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滇王墓室
關燈
小
中
大
我一直沒有想到,我們一直苦苦尋找的滇王主墓室,竟會以這種方式出現在我的面前,而我已經成為惡鬼的階下囚,等待着我的,将是死亡。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哥哥仍然在附近,會如天降神兵一般,将我們救出苦海。
隻是時間慢慢推移,除了渾身的痛楚折磨着我的神經以外,任何奇迹都沒有發生。
我這才開始仔細打量這間墓室,滇王莊蹻的主墓室,當然應該與他的身份相匹配。
這間墓室之大,不輸于中原任何一座王陵。
隻是墓室裡卻并沒有太多的陪葬品,反而顯得特别空曠。
墓室靠牆壁的地方,一排青銅人俑形的長明燈此時正燃燒着,使得這間墓室裡并不顯得黑暗。
墓室的頂端,華麗的藻井被十數根合抱粗的柱子支撐着,中間用金粉描繪出一條巨大的蟒蛇。
它盤曲成圓盤形,腦袋卻化成一張人臉的形狀。
如果不是金色的身軀,我一定會把它和燭九陰聯系在一起。
金蛇的正下方,是一座高達三層的漢白玉祭壇,最底下一層直徑約有十米,層層向上,如一座小型金字塔。
祭壇最上層中間位置,放置着一章棺床,一個身披金盔金甲的人正躺在上面,安詳如睡着了一般。
那張棺床木質沉暗無光,帶着一股陰氣。
雖然隔得比較遠,但我仍然能夠看出這是用陰沉木打造而成。
而上啊面躺着的那個人,我想就應該是莊蹻了吧。
令我感到驚訝的是,莊蹻并沒有躺進棺椁裡,而是像這樣躺在一張床上,仿佛随時都會醒過來似的。
我想起那些壁畫上刻畫的情景,難道這是為了準備随時複活,才會這樣擺置? 隻是因為角度的問題,從我這個位置看過去,隻能看到莊蹻的一個側面,根本看不到它的全貌。
他整個人全都籠罩在金甲當中,臉上罩着黃金面具,手上是一幅金絲編織而成的手套,雙手交叉放在胸前,握着一柄寶劍的劍柄。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隐隐間還能看到寶劍反射出的寒光,可知這柄寶劍也是難得的利刃。
祭壇上除了莊蹻的屍身以外,并不是别無他物。
每一層的台階上,都站滿了一圈圈披甲武士!這些武士都是用青銅澆築而成,和真人一般大小,手持長戈長矛,無論是武器制式還是盔甲樣式都一如中原,仍然保存着戰國時期的風格。
祭壇的下方,放置着一些陪葬品,大都是一些武器器、木器、陶器之類的,千年過去,有些已經腐爛的十分嚴重。
隻有少數還能保持着原來的樣貌。
整個巨大的祭壇,被一條矩形的“護城河”圍繞着,應該說護城溝更确切一些,這條溝三米多寬,下面隐隐約傳來流水之聲,也不知道有多深。
護城溝上面按照八個方向,建造了八座金水橋,橋身小巧玲珑,潔白無暇,真如整塊漢白玉雕琢而成一般。
在我們的對面,就是沒被抓住之前看到的那扇青銅門,也是這間墓室的墓門。
青銅門的反面和它的正面幾乎一模一樣,也是一個兇獸的頭像,隻是在它的眼窩裡面,放着兩枚玉石眼,一時間,這雙眼睛使得兇獸的頭像如活了一般,随時都會從上面跳下來。
我心中一驚,發現從老鑼手裡得來的那兩枚玉石眼已經不在我的兜裡了,看來門上那兩個就應該是,而我也沒有猜錯,這兩枚玉石眼就是開啟青銅門的鑰匙。
而我們所處的地方,是靠近墓牆的地方。
頭頂上是一根橫梁,上面垂下來十幾根繩子,将我們牢牢的吊在上面。
雙腳離地面隻有十公分不到,但卻永遠都無法夠着地面。
時間一長,就覺得兩條胳膊已經失去知覺,肩膀快要廢掉了一般。
而我隻是來的最晚的,不知道八爺他們這麼長時間裡是怎麼忍受過來的。
在莊蹻入滇之前,滇地的青銅文化就已經十分先進了,莊蹻來到滇地之後,使得這裡的青銅文化達到了一個頂點。
這間墓室裡的青銅器也不在少數,但大都是一些武器之類的,我尋找了好幾遍,卻并沒有發現傳說中的九鼎! 難道九鼎不在這裡,那莊蹻靠什麼實現複活?我想起當初在壁畫上看到的情景,滇王跳進注滿鮮血的青銅鼎裡,再次跳出來的時候,就是一個完整的活人了! 但是,這裡少了一樣最重要的道具,壁畫當中那尊巨大的銅鼎去哪裡了呢?難道銅鼎根本就不在這裡,當需要的時候,再從别的地方運過來? 我環顧四周,并沒有發現一隻惡鬼的蹤迹,或許它們抓到我們之後,便去運輸九鼎去了。
或許九鼎運來之時,也就是我們萬劫不複之時。
我心裡這麼琢磨着,祈禱着九鼎慢點到達,好給我哥哥時間。
時間難熬,身心俱疲的我昏昏欲睡,渾身酸痛也無法抵禦困意的侵襲,但卻又讓我根本無法真正的入眠,這種感覺十分痛苦。
也不知道這樣持續了多久,半夢半醒之間,我隐約聽到一陣沉悶的“轟隆隆”聲傳來,睜眼一看,發現墓室的青銅門正在緩緩開啟,從外面走進來幾個惡鬼。
其他人甫一看到這些惡鬼,頓時發出一聲聲無力的慘叫聲。
我不明就裡,仔細去看,發現這些惡鬼的腰裡都挎着一個破竹簍,裡面還淋漓着鮮血。
我心中一驚,想起大剛跟我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哥哥仍然在附近,會如天降神兵一般,将我們救出苦海。
隻是時間慢慢推移,除了渾身的痛楚折磨着我的神經以外,任何奇迹都沒有發生。
我這才開始仔細打量這間墓室,滇王莊蹻的主墓室,當然應該與他的身份相匹配。
這間墓室之大,不輸于中原任何一座王陵。
隻是墓室裡卻并沒有太多的陪葬品,反而顯得特别空曠。
墓室靠牆壁的地方,一排青銅人俑形的長明燈此時正燃燒着,使得這間墓室裡并不顯得黑暗。
墓室的頂端,華麗的藻井被十數根合抱粗的柱子支撐着,中間用金粉描繪出一條巨大的蟒蛇。
它盤曲成圓盤形,腦袋卻化成一張人臉的形狀。
如果不是金色的身軀,我一定會把它和燭九陰聯系在一起。
金蛇的正下方,是一座高達三層的漢白玉祭壇,最底下一層直徑約有十米,層層向上,如一座小型金字塔。
祭壇最上層中間位置,放置着一章棺床,一個身披金盔金甲的人正躺在上面,安詳如睡着了一般。
那張棺床木質沉暗無光,帶着一股陰氣。
雖然隔得比較遠,但我仍然能夠看出這是用陰沉木打造而成。
而上啊面躺着的那個人,我想就應該是莊蹻了吧。
令我感到驚訝的是,莊蹻并沒有躺進棺椁裡,而是像這樣躺在一張床上,仿佛随時都會醒過來似的。
我想起那些壁畫上刻畫的情景,難道這是為了準備随時複活,才會這樣擺置? 隻是因為角度的問題,從我這個位置看過去,隻能看到莊蹻的一個側面,根本看不到它的全貌。
他整個人全都籠罩在金甲當中,臉上罩着黃金面具,手上是一幅金絲編織而成的手套,雙手交叉放在胸前,握着一柄寶劍的劍柄。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隐隐間還能看到寶劍反射出的寒光,可知這柄寶劍也是難得的利刃。
祭壇上除了莊蹻的屍身以外,并不是别無他物。
每一層的台階上,都站滿了一圈圈披甲武士!這些武士都是用青銅澆築而成,和真人一般大小,手持長戈長矛,無論是武器制式還是盔甲樣式都一如中原,仍然保存着戰國時期的風格。
祭壇的下方,放置着一些陪葬品,大都是一些武器器、木器、陶器之類的,千年過去,有些已經腐爛的十分嚴重。
隻有少數還能保持着原來的樣貌。
整個巨大的祭壇,被一條矩形的“護城河”圍繞着,應該說護城溝更确切一些,這條溝三米多寬,下面隐隐約傳來流水之聲,也不知道有多深。
護城溝上面按照八個方向,建造了八座金水橋,橋身小巧玲珑,潔白無暇,真如整塊漢白玉雕琢而成一般。
在我們的對面,就是沒被抓住之前看到的那扇青銅門,也是這間墓室的墓門。
青銅門的反面和它的正面幾乎一模一樣,也是一個兇獸的頭像,隻是在它的眼窩裡面,放着兩枚玉石眼,一時間,這雙眼睛使得兇獸的頭像如活了一般,随時都會從上面跳下來。
我心中一驚,發現從老鑼手裡得來的那兩枚玉石眼已經不在我的兜裡了,看來門上那兩個就應該是,而我也沒有猜錯,這兩枚玉石眼就是開啟青銅門的鑰匙。
而我們所處的地方,是靠近墓牆的地方。
頭頂上是一根橫梁,上面垂下來十幾根繩子,将我們牢牢的吊在上面。
雙腳離地面隻有十公分不到,但卻永遠都無法夠着地面。
時間一長,就覺得兩條胳膊已經失去知覺,肩膀快要廢掉了一般。
而我隻是來的最晚的,不知道八爺他們這麼長時間裡是怎麼忍受過來的。
在莊蹻入滇之前,滇地的青銅文化就已經十分先進了,莊蹻來到滇地之後,使得這裡的青銅文化達到了一個頂點。
這間墓室裡的青銅器也不在少數,但大都是一些武器之類的,我尋找了好幾遍,卻并沒有發現傳說中的九鼎! 難道九鼎不在這裡,那莊蹻靠什麼實現複活?我想起當初在壁畫上看到的情景,滇王跳進注滿鮮血的青銅鼎裡,再次跳出來的時候,就是一個完整的活人了! 但是,這裡少了一樣最重要的道具,壁畫當中那尊巨大的銅鼎去哪裡了呢?難道銅鼎根本就不在這裡,當需要的時候,再從别的地方運過來? 我環顧四周,并沒有發現一隻惡鬼的蹤迹,或許它們抓到我們之後,便去運輸九鼎去了。
或許九鼎運來之時,也就是我們萬劫不複之時。
我心裡這麼琢磨着,祈禱着九鼎慢點到達,好給我哥哥時間。
時間難熬,身心俱疲的我昏昏欲睡,渾身酸痛也無法抵禦困意的侵襲,但卻又讓我根本無法真正的入眠,這種感覺十分痛苦。
也不知道這樣持續了多久,半夢半醒之間,我隐約聽到一陣沉悶的“轟隆隆”聲傳來,睜眼一看,發現墓室的青銅門正在緩緩開啟,從外面走進來幾個惡鬼。
其他人甫一看到這些惡鬼,頓時發出一聲聲無力的慘叫聲。
我不明就裡,仔細去看,發現這些惡鬼的腰裡都挎着一個破竹簍,裡面還淋漓着鮮血。
我心中一驚,想起大剛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