:“夷吾射寡人中鈎,是以濱于死。

    ”鮑叔牙曰:“彼各為其主爾。

    君若宥而用之,亦猶是也”。

    乃請管仲于魯。

    魯莊公以問施伯,對曰:“管子,天下才也。

    所在國必得志,請殺而以其屍授之。

    ”莊公将殺之,齊使者請曰:“寡君願生以為戮。

    ”于是使縛以與齊,鮑叔牙受之。

    至常阜而脫之。

    比至,三釁三浴之。

    桓公親迎之郊,解其縛而問之,對辄稱善,乃以為相,号曰仲父。

    制國為二十一鄉,工商之鄉六,不從征役。

    士農之鄉十五,作内政而寄軍令。

    五家為軌,軌有長。

    十軌為裡,裡有司。

    四裡為連,連有長。

    十連為鄉,鄉有良人。

    五鄉一師,桓公帥十一鄉。

    高子、國子各帥五鄉。

    勿使遷徙,世同居,少同遊,耳目足以相識,歡忻足以相死。

    守則同固,戰則同強。

    又使重罪贖以犀甲,輕罪贖以珠玉,小罪贖以金。

    複官山海鹽鐵之利。

    為女闾三百,專居美婦,日事顔華脂粉,務為妖淫妖媚,以迷各國之商賈賓旅,征其夜合之資,以足國用。

    于是國富兵強,諸侯畏服。

    初,桓公出亡過譚,譚不禮焉。

    齊師滅譚,齊桓公會諸侯于北杏,以平宋亂,遂人不至,齊人滅遂。

    齊桓公會諸侯于鄄,宋服也。

    與諸侯同盟于幽,陳、鄭服也。

    山戎伐燕,齊桓公救燕,伐山戎,克之,至孤竹而還。

    狄人伐邢,管仲言于桓公以救邢,遷邢子夷儀,邢遷如歸。

    狄人滅衛。

    初,衛公子州籲弒其君桓公而自立,石蠟與國人共殺之,而立桓公之弟宣公。

    宣公嘗烝其父妾夷姜,生子伋,為伋娶于齊而美,宣公遂自娶之,是為宣姜。

    夷姜失寵而自缢。

    宜姜生公子壽、公子朔。

    宣姜與朔構伋子,宣公僞使伋子于齊,使盜待諸莘而殺之。

    壽子知之,以告伋子,使逃奔他國以避難。

    伋子曰:“棄父之命,惡用子矣。

    ”勿聽,壽子不忍,飲伋子以酒而醉之,載其旌以先,冀盜殺己,可以免兄之死。

    盜果殺之。

    伋子酒醒,追至曰:“我之求也,此何罪?請殺我乎屍盜又殺之,國人痛忿。

    及宣公卒,惠公朔立,左公子洩、右公子職等攻逐之,而立公子黔牟。

    宣姜年少而寡,齊人使宣公庶于頑烝庶母宣姜,生齊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許穆夫人。

    迨惠公朔逐黔牟而自立,傳子懿公赤,性最喜鶴,鶴有乘軒者。

    狄人伐衛,将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予何能戰!”戰于荥澤,衛師敗績,殺懿公,遂滅衛。

    宋桓公迎其遺民,渡河而南,立戴公以廬于漕,未期而卒。

    齊桓公帥諸侯救衛,立戴公之弟焰,是為文公,城楚邱而遷焉。

    衛國勿忘亡,衛文公衣大布之衣,大帛之冠,訓農通商,勸學任能,卒興衛。

    齊與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