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天涯思君不可忘
關燈
小
中
大
山下,立即送還寶劍。
這是少林寺千年來的規矩,還請包涵。
” 郭襄聽他言語有禮,心下躊躇:“倘若不留短劍,勢必有場争鬥,我孤身一人,如何是阖寺僧衆的敵手?但若留下短劍,豈不将外公、爹爹、媽媽、大哥哥、龍姊姊的面子一股腦兒都丢得幹淨?” 她一時沉吟未決,蓦地裡眼前黃影晃動,一人喝道:“到少林寺來既帶劍,又傷人,世上焉有是理?”勁風飒然,五隻手指往劍鞘上抓來。
這僧人若不貿然出手,郭襄一番遲疑之後,多半便會留下短劍。
她和乃姊郭芙的性子大不相同,雖然豪爽,卻不魯莽,眼前情境既極不利,便會暫忍一時之氣,日後去和外公、爹媽商量,再找回這場子。
但對方突然逞強,豈能眼睜睜地讓他奪去佩劍? 那僧人的擒拿手法既狠且巧,一抓住劍鞘,心想郭襄定會向裡回奪,一個和尚跟一個年輕女子拉拉扯扯,大是不雅,運勁向左斜推,跟着抓而向右。
郭襄給他這麼一推一抓,果然已拿不牢劍鞘,當即握住劍柄,刷的一聲,寒光出匣。
那僧人右手将劍鞘奪了過去,左手卻有兩根手指為短劍順勢割傷,劇痛之下,抛下劍鞘,往旁退開。
衆僧人見同門受傷,無不驚怒,揮杖舞棍,一齊攻來。
郭襄心想:“一不做,二不休,反正今日已不能善罷。
”使出家傳的“落英劍法”,便往山下沖去。
衆僧人排成三列,迎面擋住。
那“落英劍法”乃黃藥師從“桃華落英掌法”的路子中演化而來,雖不若“玉箫劍法”精妙,卻也是桃花島一絕。
但見青光激蕩,劍花似落英缤紛,四散而下,霎時間僧人中又有兩人受傷。
背後數名僧人跟着搶到,居高臨下夾攻。
按理郭襄早抵擋不住,但少林僧衆慈悲為本,戒律精嚴,不願傷她性命,所出招數都非殺手,隻求将她制住,訓誡一番,扣下兵刃,逐下山去。
可是郭襄劍光錯落,卻也不易攻得近身。
衆僧初時隻道一個妙齡女郎,還不輕易打發?待見她劍法精奇,始知她若非名門之女,便是名師之徒,多半得罪不得,出招時更有分寸,同時急報羅漢堂首座無色禅師。
正鬥之間,一個高瘦老僧緩步走近,雙手籠在袖中,微笑觀鬥。
兩名僧人走到他身前,低聲桌告了幾句。
郭襄已鬥得氣喘籲籲,劍法淩亂,大聲喝道:“說什麼天下武學之源,原來是十多個和尚一擁而上,圍攻一個女子。
” 那老僧便是羅漢堂首座無色禅師,聽她這麼說,便道:“各人住手!”衆僧人立時罷手躍開。
無色禅師道:“姑娘貴姓,令尊和令師是誰?光臨少林寺,不知有何貴幹?” 郭襄心道:“我爹娘的姓名不能告訴你。
我到少林寺來是為了打聽大哥哥的訊息,那也不能當衆述說。
眼下已鬧成這等模樣,日後爹娘和大哥哥知道了定要怪我,不如悄悄地溜了吧。
”說道:“我的姓名不能跟你說,我不過見山上風景優美,這便上米遊覽玩耍。
原來少林寺比皇宮内院還厲害,動不動便扣人兵刃。
請問大師,我進了貴寺山門沒有?這少室山是少林寺全山買下來的不是?當日達摩祖師傳下武藝,想來也不過教衆僧侶強身健體,便于參禅成佛,想不到少林寺名頭越大,武功越高,恃衆逞強的名頭也越響。
好,你們要扣我兵刃,這便留下,就算将我殺了,也滅不了口,今日之事,江湖上不會沒人知曉。
” 她本來伶牙俐齒,這件事也并非全是她過錯,一席話隻将無色禅師說得啞口無言。
郭襄鑒貌辨色,心想:“這番胡鬧我固怕人知曉,看來少林寺更加不願張揚。
十多個和尚圍攻一個年輕姑娘,說出去有什麼好聽?”随即将短劍往地下一擲,舉步便行。
無色禅師斜步上前,袍袖一拂,卷起短劍,雙手托起劍身,說道:“姑娘既不願見示家門師承,這口寶劍還請收回,老衲恭送下山。
” 郭襄嫣然一笑,說道:“還是老和尚通情達理,這才是名家風範呢。
”她既占到便宜,順口便贊了無色一句,伸手拿劍,一提之下,不禁吃驚。
原來對方掌心生出一股吸力,她雖抓住劍柄,卻不能提起劍身。
她連運三下勁,始終無法取過短劍,說道:“好啊,你是顯功夫來着。
”突然間左手斜揮,輕輕拂向他左頸天鼎、巨骨兩穴。
無色心下一凜,斜身閃避,氣勁便此略松,郭襄應手提起短劍。
無色道:“好俊的蘭花拂穴手功夫!姑娘跟桃花島主怎生稱呼?” 郭襄笑道:“祧花島主嗎?我便叫他做老東邪。
”桃花島主東邪黃藥師是郭襄的外公,他性子怪僻,向來不遵禮法。
他叫外孫女兒“小東邪”,郭襄便叫他“老東邪”,黃藥師非但不以為忤,反而歡喜。
無色少年時出身綠林,雖在禅門中數十年修持,佛學精湛,但往日豪氣仍然不減,否則怎能與楊過結成好友?見這小姑娘不肯說出師承來曆,偏要試她出來,朗聲笑道:“小姑娘接我十招,瞧老和尚眼力如何,能不能說出你的門派?” 郭襄道:“十招中瞧不出,那便如何?”無色禅師哈哈大笑,說道:“姑娘若接得下老衲十招,那還有什麼說的,自然唯命是從。
”郭襄指着覺遠道:“我和這位大師昔年曾有一面之緣,要代他求一個情。
倘若十招中你說不出我的師父是誰,你須得答允我,可不能再難為這位大師了。
” 無色甚感奇怪,心想覺遠迂腐騰騰,數十年來在藏經閣中管書,從來不與外人交往,怎會跟這個美貌女郎攀上了交情?說道:“我們本來就沒難為他啊。
本寺僧衆犯了戒律,不論是誰,均須受罰,那也不算是什麼難為。
”郭襄小嘴一扁,冷笑道:“哼,說來說去,你還是混賴。
” 無色雙掌一擊,道:“好,依你,依你。
老衲倘若輸了,便代覺遠師弟挑這三千一百零八擔水。
姑娘小心,我要出招了。
” 郭襄跟他說話之時,心下早計議定當:“老和尚氣凝如山,武功了得,倘若由他出招,我竭力抵禦,非顯出爹爹媽媽的武功不可。
不如我占了機先,連發十招。
”聽他說到“姑娘小心,我要出招了”這兩句話,不待他出掌擡腿,嗤的一聲,短劍當胸直刺過去,使的仍是桃花島“落英劍法”中的一招,叫做“萬紫千紅”,劍尖刺出去時不住顫動,使對手瞧不定劍尖到底攻向何處。
無色知道厲害,不敢對攻,當即斜身閃開。
郭襄喝道:“第二招來了!”短劍回轉,自下而上倒刺,卻是全真派劍法中一招“天紳倒懸”。
無色道:“好,是全真劍法。
”郭襄道:“那也未必。
”短劍一刺落空,見無色反守為攻,伸指徑來拿自己手腕,暗吃一驚:“老和尚果然了得,在如此兇險的劍招之下,赤手空拳,居然還能搶攻。
”見他手指伸到面門,短劍晃了幾晃,使的竟是打狗棒法中的一招“惡犬攔路”,乃屬“封”字訣。
她自幼和丐幫的前任幫主魯有腳交好,喝酒猜拳之餘,有時便纏着他比試武藝。
丐幫中雖有規矩,打狗棒法是鎮幫神技,非幫主不傳,但魯有腳使動之際,郭襄終于偷學了一招半式。
何況先任幫主黃蓉是她母親,現任幫主耶律齊是她姊夫,這打狗棒法她看到的次數着實不少,雖不明其中訣竅,但猛地裡依樣葫蘆地使出一招來,卻也駭人耳目。
無色的手指剛要碰到她手腕,突然白光閃動,劍鋒來勢神妙無方,險些兒五根手指一齊削斷,總算他武功卓絕,變招快速,百忙中急退兩步,但嗤嗤聲響,左袖已給短劍劃破了一條長口子。
無色禅師變色斜睨,背上驚出了一陣冷汗。
郭襄大是得意,笑道:“這是什麼劍法?”其實天下根本無此劍術,她隻不過偷學到一招打狗棒法,用在劍招之中,隻因那打狗棒法過于奧妙,她雖使得似是而非,卻也将一位大名鼎鼎的少林高僧驚得滿腹疑團,瞠目不知所對。
郭襄心想:“我隻須再使得幾招打狗棒法,非殺得老和尚大敗虧輸不可,隻可惜除了這一下子,我再也不會了。
”不待無色緩過氣來,短劍輕揚,飄身而進,姿态飄飄若仙,劍鋒向無色的下盤連點數點,卻是從小龍女處學來的一招玉女劍法“小園藝菊”。
那玉女劍法乃當年女俠林朝英所創,絕少現于江湖,不但劍招淩厲,且講究豐神脫俗,姿式娴雅,與少林派的“達摩劍法”、“羅漢劍法”等等的剛猛路子截然不同,其實以劍法而論,也未必真的勝于少林各路劍術,隻不過驟然瞧來,美極麗絕,有如佛經中雲:“容儀婉媚,莊嚴和雅,端正可喜,觀者無厭。
”衆僧從所未見,無不又驚又喜。
無色禅師雖和楊過交好,卻也沒見他使過玉女劍法,見郭襄這一劍豐神清麗,隻盼再看一招,便斜身閃避,待她再發。
郭襄劍招陡變,東趨西走,連削數劍。
張君寶在旁看得出神,忽地“噫”的一聲。
原來郭襄這一招卻是“四通八達”,三年前楊過在華山之巅傳授張君寶,郭襄在旁瞧在眼中,這時便使了出來。
當年楊過所授的乃是掌法,這時郭襄變為劍法,威力已減弱了不少,但劍術之奇,卻足以令無色暗暗心驚。
屈指數來,郭襄已使了五招,無色竟瞧不出絲毫頭緒。
他盛年時縱橫江湖,閱曆極富,十餘年來身任羅漢堂首座,更精研各家各派武功,與本寺的武功參照比較,以收截長補短、切磋攻錯之效。
因此他自信不論對方如何了得,數招中必能瞧出他來曆,他見郭襄年幼,和她約到十招,已留下極大餘地。
豈知郭襄的父母師友盡是當代第一流高手,她在每人的武功中截出一招,東拉西扯地一番雜拌,隻瞧得無色眼花缭亂,哪裡說得出名目。
那“四通八達”的四劍八式一過,無色心念一動:“我若任她出招,隻怕她怪招源源不絕,别說十招,一百招也未必能瞧出端倪。
隻有我發招猛攻,她便非使出本門武功拆解不可。
”當即上身左轉,一招“雙貫耳”,雙拳虎口相對,劃成弧形,交相撞擊。
郭襄見他拳勢勁力奇大,不敢擋架,身形一扭,竟從雙掌之間溜了過去。
她當年聽聞瑛姑有門“泥鳅功”,身形滑溜,弱不敵強時便可施展,曾請琪姑稍加指點,這時便依樣葫蘆。
她功力身法自均不及琪姑,但無色禅師也并不真下殺手,任由她輕輕溜開。
無色喝彩道:“好身法,再接我一招。
”左掌圈花揚起,屈肘當胸,虎口朝上,正是少林拳中的“黃莺落架”。
他是少林寺的武學大師,身份不同,雖然所會武功之雜猶勝郭襄,但每一招每一式使的均是純正本門武功。
少林拳門戶正大,看來平平無奇,練到精深之處,實是威力無窮。
他這左掌圈花揚動,郭襄但覺自己上半身已全在掌力籠罩之下,當即倒轉劍柄,以劍作為手指,使一招從武修文處學來的“一陽指”,徑點無色手腕上腕骨、陽谷、養老三穴。
她于“一陽指”點穴法實隻學到一點兒皮毛,膚淺之至,但一指點三穴的手法,卻正是一陽指功夫的精要所在。
一燈大師的一陽指功夫天下馳名,無色禅師自然識得,陡見郭襄出此一招,一驚之下,急忙縮手變招。
其實無色若不縮手,任她連撞三處穴道,簦時可發覺這“一陽指”功夫并非貨真價實,但雙方各出全力搏鬥之際,他豈肯輕易以一世英名冒險相試?何況對方既使到“一陽指”,自當大有來曆,須以善罷為宜。
郭襄嫣然一笑,道:“大和尚倒識得厲害!”無色哼了一聲,擊出一招“單鳳朝陽”,這一招雙手大開大阖,寬打高舉,勁力到處,郭襄手中短劍拿捏不住,脫手落地。
她明知對方不會當真狠下殺手,也不驚惶,雙拳交錯,若有若無,正是老頑童周伯通得意傑作七十二路空明拳中第五十四路“妙手空空”。
這路拳法是周伯通所自創,江湖上并未流傳,無色雖然淵博,卻也不識。
他雙掌劃弧,發出一招“偏花七星”,雙掌如電,一下子切到了郭襄掌上,她若不出内力相抗,手掌便須向後一拗而斷。
這一招少林派基本功夫“偏花七星”似慢實快,似輕實重,雖是“闖少林”的姿式,意勁内力卻出自“神化少林”,原是少林拳法中的極高境界。
郭襄手掌受制,心想:“難道你真會折斷我的掌骨不成?”順手一揮,使出一招“鐵蒲扇手”,以掌對掌,反擊過去。
這一招她是從武修文之妻完顔萍處學來,是當年“鐵掌水上飄”裘千仞傳下來的心法。
這鐵掌功在武學諸家掌法之中向稱剛猛第一,無色禅師精研掌法,如何不知?眼見這年輕女郎猛地裡使出這招鐵掌幫的看家掌法,不禁一驚,倘若硬拼掌力,一來不願便此傷她,二來也不願讓對方打到自身。
他生性忠厚豪邁,見郭襄每一招都使得似模似樣,一時之間卻沒想到要精研這許多門派的武功,豈是這二十歲不到的少女所能辦到,明知對方勁力有限,仍急忙收掌,退開半丈。
郭襄嫣然一笑,叫道:“第十招來了,你瞧我是什麼門派?”左手揚起,和身欺上,右手伸出,便去托拿無色下颚。
無色和旁觀衆僧情不自禁地都一聲驚呼。
這一招“苦海回頭”,正是少林派正宗拳藝羅漢拳中的一招,乃别派所無。
這一招的用意是左手按住敵人頭頂,右手托住敵人下颚,将他頭頸扭轉,重則扭斷頭頸,輕則卸脫關節,是一招極厲害的殺手。
無色禅師見她竟使到這一一招羅漢拳,當真是孔夫子面前讀孝經,魯班門口弄大斧,不由得又好氣,又好笑。
這路拳法他在數十年前早已拆得滾瓜爛熟,一碰上不假思索,便随手施應,即令是睡着了,遇到這路招式隻怕也能對拆,當下斜身踏步,左手橫過郭襄身前,一翻手,已扣住她右肩,右手疾如閃電,伸手到她頸後。
這一招叫做“挾山超海”,原是拆解那招“苦海回頭”的不二法門,雙手一提,便能将敵人身子提得離地橫起。
郭襄接下去本可用“盤肘”式反壓他的手肘,既能脫困,又可反制敵人,但無色禅師這一招實在來得太快,眼睛一瞬,身子便已遭提起,她身落入手,雙足離地,自然是輸了。
無色禅師随手将郭襄制住,心中一怔:“糟糕!我隻顧取勝,卻沒想到辨認她的師承門派。
她在十招中使了十門不同武功,那是如何說法?我總不能說她是少林派!” 郭襄用力掙紮,叫道:“放開我!”隻聽得铮的一聲響,從她身上掉下了一件物事。
郭襄又叫:“老和尚,你還不放我?” 無色禅師眼中看出衆生平等,别說已無男女之分,縱是馬牛豬犬,他也一視同仁,笑道:“你别怕,老和尚自然放你!”說着雙手輕輕一送,将她抛出二丈之外。
這一番動手,郭襄雖然受制,但無色在十招之内終究認不出她的門派,正要出言服輸,一低頭,忽見地下黑黝黝的一團物事,乃是兩個小小的鐵鑄羅漢。
郭襄落地站定,說道:“大和尚,你可認輸了吧?” 無色擡起頭來喜容滿面,笑道:“我怎麼會輸?我知道令尊是大俠郭靖,令堂是女俠黃蓉,你外公是桃花島黃島主。
郭二小姐的芳名,是一個襄陽的‘襄’字。
令尊學兼江南七怪、桃花島、九指神丐、全真派各家之長。
郭二小姐家學淵源,身手果然不凡。
” 這一番話隻把郭襄聽得瞠目結舌
這是少林寺千年來的規矩,還請包涵。
” 郭襄聽他言語有禮,心下躊躇:“倘若不留短劍,勢必有場争鬥,我孤身一人,如何是阖寺僧衆的敵手?但若留下短劍,豈不将外公、爹爹、媽媽、大哥哥、龍姊姊的面子一股腦兒都丢得幹淨?” 她一時沉吟未決,蓦地裡眼前黃影晃動,一人喝道:“到少林寺來既帶劍,又傷人,世上焉有是理?”勁風飒然,五隻手指往劍鞘上抓來。
這僧人若不貿然出手,郭襄一番遲疑之後,多半便會留下短劍。
她和乃姊郭芙的性子大不相同,雖然豪爽,卻不魯莽,眼前情境既極不利,便會暫忍一時之氣,日後去和外公、爹媽商量,再找回這場子。
但對方突然逞強,豈能眼睜睜地讓他奪去佩劍? 那僧人的擒拿手法既狠且巧,一抓住劍鞘,心想郭襄定會向裡回奪,一個和尚跟一個年輕女子拉拉扯扯,大是不雅,運勁向左斜推,跟着抓而向右。
郭襄給他這麼一推一抓,果然已拿不牢劍鞘,當即握住劍柄,刷的一聲,寒光出匣。
那僧人右手将劍鞘奪了過去,左手卻有兩根手指為短劍順勢割傷,劇痛之下,抛下劍鞘,往旁退開。
衆僧人見同門受傷,無不驚怒,揮杖舞棍,一齊攻來。
郭襄心想:“一不做,二不休,反正今日已不能善罷。
”使出家傳的“落英劍法”,便往山下沖去。
衆僧人排成三列,迎面擋住。
那“落英劍法”乃黃藥師從“桃華落英掌法”的路子中演化而來,雖不若“玉箫劍法”精妙,卻也是桃花島一絕。
但見青光激蕩,劍花似落英缤紛,四散而下,霎時間僧人中又有兩人受傷。
背後數名僧人跟着搶到,居高臨下夾攻。
按理郭襄早抵擋不住,但少林僧衆慈悲為本,戒律精嚴,不願傷她性命,所出招數都非殺手,隻求将她制住,訓誡一番,扣下兵刃,逐下山去。
可是郭襄劍光錯落,卻也不易攻得近身。
衆僧初時隻道一個妙齡女郎,還不輕易打發?待見她劍法精奇,始知她若非名門之女,便是名師之徒,多半得罪不得,出招時更有分寸,同時急報羅漢堂首座無色禅師。
正鬥之間,一個高瘦老僧緩步走近,雙手籠在袖中,微笑觀鬥。
兩名僧人走到他身前,低聲桌告了幾句。
郭襄已鬥得氣喘籲籲,劍法淩亂,大聲喝道:“說什麼天下武學之源,原來是十多個和尚一擁而上,圍攻一個女子。
” 那老僧便是羅漢堂首座無色禅師,聽她這麼說,便道:“各人住手!”衆僧人立時罷手躍開。
無色禅師道:“姑娘貴姓,令尊和令師是誰?光臨少林寺,不知有何貴幹?” 郭襄心道:“我爹娘的姓名不能告訴你。
我到少林寺來是為了打聽大哥哥的訊息,那也不能當衆述說。
眼下已鬧成這等模樣,日後爹娘和大哥哥知道了定要怪我,不如悄悄地溜了吧。
”說道:“我的姓名不能跟你說,我不過見山上風景優美,這便上米遊覽玩耍。
原來少林寺比皇宮内院還厲害,動不動便扣人兵刃。
請問大師,我進了貴寺山門沒有?這少室山是少林寺全山買下來的不是?當日達摩祖師傳下武藝,想來也不過教衆僧侶強身健體,便于參禅成佛,想不到少林寺名頭越大,武功越高,恃衆逞強的名頭也越響。
好,你們要扣我兵刃,這便留下,就算将我殺了,也滅不了口,今日之事,江湖上不會沒人知曉。
” 她本來伶牙俐齒,這件事也并非全是她過錯,一席話隻将無色禅師說得啞口無言。
郭襄鑒貌辨色,心想:“這番胡鬧我固怕人知曉,看來少林寺更加不願張揚。
十多個和尚圍攻一個年輕姑娘,說出去有什麼好聽?”随即将短劍往地下一擲,舉步便行。
無色禅師斜步上前,袍袖一拂,卷起短劍,雙手托起劍身,說道:“姑娘既不願見示家門師承,這口寶劍還請收回,老衲恭送下山。
” 郭襄嫣然一笑,說道:“還是老和尚通情達理,這才是名家風範呢。
”她既占到便宜,順口便贊了無色一句,伸手拿劍,一提之下,不禁吃驚。
原來對方掌心生出一股吸力,她雖抓住劍柄,卻不能提起劍身。
她連運三下勁,始終無法取過短劍,說道:“好啊,你是顯功夫來着。
”突然間左手斜揮,輕輕拂向他左頸天鼎、巨骨兩穴。
無色心下一凜,斜身閃避,氣勁便此略松,郭襄應手提起短劍。
無色道:“好俊的蘭花拂穴手功夫!姑娘跟桃花島主怎生稱呼?” 郭襄笑道:“祧花島主嗎?我便叫他做老東邪。
”桃花島主東邪黃藥師是郭襄的外公,他性子怪僻,向來不遵禮法。
他叫外孫女兒“小東邪”,郭襄便叫他“老東邪”,黃藥師非但不以為忤,反而歡喜。
無色少年時出身綠林,雖在禅門中數十年修持,佛學精湛,但往日豪氣仍然不減,否則怎能與楊過結成好友?見這小姑娘不肯說出師承來曆,偏要試她出來,朗聲笑道:“小姑娘接我十招,瞧老和尚眼力如何,能不能說出你的門派?” 郭襄道:“十招中瞧不出,那便如何?”無色禅師哈哈大笑,說道:“姑娘若接得下老衲十招,那還有什麼說的,自然唯命是從。
”郭襄指着覺遠道:“我和這位大師昔年曾有一面之緣,要代他求一個情。
倘若十招中你說不出我的師父是誰,你須得答允我,可不能再難為這位大師了。
” 無色甚感奇怪,心想覺遠迂腐騰騰,數十年來在藏經閣中管書,從來不與外人交往,怎會跟這個美貌女郎攀上了交情?說道:“我們本來就沒難為他啊。
本寺僧衆犯了戒律,不論是誰,均須受罰,那也不算是什麼難為。
”郭襄小嘴一扁,冷笑道:“哼,說來說去,你還是混賴。
” 無色雙掌一擊,道:“好,依你,依你。
老衲倘若輸了,便代覺遠師弟挑這三千一百零八擔水。
姑娘小心,我要出招了。
” 郭襄跟他說話之時,心下早計議定當:“老和尚氣凝如山,武功了得,倘若由他出招,我竭力抵禦,非顯出爹爹媽媽的武功不可。
不如我占了機先,連發十招。
”聽他說到“姑娘小心,我要出招了”這兩句話,不待他出掌擡腿,嗤的一聲,短劍當胸直刺過去,使的仍是桃花島“落英劍法”中的一招,叫做“萬紫千紅”,劍尖刺出去時不住顫動,使對手瞧不定劍尖到底攻向何處。
無色知道厲害,不敢對攻,當即斜身閃開。
郭襄喝道:“第二招來了!”短劍回轉,自下而上倒刺,卻是全真派劍法中一招“天紳倒懸”。
無色道:“好,是全真劍法。
”郭襄道:“那也未必。
”短劍一刺落空,見無色反守為攻,伸指徑來拿自己手腕,暗吃一驚:“老和尚果然了得,在如此兇險的劍招之下,赤手空拳,居然還能搶攻。
”見他手指伸到面門,短劍晃了幾晃,使的竟是打狗棒法中的一招“惡犬攔路”,乃屬“封”字訣。
她自幼和丐幫的前任幫主魯有腳交好,喝酒猜拳之餘,有時便纏着他比試武藝。
丐幫中雖有規矩,打狗棒法是鎮幫神技,非幫主不傳,但魯有腳使動之際,郭襄終于偷學了一招半式。
何況先任幫主黃蓉是她母親,現任幫主耶律齊是她姊夫,這打狗棒法她看到的次數着實不少,雖不明其中訣竅,但猛地裡依樣葫蘆地使出一招來,卻也駭人耳目。
無色的手指剛要碰到她手腕,突然白光閃動,劍鋒來勢神妙無方,險些兒五根手指一齊削斷,總算他武功卓絕,變招快速,百忙中急退兩步,但嗤嗤聲響,左袖已給短劍劃破了一條長口子。
無色禅師變色斜睨,背上驚出了一陣冷汗。
郭襄大是得意,笑道:“這是什麼劍法?”其實天下根本無此劍術,她隻不過偷學到一招打狗棒法,用在劍招之中,隻因那打狗棒法過于奧妙,她雖使得似是而非,卻也将一位大名鼎鼎的少林高僧驚得滿腹疑團,瞠目不知所對。
郭襄心想:“我隻須再使得幾招打狗棒法,非殺得老和尚大敗虧輸不可,隻可惜除了這一下子,我再也不會了。
”不待無色緩過氣來,短劍輕揚,飄身而進,姿态飄飄若仙,劍鋒向無色的下盤連點數點,卻是從小龍女處學來的一招玉女劍法“小園藝菊”。
那玉女劍法乃當年女俠林朝英所創,絕少現于江湖,不但劍招淩厲,且講究豐神脫俗,姿式娴雅,與少林派的“達摩劍法”、“羅漢劍法”等等的剛猛路子截然不同,其實以劍法而論,也未必真的勝于少林各路劍術,隻不過驟然瞧來,美極麗絕,有如佛經中雲:“容儀婉媚,莊嚴和雅,端正可喜,觀者無厭。
”衆僧從所未見,無不又驚又喜。
無色禅師雖和楊過交好,卻也沒見他使過玉女劍法,見郭襄這一劍豐神清麗,隻盼再看一招,便斜身閃避,待她再發。
郭襄劍招陡變,東趨西走,連削數劍。
張君寶在旁看得出神,忽地“噫”的一聲。
原來郭襄這一招卻是“四通八達”,三年前楊過在華山之巅傳授張君寶,郭襄在旁瞧在眼中,這時便使了出來。
當年楊過所授的乃是掌法,這時郭襄變為劍法,威力已減弱了不少,但劍術之奇,卻足以令無色暗暗心驚。
屈指數來,郭襄已使了五招,無色竟瞧不出絲毫頭緒。
他盛年時縱橫江湖,閱曆極富,十餘年來身任羅漢堂首座,更精研各家各派武功,與本寺的武功參照比較,以收截長補短、切磋攻錯之效。
因此他自信不論對方如何了得,數招中必能瞧出他來曆,他見郭襄年幼,和她約到十招,已留下極大餘地。
豈知郭襄的父母師友盡是當代第一流高手,她在每人的武功中截出一招,東拉西扯地一番雜拌,隻瞧得無色眼花缭亂,哪裡說得出名目。
那“四通八達”的四劍八式一過,無色心念一動:“我若任她出招,隻怕她怪招源源不絕,别說十招,一百招也未必能瞧出端倪。
隻有我發招猛攻,她便非使出本門武功拆解不可。
”當即上身左轉,一招“雙貫耳”,雙拳虎口相對,劃成弧形,交相撞擊。
郭襄見他拳勢勁力奇大,不敢擋架,身形一扭,竟從雙掌之間溜了過去。
她當年聽聞瑛姑有門“泥鳅功”,身形滑溜,弱不敵強時便可施展,曾請琪姑稍加指點,這時便依樣葫蘆。
她功力身法自均不及琪姑,但無色禅師也并不真下殺手,任由她輕輕溜開。
無色喝彩道:“好身法,再接我一招。
”左掌圈花揚起,屈肘當胸,虎口朝上,正是少林拳中的“黃莺落架”。
他是少林寺的武學大師,身份不同,雖然所會武功之雜猶勝郭襄,但每一招每一式使的均是純正本門武功。
少林拳門戶正大,看來平平無奇,練到精深之處,實是威力無窮。
他這左掌圈花揚動,郭襄但覺自己上半身已全在掌力籠罩之下,當即倒轉劍柄,以劍作為手指,使一招從武修文處學來的“一陽指”,徑點無色手腕上腕骨、陽谷、養老三穴。
她于“一陽指”點穴法實隻學到一點兒皮毛,膚淺之至,但一指點三穴的手法,卻正是一陽指功夫的精要所在。
一燈大師的一陽指功夫天下馳名,無色禅師自然識得,陡見郭襄出此一招,一驚之下,急忙縮手變招。
其實無色若不縮手,任她連撞三處穴道,簦時可發覺這“一陽指”功夫并非貨真價實,但雙方各出全力搏鬥之際,他豈肯輕易以一世英名冒險相試?何況對方既使到“一陽指”,自當大有來曆,須以善罷為宜。
郭襄嫣然一笑,道:“大和尚倒識得厲害!”無色哼了一聲,擊出一招“單鳳朝陽”,這一招雙手大開大阖,寬打高舉,勁力到處,郭襄手中短劍拿捏不住,脫手落地。
她明知對方不會當真狠下殺手,也不驚惶,雙拳交錯,若有若無,正是老頑童周伯通得意傑作七十二路空明拳中第五十四路“妙手空空”。
這路拳法是周伯通所自創,江湖上并未流傳,無色雖然淵博,卻也不識。
他雙掌劃弧,發出一招“偏花七星”,雙掌如電,一下子切到了郭襄掌上,她若不出内力相抗,手掌便須向後一拗而斷。
這一招少林派基本功夫“偏花七星”似慢實快,似輕實重,雖是“闖少林”的姿式,意勁内力卻出自“神化少林”,原是少林拳法中的極高境界。
郭襄手掌受制,心想:“難道你真會折斷我的掌骨不成?”順手一揮,使出一招“鐵蒲扇手”,以掌對掌,反擊過去。
這一招她是從武修文之妻完顔萍處學來,是當年“鐵掌水上飄”裘千仞傳下來的心法。
這鐵掌功在武學諸家掌法之中向稱剛猛第一,無色禅師精研掌法,如何不知?眼見這年輕女郎猛地裡使出這招鐵掌幫的看家掌法,不禁一驚,倘若硬拼掌力,一來不願便此傷她,二來也不願讓對方打到自身。
他生性忠厚豪邁,見郭襄每一招都使得似模似樣,一時之間卻沒想到要精研這許多門派的武功,豈是這二十歲不到的少女所能辦到,明知對方勁力有限,仍急忙收掌,退開半丈。
郭襄嫣然一笑,叫道:“第十招來了,你瞧我是什麼門派?”左手揚起,和身欺上,右手伸出,便去托拿無色下颚。
無色和旁觀衆僧情不自禁地都一聲驚呼。
這一招“苦海回頭”,正是少林派正宗拳藝羅漢拳中的一招,乃别派所無。
這一招的用意是左手按住敵人頭頂,右手托住敵人下颚,将他頭頸扭轉,重則扭斷頭頸,輕則卸脫關節,是一招極厲害的殺手。
無色禅師見她竟使到這一一招羅漢拳,當真是孔夫子面前讀孝經,魯班門口弄大斧,不由得又好氣,又好笑。
這路拳法他在數十年前早已拆得滾瓜爛熟,一碰上不假思索,便随手施應,即令是睡着了,遇到這路招式隻怕也能對拆,當下斜身踏步,左手橫過郭襄身前,一翻手,已扣住她右肩,右手疾如閃電,伸手到她頸後。
這一招叫做“挾山超海”,原是拆解那招“苦海回頭”的不二法門,雙手一提,便能将敵人身子提得離地橫起。
郭襄接下去本可用“盤肘”式反壓他的手肘,既能脫困,又可反制敵人,但無色禅師這一招實在來得太快,眼睛一瞬,身子便已遭提起,她身落入手,雙足離地,自然是輸了。
無色禅師随手将郭襄制住,心中一怔:“糟糕!我隻顧取勝,卻沒想到辨認她的師承門派。
她在十招中使了十門不同武功,那是如何說法?我總不能說她是少林派!” 郭襄用力掙紮,叫道:“放開我!”隻聽得铮的一聲響,從她身上掉下了一件物事。
郭襄又叫:“老和尚,你還不放我?” 無色禅師眼中看出衆生平等,别說已無男女之分,縱是馬牛豬犬,他也一視同仁,笑道:“你别怕,老和尚自然放你!”說着雙手輕輕一送,将她抛出二丈之外。
這一番動手,郭襄雖然受制,但無色在十招之内終究認不出她的門派,正要出言服輸,一低頭,忽見地下黑黝黝的一團物事,乃是兩個小小的鐵鑄羅漢。
郭襄落地站定,說道:“大和尚,你可認輸了吧?” 無色擡起頭來喜容滿面,笑道:“我怎麼會輸?我知道令尊是大俠郭靖,令堂是女俠黃蓉,你外公是桃花島黃島主。
郭二小姐的芳名,是一個襄陽的‘襄’字。
令尊學兼江南七怪、桃花島、九指神丐、全真派各家之長。
郭二小姐家學淵源,身手果然不凡。
” 這一番話隻把郭襄聽得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