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窮發十載泛歸航
關燈
小
中
大
高叫:“義父,義父!”叫了幾聲後,放聲大哭。
謝遜橫刀喝道:“你們如再上岸,我們結義之情,便此斷絕!” 張翠山和殷素素見義兄心意堅決,終不可回,隻得揮淚揚手,和他作别。
這時海流帶動木筏,緩緩漂開,眼見謝遜的人影慢慢模糊,漸漸的小了下去。
隔了良久良久,直至再也瞧不見他身形,三人這才轉頭。
無忌伏在母親懷裡,哭得筋疲力盡,才沉沉睡去。
木筏在大海中漂行,此後果然一直刮的是北風,帶着木筏直向南行。
在這茫茫大海之上,自也認不出方向,但見每日太陽從左首升起,從右首落下,每晚北極星在筏後閃爍,而木筏又不停移動,便知離中原日近一日。
最近二十餘天中,張翠山生怕木筏撞上冰山,隻張了副桅上的一小半帆,航行雖緩,卻甚安全,縱然撞到冰山,也隻輕輕一觸,便即滑開。
直至遠離冰山群,才張起全帆。
北風日夜不變,木筏的航行登時快了數倍,且喜時當春季,一路未遇風暴,看來回歸故土倒有了七八成指望。
這狴時日中,張殷二人怕無忌傷心,始終不提謝遜。
張翠山心想:“大哥所傳無忌那些武功,是否管用,實在難說。
無忌回到中土,終須入我武當門下。
”木筏上日長無事,便将武當派拳法掌法的入門功夫傳給無忌。
他傳授武功的方法,可比謝遜高明得太多了,武當派武功入手又全不艱難,隻須講解幾遍,稍加點撥,無忌便學會了。
父子倆在這小小木筏之上,一般的拆招喂招。
這日殷素素見海面波濤不興,木筏上兩張風帆張得滿滿的直向南駛,忍不住道:“大哥不但武功精純,對天時地理也算得這般準,真是奇才。
” 無忌忽道:“既然風向半年南吹,半年北吹,到明年咱們又回冰火島去探望義父。
”張翠山喜道:“無忌說得是,等你長大成人,咱們再一齊北去……” 殷素素突然指着南方,叫道:“那是什麼?”隻見遠處水天相接處隐隐有兩個黑點。
張翠山吃了一驚,道:“莫非是鲸魚?要是來撞木筏,那可糟了。
” 殷素素看了一會兒,道:“不是鲸魚,沒見噴水啊。
”三人目不轉瞬地望着那兩個黑點。
直到一個多時辰之後,張翠山歡聲叫道:“是船,是船!”猛地縱起身來,翻了個筋鬥。
他自生了無忌之後,終口忙忙碌碌,從未有過這般孩子氣的行動。
無忌哈哈大笑,學着父親,也翻了兩個筋鬥。
又航了一個多時辰,太陽斜照,已看得清楚是兩艘大船。
殷素素忽然身子微微一顫,臉色大變。
無忌奇道:“媽,怎麼啦?”殷素素口唇動了動,卻沒說話。
張翠山握住她手,臉上滿是關切神色。
殷素素歎道:“剛回來便碰見了。
”張翠山道:“怎麼?”殷素素道:“你瞧那帆。
” 張翠山凝目瞧去,見左首一艘大船上繪着一頭黑色大鷹,展開雙翅,形狀威猛,想起當年在王盤山上所見的天鷹教大旗,心頭一震,說道:“是……是天鷹教的?”殷素素低聲道:“正是,是我爹爹天鷹教的。
” 霎時之間,張翠山心頭湧起了許多念頭:“素素的父親是天鷹教教主,這邪教看來無惡不作,我見到嶽父時卻怎生處?恩師對我這婚事會有什麼話說?”隻覺手掌中素素的小手在輕輕顫動,想是她也同時起了無數心事,當即說道:“素素,咱們孩子也這麼大了!天上地下,永不分離。
你還擔什麼心?”殷素素籲了一口長氣,回眸一笑,低聲道:“我發過的誓,永遠記得。
隻盼我不緻讓你為難,你一切要瞧在無忌的份上。
” 無忌從來沒見過船隻,目不轉瞬地望着那兩艘船,心中說不出的好奇,沒理會爹媽說些什麼。
木筏漸漸駛近,隻見兩艘船靠得極密,竟似貼在一起。
倘若方向不變,木筏便會在兩艘船右首數十丈處交叉而過。
張翠山道:“要不要跟船上招呼?探問一下你爹爹的訊息?”殷素素道:“不要招呼,待回到中原,我再帶你和無忌去見爹爹。
”張翠山道:“嗯,那也好。
”忽見那邊船上刀光閃爍,似有岡五人在動武,說道:“兩邊船上的人在動手。
”殷素素凝目看了一會兒,有些擔心,說道:“不知爹爹在不在那邊?”張翠山道:“既然碰上了,咱們便過去瞧瞧。
”斜扯風帆,轉動木筏後舵。
木筏略向左偏,對着兩艘船緩緩駛去。
木筏雖扯足風帆,行駛仍是極慢,過了好半天才靠近二船。
隻聽得天鷹教船上有人高聲叫道:“有正經生意,不相幹的客人避開了吧。
”殷素素提聲叫道:“聖火熊熊,普惠世人。
日月光照,騰飛天鷹!這裡是總舵堂主。
哪一壇在燒香舉火?”她說的是天鷹教切口。
船上那人立即恭恭敬敬地道:“天市堂李堂主,率領青龍壇程壇主、神蛇壇封壇主恭迎。
是大微堂殷堂主駕臨嗎?”殷素素朗聲道:“紫微堂堂主。
” 那邊船上聽得“紫微堂堂主”五個字,登時亂了起來。
稍過片刻,十餘人齊聲叫道:“殷姑娘回來啦,殷姑娘回來啦!” 張翠山雖和殷素素成婚十年,從沒聽她說過天鷹教中的事,他也從來不問,這時聽得兩下裡對答,才知她還是什麼“紫微堂堂主”,看來“堂主”的權位,還在“壇主”之上。
他在王盤山島上,已見過玄武、朱雀兩壇壇主的身手,以武功而論是在殷素素之上,她所以能任堂主,當因是教主之女的緣故,這位“天市堂”李堂主,想必也是個厲害的人物。
隻聽得對面船上一個蒼老的聲音說道:“聽說敝教教主的千金殷姑娘回來啦,大家暫旦罷鬥如何?”另一個高亮的聲音說道:“好!大家住手。
”接着兵刃相交之聲一齊停止,相鬥的衆人紛紛躍開。
張翠山聽得那爽朗嘹亮的嗓音很熟,一怔之下,叫道:“是俞蓮舟俞師哥麼?”那邊船上的人叫道:“我正是俞蓮舟……啊……啊……你……你……” 張翠山道:“小弟張翠山!”他心情激動,眼見木筏跟兩船相距尚有數丈,從筏上拾起一根大木,使勁抛出入海,跟着躍起,在大木上一借力,已躍上了對方船頭。
俞蓮舟搶上前來,師兄弟分别十年,不知死活存亡,這番相見,何等歡喜?兩人四手相握,一個叫了聲:“二哥!”一個叫了聲:“五弟!”眼眶中充滿淚水,再也說不出話來。
那邊天鷹教迎接殷素素,卻另有一番排場,八隻大海螺嗚嗚吹起,李堂主站在最前,程封兩壇主站在李堂主身後,其後站着百來名教衆。
大船和木筏之間搭上了跳闆,七八名水手用長篙鈎住木筏。
殷素素攜了無忌的手,從跳闆上走了過去。
天鷹教教主白眉鷹王殷天正屬下分為内三堂、外五壇,分統各路教衆。
内三堂是天微、紫微、天市三堂。
外五壇是青龍、白虎、玄武、朱雀、神蛇五壇。
天微堂堂主是殷天正的長子殷野王,紫微堂堂主便是殷素素,天市堂堂主是殷天正的師弟李天垣。
李天垣見殷素素衣衫褴褛,又是毛,又是皮,還攜着一個孩童,不禁一怔,随即滿臉堆歡,笑道:“謝天謝地,你回來了,這十年來可把你爹爹急煞啦!” 殷素素拜了下去,說道:“師叔你好!”對無忌道:“快向師叔祖磕頭。
”無忌跪下磕頭,一雙小眼卻骨溜溜望着李天垣。
他陡然間見到船上這許多人,說不出的好奇。
殷素素站起身來,說道:“師叔,這是侄女的孩子,叫張無忌。
” 李天垣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說道:“好極,好極!你爹爹定要樂瘋啦,不但女兒回家,還帶來這麼俊秀的一個小外孫。
” 殷素素見兩艘船甲闆上都有幾具屍體躺着,四下裡濺滿了鮮血,低聲問道:“對方是誰,為什麼動武?”李天垣道:“是武當派和昆侖派的人。
”殷素素聽得丈夫大叫“俞師哥”,跟着躍到對方船上,和一個人相擁在一起,早知對方有武當派的人在内,這時聽李天垣一說,便道:“最好别動手,能化解便化解了。
” 李天垣道:“是!”他雖是師叔,但在天鷹教中,天市堂排名次于紫微堂,為内堂之末。
論到師門之誼,李天垣是長輩,但在處理教務之時,殷素素的權位反高于師叔。
隻聽得張翠山在那邊船上叫道:“素素,無忌,過來見過我師哥。
”殷素素攜着無忌的手,向那艘船的甲闆走去。
李天垣和程封兩壇主怕她有失,緊随在後。
到了對面的船上,隻見甲闆上站着七八個人,一個四十餘歲的高瘦漢子和張翠山手拉着手,神态甚是親熱。
張翠山道:“素素,這位便是我常常提起的俞二師哥。
二哥,這是你弟婦和你侄兒無忌。
”俞蓮舟和李天垣一聽,都大吃一一驚。
天鷹教和武當派正在拼命惡鬥,哪知雙方各有一個重要人物竟是夫婦,不但是夫婦,還生下了孩子。
俞蓮舟心知這中間的原委曲折非片刻間說得清楚,當下先給張翠山引見船上各人。
一個矮矮胖胖的黃冠道人是昆侖派的西華子,一個中年婦人是西華子的師妹“閃電手”衛四娘,江湖中人背後稱她為“閃電娘娘”。
張翠山和殷素素也曾聽到過他二人的名頭。
其餘幾人也都是昆侖派的好手,隻名聲沒西華子和衛四娘這般響亮。
那丙華子年紀雖已不小,卻沒半點涵養,一開口便問:“張五俠,謝遜那惡賊在哪裡?你總知道吧?” 張翠山尚未回歸中土,還在茫茫大海之中,便遇上了兩個難題:第一是本門竟已和天鷹教動上了手;第二是人家一上來便問謝遜在哪裡。
他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向俞蓮舟問道:“二哥,到底是怎麼回事?” 丙華子見張翠山不回答自己問話,不禁焦躁,大聲道:“你沒聽見我的話麼?謝遜那惡賊在哪兒?”他在昆侖派中輩分甚高,武功又強,一向是頤指氣使慣了的。
天鷹教神蛇壇封壇主為人陰損,适才動手時,手下有兩名弟子喪在西華子劍下,本就對他甚為惱怒,冷冷地道:“張五俠是我教主的愛婿,你說話客氣些。
”丙華子大怒,喝道:“邪教的妖女,豈能和名門正派的弟子婚配?這場婚事,中間定有糾葛。
”封壇主冷笑道:“我殷教主外孫也抱了,你胡言亂語什麼?”西華子怒道;“這妖女……” 衛四娘早看破了封壇主的用心,知他意欲挑撥昆侖、武當兩派之間的交情,阏時又乘機向張翠山和殷索索讨好,料知西華子接下去要說出更加不好聽的話來,忙道:“師兄,不必跟他做無謂的口舌之争,大家且聽俞二俠的示下。
” 俞蓮舟瞧瞧張翠山,瞧瞧殷素素,也是疑團滿腹,說道:“大家且請到艙中從長計議。
雙方受傷的兄弟,先行救治。
” 這時天鷹教是客,而教中權位最高的是紫微堂堂主殷素素。
她攜了無忌的手,首先踏進艙中,跟着便是李天垣。
當封壇主踏進船艙時,突覺一股微風襲向腰間。
他閱曆何等豐富,立知是西華子暗中偷襲,他竟
謝遜橫刀喝道:“你們如再上岸,我們結義之情,便此斷絕!” 張翠山和殷素素見義兄心意堅決,終不可回,隻得揮淚揚手,和他作别。
這時海流帶動木筏,緩緩漂開,眼見謝遜的人影慢慢模糊,漸漸的小了下去。
隔了良久良久,直至再也瞧不見他身形,三人這才轉頭。
無忌伏在母親懷裡,哭得筋疲力盡,才沉沉睡去。
木筏在大海中漂行,此後果然一直刮的是北風,帶着木筏直向南行。
在這茫茫大海之上,自也認不出方向,但見每日太陽從左首升起,從右首落下,每晚北極星在筏後閃爍,而木筏又不停移動,便知離中原日近一日。
最近二十餘天中,張翠山生怕木筏撞上冰山,隻張了副桅上的一小半帆,航行雖緩,卻甚安全,縱然撞到冰山,也隻輕輕一觸,便即滑開。
直至遠離冰山群,才張起全帆。
北風日夜不變,木筏的航行登時快了數倍,且喜時當春季,一路未遇風暴,看來回歸故土倒有了七八成指望。
這狴時日中,張殷二人怕無忌傷心,始終不提謝遜。
張翠山心想:“大哥所傳無忌那些武功,是否管用,實在難說。
無忌回到中土,終須入我武當門下。
”木筏上日長無事,便将武當派拳法掌法的入門功夫傳給無忌。
他傳授武功的方法,可比謝遜高明得太多了,武當派武功入手又全不艱難,隻須講解幾遍,稍加點撥,無忌便學會了。
父子倆在這小小木筏之上,一般的拆招喂招。
這日殷素素見海面波濤不興,木筏上兩張風帆張得滿滿的直向南駛,忍不住道:“大哥不但武功精純,對天時地理也算得這般準,真是奇才。
” 無忌忽道:“既然風向半年南吹,半年北吹,到明年咱們又回冰火島去探望義父。
”張翠山喜道:“無忌說得是,等你長大成人,咱們再一齊北去……” 殷素素突然指着南方,叫道:“那是什麼?”隻見遠處水天相接處隐隐有兩個黑點。
張翠山吃了一驚,道:“莫非是鲸魚?要是來撞木筏,那可糟了。
” 殷素素看了一會兒,道:“不是鲸魚,沒見噴水啊。
”三人目不轉瞬地望着那兩個黑點。
直到一個多時辰之後,張翠山歡聲叫道:“是船,是船!”猛地縱起身來,翻了個筋鬥。
他自生了無忌之後,終口忙忙碌碌,從未有過這般孩子氣的行動。
無忌哈哈大笑,學着父親,也翻了兩個筋鬥。
又航了一個多時辰,太陽斜照,已看得清楚是兩艘大船。
殷素素忽然身子微微一顫,臉色大變。
無忌奇道:“媽,怎麼啦?”殷素素口唇動了動,卻沒說話。
張翠山握住她手,臉上滿是關切神色。
殷素素歎道:“剛回來便碰見了。
”張翠山道:“怎麼?”殷素素道:“你瞧那帆。
” 張翠山凝目瞧去,見左首一艘大船上繪着一頭黑色大鷹,展開雙翅,形狀威猛,想起當年在王盤山上所見的天鷹教大旗,心頭一震,說道:“是……是天鷹教的?”殷素素低聲道:“正是,是我爹爹天鷹教的。
” 霎時之間,張翠山心頭湧起了許多念頭:“素素的父親是天鷹教教主,這邪教看來無惡不作,我見到嶽父時卻怎生處?恩師對我這婚事會有什麼話說?”隻覺手掌中素素的小手在輕輕顫動,想是她也同時起了無數心事,當即說道:“素素,咱們孩子也這麼大了!天上地下,永不分離。
你還擔什麼心?”殷素素籲了一口長氣,回眸一笑,低聲道:“我發過的誓,永遠記得。
隻盼我不緻讓你為難,你一切要瞧在無忌的份上。
” 無忌從來沒見過船隻,目不轉瞬地望着那兩艘船,心中說不出的好奇,沒理會爹媽說些什麼。
木筏漸漸駛近,隻見兩艘船靠得極密,竟似貼在一起。
倘若方向不變,木筏便會在兩艘船右首數十丈處交叉而過。
張翠山道:“要不要跟船上招呼?探問一下你爹爹的訊息?”殷素素道:“不要招呼,待回到中原,我再帶你和無忌去見爹爹。
”張翠山道:“嗯,那也好。
”忽見那邊船上刀光閃爍,似有岡五人在動武,說道:“兩邊船上的人在動手。
”殷素素凝目看了一會兒,有些擔心,說道:“不知爹爹在不在那邊?”張翠山道:“既然碰上了,咱們便過去瞧瞧。
”斜扯風帆,轉動木筏後舵。
木筏略向左偏,對着兩艘船緩緩駛去。
木筏雖扯足風帆,行駛仍是極慢,過了好半天才靠近二船。
隻聽得天鷹教船上有人高聲叫道:“有正經生意,不相幹的客人避開了吧。
”殷素素提聲叫道:“聖火熊熊,普惠世人。
日月光照,騰飛天鷹!這裡是總舵堂主。
哪一壇在燒香舉火?”她說的是天鷹教切口。
船上那人立即恭恭敬敬地道:“天市堂李堂主,率領青龍壇程壇主、神蛇壇封壇主恭迎。
是大微堂殷堂主駕臨嗎?”殷素素朗聲道:“紫微堂堂主。
” 那邊船上聽得“紫微堂堂主”五個字,登時亂了起來。
稍過片刻,十餘人齊聲叫道:“殷姑娘回來啦,殷姑娘回來啦!” 張翠山雖和殷素素成婚十年,從沒聽她說過天鷹教中的事,他也從來不問,這時聽得兩下裡對答,才知她還是什麼“紫微堂堂主”,看來“堂主”的權位,還在“壇主”之上。
他在王盤山島上,已見過玄武、朱雀兩壇壇主的身手,以武功而論是在殷素素之上,她所以能任堂主,當因是教主之女的緣故,這位“天市堂”李堂主,想必也是個厲害的人物。
隻聽得對面船上一個蒼老的聲音說道:“聽說敝教教主的千金殷姑娘回來啦,大家暫旦罷鬥如何?”另一個高亮的聲音說道:“好!大家住手。
”接着兵刃相交之聲一齊停止,相鬥的衆人紛紛躍開。
張翠山聽得那爽朗嘹亮的嗓音很熟,一怔之下,叫道:“是俞蓮舟俞師哥麼?”那邊船上的人叫道:“我正是俞蓮舟……啊……啊……你……你……” 張翠山道:“小弟張翠山!”他心情激動,眼見木筏跟兩船相距尚有數丈,從筏上拾起一根大木,使勁抛出入海,跟着躍起,在大木上一借力,已躍上了對方船頭。
俞蓮舟搶上前來,師兄弟分别十年,不知死活存亡,這番相見,何等歡喜?兩人四手相握,一個叫了聲:“二哥!”一個叫了聲:“五弟!”眼眶中充滿淚水,再也說不出話來。
那邊天鷹教迎接殷素素,卻另有一番排場,八隻大海螺嗚嗚吹起,李堂主站在最前,程封兩壇主站在李堂主身後,其後站着百來名教衆。
大船和木筏之間搭上了跳闆,七八名水手用長篙鈎住木筏。
殷素素攜了無忌的手,從跳闆上走了過去。
天鷹教教主白眉鷹王殷天正屬下分為内三堂、外五壇,分統各路教衆。
内三堂是天微、紫微、天市三堂。
外五壇是青龍、白虎、玄武、朱雀、神蛇五壇。
天微堂堂主是殷天正的長子殷野王,紫微堂堂主便是殷素素,天市堂堂主是殷天正的師弟李天垣。
李天垣見殷素素衣衫褴褛,又是毛,又是皮,還攜着一個孩童,不禁一怔,随即滿臉堆歡,笑道:“謝天謝地,你回來了,這十年來可把你爹爹急煞啦!” 殷素素拜了下去,說道:“師叔你好!”對無忌道:“快向師叔祖磕頭。
”無忌跪下磕頭,一雙小眼卻骨溜溜望着李天垣。
他陡然間見到船上這許多人,說不出的好奇。
殷素素站起身來,說道:“師叔,這是侄女的孩子,叫張無忌。
” 李天垣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說道:“好極,好極!你爹爹定要樂瘋啦,不但女兒回家,還帶來這麼俊秀的一個小外孫。
” 殷素素見兩艘船甲闆上都有幾具屍體躺着,四下裡濺滿了鮮血,低聲問道:“對方是誰,為什麼動武?”李天垣道:“是武當派和昆侖派的人。
”殷素素聽得丈夫大叫“俞師哥”,跟着躍到對方船上,和一個人相擁在一起,早知對方有武當派的人在内,這時聽李天垣一說,便道:“最好别動手,能化解便化解了。
” 李天垣道:“是!”他雖是師叔,但在天鷹教中,天市堂排名次于紫微堂,為内堂之末。
論到師門之誼,李天垣是長輩,但在處理教務之時,殷素素的權位反高于師叔。
隻聽得張翠山在那邊船上叫道:“素素,無忌,過來見過我師哥。
”殷素素攜着無忌的手,向那艘船的甲闆走去。
李天垣和程封兩壇主怕她有失,緊随在後。
到了對面的船上,隻見甲闆上站着七八個人,一個四十餘歲的高瘦漢子和張翠山手拉着手,神态甚是親熱。
張翠山道:“素素,這位便是我常常提起的俞二師哥。
二哥,這是你弟婦和你侄兒無忌。
”俞蓮舟和李天垣一聽,都大吃一一驚。
天鷹教和武當派正在拼命惡鬥,哪知雙方各有一個重要人物竟是夫婦,不但是夫婦,還生下了孩子。
俞蓮舟心知這中間的原委曲折非片刻間說得清楚,當下先給張翠山引見船上各人。
一個矮矮胖胖的黃冠道人是昆侖派的西華子,一個中年婦人是西華子的師妹“閃電手”衛四娘,江湖中人背後稱她為“閃電娘娘”。
張翠山和殷素素也曾聽到過他二人的名頭。
其餘幾人也都是昆侖派的好手,隻名聲沒西華子和衛四娘這般響亮。
那丙華子年紀雖已不小,卻沒半點涵養,一開口便問:“張五俠,謝遜那惡賊在哪裡?你總知道吧?” 張翠山尚未回歸中土,還在茫茫大海之中,便遇上了兩個難題:第一是本門竟已和天鷹教動上了手;第二是人家一上來便問謝遜在哪裡。
他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向俞蓮舟問道:“二哥,到底是怎麼回事?” 丙華子見張翠山不回答自己問話,不禁焦躁,大聲道:“你沒聽見我的話麼?謝遜那惡賊在哪兒?”他在昆侖派中輩分甚高,武功又強,一向是頤指氣使慣了的。
天鷹教神蛇壇封壇主為人陰損,适才動手時,手下有兩名弟子喪在西華子劍下,本就對他甚為惱怒,冷冷地道:“張五俠是我教主的愛婿,你說話客氣些。
”丙華子大怒,喝道:“邪教的妖女,豈能和名門正派的弟子婚配?這場婚事,中間定有糾葛。
”封壇主冷笑道:“我殷教主外孫也抱了,你胡言亂語什麼?”西華子怒道;“這妖女……” 衛四娘早看破了封壇主的用心,知他意欲挑撥昆侖、武當兩派之間的交情,阏時又乘機向張翠山和殷索索讨好,料知西華子接下去要說出更加不好聽的話來,忙道:“師兄,不必跟他做無謂的口舌之争,大家且聽俞二俠的示下。
” 俞蓮舟瞧瞧張翠山,瞧瞧殷素素,也是疑團滿腹,說道:“大家且請到艙中從長計議。
雙方受傷的兄弟,先行救治。
” 這時天鷹教是客,而教中權位最高的是紫微堂堂主殷素素。
她攜了無忌的手,首先踏進艙中,跟着便是李天垣。
當封壇主踏進船艙時,突覺一股微風襲向腰間。
他閱曆何等豐富,立知是西華子暗中偷襲,他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