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群雄歸心約三章

關燈
自然毫不費力地便将他擊死,就可照原來策劃,誅滅明教。

     衆人均想,武當派自來極重“俠義”兩字,要他們出手加害一個身負重傷的少年,未免于名聲大有損害,隻怕武當五俠誰都不願。

    但武當派若不出手,難道“六大派圍攻光明頂”這件轟傳武林的大事,竟落得铩羽而歸?此後六大派在江湖上臉面何存?其中抉擇,可實在為難之極。

    滅絕師太那幾句話,意思說六大派今後榮辱,全由武當派而定,且看武當派是否有人肯顧全大局,損及個人名望。

     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殷梨亭、莫聲谷五人面面相觑,誰都拿不定主意。

    宋青書突然道:“爹,四位師叔,讓孩兒去料理了他。

    ”武當五俠明白他意思,他是武當晚輩,由他出手,勝于累及武當五俠的……名。

     俞蓮舟道:“不成!我們許你出手,跟我們親自出手并無分别。

    ”張松溪道:“二哥,依小弟之見,大局為重,我五兄弟的名聲為輕。

    ”莫聲谷道:“名聲乃身外之物,隻不過如此對付一個重傷少年,良心難安。

    ”一時議論難決,各人眼望宋遠橋,靜候他作個定奪。

     宋遠橋見殷梨亭始終不發一言,可是臉上憤怒之色難平,心知他未婚妻紀曉芙失身于明教楊逍,以緻殒命,實是平生奇恥大恨,若不一鼓誅滅明教,掃盡奸惡淫徒,這口氣如何咽得下?當下緩緩說道:“魔教作惡多端,除惡務盡,乃我輩俠義道的大節。

    名聲固然要緊,但現今兩者不能得兼,當取大者。

    青書,小心在意。

    ” 宋青書躬身道:“是!”走到張無忌身前,朗聲道:“曾少俠,你若非明教中人,盡可離去,自行下山養傷。

    六大派隻誅魔教邪徒,跟你無涉。

    ” 張無忌左手按住右胸傷口,說道:“大丈夫急人之難,死而後已。

    多謝……多謝宋兄好意,可是在下……在下決與明教同存共亡!” 明教和天鷹教人衆紛紛高叫:“曾少俠,你待我們已仁至義盡,大夥兒感激不盡,到此地步,不必再鬥了。

    ” 殷天正腳步蹒跚地走近,說道:“姓宋的,讓老夫來接你高招!”哪知一口氣提不上來,腿膝麻軟,摔倒在地。

     宋青書眼望張無忌,說道:“曾兄,既然如此,小弟礙于大局,可要得罪了。

    ” 小昭擋在張無忌身前,叫道:“那你先殺了我再說。

    ”張無忌低聲道:“小昭,你别擔心,他殺不了我。

    ”小昭急道:“你……身上有傷啊。

    ”張無忌柔聲道:“小昭,你為什麼待我這麼好?”小昭凄然道:“因為……因為你待我好,我願意……願意為你而死!”張無忌向她凝視半晌,心想:“就算我此時死了,也有了一個真正待我極好的知己。

    ”柔聲道:“以後,你做我的小妹子吧。

    ”小昭緩緩點頭,喜悅無已。

     宋青書向小昭喝道:“你走開些!”張無忌道:“你對這位小姑娘粗聲大氣,忒也無禮!”宋青書在小昭肩頭一推,将她推開數步,說道:“妖女邪男,有什麼好東西了!快站起來,接招吧!”張無忌道:“令尊宋大俠謙謙君子,天下無人不服。

    閣下卻這等粗暴。

    跟你動手,也不必……也不必站起身來。

    ”實則他内勁提不上來,自知決計無力站起。

     張無忌重傷後虛弱無力的情形,人人都瞧了出來。

    俞蓮舟朗聲道:“青書,點了他穴道,令他動彈不得,也就暈了,不必傷他性命。

    ” 宋青書道:“是!”左手虛引,右手倏出,向張無忌肩頭點來。

    張無忌動也不動,待他手指點上肩貞穴,内力斜引,将他指力挪移推卸了開去。

    宋青書這一指之力猶似戳入了水中,更沒半點着力處,隻因出其不意,身子前沖,險些撞到張無忌身上,急忙站定,卻已不免狼狽。

     他定了定神,飛起右腳,猛往張無忌胸口踢去,這一腳已使了六七成力。

    俞蓮舟雖叫他不可傷了張無忌性命,但不知怎的,他心中對眼前這少年竟蓄着極深的恨意,這倒不是因他說自己粗暴,卻是因見周芷若瞧着這少年的眼光之中,一直含情脈脈,甚為關懷,最後雖奉師命而刺他一劍,但臉上神色凄苦,顯見心中難受異常。

     宋青書自見周芷若後,眼光難有片刻離開她身上,雖常自抑制,不敢多看,以免給人認作輕薄之徒,但周芷若的一舉一動、一颦一笑,他無不瞧得清清楚楚,心下明白:“她這一劍刺了之後,不論這小子死也好,活也好,再也不能從她心上抹去了。

    ”自己倘若擊死了這少年,周芷若必定深深怨怪,可是妒火中燒,實不肯放過這唯一制他死命的良機。

    宋青書文武雙全,乃武當派第三代弟子中出類拔萃的人物,為人也素來端方重義,但遇到了“情”字一關,竟緻方寸大亂。

     衆人眼見宋青書這腿踢去,張無忌若非躍起相避,隻有出掌硬接,但顯然他便要支撐着坐起也難辦到,看來這一腳終不免取了他性命。

    卻見足尖将要及胸,張無忌右手五指輕拂,宋青書右腿竟然轉向,從他身側斜了過去,相距雖不過三寸,這一腿卻終于全然踢了個空。

    宋青書在勢已無法收腿,跟着跨了一步,左足足跟後撞,直攻張無忌背心,這一招既快且狠,人所難料,原是極高明的招數,但張無忌手指拂出,又卸開了他足跟的撞擊。

     三招一過,旁觀衆人無不大奇。

    宋遠橋叫道:“青書,他本身已沒半點勁力,這是四兩撥千斤之法。

    ”他眼光老到,瞧出張無忌此時勁力全失,所使的功夫雖頗怪異,基本道理卻與武學中借力打力并無二緻。

     宋青書得父親一言提醒,招數忽變,雙掌輕飄飄地、若有若無地拍擊而出,乃武當絕學之一的“綿掌”。

    借力打力原是武當派武功的根本,他所使的“綿掌”本身勁力若有若無,要令對方無從借力。

    但張無忌的“乾坤大挪移”神功已練到第七層境界,綿掌雖輕,終究有形有勁,他左手按住胸口傷處,右手五指猶如撫琴鼓瑟,忽挑忽撚,忽彈忽撥,上身半點不動,片刻間将宋青書的三十六招綿掌掌力盡數卸了。

     宋青書心下大駭,偶一回頭,突然和周芷若的目光相接,隻見她滿臉關懷之色,不禁心中又酸又怒,知她關懷的絕非自己,深深吸一口氣,左手揮掌猛擊張無忌右頰,右手出指疾點他左肩缺盆穴,這一招叫做“花開并蒂”,名稱好聽,招數卻十分厲害,雙手遞招之後,跟着右掌擊他左頰,左手食指點他右肩後缺盆穴。

    這招“花開并蒂”共有連續四式,便如暴風驟雨般使出,勢道之猛,手法之快,當真非同小可。

    衆人見了這等聲勢,齊聲驚呼,不約而同地都跨上一步。

     隻聽傳啪啪兩下清脆響聲,宋青書左手一拿打上了自己左頰,右手食指點中了自己左肩缺盆穴,跟着右手一掌打上了自己右頰,左手食指點中了自己右肩缺盆穴。

    他這招“花開并蒂”四式齊中,卻均給張無忌以乾坤大挪移功夫挪移到了他自己身上。

    倘若他出招稍慢,那麼點中了自己左肩缺盆穴後,此後兩式便即無力使出,偏生他四式連環,迅捷無倫,左肩缺盆穴雖遭點中,手臂尚未麻木,直到使全了“花開并蒂”的下半套之後,這才手足酸軟,砰的一聲,仰天摔倒,掙紮了幾下,再也站不起身。

     宋遠橋快步搶出,左手推拿幾下,解開了兒子的穴道,但見他兩邊面頰高高腫起,每一邊留下五個烏青的指印,知他受傷雖輕,但兒子心高氣傲,今日當衆受此大辱,直比殺了他還要難受,一言不發,攜了他手回歸本派。

     這時四周喝彩之聲,此起彼落,議論贊美的言語,嘈雜盈耳。

    突然間張無忌口一張,噴出幾口鮮血,按住傷口,又咳嗽起來。

    小昭在旁伸手代他按住傷口,垂淚低聲安慰。

    衆人凝視着他,極為關懷,均想:他重傷下抵禦宋青書的急攻,雖然得勝,但内力損耗必大。

    有的人看看他,又望望武當派衆人,不知他們就此認輸呢,還是另行派人出鬥。

     宋遠橋道:“今日之事,武當派已然盡力,想是魔教氣數未盡,上天生下這個奇怪少年來。

    若再纏鬥不休,名門正派跟魔教又有什麼分别?”俞蓮舟道:“大哥說得是。

    咱們即日回山,請師父指點。

    日後武當派卷土重來,待這少年傷愈之後,再決勝負。

    ”他這幾句話說得光明磊落,豪氣逼人,今日雖然認輸,但不信武當派終究會技不如人。

    張松溪和莫聲谷齊聲道:“正該如此!” 忽聽得刷的一聲,殷梨亭長劍出鞘,雙眼淚光瑩瑩,大踏步走出去,劍尖對着張無忌,說道:“姓曾的,我跟你無冤無仇,此刻再來傷你,我殷梨亭枉稱這‘俠義’兩字。

    可是那楊逍和我仇深似海,我非殺他不可,你讓開吧!” 張無忌搖頭道:“但叫我有一口氣在,不容你們殺明教一人。

    ” 殷梨亭道:“那我可先得殺了你!” 張無忌噴出一口鮮血,神智昏迷,心情激蕩,輕輕地道:“殷六叔,你殺了我吧!” 殷梨亭聽到“殷六叔”三字,隻覺語氣極為熟悉,心念一動:“無忌幼小之時,常常這般叫我,這少年……”凝視他的面容,竟越看越像,雖分别八年多,張無忌已自一個小小孩童成長為壯健少年,相貌已然大異,但殷梨亭心中先存下“難道他竟是無忌”這個念頭,細看之下,記憶中的面貌一點點顯現出來,不禁顫聲道:“你……你是無忌麼?” 張無忌全身再無半點力氣,自知去死不遠,再也不必隐瞞,叫道:“殷六叔,我……我時時……想念你!” 殷梨亭雙目流淚,當的一聲抛下長劍,俯身将他抱起,叫道:“你是無忌,你是無忌孩兒,你是我五哥的孩兒張無忌!” 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莫聲谷四人一齊圍攏,各人又驚又喜,頃刻間心頭充塞了歡喜之情,什麼六大派與明教間的争執仇怨,一時俱忘。

     殷梨亭這麼一叫,除了何太沖夫婦、周芷若、楊逍等寥寥數人之外,餘人無不訝異,哪想到這個舍命力護明教的少年,竟是武當派張翠山的兒子。

     殷梨亭見張無忌昏暈了過去,忙摸出一粒“天王護心丹”塞入他口中,将他交給俞蓮舟抱着,拾起長劍,沖到楊逍身前,戟指罵道:“姓楊的,你這豬狗不如的淫徒,我……我……”喉嚨哽住,再也罵不下去,長劍遞出,便要往楊逍心口刺去。

     楊逍全身不能動彈,微微一笑,閉目待斃。

    突然斜刺裡奔過來一個少女,擋在楊逍身前,叫道:“休傷我爹爹!” 殷梨亭凝劍不前,定睛看時,不禁“啊”的一聲,全身冰冷,隻見這少女長挑身材、秀眉大眼,竟然便是紀曉芙。

    他自和紀曉芙定親之後,每當練武有暇,心頭甜甜的,總是想着未婚妻的俏麗倩影,及後得知她為楊逍擄去,失身于他,更且因而斃命,心中憤恨自是難以言宣。

    此刻突然又見到她,身子一晃,失聲叫道:“曉芙妹子,你……你沒……”、那少女卻是楊不悔,說道:“我姓楊,紀曉芙是我媽媽,她早死了。

    ” 殷梨亭一呆,這才明白,喃喃地道:“啊,是了,我真糊塗!你讓開,我今日要為你媽報仇雪恨。

    ”楊不悔指着滅絕師太道:“好!殷叔叔,你去殺了這個老賊尼。

    ” 殷梨亭道:“為……為什麼?”楊不悔道:“我媽是給這老賊尼一掌打死的。

    ”殷梨亭道:“胡說八道!你小孩子家懂得什麼?”楊不悔冷冷地道:“那日在蝴蝶谷中,老賊尼叫我媽來刺死我爹爹,我媽不肯,老賊尼就将我媽打死了。

    我親眼瞧見的,無忌哥哥也親眼瞧見的。

    你再不信,不妨問問那老賊尼自己。

    ”當紀曉芙身死之時,楊不悔年幼,什麼也不懂得,但後來年紀大了,慢慢回想,自然明白了當年的經過。

     殷梨亭回過頭去,望着滅絕師太,臉上露出疑問之色,嗫嚅道:“師太……她說……紀姑娘是……” 滅絕師太嘶啞着嗓子道:“不錯,這等不知廉恥的孽徒,留在世上又有何用?她和楊逍是兩相情願。

    她甯肯背叛師門,不願遵奉師命,去刺殺這個淫徒惡賊。

    殷六俠,為了顧全你的顔面,我始終隐忍不言。

    哼,這等無恥女子,你何必念念不忘于她?” 殷梨亭鐵青着臉,大聲道:“我不信,我不信!” 滅絕師太道:“你問問這女孩子,她叫什麼名字?” 殷梨亭的目光轉到楊不悔臉上,淚眼模糊之中,瞧出來活脫便是紀曉芙,耳中卻聽她清清楚楚地說道:“我叫楊不悔。

    媽媽說:這件事她永遠也不後悔。

    ” 當的一聲,殷梨亭擲下長劍,回過身來,雙手掩面,疾沖下山。

    宋遠橋和俞蓮舟大叫:“六弟,六弟!”但殷梨亭既不答應,亦不回頭,提氣急奔,突然間失足摔了一跤,随即躍起,片刻間奔得不見了蹤影。

     他和紀曉芙之事衆人多有知聞,眼見事隔十餘年,他仍如此傷心,不禁都為他難過,以武當殷六俠的武功,奔跑之際如何會失足摔跤?那自是意亂情迷、神不守舍之故了。

     這時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莫聲谷四人分坐四角,各出一掌,抵在張無忌胸、腹、背、腰四處大穴之上,齊運内力,給他療傷。

    四入内力甫施,立時覺得他體内有一股極強的吸力,源源不絕地将四入内力吸引過去。

    四人大驚,暗想如此不住吸去,隻須一兩個時辰,自己内力便緻耗竭無存,但他生死未蔔,那便如何是好?正沒做理會處,張無忌緩緩睜開眼睛,“啊”了一聲。

    宋遠橋等心頭一震,猛覺得手掌心有一股極暖和的熱力反傳過來,竟是他的九陽神功起了應和,轉将内力反輸向四人體内。

     宋遠橋叫道:“使不得!你自己靜養要緊。

    ”四人急忙撤掌而起,但覺似有一片滾水周流四肢百骸,舒适無比,顯是他不但将吸去的内力還了四人,而且他體内九陽真氣充盈鼓蕩,反助四人增強了内功修為。

    宋遠橋等四人面面相觑,暗自震駭,眼見他重傷垂死,哪知内力竟如此強勁渾厚,沛不可當,料來劍傷當可無礙。

     此刻張無忌外傷尚重,内息卻已運轉自如,慢慢跪倒在地,說道:“宋大伯、俞二伯、張四伯、莫七叔,恕侄兒無禮。

    太師父他老人家福體安康?” 宋遠橋、俞蓮舟等忙扶他站起。

    俞蓮舟道:“師父他老人家安好!無忌,你……你長得這麼大了……”說了這句話,心頭雖有千言萬語,卻再也說不下去了,隻臉露微笑,熱淚盈眶。

     白眉鷹王殷天正得知這位救命恩人竟是自己外孫,高興得呵呵大笑,卻終究站不起身。

     滅絕師太鐵青着臉,将手一揮,峨嵋群弟子跟着她向山下走去。

     周芷若低着頭走了幾步,終于忍不住向張無忌望去。

    張無忌卻也正自目送她離去。

    兩人目光相接,周芷若蒼白的臉頰匕飛了一陣紅暈,眼光中似說:“我刺得你如此重傷,當真萬分的過意不去,你可要好好保重。

    ”張無忌似乎明白了她的意思,微微點了點頭。

    周芷若登時滿臉喜色,神采飛揚,随即回過頭去,加快腳步,遠遠去了。

     武當派和張無忌相認,再加峨嵋派這一去,六大派圍剿魔教之舉登時風流雲散。

    崆峒和華山兩派攜死扶傷,跟着離去。

     何太沖走上前來,說道:“小兄弟,恭喜你們親人相認啊……”張無忌不等他接着說下去,從懷中摸出兩枚避瘴氣、去穢惡的尋常藥丸,遞了給他,說道:“請賢夫婦各服一丸,金蠶蠱毒便可消解。

    ” 何太沖接過藥丸,見黑黝黝的毫不起眼,不信便能消解得那天下至毒的金蠶蠱毒。

    張無忌道:“在下既說消解得,便消解得。

    ”他話聲仍然微弱,但光明頂這一戰鎮懾六大門派,氣度之中,自然而然生出一股威嚴,不由得何太沖不信。

    他又想:“即使他騙人,這藥不能消解蠱毒,但當着武當四俠,也不能強逼他給真藥。

    何況少林派那空性賊秃也頗有回護這小賊之意。

    今日隻好認命吧!”苦笑着說聲:“多謝!”和班淑娴分别服下藥丸,指揮衆弟子收拾本派死者的屍首,告辭下山。

     俞蓮舟道:“無忌,你傷重不能下山,隻好在此調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