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關燈
小
中
大
“我也是的,這個戲太動人,”琴一面摸出手帕揩眼睛,“叫人看了就覺得是真事情一樣。
”“這種事情我以前做夢也沒有想到,”淑英激動地說。
“我現在才曉得世界上還有這種事情,還有這種人。
”“你以前整天關在家裡,自然不曉得外面的事情。
你以後多出來看看、走走,你的世界就會漸漸大起來的,”琴高興地解釋道。
“我真不懂:同是一樣的人,為什麼外國女子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做出那些事情,而中國女子卻被人當作禮物或者雀鳥一類的東西……送出去……關起來?我們連自己的事情也不能作一點主,隻有眼睜睜地看着别人把我們送進火坑裡去……”淑英苦惱地說,不過她仍然将她的怨憤極力壓下,不讓它在她的聲音裡洩露出來。
琴聽見淑英說出這種話,覺得更可證實淑英近來漸漸地在改變:她竟然從她的囚籠裡伸出頭來探望外面的世界了;淑英想飛出囚籠的心願也是一天一天地熾熱起來。
這正是琴所希望的。
這好像一棵花樹的生長,從發芽到枝子長成,現在生出花蕾,——那個澆水培養的園丁看見這個情形自然充滿了喜悅的感情。
琴也許不曾做過園丁的工作,但是她卻在根上澆過一點水,而且她也愛那棵花樹,她更盼望着看見美麗的花朵。
所以淑英的話使她滿意,使她感到一陣痛快,而且把那幕戲留給她的陰郁沉重的感覺和悲憤暫時驅走了。
她便趁着這個時機向淑英宣傳:“這就是為什麼二表哥他們要攻擊舊禮教。
他們的國文教員吳又陵把舊禮教稱作'吃人的禮教',的确不錯。
舊禮教不曉得吃了多少女子。
梅姐、大表嫂、鳴鳳,都是我們親眼看見的。
還有蕙姐,她走的又是這條路……不過現在也有不少的中國女子起來反抗命運、反抗舊禮教了。
她們至少也要做到外國女子那樣。
許倩如最近從廣州來信說:'那邊剪掉頭發的女學生漸漸多起來了。
'我還有一個同學——”琴說到這裡,忽然注意到舞台上布幕已經拉開,便住了嘴,留心去看《夜未央》的第三幕了。
淑英心裡很激動。
琴的話自然給了她鼓舞。
她同意琴的意見,她也希望聽到琴的結論。
但是安娥的命運牽引着她的心。
她不肯放過那個女子的一言一動,她要看到安娥的結局。
舞台上現出一個富家的客廳,這是在安娥的姑母白爾波的家裡。
這是一個和平安靜的地方。
那裡坐了三個面貌溫淑的女人,還有一個衆人熟習的安娥。
但是就在這裡一個驚天動地的事變快要發生了。
劇場的觀衆好像在看一座雪下的火山。
在春風的吹拂下雪慢慢地融化着。
衆人在等候那個可怕的爆發。
爆發的兆候漸漸地出現了。
溫淑的女性讀着罷工工人的宣言。
連和藹的中年婦人白爾波也念出來“時乎時乎,至矣不再。
自古廓清人道之障礙,皆從微火初燃,俄頃即成燎原,而後得自由世界之光明”一類的句子,又接收了革命黨人寄存的書報。
而糊塗的官僚、白爾波的丈夫卻出來表現他們那種人的愚蠢與荒淫。
等到客廳裡隻剩下安娥和白爾波兩個人時,桦西裡突然來了。
他抱定決心要去敲那“血鐘”,現在來要求他所愛的人給他發信号。
于是悲痛的訣别……愛情與義務的鬥争……這兩個年輕人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絞着觀衆的心。
桦西裡悲壯地說:“我想着死字,沒有一點害怕。
我的手萬無一失。
我希望你的,隻要你在旁邊,我好像聽你的号令……你放一個亮到窗口,這是一個暗号,一個号令,也就是訣别……自由終得同明天的太陽一同升起,恨我就不能親見……”他決然走了。
安娥的悲聲呼喚也不能把他留祝她那悲痛的聲音響徹了每個觀衆的心。
樓座的觀衆跟着那個剛毅的女子淌淚,淑英頻頻地揩眼睛,琴也是熱淚盈眶了。
于是到了最後的高潮。
安娥點燃蠟燭,把燭台放到窗口。
她躊躇幾次,終于以一個超人的意志給她所愛而又愛她的人發出犧牲的信号,讓他和總督同歸于荊在巨聲爆發、玻璃窗震碎、她知道使命完成以後,她傷心着、哭着。
最後她忘了自己,在一陣激動出神之際又像一個戰士那樣反複地狂叫着:“向前進。
向前進。
”布幕在“向前進”的呼聲中急急地合起來。
樓上樓下無數着魔發狂一般的觀衆這時才知道全劇完結了。
拍掌聲暴雨似地響着。
衆人感動地、留戀地不住鼓掌。
樓下的學生們先是坐着拍,後來站起來拍,他們把手掌都拍紅了,還不肯散去。
“這才是一個勇敢的女子。
”淑英十分激動,顫抖地說了這句話。
“我們走罷,”琴匆匆地說。
“不等二哥?”淑英留戀地問道。
“他會在下面等我們,給我們招呼轎子。
他等一會兒還要到我家裡來,”琴興奮地答道。
她感動的程度也不下于淑英。
她的腦子裡充滿着安娥、桦西裡一些人的影子。
”“這種事情我以前做夢也沒有想到,”淑英激動地說。
“我現在才曉得世界上還有這種事情,還有這種人。
”“你以前整天關在家裡,自然不曉得外面的事情。
你以後多出來看看、走走,你的世界就會漸漸大起來的,”琴高興地解釋道。
“我真不懂:同是一樣的人,為什麼外國女子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做出那些事情,而中國女子卻被人當作禮物或者雀鳥一類的東西……送出去……關起來?我們連自己的事情也不能作一點主,隻有眼睜睜地看着别人把我們送進火坑裡去……”淑英苦惱地說,不過她仍然将她的怨憤極力壓下,不讓它在她的聲音裡洩露出來。
琴聽見淑英說出這種話,覺得更可證實淑英近來漸漸地在改變:她竟然從她的囚籠裡伸出頭來探望外面的世界了;淑英想飛出囚籠的心願也是一天一天地熾熱起來。
這正是琴所希望的。
這好像一棵花樹的生長,從發芽到枝子長成,現在生出花蕾,——那個澆水培養的園丁看見這個情形自然充滿了喜悅的感情。
琴也許不曾做過園丁的工作,但是她卻在根上澆過一點水,而且她也愛那棵花樹,她更盼望着看見美麗的花朵。
所以淑英的話使她滿意,使她感到一陣痛快,而且把那幕戲留給她的陰郁沉重的感覺和悲憤暫時驅走了。
她便趁着這個時機向淑英宣傳:“這就是為什麼二表哥他們要攻擊舊禮教。
他們的國文教員吳又陵把舊禮教稱作'吃人的禮教',的确不錯。
舊禮教不曉得吃了多少女子。
梅姐、大表嫂、鳴鳳,都是我們親眼看見的。
還有蕙姐,她走的又是這條路……不過現在也有不少的中國女子起來反抗命運、反抗舊禮教了。
她們至少也要做到外國女子那樣。
許倩如最近從廣州來信說:'那邊剪掉頭發的女學生漸漸多起來了。
'我還有一個同學——”琴說到這裡,忽然注意到舞台上布幕已經拉開,便住了嘴,留心去看《夜未央》的第三幕了。
淑英心裡很激動。
琴的話自然給了她鼓舞。
她同意琴的意見,她也希望聽到琴的結論。
但是安娥的命運牽引着她的心。
她不肯放過那個女子的一言一動,她要看到安娥的結局。
舞台上現出一個富家的客廳,這是在安娥的姑母白爾波的家裡。
這是一個和平安靜的地方。
那裡坐了三個面貌溫淑的女人,還有一個衆人熟習的安娥。
但是就在這裡一個驚天動地的事變快要發生了。
劇場的觀衆好像在看一座雪下的火山。
在春風的吹拂下雪慢慢地融化着。
衆人在等候那個可怕的爆發。
爆發的兆候漸漸地出現了。
溫淑的女性讀着罷工工人的宣言。
連和藹的中年婦人白爾波也念出來“時乎時乎,至矣不再。
自古廓清人道之障礙,皆從微火初燃,俄頃即成燎原,而後得自由世界之光明”一類的句子,又接收了革命黨人寄存的書報。
而糊塗的官僚、白爾波的丈夫卻出來表現他們那種人的愚蠢與荒淫。
等到客廳裡隻剩下安娥和白爾波兩個人時,桦西裡突然來了。
他抱定決心要去敲那“血鐘”,現在來要求他所愛的人給他發信号。
于是悲痛的訣别……愛情與義務的鬥争……這兩個年輕人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絞着觀衆的心。
桦西裡悲壯地說:“我想着死字,沒有一點害怕。
我的手萬無一失。
我希望你的,隻要你在旁邊,我好像聽你的号令……你放一個亮到窗口,這是一個暗号,一個号令,也就是訣别……自由終得同明天的太陽一同升起,恨我就不能親見……”他決然走了。
安娥的悲聲呼喚也不能把他留祝她那悲痛的聲音響徹了每個觀衆的心。
樓座的觀衆跟着那個剛毅的女子淌淚,淑英頻頻地揩眼睛,琴也是熱淚盈眶了。
于是到了最後的高潮。
安娥點燃蠟燭,把燭台放到窗口。
她躊躇幾次,終于以一個超人的意志給她所愛而又愛她的人發出犧牲的信号,讓他和總督同歸于荊在巨聲爆發、玻璃窗震碎、她知道使命完成以後,她傷心着、哭着。
最後她忘了自己,在一陣激動出神之際又像一個戰士那樣反複地狂叫着:“向前進。
向前進。
”布幕在“向前進”的呼聲中急急地合起來。
樓上樓下無數着魔發狂一般的觀衆這時才知道全劇完結了。
拍掌聲暴雨似地響着。
衆人感動地、留戀地不住鼓掌。
樓下的學生們先是坐着拍,後來站起來拍,他們把手掌都拍紅了,還不肯散去。
“這才是一個勇敢的女子。
”淑英十分激動,顫抖地說了這句話。
“我們走罷,”琴匆匆地說。
“不等二哥?”淑英留戀地問道。
“他會在下面等我們,給我們招呼轎子。
他等一會兒還要到我家裡來,”琴興奮地答道。
她感動的程度也不下于淑英。
她的腦子裡充滿着安娥、桦西裡一些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