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寶刀百煉生玄光

關燈
,縱身高躍,落向帆船船頭。

     這時剛好一個大浪湧到,将帆船一抛,憑空上升丈餘。

    俞岱岩身在半空,帆船上升,他變成落向船底,危急中提一口氣,左掌拍向船邊。

    一借力,雙臂急振,施展“梯雲縱”輕功,跟着又上蹿丈餘,這才落上帆船船頭。

     但見艙門緊閉,不見有人。

    俞岱岩叫道:“是天鷹教的朋友嗎?”他連叫兩遍,船中沒人答話。

    他伸手去推艙門,觸手冰涼,艙門竟為鋼鐵所鑄,一推絲毫不動。

    俞岱岩勁貫雙臂,大喝一聲,雙掌推出,喀喇一響,鐵門仍然不開,但鐵門與船艙邊相接的鉸鍊卻給他掌力震落了。

    鐵門搖晃了幾下,他跟着一腳撐出,鐵門給他撐得半開半閉。

     隻聽得艙中一人說道:“武當派梯雲縱輕功,震山掌掌力,果然名下無虛。

    俞三俠,請你把背上的屠龍刀留下,我們送你過江。

    ”話雖客氣,語意腔調卻十分傲慢,便似發号施令一般。

    俞岱岩尋思:“不知他如何知我姓名。

    ” 那人又道:“俞三俠,你心中奇怪,何以我們知道你的大名,是不是?其實毫不稀奇,這梯雲縱輕功和震山掌掌力,除了武當高手,又有誰能使得這般出神入化?俞三俠來到江南,我們天鷹教身為地主,沿途沒接待招呼,還得多多擔待啊。

    ”俞岱岩倒覺不易問答,便道:“尊駕高姓大名,便請現身相見。

    ”那人道:“天鷹教跟貴派無親無故、沒怨沒仇,還是不見的好。

    請俞三俠将屠龍刀放在船頭,我們這便送你過江。

    ” 俞仿岩氣往上沖,說道:“這屠龍刀是貴教之物嗎?”那人道:“這倒不是。

    此刀是武林至尊,天下武學之士,哪一個不想據而有之。

    ”俞岱岩道:“這便是了,此刀既落入在下手中,須得交到武當山上,聽憑師尊發落,在下可做不得主。

    ”那人細聲細語地說了幾句話,聲音低微,如蚊子叫一般,俞岱岩聽不清楚,問道:“你說什麼?” 艙裡那人又細聲細氣地說了幾句話,聲音更加低了。

    俞岱岩隻聽到什麼“俞三俠……屠龍刀……”幾個字,他走上兩步,問道:“你說什麼?”這時一個浪頭打來,将帆船直抛了上去,俞岱岩胸腹間和大腿之上,似乎同時讓蚊子叮了一口。

    其時正當暮春,本不該已有蚊蚋,但他也不在意,朗聲說道:“貴教為了一刀,殺人不少,海神廟中遺屍數十,未免下手太過毒辣。

    ” 艙中那人道:“天鷹教下手向來分别輕重,對惡人下手重,對好人便客氣。

    俞三俠向來行俠仗義,我們不能害你性命,請你留下屠龍刀,在下便奉上蚊須針的解藥。

    ” 俞岱岩聽到“蚊須針”三字,一震之下,忙伸手到胸腹間适才被蚊子咬過的處所一按,隻覺微微麻癢,明明是蚊蟲叮後的感覺,轉念一想,登時省悟:“他适才說話聲音故意模糊細微,引我走近,乘機發這細小暗器。

    ”想起海沙派衆鹽枭對天鷹教如此畏若蛇蠍,這暗器定然歹毒無比,眼下隻有先擒住他,再逼他取出解藥救治,低哼一聲,左掌護面,右掌護胸,一腳踢開鐵門,縱身便往船艙中沖進。

     人未落地,黑暗中勁風撲面,艙中人揮掌拍出。

    俞岱岩右掌擊出,盛怒之下,這一掌使了十成力。

    兩人雙掌相交,砰的一聲,艙中人向後飛出,喀喇喇聲響,撞毀不少桌椅等物。

    俞岱岩但覺掌中一陣劇痛。

    原來适才交了這掌,又已着了道兒,對方掌心暗藏尖刺利器,雙掌一交,幾根尖刺同時穿入他掌中。

    對方雖在他沉重掌力下受傷不輕,但黑暗中不知敵人多寡,不敢冒險徑自搶上擒人,又即躍回船頭。

     隻聽那人咳嗽了幾下,說道:“俞三俠掌力驚人,果是不凡,佩服啊佩服。

    不過在下這掌心七星釘卻也另有一功,咱們半斤八兩,兩敗俱傷!” 俞岱岩急忙取幾顆“天心解毒丹”服下,一抖包裹,取出屠龍寶刀,雙手持柄,呼的一聲,橫掃過去,但聽得嚓的一下輕響,登時将鐵門斬成了兩截,這刀果然鋒銳絕倫。

    他橫七豎八地連斬七八刀,鐵鑄的船艙遇着寶刀,便似紙糊草紮一般。

    艙中那人縱身躍向後艄,叫道:“你連中二毒,還發什麼威?”俞岱岩舞刀追上,攔腰斬去。

     那人見來勢兇猛,順手提起一隻鐵錨一擋,嚓的一聲輕響,鐵錨從中斷截。

    那人向旁躍開,叫道:“要性命還是要寶刀?”俞岱岩道:“好!你給我解藥,我給你寶刀。

    ”這時他腿上中了蚊須針之處漸漸麻癢,料知“天心解毒丹”解不了這毒,這把屠龍刀他是無意中得來,本不如何重視,便将刀擲在艙裡。

     那人大喜,俯身拾起,不住地拂拭摩挲,愛惜無比。

    那人背着月光,面貌瞧不清楚,見他隻是看刀,卻不取解藥。

    俞岱岩覺得掌中疼痛加劇,問道:“解藥呢?”那人哈哈大笑,似乎聽到了滑稽之極的話。

    俞岱岩怒道:“我問你要解藥,有什麼好笑?” 那人伸出左手食指,指着他臉,笑道:“嘻嘻!你這人當真傻了,不等我給解藥,卻先将寶刀給了我?”俞岱岩怒道:“男兒一言,快馬一鞭,我答允以刀換藥,難道還抵賴不成彳先給後給不是一樣?”那人笑道:“你手中有刀,我終究忌憚你三分。

    你打我不過,将刀往江中一抛,未必再撈得到。

    現下刀人我手,還想我再給解藥麼?” 俞岱岩一聽,一股涼氣從心底直冒上來,自忖武當派和天鷹教無怨無仇,這人武功不低,也當是頗有身份之人,既取了屠龍刀,怎能說過的話不算話?他向來行事穩重,原不緻輕易上當,隻是此番一上來便失了先機,孤身陷于敵舟,又兼身中二毒,急欲換取解藥,竟低估了對方的奸詐兇狡,當下沉住了氣,“哼”了一聲,問道:“尊駕高姓大名?” 那人笑道:“在下隻是天鷹教中的無名小卒,武當派要找天鷹教報仇,自有本教教主和衆位堂主接着。

    再說,俞三俠今晚死得不明不白,貴教張三豐祖師便真有通天徹地之能,也未必能知俞三俠是死于何人之手。

    ”他這般說,竟如當俞岱岩已經死了一般。

     俞岱岩隻覺手掌心似有千萬隻螞蟻同時咬噬,痛癢難當,伸手抓住了半截斷錨,心想:“我今日便是不活,也當和你拼個同歸于盡。

    ”聽那人唠唠叨叨,說得高興,俞岱岩猛地裡縱起,左手揮起斷錨,右手推出一掌,往那人面門胸口,同時擊去。

     那人“啊喲”一聲,橫揮屠龍刀想來擋截,百忙中卻沒想到那刀沉重異常,他隻揮出半尺,手腕忽地急沉。

    以他武功,原非使不動此刀,隻是運力之際沒估量到這兵刃竟如此沉重,力道用得不足,那刀直堕下去,砍向他膝蓋。

    那人吃了一驚,臂上使力,待要挺舉大刀,隻覺勁風撲面,半截斷錨直擊過來。

    這一下威猛淩厲,決難抵擋,當下雙足使勁,一個筋鬥,倒翻入江。

     那人雖避開了斷錨的橫掃,但俞岱岩右手那一掌卻沒讓過,一掌正按中他小腹,但覺五髒六腑似乎一齊翻轉,撲通一聲,跌入江中。

     俞岱岩籲了口長氣,見他雖然中掌,兀自牢牢地握住屠龍刀不放,冷笑一聲,心道:“你便搶得了寶刀,終于葬身江底。

    ” 蓦地裡白影閃動,一道白練斜入江心,卷住那人腰間,連人帶刀一起卷上船來。

    俞岱岩吃了一驚,順着白練的來路瞧去,隻見船頭站着一個黑衣漢子,雙手交替,急速扯動白練。

    俞岱岩待欲縱向船頭擊敵,身上毒性發作,倒在船艄,眼前一黑,登時昏去。

     他大駭之下,想要躍下擔架,但手足便似變成了不是自己的,空自使力,卻一動也不能動了,這才想到:“我在錢塘江上中了七星釘和蚊須針的劇毒。

    ” 隻聽得兩個人在說話。

    一人聲音宏大,說道:“閣下高姓?”另一人道:“你不用問我姓名,我隻問你,這單镖接是不接?”俞岱岩心道:“這人聲音嬌嫩,似是女子!”那聲音宏大的人怫然道:“我們龍門镖局難道少了生意,閣下既不肯見告姓名,那麼請光顧别家镖局去吧。

    ”那女子聲音的人道:“臨安府隻龍門镖局還像個樣子,别家镖局都比不上。

    你若做不得主,快去叫總镖頭出來。

    ”言下頗為無禮。

    那聲音宏大的人果然很不高興,說道:“我便是總镖頭。

    在下另有别事,不能相陪,尊客請便吧。

    ” 那女子聲音的人說道:“啊,你便是多臂熊都大錦……”頓了一’頓,才道:“都總镖頭,久仰久仰,我姓殷。

    ”都大錦似略感舒暢,問道:“尊客有甚差遣?”那姓殷的客人道:“我得先問你,你是不是承擔得下。

    這單镖非同小可,卻半分耽誤不得。

    ” 都大錦強抑怒氣,說道:“我這龍門镖局開設二十年來,官镖、鹽镖、金銀珠寶,再大的生意也接過,可從來沒出過半點岔子。

    ” 俞岱岩也聽過都大錦的名頭,知他是少林派的俗家弟子,拳掌單刀,都有相當造詣,尤其一手連珠鋼镖,能一口氣連發七七四十九枚鋼镖,因此江湖上送了他一個外号,叫做“多臂熊”。

    他這龍門镖局在江南一帶也頗有名聲。

    隻武當、少林兩派弟子自來并不親近,因此雖然聞名,并不相識。

     隻聽那姓殷的微微一笑,說道:“我若不知龍門镖局名聲不差,找上門來幹嗎?都總镖頭,我有一單镖交給你,可有三個條款。

    ”都大錦道:“牽扯糾纏的镖我們不接,來曆不明的镖不接,五萬兩銀子以下的镖不接。

    ”他沒聽對方說三個條款,自己先說了三個條款。

     那姓殷的道:“我這單镖啊,對不起得很,可有點兒牽扯糾紛,來曆也不大清白,值得多少銀子,那也難說得很。

    我這三個條款也挺不容易辦到。

    第一,要請你都總镖頭親自押送。

    第二,自臨安府送到湖北襄陽府,必須日夜不停趕路,十天之内送到。

    第三,若有半分差池,嘿嘿,别說你都總镖頭性命不保,叫你龍門镖局滿門雞犬不留。

    ” 隻聽得砰的一聲,想是都大錦伸手拍桌,喝道:“你要找人消遣,也不能找到我龍門镖局來!若不是我瞧你瘦骨伶仃的,身上沒三兩肉,今口先叫你吃點苦頭。

    ” 那姓殷的“嘿嘿”兩聲冷笑,砰嘭、砰嘭幾下,将一些沉重的物事接連抛到了桌上,說道:“這裡二千兩黃金,是保镖的镖金,你先收下了。

    ” 俞岱岩聽了,心下一驚:“二千兩黃金,要值好幾萬兩銀子,做镖局的值百抽十,這幾萬兩镖金,不知要辛苦多少年才掙得起。

    ” 俞岱岩項頸不能轉動,眼睜睜的隻能望着那面插在瓶中的躍鯉镖旗,這時大廳中一片靜寂,唯見營營青蠅,掠面飛過。

    隻聽得都大錦喘息之聲甚是粗重,俞岱岩雖不能見他臉色,但猜想得到,他定是望着桌上那金光燦爛的二千兩黃金,目瞪口呆,心搖神馳,料想他開設镖局,大批的金銀雖然時時見到,但看來看去,總是别人的财物,這時突然見到有二千兩黃金送到面前,隻消一點頭,這二千兩黃金就是他的,又怎能不動心? 過了半響,聽得都大錦問道:“殷大爺,你要我保什麼镖?”那姓殷的道:“我先問你。

    我定下的三個條款,你可能辦到?”都大錦頓了一頓,伸手一拍大腿,道:“殷大爺既出了這等重酬,我姓都的跟你賣命就是了。

    殷大爺的寶物幾時送來?”那姓殷的道:“要你保的镖,便是躺在擔架中的這位爺台。

    ” 此言一出,都大錦“咦”的一聲,固然大為驚訝,而俞岱岩更驚奇無比,忍不住叫道:“我……我……”不料他張大了口,卻吐不出聲音,便似人在噩夢之中,不論如何使勁,周身卻不聽使喚,此時全身俱廢,僅餘下眼睛未盲,耳朵未聾。

    隻聽都大錦問道:“是……是這位爺台?” 那姓殷的道:“不錯。

    你親自護送,換車換馬不換人,日夜不停趕道,十天之内送到湖北襄陽府武當山上,交給武當派掌門祖師張三豐真人。

    ”俞岱岩聽到這句話,籲了一口長氣,心中一寬,聽都大錦道:“武當派?我們少林弟子,雖跟武當派沒什麼梁子,但是……但是,從來沒什麼來往……這個……” 那姓殷的冷冷地道:“這位爺台身上有傷,耽誤片刻,萬金莫贖。

    這單镖你接便接,不接便不接。

    大丈夫一言而決,什麼這個那個的?” 都大錦道:“好,沖着殷大爺的面子,我龍門镖局便接下了。

    ” 那姓殷的微微一笑,說道:“好!今日三月廿八,到四月初九,你如不将這位爺台平平安安送上武當山,我叫你龍門镖局滿門雞犬不留!”但聽得嗤嗤聲響,十餘枚細小的銀針激射而出,釘在那隻插着镖旗的瓷瓶之上,砰的一響,瓷瓶裂成數十片,四散飛迸。

    這一手發射暗器的功夫,當真駭人耳目。

    都大錦“啊喲”一聲驚呼。

    俞岱岩也心中一凜。

    隻聽那姓殷的喝道:“走吧!”擡着俞岱岩的人将擔架放落在地,一擁而出。

     過了半晌,都大錦才定下神來,走到俞岱岩跟前,說道:“這位爺台高姓大名,可是武當派的麼?”俞岱岩隻向他凝望,沒法回答。

    但見這都總镖頭約莫五十來歲年紀’身材魁偉,手臂上肌肉虬結,相貌威武,顯是一位外家好手。

     都大錦又道:“這位殷大爺俊秀文雅,顯然是個妙齡女子,不知何以要喬裝改扮?想不到她武功如此了得,卻不知是哪一家哪一歡的?”他連問數聲,俞岱岩索性閉上雙眼,不去理他。

    都大錦心下嘀陸,他自己是發射暗器的好手,“多臂熊”的外号說出來也甚響亮,但這姓殷的女子袖子一揚,數十枚細如牛毛的銀針竟将一隻大瓷瓶打得粉碎,這份功夫,遠非自己所及。

     都大錦主理龍門镖局二十餘年,江湖上的奇事也不知見過多少,但以二千兩黃金的镖金來托保一個活人,别說自己手裡從未接過,隻怕天下各處的镖行也聞所未聞。

    雖對這單镖心生狐疑,但镖金豐厚,且走镖的以少惹麻煩為上,也不再和俞岱岩多說。

    當下收起黃金,命人擡俞岱岩入房休息,好飲好食供養,随即召集镖局中各名镖頭,套車趕馬,預備上道。

     各人飽餐已畢,結束定當,趟子手抱了鍵局裡的躍鯉镖旗,走出镖局大門,一展旗子,大聲喝道:“龍門鯉魚躍,魚兒化為龍。

    ” 俞岱岩躺在大車之中,心下大是感慨:“我俞岱岩縱橫江湖,生平沒将保镖護院的瞧在眼内,想不到今日遭此大難,卻要他們護送我上武當山去。

    ”又想:“救我的這位姓殷朋友不知是誰?都總镖頭說他形貌俊秀文雅,是女子所扮,但武功卓絕,行事出人意表,隻可惜我不能見她一面,更不能謝她一句。

    我俞岱岩若能不死,此恩必報。

    ” 一行人馬不停蹄地向西趕路,護镖的除了都、祝、史三個镖頭外,另有四個年輕力壯的青年镖師。

    各人騎的都是快馬,真便如那姓殷的所說,一路上換車換馬不換人,日夜不停地趱程趕路。

    當出臨安西門之時,都大錦滿腹疑慮,料得到這一路上不知要有多少場惡鬥,哪知道離浙江、過安徽、入鄂境,數日來竟太平無事。

    這一日過了樊城,經太平店、仙人渡、光化縣,渡漢水來到老河口,離武當山已隻一日路程。

     次日未到午牌時分,已抵雙井子,去武當山已不過數十裡地,一路上雖趕得辛苦,總算沒誤了那姓殷客人所定的期限,剛好于四月初九抵達武當山。

    這些日來埋頭趕路,大夥兒人人都擔着極重的心事。

    直到此時,一衆镖師才心中大寬。

     其時正當春末夏初,山道上繁花迎人,殊足暢懷。

    都大錦伸馬鞭指着隐入雲中的天柱峰,說道:“祝三弟,近年來武當派聲勢挺盛,雖還及不上我少林派,然而武當七俠名頭響亮,在江湖上闖下了極煊赫的萬兒。

    瞧這天柱峰高聳入雲,常言道人傑地靈,那武當派看來當真有幾下子。

    ”祝镖頭道:“武當派近年聲威雖大,畢竟根基尚淺,跟少林派千餘年的道行相比,可萬萬不及了。

    就憑總镖頭這二十四手降魔掌和四十九枚連珠鋼镖,武當派中人便決不能有如此精純的造詣!”史镖頭接口道:“是啊。

    江湖上的傳言多半靠不住。

    武當七俠的聲名響是響的,但真實功夫到底如何,咱們都沒見過。

    隻怕是江湖上一些未見過世面的鄉下佬加油添醬,将他們的本領吹了上天!” 都大錦微微一笑,他見識可比祝史二人高得多了,心知武當七俠盛名決非幸緻,人家定有驚人藝業,隻他走镖二十餘年,罕逢敵手,對自己的功夫卻也十分信得過,聽祝史二人一吹一唱地給自己捧場,這些話已不知聽了多少遍,仍不自禁地得意。

     行得一程,山道漸窄,三騎已不能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