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七俠聚會樂未央
關燈
小
中
大
過了好一會兒,崆峒和峨嵋兩派各有六七人走進船艙,和俞蓮舟、西華子、衛四娘等見禮。
崆峒派為首的是個精幹枯瘦的葛衣老人,峨嵋派為首的則是個中年尼姑。
這幹人見到天鷹教的李天垣等坐在艙中,都是一愕。
西華子大聲道:“唐三爺,靜虛師太,武當派跟天鷹教聯了手啦,這一回咱們可得吃大虧!” 那矮瘦葛衣老人唐文亮是崆峒五老之一,中年尼姑靜虛師太是峨嵋派第四代的第三弟子,都是武林中頗有名望的好手,聽西華子這麼說,都是一怔。
靜虛師太為人精細,素知西華子的毛包脾氣,還不怎樣。
唐文亮卻雙眼一翻,瞪着俞蓮舟道:“俞二俠,此話可真?” 俞蓮舟還未答話,西華子已搶着道:“人家武當派已和天鷹教結成了親家,張翠山做了殷天正的女婿……”唐文亮奇道:“失蹤十年的張五俠已有了下落?” 俞蓮舟指着張翠山道:“這是我五師弟張翠山,這一位是崆峒派前輩高人,唐文亮唐三爺,你二人多親近親近。
”西華子又道:“張翠山和他老婆知道金毛獅王謝遜的下落,卻瞞着不肯說,反而撒個漫天大謊,說道謝遜已經死了。
” 唐文亮一聽到“金毛獅王謝遜”的名字,又驚又怒,喝道:“他在哪裡?”張翠山道:“此事須得先行禀明家師,請恕在下此刻不便相告。
”唐文亮眼中如要噴出火來,喝道:“謝遜這惡賊在哪裡?他殺死我的親侄兒,姓唐的不能跟他并立于天地之間,他在哪裡?你到底說不說?”最後這幾句話聲色俱厲,竟沒半分禮貌。
殷素素冷冷地道:“閣下似乎也不過是崆蜩派中年紀大得幾歲的人物,憑着什麼,如此這般逼問張五爺?你是武林至尊嗎?是武當派的掌門張真人嗎?” 唐文亮大怒,十指箕張,便要向殷素素撲去,但眼見她是個嬌怯怯的少婦,自己是武林中成名的前輩人物,實不便向她動手,強忍怒氣,問張翠山道:“這一位是?” 張翠山道:“便是拙荊。
”西華子接口道:“也就是天鷹教殷大教主的千金。
哼,邪教妖女,什麼好東西了?”白眉鷹王殷天正武功精深,迄今為止,武林中跟他動過手的,還沒一個能擋得住他十招以上。
唐文亮一聽這美貌少婦是殷天正的女兒,也不禁心生忌憚,隻随口道:“好,好!好得很!” 靜虛師太自進船艙之後,一直文文靜靜地沒開口,這時才道:“此事原委究竟若何,還請俞二俠示下。
”俞蓮舟道:“這件事牽連既廣,為時又已長達十年,一時三刻間豈能分剖明白。
這樣吧,三個月後,敝派在武昌黃鶴樓頭設宴,邀請有關的各大門派幫會赴宴,是非曲直,當衆評論。
各位意下如何?”靜虛師太點點頭,道:“如此甚好。
” 唐文亮道:“是非曲直,盡可三個月後再論,但謝遜那惡賊藏身何處,還須請張五俠先行示明。
”張翠山搖頭道:“此刻實不便說。
”唐文亮雖極不滿,但想武當派既和天鷹教聯手,倒也真惹不起,然公道自在人心,且看他三個月之後,如何向天下群雄交代,便不再多說,站起身來雙手一拱,道:“如此三個月後再見,告辭。
” 西華子道:“唐三爺,咱們幾個搭你的船回去,成不成?”唐文亮道:“好啊,怎麼不成?”西華子向衛四娘道:“師妹,走吧!”他本和俞蓮舟同船而來,這麼一來,顯是将武當派當作了敵人。
俞蓮舟不動聲色,客客氣氣地送到船頭,說道:“我們回山臬明師尊,便送英雄宴的請帖過來。
” 殷素素忽道:“西華道長,我有一事請教。
”西華子愕然回頭,道:“什麼事?”殷素素道:“道長不住口地說我是邪教妖女,卻不知邪在何事,妖在何處?”西華子一怔,說道:“邪魔外道,狐媚妖淫,那便是了,何必要我多說?否則好好一位武當派張五俠,怎會受你迷惑?嘿嘿,嘿嘿!”說着連聲冷笑。
殷素素道:“好,多承指點!” 西華子見自己這幾句話竟将她說得啞口無言,卻也頗出意料之外,聽她沒再說什麼,便踏上跳闆,走向崆峒派的船去。
那兩艘海船都是三帆大船,雖然靠在一起,兩船甲闆仍然相距兩丈來遠,跳闆也就甚長。
西華子和殷素素對答了幾句,落在最後,餘人都已過去。
他正走到跳闆中間,忽聽得背後風聲微動,跟着嚓的一聲輕響。
他人雖暴躁,武功卻着實不低,江湖上閱曆也多,一聽到這聲音,便知背後有人暗算,霍地轉身,長劍也已拔在手中。
便在此時,腳底忽然一軟,跳闆從中斷為兩截。
他急忙拔起身子,但兩船之間空空蕩蕩的無物可資攀援,隻見足底是藍森森的大海,一躍之後,腳下虛了,撲通一聲,掉入了海中。
他不識水性,立時咕噜咕噜的喝了幾大口鹹水,雙手亂抓亂劃,突然抓到了一根繩索,大喜之下,牢牢握住,隻覺有人拉動繩索,将他提出水面。
西華子擡頭看時,那一端握住繩索的卻是天鷹教程壇主,臉上似笑非笑地瞧着自己。
原來殷素素惱恨他言語無禮,待各人過船之時,暗中吩咐了程封二壇主,安排下計謀。
封壇主三十六柄飛刀神技馳名江湖,出手既快且準,每柄飛刀均是高手匠人以精鋼所鑄,薄如柳葉,鋒銳無比,對手若見他飛刀飛來而以兵刃擋架,往往兵刃便給削斷。
這時他以飛刀切割跳闆,輕輕一劃,跳闆已斷,飛刀落入了海裡。
程壇主早在一旁準備好繩索,待西華子吃了幾口水後,才将他吊上。
衛四娘、唐文亮等見西華子落水,雖猜到是對方做了手腳,但封壇主出手極快,各人又都望着前面,竟沒瞧見跳闆如何截斷,待得各人呼喝欲救時,程壇主已将他吊上。
西華子強忍怒氣,隻等一上船頭,便出手與對方搏鬥。
哪知程壇主隻将他拉得離水面尺許,便不再拉,叫道:“道長,千萬不可動彈,在下力氣不夠,你一動,我拉不住便要脫手啦!”西華子心想他若裝傻扮癡,又将自己抛入海中,可不是玩的,隻得握住繩索,不敢向上攀援。
程壇主叫道:“小心了!”手臂一抖,将長繩甩起半個圈子。
他膂力着實了得,這麼一抖,将西華子的身子向後淩空蕩出七八丈,跟着前送,将他摔向對船。
西華子放脫繩索,雙足落上甲闆。
他長劍已在落海時堕水,這時憤怒如狂,隻聽得天鷹教船上喝彩聲和歡笑聲響成一片,立即搶過衛四娘腰間佩劍,便要撲過去拼命。
但其時兩船相距已遠,難以縱過,空自暴跳如雷,戟指大罵,更無别法。
殷素素如此作弄西華子,俞蓮舟全瞧在眼裡,心想這女子果然邪門,可不是五弟的良配,說道:“殷李兩位堂主,相煩禀報殷教主,三個月後武昌黃鶴樓頭之會,他老人家倘若不棄,務請駕臨。
今日咱們便此别過。
五弟,你随我去見恩師嗎?”張翠山道:“是!”殷素素聽俞蓮舟這話竟是要她夫妻分離,擡頭瞧了瞧天,又低頭瞧了瞧甲闆。
張翠山知她之意指的是“天上地下,永不分離”這兩句誓言,便道:“二哥,我帶領你弟媳婦和孩子先去叩見恩師,得他老人家準許,再去拜見嶽父。
你說可好?”俞蓮舟微一躊躇,心想硬要拆散他夫妻父子,這句話總說不出口,便點頭道:“那也好。
” 殷素素心下甚喜,對李天垣道:“師叔,請你代為禀告爹爹,便說不孝女兒天幸逃得性命,不日便回歸總舵,随同女婿帶了外孫,來拜見他老人家。
” 李天垣道:“好,我在總舵恭候兩位大駕。
”站起身來,便和俞蓮舟等作别。
殷素素問道:“我爹爹身子好吧?”李天垣道:“很好,很好!隻有比從前更加精神健旺。
”殷素素又問:“我哥哥好吧?”李天垣道:“很好!令兄近年武功突飛猛進,做師叔的早已望塵莫及,慚愧得緊。
”殷素素微笑道:“師叔又來跟我們晚輩說笑啦。
”李天垣正色道:“這可不是說笑,連你爹爹也贊他青出于藍,你說厲害不厲害?”殷素素道:“啊喲,師叔當着外人之面,老鼠跌落天秤,自稱自贊,卻不怕俞二俠見笑。
”李天垣笑道:“張五俠做了我們姑爺,俞二俠難道還是外人麼?”說着抱拳團團為禮,轉身出艙。
俞蓮舟聽了這幾句話,微皺眉頭,抱拳答禮,卻不說話。
張翠山一等天鷹教衆人離船,忙問:“二哥,三哥的傷勢後來怎樣?他……痊可了吧?”俞蓮舟“嗯”的一聲,良久不答。
張翠山甚是焦急,目不轉睛地望着他,心頭湧起一陣不祥之感,生怕他說出一個“死”字來。
俞蓮舟緩緩地道:“三弟沒死,不過跟死也差不了多少。
他終身殘廢,手足不能移動。
俞岱岩俞三俠,嘿嘿,江湖上算是沒這号人物了。
” 張翠山聽到三哥沒死,心頭一喜,但想到一位英風俠骨的師哥竟落得如此下場,忍不住潸然淚下,哽咽着問道:“害他的仇人是誰?可查出來了麼?” 俞蓮舟不答,一轉頭,突然間兩道閃電般的目光照在殷素素臉上,森然道:“殷姑娘,你可知害我俞三弟的人是誰?”殷素素禁不住身子輕輕一顫,說道:“聽說俞三俠的手足筋骨,是給人用少林派的金剛指力所斷。
”俞蓮舟道:“不錯。
你不知是誰麼?”殷素素搖了搖頭,道:“不知道。
”俞蓮舟不再理她,說道:“五弟,少林派說你殺死臨安府龍門镖局老小,又殺死了好幾名少林僧人。
此事是真是假?” 張翠山道:“這個……”殷素素插口道:“這不關他事,都是我殺的。
” 俞蓮舟望了她一眼,目光中流露出極度痛恨的神色,但這。
光一閃即隐,臉上随即回複平和,說道:“我原知五弟決不會胡亂殺人。
為了這事,少林派曾三次遣人上武當山來理論,但五弟突然失蹤,武林中盡皆知聞,這回事就此沒了對證。
我們說少林派害了三弟,少林派說五弟殺了他們數十條人命。
好在少林派掌門空聞方丈老成持重,顧全大體,又尊敬恩師,竭力約束門下弟子,不許擅自生事,十年來才沒釀成大禍。
” 殷素素道:“都怪我年輕時做事不知輕重好歹,現下我也好生後悔。
炬人也殺了,咱們給他來個死賴到底,決不認賬便了。
” 俞蓮舟臉露詫異之色,向張翠山瞧了一眼,心想這樣的女子你怎能娶她為妻。
殷素素見他一直對自己冷冷的,口中也隻稱“殷姑娘”不稱“弟妹”,心下早已有氣,說道:“一人做事一身當。
這件事我決不連累你武當派,讓少林派來找我天鷹教便了。
” 俞蓮舟闆起了臉,朗聲說道:“江湖之上,事事擡不過一個‘理’字,别說少林派是當世武林中第一大派,便是無拳無勇的孤兒寡婦,咱們也當憑理處事,不能濫殺無辜,恃強淩弱!” 若在十年之前,俞蓮舟這番義正辭嚴的教訓,早令殷素素老羞成怒,拔劍相向,這時她隻聽得張翠山恭恭敬敬地道:“二哥教訓得是。
”暗想:“我才不聽你這一套仁義道德呢。
但若我沖撞于你,倒令張郎難于做人,我且讓你一步便了。
”便攜了無忌的手,走向艙夕蔔,說道:“無忌,我帶你去瞧瞧這艘大船,你從來沒見過船,是不?” 張翠山待妻子走出船艙,說道:“二哥,這十年之中,我……”俞蓮舟左手一擺,說道:“五弟,你我肝膽相照,情逾骨肉,便有天大的禍事,二哥也跟你生死與共。
你夫妻之事,暫且不必跟我說,回到山上,聽候師父示下便了。
師父倘若責怪,咱們七兄弟一齊跪地苦求,你孩子都這般大了,難道師父還會硬要你夫妻父子生生分離?”張翠山大喜,說道:“多謝二哥。
” 俞蓮舟外剛内熱,在武當七俠之中最不苟言笑,幾個小師弟對他甚是敬畏,比怕大師兄宋遠橋還厲害得多。
其實他于師兄弟上情誼極重,張翠山忽然失蹤,他暗中傷心欲狂,面子上卻忽忽行若無事,今日師兄弟重逢,實是他生平第一件喜事,但還是疾言厲色,将殷素素教訓了一頓,直到此刻師兄弟單獨相對,方始稍露真情。
他最放心不下的,是殷素素殺傷了這許多少林弟子,此事決難善罷,他心中早已打定主意,甯可自己性命不在,也要保護師弟一家平安周全。
張翠山又問:“二哥,咱們跟天鷹教大起争端,可也是為了小弟夫婦麼?此事小弟實在太過不安。
”俞蓮舟不答,卻問:“王盤山之會,到底如何?” 張翠山于是述說如何夜闖龍門镖局、如何識得殷素素、如何偕赴王盤山參與天鷹教揚刀立威,直說至金毛獅王謝遜如何大施屠戮、奪得屠龍寶刀、逼迫二人同舟出海。
俞蓮舟聽完這番話後,又詢明昆侖派高則成和蔣立濤二人之事,沉吟半晌,才道:“原來如此。
倘若你終于不歸,不知這中間的隐秘到何日方能解開。
”張翠山道:“是啊,我義兄……嗯,二哥,那謝遜其實并非怙惡不悛之輩,他所以如此,實是生平一件大慘事逼成,此刻我已和他義結金蘭。
”俞蓮舟點了點頭,心想:“這又是一件棘手之極的事。
” 張翠山續道:“我義兄一吼之威,将王盤山上衆人盡數震得神志失常,他說這等人即使不死,也都成了甴癡,那麼他得到屠龍刀的秘密,便不會洩漏了。
” 俞蓮舟道:“這謝遜行事狠毒,但确也是個奇男子,不過他百密一疏,終于忘了一個人。
”張翠山道:“誰啊?”俞蓮舟道:“白龜壽。
” 張翠山道:“天鷹教的玄武壇壇主?”俞蓮舟道:“正是。
依你所說,當日王盤山島上群豪之中,除謝遜之外,以白龜壽的内功最為深厚。
他給謝遜的酒箭一沖,暈死了過去,後來謝遜作獅子吼,白龜壽倘若好端端的,隻怕也抵不住他的一吼……” 張翠山一拍大腿,道:“是了,其時白龜壽暈在地下未醒,聽不到吼聲,反保得神志清醒,我義兄雖心思細密,卻也沒想到此節。
” 俞蓮舟歎了口氣,道:“從王盤山上生還而神志不失的,隻白龜壽一人。
昆侖派的内功有獨到之處,但高蔣二人功力尚淺,自此癡癡呆呆,成了廢人。
旁人問他二人,到底是誰害得他們這個樣子,蔣立濤隻搖頭不答,高則成卻自始至終說着一個人的名字:殷素素。
”他頓了一頓,又道:“這時我方明白,原來他是心中念念不忘弟妹。
哼,下次西華子再出言不遜,瞧我怎生對付他。
他昆侖弟子行止不謹,還來怪責人家。
” 張翠山道:“白龜壽既神志不失,他該明白一切原委啊。
”俞蓮舟道:“可他就偏不肯說。
你道為什麼?”張翠山略加尋思,已然明白,說道:“是了,天鷹教想去搶奪屠龍寶刀,不肯吐露這獨有的訊息,因此始終推說不知。
”俞蓮舟道:“今日武林中的大紛争便是為此而起。
昆侖派說殷素素害了高蔣二人,我師兄弟也都道你已遭了天鷹教的毒手。
”張翠山道:“小弟前赴王盤山之事,是白龜壽說的麼?”俞蓮舟道:“不,他什麼也不肯說。
我和四弟、六弟同到王盤山踏勘,見到你用鐵筆寫在山壁上的那二十四個大字,才知你也參與了天鷹教的‘揚刀立威之會’。
我們三人在島上找不到你的下落,自是去找白龜壽詢問。
他言語不遜,動起手來,給我打了一掌。
不久昆侖派也有人找上門去,卻吃了個大虧,讓天鷹教殺了兩人。
十年來雙方的仇怨竟然愈結愈深。
” 張翠山甚是歉疚,說道:“為了小弟夫婦,竟讓各門派弟子無辜遭難,我心中如何能安?小弟禀明師尊之後,當分赴各門派解釋誤會,領受罪責。
” 俞蓮舟歎了口氣道:“這是陰錯陽差,原也怪不得你。
那日師父派我和七弟趕赴臨安,保護龍門镖局,但行至江西上饒,遇上了一件大不平事,我二人沒法不出手,耽擱了幾日,救了十餘個無辜之人的性命,待得趕到臨安,龍門镖局的案子已然發了。
本來嘛、倘若單是為了你夫婦二人,也隻昆侖、武當兩派和天鷹教之間的糾葛,但天鷹教為了要奪屠龍刀,始終不提謝遜名字,于是巨鲸幫、海沙派、神拳門這些幫會門派,都把幫主和掌門人的血海深仇一齊算在天鷹教頭上。
天鷹一教,成為江湖上衆矢之的。
” 張翠山歎道:“其實那屠龍刀有什麼了不起,我嶽父何苦如此代人受過?” 俞蓮舟道:“我從未和令嶽會過面,但他統領天鷹教獨抗群雄,硬撐了十年,這份魄力氣概,所有與他為敵之人,也都不禁欽服。
” 張翠山道:“少林、峨嵋、崆峒等門派,并未參與王盤山之會啊,怎地也跟天鷹教結了怨仇?”俞蓮舟道:“此事卻是因你義兄謝遜而起了。
天鷹教為了想得那屠龍刀,接二連三地派遣海船,遍訪各處海島,找尋謝遜的下落。
須知紙包不住火,白龜壽的口再密,消息還是洩漏了出來。
你這義兄曾冒了混元霹靂手成昆之名,在大江南北做過三十幾件大案,各門各派成名人物死在他手下的不計其數,此事你可知麼?” 張翠山黯然點頭,低聲道:“人家終于知道是他幹的了。
”俞蓮舟道:“他每做一件案子,便在牆上大書‘殺人者混元霹靂手成昆也’,其時我們奉了師命,曾一同下山查訪,當時誰也不知真兇是誰,那成昆也始終不曾露面。
後來消息終于漏出,天鷹教得知謝遜的下落,各門各派中深于智謀之人便連帶想起,那謝遜本是成昆的唯一傳人,又知他師徒不知何故失和,翻臉成仇,然則冒成昆之名殺人的,多半便是謝遜了。
你想謝遜害過多少人,牽連何等廣大?連少林派的空見大師也死在他拳下,你想想有多少人欲得他而甘心?” 張翠山神色慘然,說道:“我義兄雖已改過遷善,但雙手染滿了這許多鮮血……唉,二哥,我心亂如麻,不知如何是好。
” 俞蓮舟道:“咱們師兄弟為了你而找天鷹教,昆侖派為了高蔣二人而找天鷹教,巨鲸幫他們為了幫主慘死而找天鷹教,更有以少林派為首的許多白道黑道人物,為了逼問謝遜的蹤迹而找天鷹教。
這些年來,雙方大戰過五場,小戰不計其數。
雖然天鷹教每一次大戰均落下風,但你嶽父居然在群雄圍攻之下苦撐不倒,實在算得是位人傑。
當然,少林、武當、峨嵋等名門正派,以事情真相未曾明白,中間隐晦難解之處甚多,看來天鷹教并非真正的罪魁禍首,是以處處為對方留下餘地,但一般江湖中人卻是出手決不客氣。
這一次我們得到訊息,天鷹教天市堂李堂主乘船出海找尋謝遜,我們便暗中跟了下來,隻盼能查到一些蛛絲馬迹。
哪知李堂主瞧出情形不對,硬不許我們跟随,昆侖派便跟他們動起手來。
倘若你們夫婦的木筏不在此時出現,雙方又得損折不少好手了。
” 張翠山默然,細細打量師哥,見他兩鬓斑白,額頭亦添了不少皺紋,說道:“二哥,這十年之中,你可辛苦啦。
我百死餘生,終于能見你一面,我……我……” 俞蓮舟見他眼眶濕潤,說道:“武當七俠重行聚首,正是天大喜事。
自從三弟受傷,你又失蹤,江湖上改稱我們為武當五俠,嘿嘿,今日起七俠重振聲威……”但想到俞岱岩手足殘廢,七俠之數雖齊,然而要像往昔一般,師兄弟七人聯袂行俠江湖,終究是再也不能的了,不禁凄怆心酸。
海舟南行十數日,到了長江口上,一行人改乘江船,溯江西上。
張翠山夫婦換下了褴褛的皮毛衣衫,兩人宛似瑤台雙璧,風采不減當年。
無忌穿上了新衫新褲,頭上用紅頭繩紮了兩根小辮子,甚是活潑可愛。
俞蓮舟潛心武學,無妻無子,對無忌甚為喜愛,隻他生性嚴峻,沉默寡言,神色間卻冷冷的。
無忌心知這位冷口冷面的師伯其實對己極好,一有空閑,便纏着師伯問東問西。
他生于荒島,陸地上的事物什麼也沒見過,看來事事透着新鮮。
俞蓮舟竟不感厭煩,常常抱着他坐在船頭,觀看江上風景。
無忌問上十句八句,他便短短地回答一句。
這一日江船到了安徽銅陵的銅官山腳下,天色向晚,江船泊在一個小市鎮旁。
船家上岸去買肉沽酒。
俞蓮舟和張翠山夫婦在艙中煮茶閑談。
無忌獨自在船頭玩耍,見碼頭旁有個年老的乞丐坐在地下玩蛇,
崆峒派為首的是個精幹枯瘦的葛衣老人,峨嵋派為首的則是個中年尼姑。
這幹人見到天鷹教的李天垣等坐在艙中,都是一愕。
西華子大聲道:“唐三爺,靜虛師太,武當派跟天鷹教聯了手啦,這一回咱們可得吃大虧!” 那矮瘦葛衣老人唐文亮是崆峒五老之一,中年尼姑靜虛師太是峨嵋派第四代的第三弟子,都是武林中頗有名望的好手,聽西華子這麼說,都是一怔。
靜虛師太為人精細,素知西華子的毛包脾氣,還不怎樣。
唐文亮卻雙眼一翻,瞪着俞蓮舟道:“俞二俠,此話可真?” 俞蓮舟還未答話,西華子已搶着道:“人家武當派已和天鷹教結成了親家,張翠山做了殷天正的女婿……”唐文亮奇道:“失蹤十年的張五俠已有了下落?” 俞蓮舟指着張翠山道:“這是我五師弟張翠山,這一位是崆峒派前輩高人,唐文亮唐三爺,你二人多親近親近。
”西華子又道:“張翠山和他老婆知道金毛獅王謝遜的下落,卻瞞着不肯說,反而撒個漫天大謊,說道謝遜已經死了。
” 唐文亮一聽到“金毛獅王謝遜”的名字,又驚又怒,喝道:“他在哪裡?”張翠山道:“此事須得先行禀明家師,請恕在下此刻不便相告。
”唐文亮眼中如要噴出火來,喝道:“謝遜這惡賊在哪裡?他殺死我的親侄兒,姓唐的不能跟他并立于天地之間,他在哪裡?你到底說不說?”最後這幾句話聲色俱厲,竟沒半分禮貌。
殷素素冷冷地道:“閣下似乎也不過是崆蜩派中年紀大得幾歲的人物,憑着什麼,如此這般逼問張五爺?你是武林至尊嗎?是武當派的掌門張真人嗎?” 唐文亮大怒,十指箕張,便要向殷素素撲去,但眼見她是個嬌怯怯的少婦,自己是武林中成名的前輩人物,實不便向她動手,強忍怒氣,問張翠山道:“這一位是?” 張翠山道:“便是拙荊。
”西華子接口道:“也就是天鷹教殷大教主的千金。
哼,邪教妖女,什麼好東西了?”白眉鷹王殷天正武功精深,迄今為止,武林中跟他動過手的,還沒一個能擋得住他十招以上。
唐文亮一聽這美貌少婦是殷天正的女兒,也不禁心生忌憚,隻随口道:“好,好!好得很!” 靜虛師太自進船艙之後,一直文文靜靜地沒開口,這時才道:“此事原委究竟若何,還請俞二俠示下。
”俞蓮舟道:“這件事牽連既廣,為時又已長達十年,一時三刻間豈能分剖明白。
這樣吧,三個月後,敝派在武昌黃鶴樓頭設宴,邀請有關的各大門派幫會赴宴,是非曲直,當衆評論。
各位意下如何?”靜虛師太點點頭,道:“如此甚好。
” 唐文亮道:“是非曲直,盡可三個月後再論,但謝遜那惡賊藏身何處,還須請張五俠先行示明。
”張翠山搖頭道:“此刻實不便說。
”唐文亮雖極不滿,但想武當派既和天鷹教聯手,倒也真惹不起,然公道自在人心,且看他三個月之後,如何向天下群雄交代,便不再多說,站起身來雙手一拱,道:“如此三個月後再見,告辭。
” 西華子道:“唐三爺,咱們幾個搭你的船回去,成不成?”唐文亮道:“好啊,怎麼不成?”西華子向衛四娘道:“師妹,走吧!”他本和俞蓮舟同船而來,這麼一來,顯是将武當派當作了敵人。
俞蓮舟不動聲色,客客氣氣地送到船頭,說道:“我們回山臬明師尊,便送英雄宴的請帖過來。
” 殷素素忽道:“西華道長,我有一事請教。
”西華子愕然回頭,道:“什麼事?”殷素素道:“道長不住口地說我是邪教妖女,卻不知邪在何事,妖在何處?”西華子一怔,說道:“邪魔外道,狐媚妖淫,那便是了,何必要我多說?否則好好一位武當派張五俠,怎會受你迷惑?嘿嘿,嘿嘿!”說着連聲冷笑。
殷素素道:“好,多承指點!” 西華子見自己這幾句話竟将她說得啞口無言,卻也頗出意料之外,聽她沒再說什麼,便踏上跳闆,走向崆峒派的船去。
那兩艘海船都是三帆大船,雖然靠在一起,兩船甲闆仍然相距兩丈來遠,跳闆也就甚長。
西華子和殷素素對答了幾句,落在最後,餘人都已過去。
他正走到跳闆中間,忽聽得背後風聲微動,跟着嚓的一聲輕響。
他人雖暴躁,武功卻着實不低,江湖上閱曆也多,一聽到這聲音,便知背後有人暗算,霍地轉身,長劍也已拔在手中。
便在此時,腳底忽然一軟,跳闆從中斷為兩截。
他急忙拔起身子,但兩船之間空空蕩蕩的無物可資攀援,隻見足底是藍森森的大海,一躍之後,腳下虛了,撲通一聲,掉入了海中。
他不識水性,立時咕噜咕噜的喝了幾大口鹹水,雙手亂抓亂劃,突然抓到了一根繩索,大喜之下,牢牢握住,隻覺有人拉動繩索,将他提出水面。
西華子擡頭看時,那一端握住繩索的卻是天鷹教程壇主,臉上似笑非笑地瞧着自己。
原來殷素素惱恨他言語無禮,待各人過船之時,暗中吩咐了程封二壇主,安排下計謀。
封壇主三十六柄飛刀神技馳名江湖,出手既快且準,每柄飛刀均是高手匠人以精鋼所鑄,薄如柳葉,鋒銳無比,對手若見他飛刀飛來而以兵刃擋架,往往兵刃便給削斷。
這時他以飛刀切割跳闆,輕輕一劃,跳闆已斷,飛刀落入了海裡。
程壇主早在一旁準備好繩索,待西華子吃了幾口水後,才将他吊上。
衛四娘、唐文亮等見西華子落水,雖猜到是對方做了手腳,但封壇主出手極快,各人又都望着前面,竟沒瞧見跳闆如何截斷,待得各人呼喝欲救時,程壇主已将他吊上。
西華子強忍怒氣,隻等一上船頭,便出手與對方搏鬥。
哪知程壇主隻将他拉得離水面尺許,便不再拉,叫道:“道長,千萬不可動彈,在下力氣不夠,你一動,我拉不住便要脫手啦!”西華子心想他若裝傻扮癡,又将自己抛入海中,可不是玩的,隻得握住繩索,不敢向上攀援。
程壇主叫道:“小心了!”手臂一抖,将長繩甩起半個圈子。
他膂力着實了得,這麼一抖,将西華子的身子向後淩空蕩出七八丈,跟着前送,将他摔向對船。
西華子放脫繩索,雙足落上甲闆。
他長劍已在落海時堕水,這時憤怒如狂,隻聽得天鷹教船上喝彩聲和歡笑聲響成一片,立即搶過衛四娘腰間佩劍,便要撲過去拼命。
但其時兩船相距已遠,難以縱過,空自暴跳如雷,戟指大罵,更無别法。
殷素素如此作弄西華子,俞蓮舟全瞧在眼裡,心想這女子果然邪門,可不是五弟的良配,說道:“殷李兩位堂主,相煩禀報殷教主,三個月後武昌黃鶴樓頭之會,他老人家倘若不棄,務請駕臨。
今日咱們便此别過。
五弟,你随我去見恩師嗎?”張翠山道:“是!”殷素素聽俞蓮舟這話竟是要她夫妻分離,擡頭瞧了瞧天,又低頭瞧了瞧甲闆。
張翠山知她之意指的是“天上地下,永不分離”這兩句誓言,便道:“二哥,我帶領你弟媳婦和孩子先去叩見恩師,得他老人家準許,再去拜見嶽父。
你說可好?”俞蓮舟微一躊躇,心想硬要拆散他夫妻父子,這句話總說不出口,便點頭道:“那也好。
” 殷素素心下甚喜,對李天垣道:“師叔,請你代為禀告爹爹,便說不孝女兒天幸逃得性命,不日便回歸總舵,随同女婿帶了外孫,來拜見他老人家。
” 李天垣道:“好,我在總舵恭候兩位大駕。
”站起身來,便和俞蓮舟等作别。
殷素素問道:“我爹爹身子好吧?”李天垣道:“很好,很好!隻有比從前更加精神健旺。
”殷素素又問:“我哥哥好吧?”李天垣道:“很好!令兄近年武功突飛猛進,做師叔的早已望塵莫及,慚愧得緊。
”殷素素微笑道:“師叔又來跟我們晚輩說笑啦。
”李天垣正色道:“這可不是說笑,連你爹爹也贊他青出于藍,你說厲害不厲害?”殷素素道:“啊喲,師叔當着外人之面,老鼠跌落天秤,自稱自贊,卻不怕俞二俠見笑。
”李天垣笑道:“張五俠做了我們姑爺,俞二俠難道還是外人麼?”說着抱拳團團為禮,轉身出艙。
俞蓮舟聽了這幾句話,微皺眉頭,抱拳答禮,卻不說話。
張翠山一等天鷹教衆人離船,忙問:“二哥,三哥的傷勢後來怎樣?他……痊可了吧?”俞蓮舟“嗯”的一聲,良久不答。
張翠山甚是焦急,目不轉睛地望着他,心頭湧起一陣不祥之感,生怕他說出一個“死”字來。
俞蓮舟緩緩地道:“三弟沒死,不過跟死也差不了多少。
他終身殘廢,手足不能移動。
俞岱岩俞三俠,嘿嘿,江湖上算是沒這号人物了。
” 張翠山聽到三哥沒死,心頭一喜,但想到一位英風俠骨的師哥竟落得如此下場,忍不住潸然淚下,哽咽着問道:“害他的仇人是誰?可查出來了麼?” 俞蓮舟不答,一轉頭,突然間兩道閃電般的目光照在殷素素臉上,森然道:“殷姑娘,你可知害我俞三弟的人是誰?”殷素素禁不住身子輕輕一顫,說道:“聽說俞三俠的手足筋骨,是給人用少林派的金剛指力所斷。
”俞蓮舟道:“不錯。
你不知是誰麼?”殷素素搖了搖頭,道:“不知道。
”俞蓮舟不再理她,說道:“五弟,少林派說你殺死臨安府龍門镖局老小,又殺死了好幾名少林僧人。
此事是真是假?” 張翠山道:“這個……”殷素素插口道:“這不關他事,都是我殺的。
” 俞蓮舟望了她一眼,目光中流露出極度痛恨的神色,但這。
光一閃即隐,臉上随即回複平和,說道:“我原知五弟決不會胡亂殺人。
為了這事,少林派曾三次遣人上武當山來理論,但五弟突然失蹤,武林中盡皆知聞,這回事就此沒了對證。
我們說少林派害了三弟,少林派說五弟殺了他們數十條人命。
好在少林派掌門空聞方丈老成持重,顧全大體,又尊敬恩師,竭力約束門下弟子,不許擅自生事,十年來才沒釀成大禍。
” 殷素素道:“都怪我年輕時做事不知輕重好歹,現下我也好生後悔。
炬人也殺了,咱們給他來個死賴到底,決不認賬便了。
” 俞蓮舟臉露詫異之色,向張翠山瞧了一眼,心想這樣的女子你怎能娶她為妻。
殷素素見他一直對自己冷冷的,口中也隻稱“殷姑娘”不稱“弟妹”,心下早已有氣,說道:“一人做事一身當。
這件事我決不連累你武當派,讓少林派來找我天鷹教便了。
” 俞蓮舟闆起了臉,朗聲說道:“江湖之上,事事擡不過一個‘理’字,别說少林派是當世武林中第一大派,便是無拳無勇的孤兒寡婦,咱們也當憑理處事,不能濫殺無辜,恃強淩弱!” 若在十年之前,俞蓮舟這番義正辭嚴的教訓,早令殷素素老羞成怒,拔劍相向,這時她隻聽得張翠山恭恭敬敬地道:“二哥教訓得是。
”暗想:“我才不聽你這一套仁義道德呢。
但若我沖撞于你,倒令張郎難于做人,我且讓你一步便了。
”便攜了無忌的手,走向艙夕蔔,說道:“無忌,我帶你去瞧瞧這艘大船,你從來沒見過船,是不?” 張翠山待妻子走出船艙,說道:“二哥,這十年之中,我……”俞蓮舟左手一擺,說道:“五弟,你我肝膽相照,情逾骨肉,便有天大的禍事,二哥也跟你生死與共。
你夫妻之事,暫且不必跟我說,回到山上,聽候師父示下便了。
師父倘若責怪,咱們七兄弟一齊跪地苦求,你孩子都這般大了,難道師父還會硬要你夫妻父子生生分離?”張翠山大喜,說道:“多謝二哥。
” 俞蓮舟外剛内熱,在武當七俠之中最不苟言笑,幾個小師弟對他甚是敬畏,比怕大師兄宋遠橋還厲害得多。
其實他于師兄弟上情誼極重,張翠山忽然失蹤,他暗中傷心欲狂,面子上卻忽忽行若無事,今日師兄弟重逢,實是他生平第一件喜事,但還是疾言厲色,将殷素素教訓了一頓,直到此刻師兄弟單獨相對,方始稍露真情。
他最放心不下的,是殷素素殺傷了這許多少林弟子,此事決難善罷,他心中早已打定主意,甯可自己性命不在,也要保護師弟一家平安周全。
張翠山又問:“二哥,咱們跟天鷹教大起争端,可也是為了小弟夫婦麼?此事小弟實在太過不安。
”俞蓮舟不答,卻問:“王盤山之會,到底如何?” 張翠山于是述說如何夜闖龍門镖局、如何識得殷素素、如何偕赴王盤山參與天鷹教揚刀立威,直說至金毛獅王謝遜如何大施屠戮、奪得屠龍寶刀、逼迫二人同舟出海。
俞蓮舟聽完這番話後,又詢明昆侖派高則成和蔣立濤二人之事,沉吟半晌,才道:“原來如此。
倘若你終于不歸,不知這中間的隐秘到何日方能解開。
”張翠山道:“是啊,我義兄……嗯,二哥,那謝遜其實并非怙惡不悛之輩,他所以如此,實是生平一件大慘事逼成,此刻我已和他義結金蘭。
”俞蓮舟點了點頭,心想:“這又是一件棘手之極的事。
” 張翠山續道:“我義兄一吼之威,将王盤山上衆人盡數震得神志失常,他說這等人即使不死,也都成了甴癡,那麼他得到屠龍刀的秘密,便不會洩漏了。
” 俞蓮舟道:“這謝遜行事狠毒,但确也是個奇男子,不過他百密一疏,終于忘了一個人。
”張翠山道:“誰啊?”俞蓮舟道:“白龜壽。
” 張翠山道:“天鷹教的玄武壇壇主?”俞蓮舟道:“正是。
依你所說,當日王盤山島上群豪之中,除謝遜之外,以白龜壽的内功最為深厚。
他給謝遜的酒箭一沖,暈死了過去,後來謝遜作獅子吼,白龜壽倘若好端端的,隻怕也抵不住他的一吼……” 張翠山一拍大腿,道:“是了,其時白龜壽暈在地下未醒,聽不到吼聲,反保得神志清醒,我義兄雖心思細密,卻也沒想到此節。
” 俞蓮舟歎了口氣,道:“從王盤山上生還而神志不失的,隻白龜壽一人。
昆侖派的内功有獨到之處,但高蔣二人功力尚淺,自此癡癡呆呆,成了廢人。
旁人問他二人,到底是誰害得他們這個樣子,蔣立濤隻搖頭不答,高則成卻自始至終說着一個人的名字:殷素素。
”他頓了一頓,又道:“這時我方明白,原來他是心中念念不忘弟妹。
哼,下次西華子再出言不遜,瞧我怎生對付他。
他昆侖弟子行止不謹,還來怪責人家。
” 張翠山道:“白龜壽既神志不失,他該明白一切原委啊。
”俞蓮舟道:“可他就偏不肯說。
你道為什麼?”張翠山略加尋思,已然明白,說道:“是了,天鷹教想去搶奪屠龍寶刀,不肯吐露這獨有的訊息,因此始終推說不知。
”俞蓮舟道:“今日武林中的大紛争便是為此而起。
昆侖派說殷素素害了高蔣二人,我師兄弟也都道你已遭了天鷹教的毒手。
”張翠山道:“小弟前赴王盤山之事,是白龜壽說的麼?”俞蓮舟道:“不,他什麼也不肯說。
我和四弟、六弟同到王盤山踏勘,見到你用鐵筆寫在山壁上的那二十四個大字,才知你也參與了天鷹教的‘揚刀立威之會’。
我們三人在島上找不到你的下落,自是去找白龜壽詢問。
他言語不遜,動起手來,給我打了一掌。
不久昆侖派也有人找上門去,卻吃了個大虧,讓天鷹教殺了兩人。
十年來雙方的仇怨竟然愈結愈深。
” 張翠山甚是歉疚,說道:“為了小弟夫婦,竟讓各門派弟子無辜遭難,我心中如何能安?小弟禀明師尊之後,當分赴各門派解釋誤會,領受罪責。
” 俞蓮舟歎了口氣道:“這是陰錯陽差,原也怪不得你。
那日師父派我和七弟趕赴臨安,保護龍門镖局,但行至江西上饒,遇上了一件大不平事,我二人沒法不出手,耽擱了幾日,救了十餘個無辜之人的性命,待得趕到臨安,龍門镖局的案子已然發了。
本來嘛、倘若單是為了你夫婦二人,也隻昆侖、武當兩派和天鷹教之間的糾葛,但天鷹教為了要奪屠龍刀,始終不提謝遜名字,于是巨鲸幫、海沙派、神拳門這些幫會門派,都把幫主和掌門人的血海深仇一齊算在天鷹教頭上。
天鷹一教,成為江湖上衆矢之的。
” 張翠山歎道:“其實那屠龍刀有什麼了不起,我嶽父何苦如此代人受過?” 俞蓮舟道:“我從未和令嶽會過面,但他統領天鷹教獨抗群雄,硬撐了十年,這份魄力氣概,所有與他為敵之人,也都不禁欽服。
” 張翠山道:“少林、峨嵋、崆峒等門派,并未參與王盤山之會啊,怎地也跟天鷹教結了怨仇?”俞蓮舟道:“此事卻是因你義兄謝遜而起了。
天鷹教為了想得那屠龍刀,接二連三地派遣海船,遍訪各處海島,找尋謝遜的下落。
須知紙包不住火,白龜壽的口再密,消息還是洩漏了出來。
你這義兄曾冒了混元霹靂手成昆之名,在大江南北做過三十幾件大案,各門各派成名人物死在他手下的不計其數,此事你可知麼?” 張翠山黯然點頭,低聲道:“人家終于知道是他幹的了。
”俞蓮舟道:“他每做一件案子,便在牆上大書‘殺人者混元霹靂手成昆也’,其時我們奉了師命,曾一同下山查訪,當時誰也不知真兇是誰,那成昆也始終不曾露面。
後來消息終于漏出,天鷹教得知謝遜的下落,各門各派中深于智謀之人便連帶想起,那謝遜本是成昆的唯一傳人,又知他師徒不知何故失和,翻臉成仇,然則冒成昆之名殺人的,多半便是謝遜了。
你想謝遜害過多少人,牽連何等廣大?連少林派的空見大師也死在他拳下,你想想有多少人欲得他而甘心?” 張翠山神色慘然,說道:“我義兄雖已改過遷善,但雙手染滿了這許多鮮血……唉,二哥,我心亂如麻,不知如何是好。
” 俞蓮舟道:“咱們師兄弟為了你而找天鷹教,昆侖派為了高蔣二人而找天鷹教,巨鲸幫他們為了幫主慘死而找天鷹教,更有以少林派為首的許多白道黑道人物,為了逼問謝遜的蹤迹而找天鷹教。
這些年來,雙方大戰過五場,小戰不計其數。
雖然天鷹教每一次大戰均落下風,但你嶽父居然在群雄圍攻之下苦撐不倒,實在算得是位人傑。
當然,少林、武當、峨嵋等名門正派,以事情真相未曾明白,中間隐晦難解之處甚多,看來天鷹教并非真正的罪魁禍首,是以處處為對方留下餘地,但一般江湖中人卻是出手決不客氣。
這一次我們得到訊息,天鷹教天市堂李堂主乘船出海找尋謝遜,我們便暗中跟了下來,隻盼能查到一些蛛絲馬迹。
哪知李堂主瞧出情形不對,硬不許我們跟随,昆侖派便跟他們動起手來。
倘若你們夫婦的木筏不在此時出現,雙方又得損折不少好手了。
” 張翠山默然,細細打量師哥,見他兩鬓斑白,額頭亦添了不少皺紋,說道:“二哥,這十年之中,你可辛苦啦。
我百死餘生,終于能見你一面,我……我……” 俞蓮舟見他眼眶濕潤,說道:“武當七俠重行聚首,正是天大喜事。
自從三弟受傷,你又失蹤,江湖上改稱我們為武當五俠,嘿嘿,今日起七俠重振聲威……”但想到俞岱岩手足殘廢,七俠之數雖齊,然而要像往昔一般,師兄弟七人聯袂行俠江湖,終究是再也不能的了,不禁凄怆心酸。
海舟南行十數日,到了長江口上,一行人改乘江船,溯江西上。
張翠山夫婦換下了褴褛的皮毛衣衫,兩人宛似瑤台雙璧,風采不減當年。
無忌穿上了新衫新褲,頭上用紅頭繩紮了兩根小辮子,甚是活潑可愛。
俞蓮舟潛心武學,無妻無子,對無忌甚為喜愛,隻他生性嚴峻,沉默寡言,神色間卻冷冷的。
無忌心知這位冷口冷面的師伯其實對己極好,一有空閑,便纏着師伯問東問西。
他生于荒島,陸地上的事物什麼也沒見過,看來事事透着新鮮。
俞蓮舟竟不感厭煩,常常抱着他坐在船頭,觀看江上風景。
無忌問上十句八句,他便短短地回答一句。
這一日江船到了安徽銅陵的銅官山腳下,天色向晚,江船泊在一個小市鎮旁。
船家上岸去買肉沽酒。
俞蓮舟和張翠山夫婦在艙中煮茶閑談。
無忌獨自在船頭玩耍,見碼頭旁有個年老的乞丐坐在地下玩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