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八回 為選舉曹吳聯軍敗雨帥
關燈
小
中
大
直、奉之事,忽聽說直軍潰敗不堪,被奉軍得去大炮槍彈機關槍不計其數,死傷兵士若幹,軍官幾位。
又聽說吳佩孚也陣亡了。
趙倜大疑,正想間,忽趙傑進來,冒冒失失道:“吳佩孚真死了,咱不如就此宣告獨立,看他們如何結果。
”趙倜也糊胡塗塗,信以為真。
一面發出命令,地方戒嚴,一面宣布中立。
正在布置,忽傳來北方戰耗,說直軍連得大勝,奉軍已退出關,張景惠也領兵逃走,張學良身受重傷,吳佩孚前線指揮甚為得手。
趙倜聞信,如高樓失足,急得無法。
又聞陝督馮玉祥已領大兵前來攻擊,吓得魂飛,心想此事如何處置,惟有背城一戰。
哪知馮玉祥善于用兵,轉瞬間已将趙傑殺敗。
趙傑逃至乃兄處,商議求助。
怎奈馮督步步進逼,趙氏兄弟見勢不妙,遂搶了幾家商店,連夜逃走。
馮督一步不放,緊逃緊追,非擒獲趙氏兄弟,不肯放手。
幸吳佩孚來電阻止,馮督才止兵不追。
原來趙倜誤聽趙傑之言,弄得立足無地,若非吳使電阻,險些把性命送掉,這且不講。
馮督遂進城,出榜安民,督署事就叫省長代理,一切辦清,即提兵赴保定來助吳使。
且說吳使連日戰奉,起初用誘敵小策,奉軍連得勝仗,軍心遂驕起來。
又派員來吳營,約軍投降,吳使明知,皆不與較。
隻暗傳各軍在險要地方埋設地雷,以待追來,一齊發作。
哪知奉軍也暗設無數地雷。
一日,直、奉又開戰事,吳使便下總攻擊令,在琉璃、長辛店一帶,兩軍一齊開火,槍炮不斷,奉軍不支,且戰且走。
吳使當前指揮,奉軍将直軍引至設伏處,暗将藥線引着,隻聽一聲響,地雷發作,直軍在前的,皆被轟死。
吳使也受有微傷。
奉軍見直軍中計,心中大喜,以為此次可以将直軍殺盡。
直軍見已入奉軍伏内,又不知向何處逃走是好。
正在心慌,忽大雨傾盆,把藥線全行濕透,心想地雷被濕,全行無用,趁此當兒,直軍一齊奮勇,攻殺前去,把奉軍殺得大敗,退走十餘裡,得了許多器械,殺死官兵一千餘人。
直軍反轉敗為勝,就此占住長辛店,将營紮定。
吳使遂乘飛機察看地勢,又照張使前日賞示,也大出賞格,派人乘飛機在空中各處散布。
下面奉軍拾得傳單,都來觀看,隻見單内寫的,說張作霖不惜同胞,跋扈橫行,咱們被逼,不得不設法自衛,同胞們能把張作霖一人除去,從此永無沖突,大家皆享幸福。
望速醒悟,棄暗投明,咱們官兵,皆歡迎的。
奉軍看過,大家成群密議,也有軍官議論的,奉軍正在咭咭咕咕,忽見張學良持着手槍大喝道:“爾等敢惑亂軍心麼?”衆軍正要分辯,聽得一聲響,當中軍官已被學良打死。
原來學良因未得利,在伊父前告奮勇,願赴前敵指揮。
即日來到軍中,于路拾着傳單一看,沖沖大怒,說吳佩孚惑我軍心。
遂于晚間信步出營,正走此處,見大衆議論此事。
學良大怒,用手槍将軍官打死,随即又把這幾個兵士,推出營外,一齊槍決。
且說直軍聽得奉軍營中出了此事,已知軍心不固,呆使遂授密計。
次日,又與奉軍開戰,張學良、張景惠領生力軍向直軍進攻,直軍接戰數小時退去。
次日又戰,直軍又敗。
一連數日,皆是奉軍勝,直軍敗。
有一位參謀向學良道:“我軍連勝,恐是誘敵,不可不防。
”且說張學良見連日大勝,遂派人往大本營報捷,作霖見報,大加犒賞,就在軍糧城設宴慶功,一面鼓勵将士奮力進攻,一面集軍官會議戰事。
正議間,忽聽四面槍聲大作,遂下總攻擊令出禦,又不見有一兵一卒,令各營用千裡鏡來照,果見遠遠樹林中,有敵軍發槍,奉軍便一齊前往攻擊,約有數十分鐘,又不見直軍動靜,奉軍大疑作怪。
正在揣測,忽聽大炮轟轟,四面八方,皆是直軍,如潮水湧來,槍炮子彈如下雨相似,炸彈又從空落下,奉軍欲要抵戰,子彈又不足,無奈何,隻得四散逃命。
哪知直軍越戰越勇,不一時,奉軍死者屍如山積,血如流水。
又兼馮玉祥、張福來兩軍随吳副使分三路追擊,奉軍跑不及的,隻得繳械投降。
幸紅十會解救,吳使才算不追。
此次奉軍一敗塗地,皆因張使倔強所緻。
直軍此次獲勝,亦因吳使用謀,又兼馮督等援助。
張使見大勢已去,隻得将原駐地點通同讓出。
遂收兵出關回奉,養精蓄銳,待兵精糧足,再思報複。
究竟奉能報直否,且聽下回分解。
又聽說吳佩孚也陣亡了。
趙倜大疑,正想間,忽趙傑進來,冒冒失失道:“吳佩孚真死了,咱不如就此宣告獨立,看他們如何結果。
”趙倜也糊胡塗塗,信以為真。
一面發出命令,地方戒嚴,一面宣布中立。
正在布置,忽傳來北方戰耗,說直軍連得大勝,奉軍已退出關,張景惠也領兵逃走,張學良身受重傷,吳佩孚前線指揮甚為得手。
趙倜聞信,如高樓失足,急得無法。
又聞陝督馮玉祥已領大兵前來攻擊,吓得魂飛,心想此事如何處置,惟有背城一戰。
哪知馮玉祥善于用兵,轉瞬間已将趙傑殺敗。
趙傑逃至乃兄處,商議求助。
怎奈馮督步步進逼,趙氏兄弟見勢不妙,遂搶了幾家商店,連夜逃走。
馮督一步不放,緊逃緊追,非擒獲趙氏兄弟,不肯放手。
幸吳佩孚來電阻止,馮督才止兵不追。
原來趙倜誤聽趙傑之言,弄得立足無地,若非吳使電阻,險些把性命送掉,這且不講。
馮督遂進城,出榜安民,督署事就叫省長代理,一切辦清,即提兵赴保定來助吳使。
且說吳使連日戰奉,起初用誘敵小策,奉軍連得勝仗,軍心遂驕起來。
又派員來吳營,約軍投降,吳使明知,皆不與較。
隻暗傳各軍在險要地方埋設地雷,以待追來,一齊發作。
哪知奉軍也暗設無數地雷。
一日,直、奉又開戰事,吳使便下總攻擊令,在琉璃、長辛店一帶,兩軍一齊開火,槍炮不斷,奉軍不支,且戰且走。
吳使當前指揮,奉軍将直軍引至設伏處,暗将藥線引着,隻聽一聲響,地雷發作,直軍在前的,皆被轟死。
吳使也受有微傷。
奉軍見直軍中計,心中大喜,以為此次可以将直軍殺盡。
直軍見已入奉軍伏内,又不知向何處逃走是好。
正在心慌,忽大雨傾盆,把藥線全行濕透,心想地雷被濕,全行無用,趁此當兒,直軍一齊奮勇,攻殺前去,把奉軍殺得大敗,退走十餘裡,得了許多器械,殺死官兵一千餘人。
直軍反轉敗為勝,就此占住長辛店,将營紮定。
吳使遂乘飛機察看地勢,又照張使前日賞示,也大出賞格,派人乘飛機在空中各處散布。
下面奉軍拾得傳單,都來觀看,隻見單内寫的,說張作霖不惜同胞,跋扈橫行,咱們被逼,不得不設法自衛,同胞們能把張作霖一人除去,從此永無沖突,大家皆享幸福。
望速醒悟,棄暗投明,咱們官兵,皆歡迎的。
奉軍看過,大家成群密議,也有軍官議論的,奉軍正在咭咭咕咕,忽見張學良持着手槍大喝道:“爾等敢惑亂軍心麼?”衆軍正要分辯,聽得一聲響,當中軍官已被學良打死。
原來學良因未得利,在伊父前告奮勇,願赴前敵指揮。
即日來到軍中,于路拾着傳單一看,沖沖大怒,說吳佩孚惑我軍心。
遂于晚間信步出營,正走此處,見大衆議論此事。
學良大怒,用手槍将軍官打死,随即又把這幾個兵士,推出營外,一齊槍決。
且說直軍聽得奉軍營中出了此事,已知軍心不固,呆使遂授密計。
次日,又與奉軍開戰,張學良、張景惠領生力軍向直軍進攻,直軍接戰數小時退去。
次日又戰,直軍又敗。
一連數日,皆是奉軍勝,直軍敗。
有一位參謀向學良道:“我軍連勝,恐是誘敵,不可不防。
”且說張學良見連日大勝,遂派人往大本營報捷,作霖見報,大加犒賞,就在軍糧城設宴慶功,一面鼓勵将士奮力進攻,一面集軍官會議戰事。
正議間,忽聽四面槍聲大作,遂下總攻擊令出禦,又不見有一兵一卒,令各營用千裡鏡來照,果見遠遠樹林中,有敵軍發槍,奉軍便一齊前往攻擊,約有數十分鐘,又不見直軍動靜,奉軍大疑作怪。
正在揣測,忽聽大炮轟轟,四面八方,皆是直軍,如潮水湧來,槍炮子彈如下雨相似,炸彈又從空落下,奉軍欲要抵戰,子彈又不足,無奈何,隻得四散逃命。
哪知直軍越戰越勇,不一時,奉軍死者屍如山積,血如流水。
又兼馮玉祥、張福來兩軍随吳副使分三路追擊,奉軍跑不及的,隻得繳械投降。
幸紅十會解救,吳使才算不追。
此次奉軍一敗塗地,皆因張使倔強所緻。
直軍此次獲勝,亦因吳使用謀,又兼馮督等援助。
張使見大勢已去,隻得将原駐地點通同讓出。
遂收兵出關回奉,養精蓄銳,待兵精糧足,再思報複。
究竟奉能報直否,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