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天。

    飛行皇帝有斯四德。

    阿難。

    比丘亦有四德。

    其有除馑男除馑女。

    清信士清信女之阿難所。

    從問經戒。

    阿難為具廣陳演之。

    四輩弟子。

    靡不欣怿。

    退坐出去。

    尋塗稱歎。

    斯謂阿難第一四德。

    複有四輩弟子。

    不解經奧。

    至阿難所。

    啟質所疑阿難釋結無不開解。

    聞者不厭出無不歎。

    斯謂阿難第二四德。

    四輩高德。

    睹阿難侍佛左側無不吟詠。

    斯謂阿難第三四德。

    佛所說經。

    言無多少。

    阿難所聞。

    皆識諷誦。

    宣授四輩。

    一無增減。

    是為阿難第四四德。

    阿難白佛言:去是不遠有郡國。

    舍衛國。

    沙枝國。

    栴波國。

    王舍國。

    波羅奈國。

    維耶梨國。

    斯諸大國。

    明義備悉。

    佛當滅度。

    何不於彼。

    既於小縣。

    複處城外。

    薄聚鄙縣。

    而般泥洌佛告阿難。

    無雲小聚。

    所以然者,惟昔往古鸠夷那竭。

    名鸠夷越王。

    國大樂時無疹玻米穀豐沃黎民熾盛。

    家有孝子。

    城東西長四百八十裡。

    南北廣二百八十裡。

    其城七重。

    皆以焦墼累集作城。

    黃金白銀琉璃水精。

    以著城壁。

    亦以四寶為瓦覆城。

    城高六丈四尺。

    上廣二丈四尺。

    城中寶樹。

    華光五色。

    行有三道。

    兩邊皆以四寶。

    瓦覆其上。

    兩邊居家舍宅。

    彫文刻镂。

    服如天上。

    琴瑟衆樂。

    男女不雜。

    歌音以德。

    道樂益明。

    民無憂怖。

    心常歡喜。

    頭上不飾明香遠達。

    其聖王名曰大快見。

    号飛行皇帝。

    勒兵光世。

    都無齊雙。

    相率以道。

    無違王法。

    民欲飛行念即身往。

    王有七寶。

    自然生。

    黃金飛輪。

    神力白象。

    绀色神馬。

    明月珠。

    天玉女妻。

    主寶聖臣。

    典兵聖臣。

    王有四德。

    為小兒時。

    為太子時。

    即帝位時。

    捐國絕欲為沙門時。

    各八萬四千歲。

    斯即大快見王一難及之德。

    飲食時化。

    體無長疾。

    寒溫調適身意常安。

    斯二德。

    容觀堂堂顔華絕世。

    微下帝釋。

    以為不如。

    斯三德。

    普天率土民無巨細慈愛於王。

    猶至孝之子願令親安。

    王亦赤心慈愛衆生。

    等之於子。

    貧給财寶。

    饑者飯之渴者飲之。

    窮老幼孤。

    令之合居為親為子。

    屋舍車乘。

    疾濟以藥。

    斯謂四德。

    其國常聞十二種聲。

    象聲馬聲牛聲車聲螺聲鼓聲舞聲歌聲。

    諸弦樂聲。

    誦仁義聲。

    歎佛尊行聲。

    黎民服飾。

    衆寶織成。

    明月雜珠。

    嬰珞光道。

    飲食伎樂。

    猶忉利天。

    居民欣樂。

    無日不喜。

    王欲出遊。

    呼禦車臣。

    臣名須達。

    敕之曰:令車徐行。

    吾久不見逝心理家。

    今欲見之。

    逝心理家。

    聞王當出。

    有持明月珠者,白珠碧珠。

    青珠珊瑚栴檀名香。

    辄貢聖王。

    王不欲受。

    皆稽首求哀。

    王乃受之。

    敕掌寶臣。

    倍顧其直。

    黎民巨細。

    亦以衆寶華香散地。

    稱壽無極。

    諸小國王。

    有八萬四千。

    聞飛行皇帝欲布施。

    皆來翼從。

    至大殿所。

    帝欲與諸王俱昇正殿。

    諸王辭曰:臣等諸國皆有寶殿。

    帝曰爾等小殿。

    未足以雲:且觀明殿。

    遂無敢昇者,諸王各有寶車。

    車高十丈。

    皆有四輪。

    自下以上。

    悉是七寶。

    上施幢幡。

    色明相照。

    車駕六馬。

    馬皆飛行。

    時有一車駕。

    兩駱象車。

    名俱羅竭。

    聖帝所乘矣。

    八萬四千車皆在前導。

    至明殿所。

    殿名波羅沙檀。

    縱廣四十裡。

    以黃金白銀琉璃水精墼為壁。

    亦以四寶為柱。

    黃金瓦。

    白銀瓦。

    琉璃瓦。

    水精瓦。

    陛五十重。

    皆以黃金白銀琉璃水精為陛。

    黃金梁。

    白銀梁。

    琉璃梁。

    水精梁。

    黃金?沓。

    白銀?沓。

    琉璃?沓。

    水精?沓。

    殿中有八萬四千床。

    黃金床白銀床。

    琉璃床水精床。

    黃金帳白銀帳。

    琉璃帳水精帳。

    黃金織成。

    白銀織成。

    琉璃織成水精織成。

    赤罽織成。

    皆以布床上。

    以天上降織成為枕。

    阿難。

    宮牆四重。

    黃金牆。

    白銀牆。

    琉璃牆。

    水精牆。

    作四寶浴池。

    周匝四十裡。

    黃金池白銀陛。

    白銀池黃金陛。

    琉璃池水精陛。

    水精池琉璃陛。

    池中自然。

    生四色蓮華。

    青紅紫白華。

    冬夏常生池中。

    外有香華樹。

    殿下有四道。

    亦以四寶為步欄。

    欄各長二十裡。

    殿陛之前。

    有四寶樹。

    樹高四十裡。

    蔭地亦爾。

    黃金樹白銀葉。

    白銀樹黃金葉。

    琉璃樹水精葉。

    水精樹琉璃葉。

    帝於殿下。

    自思惟。

    不宜上殿。

    辭讓諸王。

    諸王皆不敢昇。

    大快見。

    敕令近臣。

    請諸沙門逝心明經持戒者,先上殿。

    具設美食。

    重賜明寶。

    沙門逝心去。

    帝即深惟。

    壽命非常。

    與一侍人。

    俱昇明殿曰:吾欲遣諸夫人伎女。

    傍臣諸王。

    各遣令去。

    帝坐黃金床。

    足蹈白銀機。

    深自思念。

    淫泆之行。

    何益於己。

    愚人多貪不知其禍。

    吾今雖壽三十三萬六千歲。

    夫盛有衰合會有離。

    身為朽種。

    會成灰土。

    斯四寶殿。

    孰能久保乎。

    曰吾一身耳。

    小屋足安。

    何用四十裡殿八萬四千床為。

    從黃金床至白銀床。

    足蹈金機。

    惟人作意。

    必當清潔。

    貪嫉恚癡邪淫之心。

    以四非常滅令無馀。

    睹世無常。

    吾焉得久。

    從白銀床至琉璃床。

    足蹈水精機曰:吾後宮玉女。

    有八萬四千人。

    各遣令去。

    用之為拘。

    女聚惡盛。

    當棄穢意。

    從琉璃床至水精床。

    足蹈琉璃機。

    重思天下。

    衆事皆惡。

    唯無為快。

    除吾濁志。

    當求無為。

    今雖為飛行皇帝豪貴如斯。

    何潤於身。

    侍者前白。

    諸玉女寶。

    問王處殿。

    何其稽久。

    皆欲進前。

    帝告侍者曰:敕掌寶臣。

    遣諸夫人。

    各歸其家。

    著身衆珍名寶。

    皆各自随。

    諸王群臣。

    天馬寶象。

    皆遣令去大快見王。

    即昇高觀。

    遙聞衆聲。

    喧叫呼天。

    帝曰何聲。

    侍者白言:天玉女聲。

    諸王群臣。

    頓跄于地。

    舉哀呼天。

    寶象天馬。

    呼??淚出。

    戀慕天王。

    靡不頓躃。

    帝曰持小機來。

    安置殿下。

    請玉女寶。

    諸王群寮。

    進諸象馬寶車從者,第一嫡後就坐帝側。

    帝更以女妹之愛。

    侍諸夫人。

    嫡後舉手。

    指諸女寶曰:天女之容。

    韑々光世。

    著身天服。

    世所希睹願留微心。

    以副其意。

    寶象天馬。

    馬名桓青。

    白珠夜光衆寶嬰珞。

    奕奕光國。

    四方諸王。

    皆有聖人之明。

    虔奉稱臣。

    孝順慈忠。

    愛慕天王。

    快見王曰:吾世世有慈心。

    於世女人。

    更相嫉妒。

    殃惡流被。

    延及王身。

    惟斯重禍。

    吾欲遠之。

    自今以往。

    若曹女等。

    皆我女妹。

    諸夫人皆舉哀雲:當奈何生離棄我去。

    皆脫身衆飾。

    投之于地。

    嫡後自搣椎心悲哭呼雲:天王吾當依誰。

    帝曰:人命緻短。

    爾憂反長。

    身為朽器。

    死在無期。

    自今執心。

    尚沙門德。

    遠女親賢。

    唯道是尊。

    修身自憂。

    不能憂馀。

    告諸王曰:命短憂長。

    當自愛身。

    無生不死當正心行。

    慈愛孝順。

    榮難久保。

    諸王稽首。

    至誠辭曰:四天諸國。

    皆侍天王。

    常聞諸聖。

    咨嗟斯土。

    以為無喻。

    帝及群寮。

    無不神聖。

    國土珍寶。

    譬如天上。

    天王加哀。

    宜還聖思帝告諸王。

    人壽緻短。

    憂俗反長。

    當自憂身。

    命在呼吸。

    無生不死。

    當去貪淫穢濁之行。

    帝起上殿。

    坐黃金床。

    持弘慈之心。

    向諸夫人。

    群寮諸王。

    庶民象馬。

    十方勤苦者,悲心傷之。

    欲使知佛。

    從金床至銀床。

    思無為之道。

    從銀床至琉璃床。

    思慈哀之行。

    以濟衆生。

    從琉璃床至水精床。

    思大孝行。

    欲度無數劫之親。

    自惟五藏九孔惡露。

    帝曰:吾昔尚得一玻如有竹索絞頸。

    木鑿鑿身。

    身為苦器。

    安足可恃乎。

    佛告阿難。

    飛行皇帝大快見者,吾身是也。

    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