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錦瑟驚弦破夢頻

關燈
為吹月桂落梅妝。

    ” 盧長齡滿飲一杯,笑道:“諸位兄弟,愚兄先拔頭籌。

    ” 盧長渙等笑道:“莫急莫急,咱們的就在後頭。

    ” 耳聽台上又換了一位伶人,輕歌曼舞,唱道: “清風細雨濕梅花,驟馬先過碧玉家。

    正值楚王宮裡至,門前初下七香車。

    ” 這卻不是盧家兄弟的詩句,于是四人都停杯不飲。

    陪座上的一少年飛觞笑道:“好詩、好詩!”跟着滿飲一杯。

     衆人也不怎麼注意他,就聽台上伶人再換,曼聲唱道: “飛花無幸上西樓,收拾東湖一片秋。

    人去人來鶴駕裡,香蘭隻合系歸舟。

    ” 盧長莊笑道:“這卻是在下的詩了。

    ”說着,也是滿飲一杯,意氣風發。

     公主笑意晏晏,也跟着陪了一杯。

    台上伶人走馬燈一般換着,盧長齡飲了三杯,盧長莊四杯,盧長适兩杯。

    四人不飲的時候,陪座少年便飛觞痛飲一杯,贊一句“好詩!”,倒是飲了十來杯。

    隻有盧長渙一直未能飲酒。

     公主停杯笑道:“聞說盧家長兄詩才最好,怎麼詩名卻不傳于教坊呢?” 盧長渙笑道:“他們寫的都是庸詩,所以庸人喜歡詠唱。

    我詩才超卓,豈能同他們相似?” 說着,滿飲了一杯,乘着酒興指着伶人中最靈秀美慧的一位,道:“等她上台之後,若不唱吾詩,拿我頭顱來裝酒!” 公主大笑,一會,果然那伶人上台,打扮成西域胡人的樣子,做天魔之舞。

    舞姿曼妙柔和,絕類天人。

    紅牙闆一擊,萬籁俱寂,隻聽她唱道: “欲就東風舞彩裳,東風笑我太疏狂。

    才将國色争春色,便谪昭陽到洛陽。

     有夢暗牽還作翼,多情無賞自為妝。

    暗香疏影各風骨,騷客何勞笑短長。

    ” 盧長渙大笑。

    長莊、長齡、長适齊齊歎息,果然,這是盧長渙最出名的詠牡丹之作。

    耳聽那伶人不住唱下去,卻是前代名篇。

     盧長渙對公主道:“如何?吾才出侪輩多矣!” 公主點頭道:“雖然量少,但貴在質勝。

    本朝文魁,舍汝其誰?”喚道:“取本宮紫袍來!” 旁邊伺候的宮女急忙獻上一襲紫色錦袍。

    公主拾起,親手要為盧長渙披上。

    盧長渙容光煥發,得意得幾乎暈了過去。

    十年寒窗之苦,不就是為的這一刻的榮耀麼? 突聽一人清聲道:“公主何厚此薄彼?飲一杯酒的賞了紫袍,飲了十幾杯酒的卻什麼都不賞?” 衆人看時,就見那位逢唱必飲酒的少年站了起來,風神俊朗,意氣超卓。

     李玄向來不誇人的,被他的容光一照,也不由得有些自慚形穢。

     公主笑道:“這飲酒是有個規矩的,必須自己的詩篇才能飲酒。

    她們唱前人詩篇,你也要飲,豈能算數?” 少年一聲長笑:“公主過于高擡在下,明明是在下之拙作,怎麼說是前輩名篇呢?” 說着,離席出座,獻上一篇詩集。

    隻見封面上畫着一位老僧閑坐,畫風古雅,意态閑适。

    雖隻寥寥幾筆,卻如風月飄然,盎然滿卷。

    公主大驚,翻開詩篇,但見篇篇珠玑,清香滿頰。

    不由得親自送到少年手上,長揖道:“先生雅作,向來拜讀,固以為是前朝名賢所作,不意竟在座榻之側!” 少年笑道:“公主還是不信。

    ” 他随手抱起身旁歌妓懷中的琵琶,兩指微微一撥。

    衆人恍如一陣清風拂面,都覺心曠神怡。

    少年随手亂拂,音聲四濺,星辰妙舞,天女散曼。

    如繁花競謝,染滿衣襟。

    忽然抖落,頓成萬古風華,獨俏立而怆然。

     少年微微躬身,道:“這一曲,是為《郁倫袍》。

    ” 公主尚未從妙音中醒來,歎道:“天音曼妙,實無人能及!今日才知真文采!真詩仙!” 說着,從盧長渙身上将紫袍扯下,恭恭敬敬地披在少年身上。

    親手挽着少年坐到上座上去。

     盧長渙等四人面面相觑,都覺極為難過。

    但少年才華實在太高,他們望塵莫及,也便不怎麼恨他。

     少年悠然道:“不知公主該怎麼處置這四個人?” 公主惱道:“這四個人沽名釣譽,欺騙本宮,罰他們永遠不準應舉,永不能授功名。

    從今日起,他們若敢寫一個字,就剁掉一根手指!若敢吟一首詩,發配邊疆十年!” 盧家四兄弟大驚。

    他們嗜書如命,要他們不寫字、不吟詩,那簡直是要了他們的命!何況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