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七回 漢光武複中興一十三帝

關燈
蜀整旅而還,大封功臣,鄧禹等三百六十五人為列侯,已封者加邑,已沒者封其子孫。

    鄧禹有子十三人,使各習一藝,修整門庭,教養子孫,皆可為後世法。

     帝偃武修文,皆令列侯就第,不煩以政事,不使以吏職,而善全之。

    初起太學,帝親幸之,稽式古典,修明禮樂,煥然文物可觀。

    嚴光,本姓莊,字子陵,少與帝同學,甚相善。

    及帝即位,光乃改姓名,隐身不見。

    帝思其賢,令人物色訪之。

     後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

    帝疑是光,乃備安車元纁,遣使騁之,三反而後至。

    車駕即日幸其館,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撫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為理耶?”光乃張目熟視曰:“昔唐堯着德,巢父洗耳,士各有志,何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耶?”于是升輿,歎息而去。

    複引光入,論道故舊,相對累月,因共偃卧。

    光以足加帝腹上。

    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帝座甚急。

    帝笑曰:“朕與故人嚴子陵共卧耳?”除為谏讓大夫,不就,乃耕于富春山,以壽終于家。

    帝如南頓,賜吏民南頓田租一歲,吏民固請十歲,帝複增一歲。

    帝如章陵,時改白水鄉為章陵縣,修園廟,祀舊宅,觀田廬,置酒作樂,賞賜故舊。

    時宗室諸母,因酣悅,相與語曰:“文叔少時謹信,與人不款曲,惟直柔耳,今乃能如此。

    ” 帝聞之,大笑曰:“吾治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帝妹湖陽公主,嫁為鄧晨之妻,新寡,帝與共論群臣,微觀其意。

    至宋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後宏被引見,帝令主在屏風後,謂宏曰:“諺雲,‘貴易交,富易妻’。

    人情乎?”宏曰:“臣聞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固謂主曰:“事不諧矣!”湖陽公主蒼頭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蒼頭骖乘,洛陽令董宣于夏門亭侯駐車叩馬,以刀畫地,大言數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

    主即還營訴帝。

    帝大怒,召宣欲棰殺之。

    宣叩頭曰:“願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聖德中興,而縱奴殺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須捶,請得自殺。

    ”即以頭擊楹,血流滿面。

    帝令小黃門持之,使宣叩頭謝主。

    宣不從,強使頓之。

    宣兩手據地,終不肯俯。

    主曰:“文叔為白衣時,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門,今為天子,威不能行一吏乎?”帝笑曰:“天子不與白衣同。

    ”因敕強項令出,賜錢三十萬,宣悉以分諸吏,由是搏擊豪強,京師莫不震栗。

    帝欲封陰貴人兄興為列侯,興固辭。

    貴人問其故,興曰:“外戚家苦,不知謙退,富貴有命,人當知足。

    ”貴人感其言,深自降抑,帝甚善之。

     帝令天下州郡檢複墾田戶口,于是刺史太守多為詐巧,優饒豪右,侵刻羸弱。

    時諸郡各遣使奏事,常見陳留吏牍上有書,視之雲:“颍川宏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

    ”帝诘問吏因由,吏不肯說,托言于長安街上得之。

    帝怒。

    時皇子東海公陽,年十二,在幄後,言曰:“吏受郡敕,欲以墾田相方耳?”帝曰:“既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陽不可問’?”對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多近親,田宅逾制,不可為準。

    帝令虎贲将诘問吏,吏乃首服,如東海公對。

    上由是益奇愛陽。

    遣谒者考實二千石長吏阿枉不平者。

    帝欲立東海公陽為太子,而未發,會郭後寵衰,數懷怨怼,上怒之,遂廢後而立貴人陰氏為後。

     郭後既廢,太子強意不自安,辭太子位,帝因廢太子強為東海王,而立東海王陽為太子,改名莊。

    帝以強去就有禮,以魯益東海,食二十九縣,賜虎贲旄頭,設鐘篪之樂,拟于乘輿。

    以郭後弟郭況為大鴻胪,帝數幸其第,賞賜金帛無數,京師号郭家為金穴。

    後郭後及故太子強俱得令終。

    時天下太平,交趾女子征則、征貳反,拜馬援為伏波将軍,讨平之。

    帝每旦視朝,日昃乃罷。

    數引公卿郎将,議論經理,夜分乃寐,總攬朝綱,審時度力,事無過舉,休養生息。

    恐勤兵于遠,辭西域之請都護,身緻太平,匈奴畏服,兵革不興,其中興之美,比少康焉。

    在位三十三年崩,壽六十二歲。

    太子莊立,是為明帝,以定都洛陽,謂之東漢,至獻帝而漢室三分。

    欲得其詳,下回便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