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四回 十八載滅洪楊四海安甯
關燈
小
中
大
音至,内稱羅、李殺死敵酋,并克廣信等府。
忽接九江陸師遞來一封燒角文書,報稱塔軍門病故。
國藩聞信,不勝哀悼。
知九江空虛,忙出城領水師,向九江進發。
途中遇敵來撲,被國藩傳令水師殺出,敵衆不支,随即奔潰。
國藩也不令軍追趕,隻得迳至九江營内,向靈前哭奠一番,然後命人護送喪柩回籍。
再令水師攻湖口,互有勝負。
忽接羅澤南來書,言義甯失陷,現已克複,并言東南大勢全在武昌,若要控制江、皖,非得武昌不可,如株守江西,于大局毫無所補。
國藩見書,稱贊不已。
因塔軍門新死,楊、彭尚未到,一時未能答複。
羅君見無捷音,遂親來營,見國藩陳明一切,甚合機宜,即派兵五千為助,并令募賓劉蓉随同前往,以資一助。
羅君大喜,并告曾帥道:“九江陸師,隻宜防守,不可進攻。
” 國藩道:“敬聽台命。
”澤南道:“此去如不克武昌,誓不見公。
”國藩見澤南口出不利,心中又感歎,又請嵩焘同去。
嵩焘道:“公去武昌,此處必不能持,如有他虞,如何是好?但某不克同行。
”澤南道:“曾帥自治水師,諒能自立,必無礙。
” 遂與嵩焘揖别,向西進發。
沿途疊接捷報,雲鄂撫胡林翼已下武昌,心中大喜,分軍三路,自率中軍趕入湖北,連克通城、崇陽,進拔蒲圻,複鹹甯。
适林翼軍敗,自漢陽渡江,與澤南相會。
澤南道:“今德安一路如何?”林翼道:“德安比從前大好,前為楊制軍所棄,今任官為湖廣總督,稍為振興。
”正論間,忽報僞翼王石達開領兵五萬,将到蒲圻城下。
澤南聞報,即道:“我去殺他一陣再講。
”林翼道:“君行我繼,但願将悍賊撲滅,再合攻武漢。
” 于是澤南、林翼先後啟行。
至蒲圻,正遇達開前隊,澤南勇往直前,毫無懼卻。
胡軍亦到,兩下酣戰,羅、胡竭力猛撲,石酋遂領衆退入江西去了。
澤南道:“賊入江西,恐曾帥危迫,但待武昌克複,方可去救江西。
”遂同胡合攻武昌,石亦屢出劫營,總被羅軍殺退。
鹹豐六年三月朔,忽見大星落西北,次早大霧漫天,石衆蜂擁圍城,直撲羅軍。
幸羅君指揮得法,奈石衆不退,越殺越多,又兼彈如炮雨,羅公忽被彈中左額,負痛收軍,不數日遂殁。
林翼遂具疏申奏。
旨下撫恤賜谥,并令李迪庵帶領其衆駐紮洪山,林翼駐紮五裡墩。
不料江西告急屢至,林翼派兵四千往救,援軍未至,江西省已被石達開攻陷一半。
先是石達開戰敗,退入安徽,攻破省城。
又接秦日綱攻破廬州,擊斃江忠源,達開又從旁出至湖北,被胡軍一擊,才退入江西。
會合廣東太平軍,侵掠江西邊界,連陷縣城數座,南昌戒嚴。
此時江西陸軍,隻有周鳳山一軍,水師又在湖北,今大股太平軍來撲,所以危急萬分。
國藩情急,故馳書救援。
正在籌劃,急見一人布衣草履,徒步入營。
國藩一見,乃是彭玉麟,不覺大喜道:“你來正好,趕緊去領水師,赴臨江縣扼剿。
” 玉麟尚未啟行,周鳳山敗耗已到。
國藩趕急赴南昌助巡撫文俊守城。
江西統共七府一州五十餘縣,通皆陷沒,隻有南昌、廣饒、贑南等五郡,尚為大清所有。
廣信一府,是一位女将軍助夫守住,楊輔清屢撲不下。
列公,你道這女将軍是何人?就是廣信知府沈保桢之夫人、林公則徐之女。
此時,這知府正在河口辦糧,聞太平軍到,城中兵吏皆逃走一空。
知府趕急入城,見守兵皆無,及至衙中,也是一人皆無,隻見夫人出堂。
保桢道:“長毛将到,夫人何不逃避?”夫人道:“君為節守,親為義守,趕緊設法守城。
”保桢道:“孤城如何能守?”夫人道:“内庫金銀尚有,可以犒軍,堂上大鍋一口,可以饷軍,且令民兵守城再論,公牍文書,一切不勞君心。
”于是保桢召集民兵入署,夫人取出金銀等類,指民兵道:“長毛将到,此城不保。
現有金銀在此,爾等随便取些,留為途中盤費,免得受累。
” 民兵道:“我等情願同老爺守城,不願逃去。
”保桢道:“汝等既出忠誠,應受本府一拜。
”民兵齊呼曰:“不敢,不敢。
” 夫人出堂司炊,民兵望見,一齊叩辭。
夫人道:“汝為我守城,我為你司炊,無甚了得。
”民兵格外感激,竭力固守。
夫人又寫血書一封,派人至浙江總兵饒廷選前求救。
饒見夫人血書,兼程馳到。
适值太平軍首領楊輔清亦到,見城上旌旗蔽空,心中遲疑,不料城中忽擁一隊生力大軍,如龍虎相似,将太平軍殺得大敗虧輸,退五裡下寨。
次日,饒鎮台複領軍進攻,太平軍如何能支,即便逃去。
後太平軍亦不敢犯此城。
此信傳至曾帥營中,将夫人設謀守城,申奏朝廷。
旨下:擢保桢為兵備道。
後人名此城為夫人城。
國藩自得林翼救援軍四千,并駱巡撫兵數千,及弟國華募義勇數千,
忽接九江陸師遞來一封燒角文書,報稱塔軍門病故。
國藩聞信,不勝哀悼。
知九江空虛,忙出城領水師,向九江進發。
途中遇敵來撲,被國藩傳令水師殺出,敵衆不支,随即奔潰。
國藩也不令軍追趕,隻得迳至九江營内,向靈前哭奠一番,然後命人護送喪柩回籍。
再令水師攻湖口,互有勝負。
忽接羅澤南來書,言義甯失陷,現已克複,并言東南大勢全在武昌,若要控制江、皖,非得武昌不可,如株守江西,于大局毫無所補。
國藩見書,稱贊不已。
因塔軍門新死,楊、彭尚未到,一時未能答複。
羅君見無捷音,遂親來營,見國藩陳明一切,甚合機宜,即派兵五千為助,并令募賓劉蓉随同前往,以資一助。
羅君大喜,并告曾帥道:“九江陸師,隻宜防守,不可進攻。
” 國藩道:“敬聽台命。
”澤南道:“此去如不克武昌,誓不見公。
”國藩見澤南口出不利,心中又感歎,又請嵩焘同去。
嵩焘道:“公去武昌,此處必不能持,如有他虞,如何是好?但某不克同行。
”澤南道:“曾帥自治水師,諒能自立,必無礙。
” 遂與嵩焘揖别,向西進發。
沿途疊接捷報,雲鄂撫胡林翼已下武昌,心中大喜,分軍三路,自率中軍趕入湖北,連克通城、崇陽,進拔蒲圻,複鹹甯。
适林翼軍敗,自漢陽渡江,與澤南相會。
澤南道:“今德安一路如何?”林翼道:“德安比從前大好,前為楊制軍所棄,今任官為湖廣總督,稍為振興。
”正論間,忽報僞翼王石達開領兵五萬,将到蒲圻城下。
澤南聞報,即道:“我去殺他一陣再講。
”林翼道:“君行我繼,但願将悍賊撲滅,再合攻武漢。
” 于是澤南、林翼先後啟行。
至蒲圻,正遇達開前隊,澤南勇往直前,毫無懼卻。
胡軍亦到,兩下酣戰,羅、胡竭力猛撲,石酋遂領衆退入江西去了。
澤南道:“賊入江西,恐曾帥危迫,但待武昌克複,方可去救江西。
”遂同胡合攻武昌,石亦屢出劫營,總被羅軍殺退。
鹹豐六年三月朔,忽見大星落西北,次早大霧漫天,石衆蜂擁圍城,直撲羅軍。
幸羅君指揮得法,奈石衆不退,越殺越多,又兼彈如炮雨,羅公忽被彈中左額,負痛收軍,不數日遂殁。
林翼遂具疏申奏。
旨下撫恤賜谥,并令李迪庵帶領其衆駐紮洪山,林翼駐紮五裡墩。
不料江西告急屢至,林翼派兵四千往救,援軍未至,江西省已被石達開攻陷一半。
先是石達開戰敗,退入安徽,攻破省城。
又接秦日綱攻破廬州,擊斃江忠源,達開又從旁出至湖北,被胡軍一擊,才退入江西。
會合廣東太平軍,侵掠江西邊界,連陷縣城數座,南昌戒嚴。
此時江西陸軍,隻有周鳳山一軍,水師又在湖北,今大股太平軍來撲,所以危急萬分。
國藩情急,故馳書救援。
正在籌劃,急見一人布衣草履,徒步入營。
國藩一見,乃是彭玉麟,不覺大喜道:“你來正好,趕緊去領水師,赴臨江縣扼剿。
” 玉麟尚未啟行,周鳳山敗耗已到。
國藩趕急赴南昌助巡撫文俊守城。
江西統共七府一州五十餘縣,通皆陷沒,隻有南昌、廣饒、贑南等五郡,尚為大清所有。
廣信一府,是一位女将軍助夫守住,楊輔清屢撲不下。
列公,你道這女将軍是何人?就是廣信知府沈保桢之夫人、林公則徐之女。
此時,這知府正在河口辦糧,聞太平軍到,城中兵吏皆逃走一空。
知府趕急入城,見守兵皆無,及至衙中,也是一人皆無,隻見夫人出堂。
保桢道:“長毛将到,夫人何不逃避?”夫人道:“君為節守,親為義守,趕緊設法守城。
”保桢道:“孤城如何能守?”夫人道:“内庫金銀尚有,可以犒軍,堂上大鍋一口,可以饷軍,且令民兵守城再論,公牍文書,一切不勞君心。
”于是保桢召集民兵入署,夫人取出金銀等類,指民兵道:“長毛将到,此城不保。
現有金銀在此,爾等随便取些,留為途中盤費,免得受累。
” 民兵道:“我等情願同老爺守城,不願逃去。
”保桢道:“汝等既出忠誠,應受本府一拜。
”民兵齊呼曰:“不敢,不敢。
” 夫人出堂司炊,民兵望見,一齊叩辭。
夫人道:“汝為我守城,我為你司炊,無甚了得。
”民兵格外感激,竭力固守。
夫人又寫血書一封,派人至浙江總兵饒廷選前求救。
饒見夫人血書,兼程馳到。
适值太平軍首領楊輔清亦到,見城上旌旗蔽空,心中遲疑,不料城中忽擁一隊生力大軍,如龍虎相似,将太平軍殺得大敗虧輸,退五裡下寨。
次日,饒鎮台複領軍進攻,太平軍如何能支,即便逃去。
後太平軍亦不敢犯此城。
此信傳至曾帥營中,将夫人設謀守城,申奏朝廷。
旨下:擢保桢為兵備道。
後人名此城為夫人城。
國藩自得林翼救援軍四千,并駱巡撫兵數千,及弟國華募義勇數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