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皓臂似玉梅花妝

關燈
錢塘江到了六和塔下轉個大彎,再向東流。

    該處和府城相距不近,張翠山腳下雖快,到得六和塔下,天色也已将黑,見塔東三株大柳樹下果然系着一艘扁舟。

    錢塘江中的江船張有風帆,較西湖裡的遊船大得多了,但船頭挂着兩盞碧紗燈籠,卻和昨晚所見的一般模樣。

    張翠山心評怦而跳,定了定神,走到大柳樹下,隻見碧紗燈下,那少女獨坐船頭,身穿淡綠衫子,卻已改了女裝。

     張翠山本來一意要問她昨晚之事,這時見她換了女子裝束,卻躊躇起來,忽聽那少女仰天吟道:“抱膝船頭,思見嘉賓,微風波動,惘焉若酲。

    ”張翠山朗聲道:“在下張翠山,有事請教,不敢冒昧。

    ”那少女道:“請上船吧。

    ”張翠山輕輕躍上船頭。

     那少女道:“昨晚烏雲蔽天,未見月色,今天雲散天青,可好得多了。

    ”聲音嬌媚清脆,但說話時眼望天空,竟沒向他瞧上一眼。

    張翠山道:“不敢請教姑娘尊姓。

    ”那少女突然轉過頭來,兩道清澈明亮的眼光在他臉上滾了兩轉,并不答話。

    張翠山見她明媚清麗,難描難言,為此容光所逼,登覺自慚,不敢再說什麼,轉身躍上江岸,發足往來路奔回。

     奔出十餘丈,陡然停步,心道:“張翠山啊張翠山,你昂藏七尺,男兒漢大丈夫,縱橫江湖,無所畏懼,今日卻怕起一個年輕姑娘來?”側頭回望,見那少女所乘的江船沿着錢塘江緩緩順流而下,兩盞碧紗燈照映江面,水中也是兩團燈火緩緩下移,張翠山一時心意難定,轉過身來,在岸邊也向着下遊信步而行。

     人在岸上,舟在江中,一人一舟相伴東行。

    那少女仍抱膝坐在船頭,望着天邊新升的眉月。

     張翠山走了一會兒,不自禁地順着她目光看去,卻見東北角上湧起一大片烏雲。

    當真是天有不測風雲,這烏雲湧得甚快,不多時便将月亮遮住,一陣風過去,撒下細細的雨點。

    江邊一望平野,無可躲雨之處,張翠山心中惘然,也沒想到要躲雨,雨雖不大,但時候一久,身上便已濕透。

    隻見那少女仍坐在船頭,自也已淋得全身皆濕。

     張翠山猛地省起,叫道:“姑娘,你進艙避雨啊!”那少女“啊”的一聲,站起身來,不禁一怔,說道:“難道标不怕雨了?”說着便進了船艙,過不多時,從艙裡出來,手中多了一把雨傘,手一揚,将傘向岸上擲來。

     張翠山伸手接住,見是一柄油紙小傘,張将開來,見傘上畫着遠山近水,數株垂柳,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畫,題着七個字:“斜風細雨不須歸。

    ”杭州傘上多有書畫,自來如此,也不足為奇,傘上的繪畫書法多出自匠人手筆,便和江西的瓷器一般,總不免帶着幾分匠氣,豈知這把小傘上的書畫竟頗為精緻,那七個字微嫌勁力不足,當出自閨秀之手,但頗見清麗脫俗。

     張翠山擡起了頭看傘上書畫,足下并不停步,卻不知前面有條小溝,左足一腳踏下,竟踏了個空。

    他變招奇速,右足踢出,身子騰起,輕輕巧巧地過了小溝,猶似淩虛飛行一般。

    隻聽得舟中少女喝了聲彩:“好!”張翠山轉過頭來,見她頭上戴了頂鬥笠,站在船頭,風雨中衣袂飄飄,真如淩波仙子一般。

     那少女道:“傘上書畫,還能入張相公法眼麼?”張翠山于繪畫向來不加措意,留心的隻是書法,說道:“這筆衛夫人名姬帖的書法,筆斷意連,筆短意長,極盡簪花寫韻之妙。

    ”那少女聽他認出自己的字體,心下甚喜,說道:“這七字之中,那個‘不’字寫得最不好。

    ”張翠山細細凝視,說道:“這‘不’字寫得很自然啊,隻不過稍見少了點含蓄,不像其餘六字,一不盡,觀之令人忘倦。

    ”那少女道:“是了,我總覺這字寫得不惬意,卻看不出是什麼地方不對,經相公一說,這才恍然。

    ” 她所乘江船順水下駛,張翠山仍在岸上伴舟而行。

    兩人談到書法,一問一答,不知不覺間已行出約有半裡。

    這時天色更黑了,對方面目已瞧不清楚。

    那少女忽道:“聞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多謝張相公指點,就此别過。

    ”她手一揚,後艄舟子拉動帆索,船上風帆慢慢升起,白帆鼓風,登時行得快了。

    張翠山見帆船漸漸遠去,不自禁地感到一陣怅惘,隻聽得那少女遠遠說道:“我姓殷……他日有緣,再向張相公請教……”’ 張翠山聽到“我姓殷”三個字,蓦然一驚:“那都大錦曾道,托他護送俞三哥的,是個書生打扮、相貌俊美的女子,自稱姓殷,莫非便是此人喬裝改扮?”他想至此事,再也顧不得什麼男女之嫌,提氣疾追。

    帆船駛得雖快,但他展開輕功,不多時便已追及,朗聲問道:“殷姑娘,你識得我俞三哥俞岱岩嗎?” 那少女轉過了頭,并不回答。

    張翠山似乎聽到了一聲歎息,隻是一在岸上,一在舟中,卻聽不明白,不知到底是不是歎氣。

     張翠山又道:“我心下有許多疑團,要請剖明。

    ”那少女道:“又何必一定要問?”張翠山道:“委托龍門镖局護送我俞三哥的,可就是殷姑娘麼?此番恩德,務須報答。

    ”那少女道:“恩恩怨怨,那也難說得很。

    ”張翠山道:“請問殷姑娘在何處遇到我三哥,如何救了他?”那少女道:“我在錢塘江畔見俞三俠倒卧在地,便順手救起。

    ”張翠山道:“我三哥到了武當山下,卻又遭人毒手,殷姑娘可知道麼?”那少女道:“我很難過,也極抱憾。

    ” 他二人一問一答,風勢漸大,帆船越行越快。

    張翠山内力深厚,始終和帆船并肩而行,竟沒落後半步。

    那少女内力不及張翠山,但一字一句,卻也聽得明白。

     錢塘江漸到下遊,江面越闊,而斜風細雨也漸漸變成了狂風暴雨。

     張翠山問道:“昨晚龍門镖局滿門數十口被殺,是誰下的毒手,姑娘可知麼?”那少女道:“我跟都大錦說過,要好好護送俞三俠到武當,倘若路上出了半分差池……”張翠山道:“你說要殺得他镖局中雞犬不留。

    ”那少女道:“不錯。

    他沒好好保護俞三俠,這是他自取其咎,又怨得誰來?”張翠山心中一寒,說道:“镖局中這許多人命,都是……都是……”那少女道:“都是我殺的!” 張翠山耳中嗡的一響,實難相信這嬌媚如花的少女竟是個殺人不眨眼之人,過了一會兒,問道:“那……那兩個少林寺的和尚呢?”那少女道:“也是我殺的。

    我本來沒想和少林派結仇,不過他們用歹毒暗器傷我在先,便饒他們不得。

    ”張翠山道:“怎麼……怎麼他們又冤枉我?”那少女咯咯一聲笑,說道:“那是我安排下的。

    ” 張翠山氣往上沖,大聲道:“你安排下叫他們冤枉我?”那少女嬌聲笑道:“不錯。

    ”張翠山怒道:“我跟姑娘無怨無仇,何以如此?” 那少女衣袖一揮,鑽進了船艙。

    到此地步,張翠山如何能不問個明白?眼見那帆船離岸數丈,無法縱躍上船,狂怒之下,收攏雨傘,伸掌向岸邊一株楓樹猛擊,喀喀數聲,折下兩根粗枝。

    他出力将一根粗枝往江中擲去,左手提了另一根樹枝,右足一點,躍向江中,左足在那粗枝上一借力,向前躍出,跟着将另一根粗枝又抛了出去,右足點上樹枝,再一借力,躍上了船頭,大聲道:“你……你怎麼安排?” 船艙中黑沉沉的寂然無聲,張翠山便要舉步跨進,但盛怒之下仍有自制,心想:“擅自闖入婦女船艙,未免無禮!”正躊躇間,忽見火光閃動,艙中點亮了蠟燭。

     那少女道:“請進來吧!”張翠山整了整衣冠,倒提雨傘,走進船艙,不由得一怔,見艙中坐着個少年書生,方巾青衫,折扇輕搖,神态潇灑,原來那少女在這頃刻間又已換占了男裝,一瞥之下,竟與張翠山形貌極其相似。

    他問她如何安排使得少林派冤枉自己,她這一改裝,便令他恍然大悟,昏暗之際,誰都會把他二人混而為一,無怪少林僧慧風和都大錦均一口咬定是自己所下的毒手。

     那少女伸折扇向對面的座位一指,說道:“張五俠,請坐。

    ”提起幾上的細瓷茶壺斟了一杯茶,送到他面前,說道:“寒夜客來茶當酒,舟中無酒,未免有減張五俠清興。

    ” 她這麼斯斯文文地斟一杯茶,登時令張翠山滿腔怒火發作不出來,隻得欠身道:“多謝。

    ”那少女見他全身衣履盡濕,說道:“舟中尚有衣衫,春寒料峭,張五俠到後艄換一換吧。

    ”張翠山搖頭道:“不用。

    ”當下暗運内力,一股暖氣從丹田升了起來,全身滾熱,衣服上的水氣漸漸散發。

    那少女道:“武當派内功甲于武林,小妹請張五俠更衣,真是井底之見了。

    ”張翠山道:“姑娘是何門何派,可能見示麼?” 那少女聽了他這句話,眼望窗外,眉闾登時罩上一層愁意。

     張翠山見她神色間似有重憂,倒也不便苦苦相逼,但過了一會兒,忍不住又問:“我俞三哥到底為何人所傷,盼姑娘見示。

    ”那少女道:“不單都大錦走了眼,連我也上了大當。

    我早該想到武當七俠英姿飒爽,怎會是如此險鸷粗魯的人物。

    ” 張翠山聽她不答自己的問話,卻說到“英姿飒爽”四字,顯是當面贊譽自己的豐采,心怦的一跳,臉上微微發燒,卻不明白她說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

     那少女歎了口氣,突然卷起左手衣袖,露出白玉般的手臂來。

    張翠山急忙低下頭來,不敢觀看。

    那少女道:“你認得這暗器麼?” 張翠山聽她說到“暗器”兩字,這才擡頭,隻見她左臂上釘着三枚小小黑色鋼镖,膚白如雪,中镖之處卻深黑如墨。

    三枚鋼镖尾部均作梅花形,镖身不過一寸半長,卻有寸許深入肉裡。

    張翠山吃了一驚,霍地站起,叫道:“這是少林派梅花镖,怎……怎地是黑色的?”那少女道:“不錯,是少林派梅花镖,镖上喂得有毒。

    ” 那少女見他神色間甚是關切,說道:“中镖已二十多天,毒性給我用藥逼住了,一時不緻散發,但這三枚惡镖卻也不敢起下,隻怕镖一拔出,毒性随血四走。

    ” 張翠山道:“中镖二十餘日再不起出,隻怕……隻怕……将來治愈後,肌膚上會有好大……挺大的疤痕……”其實他本來想說:“隻怕毒性在體内停留過久,這條手臂要廢。

    ”那少女淚珠瑩然,幽幽地道:“我已經盡力而為……昨天晚上在那些少林僧身邊又沒搜到解藥……我這條手臂是不中用了。

    ”說着慢慢放下衣袖。

     張翠山胸口一熱,道:“殷姑娘,你信得過我麼?在下内力雖淺,但自信尚能助姑娘逼出臂上毒氣。

    ”那少女嫣然一笑,露出頰上淺淺梨渦,似乎心中極喜,但随即說道:“張五俠,你心中疑團甚多,我須先跟你分說明白,免得你助了我之後,卻又懊悔。

    ”張翠山昂然道:“治病救人,我輩分所當為,怎會懊悔?” 那少女道:“好在二十多天也熬過來啦,也不忙在這一刻。

    我跟你說,我将俞三俠交托給了龍門镖局之後,自己便跟在镖隊後面,道上果然有好幾起人想對俞三俠下手,都給我暗中打發了,可笑都大錦如在夢中。

    ”張翠山拱手道:“姑娘大恩大德,我武當子弟感激不盡。

    ”那少女冷然道:“你不用謝我,待會兒你恨我也來不及呢。

    ”張翠山一呆,不明其意。

     那少女又道:“我一路上更換裝束,有時裝作農夫,有時扮作商人,遠遠跟在镖隊之後,哪知到了武當山腳下卻出了岔子。

    ”張翠山咬牙道:“那六個惡賊,姑娘親眼瞧見了?可恨都大錦懵懵懂懂,說不明白這六賊的來曆。

    ” 那少女歎了口氣道:“我不但見了,還跟他們交了手,可是我也懵懵懂懂,說不明白他們的來曆。

    ”她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說道:“那日我見這六人從武當山上迎下來,都大錦跟他們招呼,稱之為武當六俠,那六人也居之不疑。

    我遠遠望着,見他們将俞三俠所乘的大車接了去,心想此事已了,于是勒馬道旁,讓都大錦等一行走過,但一瞥之下,心中起了老大疑窦:‘武當七俠是同門師兄弟,情同骨肉,俞三俠身受重傷,他們該當一擁而上,立即看他傷勢才是。

    但隻一人往矢車中望了一眼,餘人非但并不理會,反頗有喜色,大聲呼哨,趕車而去,這可不合人情了。

    ’” 張翠山點頭道:“姑娘心細,所疑甚是。

    ” 那少女道:“我越想越覺不對,縱馬追趕上去,喝問他們姓名。

    這六人眼力倒也不弱,一見面就看出我是女子。

    我罵他們冒充武當子弟,劫持俞三俠,存心不良。

    三言兩語,我便沖上去動手。

    六人中出來一個三十來歲的瘦子跟我相鬥,一個道士在旁掠陣,其餘四人便趕着大車走了。

    那瘦子手底下甚是了得,三十餘合中我勝他不得,突然間那道人左手一揚,我隻感臂上一麻,無聲無息的便中了這三枚梅花镖,手臂登時麻癢。

    那瘦子出言無禮,想要擒我,我還了他三枚銀針,這才脫身。

    ”說到這裡,臉上微現紅暈,想來那瘦子見她是個孤身的美貌少女,竟有非禮之意。

     那少女道:“我猜你是想問:‘幹嗎不上武當山來跟我們說明?’是不是?我可不能上武當山啊,倘若我自己能出面,又何必委托都大錦走這趟镖呢?我彷徨無計,在道上悶走,恰好撞到你跟都大錦他們說話。

    後來見你去找尋俞三俠,我想武當七俠正主兒已接上了手,不用我再湊熱鬧,憑我這點兒微末本領,也幫不了什麼忙。

    那時我急于解毒,便即東還,不知俞三俠後來怎樣了?” 張翠山當下說了俞岱岩受人毒害的情狀。

    那少女長歎一聲,睫毛微微顫動,說道:“但願俞三俠吉人天相,終能治愈,否則……否則!…”張翠山聽她語氣誠懇,心下感激,說道:“多謝姑娘好心。

    ”說着眼眶微濕。

    那少女搖了搖頭,說道:“我回到江南,叫人一看這梅花镖,有人識得是少林派的獨門暗器,說道除非是發暗器之人的本門解藥,否則毒性難除。

    臨安府除了龍門镖局,還有誰是少林派?于是我夜人镖局,要逼他們給解藥,豈知他們非仴不給,還埋伏下了人馬,我一進門便對我猛下毒手。

    ” 張翠山“嗯”了一聲,沉吟道:“你說故意安排,叫他們認作是我?”那少女臉有腼腆之色,低下了頭,輕輕地道:“我見你到衣鋪去買了這套衣巾,覺得穿戴進來很是……很是好看,于是我跟着也買了一套。

    ”張翠山道:“這便是了。

    隻是你一出手便連殺數十人,未免過于狠辣,镖局中的人跟你又沒怨仇。

    ” 那少女沉下臉來,冷笑道:“你要教訓我麼?我活了一十九歲,倒還沒聽人教訓過呢。

    張五俠大仁大義,這就請便吧。

    我這般心狠手辣之輩,原沒盼望能跟你結交。

    ” 張翠山給她一頓數說,不由得滿臉通紅,霍地站起,待要出艙,但随即想起已答應了助她治療镖傷,說道:“請你卷起袖子。

    ”那少女蛾眉微蹙,說道:“你愛罵人,我不要你治了。

    ”張翠山道:“你臂上之傷延誤已久,再耽誤下去隻怕……隻怕毒發難治。

    ”那少女恨恨地道:“送了性命最好,反正是你害的。

    ”張翠山奇道:“咦,少林派的惡人發镖射你,跟我有什麼相幹?”那少女道:“倘若我不是千裡迢迢地護送你三師哥上武當山,會遇上這六個惡賊麼?這六人搶了你師哥去,我若是袖手旁觀,臂上會中镖麼?你如早到一步,助我一臂之力,我會中镖受傷麼?” 除了最後兩句有些強詞奪理,另外的話卻也合情合理,張翠山拱手道:“不錯,在下助姑娘療傷,隻是略報大德。

    ”那少女側頭道:“那你認錯了麼?”張翠山道:“我認什麼錯?”那少女道:“你說我心狠手辣,這話說錯了。

    那些少林和尚、都大錦這幹人、镖局中的,全都該殺。

    ”張翠山搖頭道:“姑娘雖臂上中毒,但仍可救。

    我三師哥身受重傷,也未斃命,即使當真不治,咱們也隻找首惡,這樣一舉連殺數十人,總是于理不合。

    ” 那少女秀眉一揚,道:“你說我殺錯了人?難道發梅花镖打我的不是少林派的?難道龍門镖局不是少林派開的?”張翠山道:“少林門徒遍于天下,成千成萬,姑娘臂上中了三枚镖,難道便要殺盡少林門下弟子?” 那少女辯他不過,忽地舉起右手,一掌往左臂上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