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 君子可欺之以方
關燈
小
中
大
沒運上了十成内勁,顯是顧念大師伯的情分,手下容讓。
他放下帳子,将燭台放在桌上,坐在竹椅上,凝思治療之法。
宋青書受的是緻命重傷,要救他性命,實無把握。
“我如救他不得,任由他死了,誰也不能怪我。
芷若成了寡婦,能不能跟我重續前緣?”想到此處,不由得怦然心動。
他細細思量了一頓飯時分,走到外室,說道:“宋夫人,能否救得宋師哥之命,我殊難斷言,是否能容我一試?”周芷若道:“若你教他不得,世間也沒第二人能夠。
”張無忌道:“縱然救得他性命,但容貌武功,難複舊觀,他腦子也已震壞,隻怕……隻怕說話也不容易了。
”周芷若道:“你究竟不是神仙。
我知你必會盡心竭力,救活了他,以便自己問心無愧地去做朝廷郡馬。
” 張無忌心頭一震,心道:“其實我并不想救活他。
”但醫者父母心,救人活命,于他已是根深蒂固的念頭,他雖仍對周芷若戀戀不舍,但要他故意不治宋青書,究竟大大違反了他從小生來的仁俠心腸。
當下回入房中,揭開宋青書身上所蓋薄被,點了他八處穴道,十指輕柔,以一股若有若無之力,将他碎裂的頭骨一一扶正。
然後從懷中取出一隻金盒,以小指挑了一團黑色藥膏,雙手搓得勻淨,輕輕塗在宋青書頭骨碎處。
這黑色藥膏便是“黑玉斷續膏”,乃西域金剛門療傷接骨的無上聖藥。
當年他向趙敏乞得,用以接續俞岱岩與殷梨亭二人的四肢斷骨,尚有剩餘。
他掌内九陽真氣源源送出,将藥力透入宋青書各處斷骨。
約莫一炷香時分,張無忌送完藥力,見宋青書臉上無甚變化,心下甚喜,知救活他性命的把握又多了幾成。
他自己重傷初愈,這麼一運内勁,不由得又感心跳氣喘,站在床前調勻内息半晌,這才回到外房,将燭台放在桌上。
淡淡的燭光照映下,見周芷若臉色蒼白異常,隐隐聽得屋外輕輕的腳步之聲,知是峨嵋派群弟子正在巡邏守衛,便道:“宋師哥的性命或能救轉,不過……不過……” 周芷若道:“你沒救他的成算,我也沒救謝大俠的把握。
”。
張無忌心想:“明日她要去攻打金剛伏魔圈,峨嵋派中縱有一二高手相助,十九也難成事,說不定反而送了她性命。
”說道:“你可知義父囚禁之處的情形麼?”周芷若道:“不知。
少林派設下什麼厲害埋伏?”張無忌于是将謝遜如何囚在山頂地牢之中、少林三老僧如何監守、自己如何兩度攻打均告失敗、而殷天正更由此送命等情由簡略說了。
周芷若默默聽完,道:“如此說來,你既破不了,我更加無濟于事。
” 張無忌突然心中一動,喜道:“芷若,倘若我二人聯手,大功可成。
我以純陽至剛的力道,牽纏住三位高僧的長鞭。
你以陰柔之力乘隙而入,一進入伏魔圈中,内外夾攻,便能取勝。
”周芷若冷笑道:“咱們從前曾有婚姻之約,我丈夫此刻命在垂危,加之今日我沒傷你性命,旁人定然說我對你舊情猶存。
若再邀你相助,人人要罵我不知廉恥、水性楊花。
”張無忌急道:“咱們隻須問心無愧,旁人言語,理他作甚?”周芷若輕聲道:“倘若我問心有愧呢?”張無忌一呆,接不上口。
周芷若道:“張教主,咱二人孤男寡女,深宵共處,難免要惹物議。
你快請吧!”張無忌站起身來,深深一揖,說道:“宋夫人,你自幼待我很好,盼你再賜一次恩德。
張無忌有生之年,不敢忘了高義。
” 周芷若默不做聲,既不答應,亦不拒絕。
她自始至終沒回過頭來,張無忌沒法見到她臉色,待要再低聲下氣地相求,周芷若高聲道:“靜慧師姊,送客!” 呀的一聲,房門打開,靜慧站在門外,手執長劍,滿臉怒容地瞪着他。
張無忌心想義父的生死系于此舉,自己的顔面屈辱,何足道哉,突然跪倒在地,向周芷若磕了四個頭,道:“宋夫人,盼你垂憐。
”周芷若仍如石像般一動不動。
靜慧喝道:“張無忌,掌門人叫你出去,你還糾纏些什麼?當真是武林敗類,無恥之尤。
”她還道張無忌乘着宋青書将死,又來求周芷若重行締婚。
張無忌歎了口氣,起身出門。
他回到明教的茅棚之前,趙敏迎了上來,道:“宋青書的傷有救,是不是?又用我的黑玉斷續膏去做好人了。
” 張無忌道:“咦?你當真料事如神。
他傷勢是否能救,此刻還不能說。
”趙敏歎了口氣,道:“你想救了宋青書的性命,來換謝大俠。
無忌哥哥,你是越弄越糟,一點也不懂人家的心事。
”張無忌奇道:“為什麼?這個我町不明白了。
”趙敏道:“你用盡心血來救宋青書,那便是說一點也不顧念周姊姊對你的情意,你想她惱也不惱?” 張無忌一怔,無言可答,若說周芷若甯願自已丈夫傷重不治,那決無是理,但她确曾說過:“我知你必會盡心竭力,救活了他,以便自己問心無愧地去做朝廷郡馬。
”這兩句話中實有深深的怨怼之意,何況她又說了“倘若我問心有愧呢”。
趙敏道:“你救了宋青書的性命,現今又後悔了,是不是?”不等張無忌回答,微微一笑,翩然入内。
張無忌坐在石上,對着一彎冷月,呆呆出神,回思自與周芷若相識以來的諸般情景、她對自己的柔情蜜意,不禁無限低回,尤其适才相見時她的言語神态,惆怅纏綿,實難自已。
九月初十清晨,少林寺鐘聲當當響起,群雄又集在廣場之中。
那達摩院的老僧這次更不向空智請示,便即站出,朗聲說道:“衆位英雄請了。
昨日比武較量,峨嵋派掌門宋夫人藝冠群雄,便請宋夫人至山後破關,提取金毛獅王謝遜。
老僧領路。
”說着當先便行。
峨嵋派八名女尼大弟子跟随其後,接着便是周芷若與峨嵋群弟子。
衆英雄更在後面,齊向後山走去。
張無忌見周芷若衣飾一如昨日,并未服喪,知宋青書未死,心想:“他既挨得過昨晚,或能保得住性命。
”自己真正内心,實不知盼望宋青書是死是活。
衆人上得山峰,隻見三位高僧仍盤膝坐在松樹之下。
那達摩院老僧道:“金毛獅王囚于三株蒼松間的地牢中,看守地牢的是敝派三位長老。
宋夫人武功天下無雙,隻須勝了敝派這三位長老,便可破牢取人。
我們大夥兒再瞻仰宋夫人的身手。
” 楊逍見張無忌臉色不定,在他耳邊悄聲說道:“教主寬心。
韋蝠王、說不得二位,已率領五行旗人衆伏在峰下。
峨嵋派若不肯交出謝獅王,咱們隻好用強。
”張無忌皺眉道:“這可壞了大會的規矩,有失信義。
”楊逍道:“我隻怕宋夫人将刀劍架在謝獅王頸中,咱們動手時投鼠忌器。
信義什麼的,也顧不得這許多了。
” 趙敏悄聲道:“謝獅王仇人極多,咱們要防備人叢中有人發暗器偷襲。
”楊逍道:“範右使、鐵冠道長、周兄、彭大師四位已分占四角,防人偷襲。
”趙敏低聲道:“最好有人發射暗器偷襲,咱們就可乘機搶奪謝獅王。
天下英雄也不能怪咱們失了信義。
不過要是風平浪靜……這個倒……嗯,楊左使,你不防暗中派人假裝襲擊謝獅王,紛擾之中,咱們便混水摸魚搶人。
”楊逍笑道:“此計大妙。
”當下便去派遣人手。
張無忌明知此舉甚不光明磊落,但為了相救義父,那也隻好無所顧忌,心中又不禁感激趙敏,暗想:“敏妹和楊左使均有臨事決疑的大才,難得他二人商商量量,極是投機,我可沒這等本事。
” 隻聽周芷若道:“三位高僧既是少林派長老,自然武學深湛。
要本座以一敵三,非但不公,抑且不敬。
”那達摩院老僧道:“宋夫人要添一二人相助,亦無不可。
”周芷若道:“本座承天下英雄相讓,僥幸奪魁,所仗者不過是先師滅絕師太秘傳的本派武功,若是以三敵三,縱然得勝,也未能顯得先師當年教導本座的一番苦心;但如以一敵三,又對主人不恭。
這樣吧,我叫一個昨日傷在本座手下、傷勢尚未痊可的小子聯手。
這小子當年曾給先師三掌擊得口吐鮮血,先師曾饒了他性命,此事天下皆知。
如此便不損先師威名。
” 張無忌一聽,心中大喜:“謝天謝地,她果然允我之請。
”隻聽周芷若道:“張無忌,你出來吧。
” 明教群豪除了楊逍等數人之外,都不明其中原由,但聽周芷若小子長、小子短地侮辱本教教主,盡皆憤恨難平。
卻見張無忌臉有喜色,走上前去,長揖到地,說道:“多謝宋夫人昨日手下留情,饒了小子性命。
”他心中已打定主意:“她當衆辱我,不過是為峨嵋派掙個顔面,再報複那日婚禮中新郎遁走的羞恥。
為了義父,我當委曲求全到底。
” 周芷若道:“你昨日重傷嘔血,此刻我也不要你真的幫手,隻不過做個樣子而已。
”張無忌道:“是。
一切遵命而行,不敢有違。
” 周芷若取出軟鞭,右手一抖,鞭子登時卷成十多個大大小小的圈子,好看已極,左手翻處,青光閃動,露出了一柄短刀。
群雄昨日已見識了她軟鞭的威力,不意她左手尚能同時用刀,一長一短,一柔一剛,那是兩般截然相異的兵刃。
群雄驚佩之下,精神都為之一振。
張無忌從懷中摸出兩枚聖火令來,向前走了兩步,突然腳下一個踉跄,故意又大聲咳嗽幾下,顯得重傷未愈,自保也十分勉強,待會若能勝了少林三僧,好讓群雄都說全是周芷若的功勞。
周芷若靠到他身邊,低聲問道:“你曾立誓為你表妹報仇,倘若害她的兇手是你義父,你是否仍非報仇不可?”張無忌一怔,道:“義父有時心智失常,做不得數。
” 渡厄道:“張教主今日又來賜教了。
”張無忌道:“尚祈三位大師見諒。
”渡厄道:“好說,好說!這位峨嵋派掌門,說道是昨日藝勝天下群雄,難道她武功還能在張教主之上嗎?”張無忌道:“正是。
晚輩昨日在宋夫!人手下重傷嘔血。
”渡難道:“這就奇了。
”三個老僧的黑索緩緩抖了出來。
正在此時,忽聽得峰腰裡傳來輕輕數響琴箫和鳴之聲。
張無忌心中一喜,隻聽得瑤琴铮铮铮連響,四名白衣少女翩然上峰,手中各抱一具短琴,跟着箫聲抑揚,四名黑衣少女手執長箫上峰。
黑白相間,八名少女分占八個方位,琴箫齊奏,音韻柔雅。
一個身披淡黃輕紗的美女在樂聲中緩步上峰,正是當日張無忌在盧龍丐幫中會過的。
丐幫的女童幫主史紅石一見,奔過去撲入她懷裡,叫道:“楊姊姊,楊姊姊!咱們的長老和龍頭都給人害了!”說着手指周芷若,道:“是她峨嵋派和少林派下的毒手。
”那黃衣美女點頭道:“我都知道了。
哼!‘九陰白骨爪’和‘白蟒鞭’未必便是天下最強的武功。
” 她上峰時如此聲勢,人又美貌飄逸,人人的目光都在瞧她,這兩句話更清清楚楚地送入了各人耳中。
群雄一凜之下,年紀較長的都想:“峨嵋派這路爪法,難道便是百年前馳名江湖的陰毒武功九陰白骨爪麼?她這長鞭使的竟是白蟒鞭法?”他們曾聽過九陰白骨爪和白蟒鞭的名字,知是出于《九陰真經》的武功,因陰毒過甚,久已失傳,誰也沒見過。
黃衫女子攜着史紅石的手,走入丐幫人叢,在一塊山石上坐了。
周芷若臉色微變,哼了一聲,道:“動手吧!”長鞭抖出,卷向渡難的黑索,身子一借勢,便從三株蒼松間落下。
她第一招便直攻敵人中央,狠辣迅捷,膽識之強,縱是第一流的江湖老手也有所不及。
群雄隻見她身在半空,如一隻青鶴般淩空撲擊而下,身法曼妙無比。
她右手的軟鞭與渡難的黑索纏在一起,既借其力,又使對方的兵刃暫時無用。
渡厄和渡劫雙索齊揚,分從左右擊至。
張無忌直搶而前,腳下一踬,忽然一個筋鬥摔了過去。
群雄“咦”的一聲,隻道他傷後立足不定。
哪知張無忌這一招使的是聖火令上所載的古波斯武功,身法怪異之極,他似是向前摔跌,雙手聖火令卻已向渡難胸口拍去。
其時渡難的黑索正與周芷若的鞭子纏住未分,不能回索抵擋,渡厄、渡劫眼見勢危,立時舍卻周芷若,雙索向張無忌擊來。
兩條黑索靈動威猛,直如一對烏龍,眼見張無忌難以抵擋,不料他在地下一個打滾,狼狽萬狀地滾向渡厄身邊。
渡厄左手向他肩頭戳落,張無忌左掌以挪移乾坤之力化開,身子微晃,肩頭已向渡劫撞去。
他今日一意要令周芷若成名,将擊敗少林三高僧的殊榮盡數歸于這位峨嵋掌門,自己隻求救出謝遜,是以使的全是古波斯武功,東滾一轉,西摔一跤,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要多狼狽就有多狼狽。
旁觀群雄之中原本不乏識見卓超的人物,但這路古波斯武功實在太怪,又從未有人在中土使過,何況昨日張無忌身受重傷乃人所共見,因此初時都沒瞧出破綻。
明教之敵無不暗暗歡喜;明教之友均不免深為擔憂,隻怕他今日要畢命于斯。
拆到數十招後,隻見周芷若身形忽高忽低,飄忽無方,張無忌越來越似招架不住,手忙足亂,竟似比一個初學武功的莽漢尤有不如,但不論情勢如何兇險,他總能在千鈞一發之際避開對方的淩厲殺着。
旁觀群雄中心智機敏的便知其中必有蹊跷,猜想他所使的多半是“醉八仙”一類功夫,看上去颠三倒四,實則中藏奇奧變化,這類武功比之正路功夫可又難得多了。
這門古波斯武功若以之單獨對付三高僧中任誰一人,對方定然鬧個手足無措,便如張無忌初逢風雲三使時那麼狼狽不堪。
但這三位少林高僧枯禅數十年坐将下來,心意相通,一僧招數中露出破綻空隙,其餘二僧立即予以補足。
張無忌種種怪異身法,本來每一招都足以迷亂敵人眼光,似左實右,似前實後,決難辨識,但三僧索随心動,對他的諸般做作竟似視而不見。
拆到七八十招後,張無忌怪招仍層出不窮,卻始終沒能損及三僧分毫。
鬥近百招,他隻覺三僧黑索上威力漸強,自己身法卻慢慢澀滞起來,已無初鬥時的靈動自如。
他尚不知尚己所使武功有小半已入魔道,而三僧的“金剛伏魔圈”卻正施展以佛力伏魔的精妙大法。
旁人隻見他越鬥越精神,其實他心靈中魔頭漸長,隻須再鬥百招,不免便全然處于三僧佛門上乘武功的克制之下,不由自主地狂舞不休。
三高僧不須出手,便讓他自己制了自己死命。
明教為世人稱作“魔教”,亦非全無道理,這路古波斯武功的始創者“山中老人”,便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大惡魔。
張無忌自得聖火令後,初時照練,還不覺如何,此刻乍逢勁敵,将這路武功中的精微處盡數發揮,心靈漸受感應,突然間哈哈哈仰天三笑,聲音中竟充滿了邪惡奸詐之意。
他三笑方罷,猛聽得三株蒼松間的地牢中傳出誦經之聲,正是義父謝遜的聲音。
隻聽他蒼老的聲音緩緩念誦《金剛經》:“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
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世尊,若複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 張無忌邊鬥邊聽,自謝遜的誦經聲一起,少林三僧黑索上的威力也即收斂,隻聽謝遜繼續念誦:“‘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
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衆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稀有。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 張無忌聽到此處,心中思潮起伏,知道義父自被囚于峰頂地牢,每曰裡聽少林三高僧誦經,上次明明可以脫身,卻自知孽重罪深,堅決不肯離去,難道他聽了數月佛經之後,終于大徹大悟麼?那經中言道:“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衆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
”在義父此刻心中,這五百年後之人指的便是謝遜自已與他張無忌了。
隻經義深微,他于激鬥之際,也無暇深思。
他自然更加不知經中的須菩提,是在天竺舍衛國聽釋迦牟尼說《金剛經》的長老,是以于謝遜所誦的經文,也隻一知半解而已。
隻聽謝遜又念經道:“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複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稀有……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于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
何以故?我于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菩薩須離一切相。
’” 這一段經文的文義卻甚明白,那顯然是說,世間一切全是空幻,對于我自己的身體、性命,心中完全不存牽念,即使别人
他放下帳子,将燭台放在桌上,坐在竹椅上,凝思治療之法。
宋青書受的是緻命重傷,要救他性命,實無把握。
“我如救他不得,任由他死了,誰也不能怪我。
芷若成了寡婦,能不能跟我重續前緣?”想到此處,不由得怦然心動。
他細細思量了一頓飯時分,走到外室,說道:“宋夫人,能否救得宋師哥之命,我殊難斷言,是否能容我一試?”周芷若道:“若你教他不得,世間也沒第二人能夠。
”張無忌道:“縱然救得他性命,但容貌武功,難複舊觀,他腦子也已震壞,隻怕……隻怕說話也不容易了。
”周芷若道:“你究竟不是神仙。
我知你必會盡心竭力,救活了他,以便自己問心無愧地去做朝廷郡馬。
” 張無忌心頭一震,心道:“其實我并不想救活他。
”但醫者父母心,救人活命,于他已是根深蒂固的念頭,他雖仍對周芷若戀戀不舍,但要他故意不治宋青書,究竟大大違反了他從小生來的仁俠心腸。
當下回入房中,揭開宋青書身上所蓋薄被,點了他八處穴道,十指輕柔,以一股若有若無之力,将他碎裂的頭骨一一扶正。
然後從懷中取出一隻金盒,以小指挑了一團黑色藥膏,雙手搓得勻淨,輕輕塗在宋青書頭骨碎處。
這黑色藥膏便是“黑玉斷續膏”,乃西域金剛門療傷接骨的無上聖藥。
當年他向趙敏乞得,用以接續俞岱岩與殷梨亭二人的四肢斷骨,尚有剩餘。
他掌内九陽真氣源源送出,将藥力透入宋青書各處斷骨。
約莫一炷香時分,張無忌送完藥力,見宋青書臉上無甚變化,心下甚喜,知救活他性命的把握又多了幾成。
他自己重傷初愈,這麼一運内勁,不由得又感心跳氣喘,站在床前調勻内息半晌,這才回到外房,将燭台放在桌上。
淡淡的燭光照映下,見周芷若臉色蒼白異常,隐隐聽得屋外輕輕的腳步之聲,知是峨嵋派群弟子正在巡邏守衛,便道:“宋師哥的性命或能救轉,不過……不過……” 周芷若道:“你沒救他的成算,我也沒救謝大俠的把握。
”。
張無忌心想:“明日她要去攻打金剛伏魔圈,峨嵋派中縱有一二高手相助,十九也難成事,說不定反而送了她性命。
”說道:“你可知義父囚禁之處的情形麼?”周芷若道:“不知。
少林派設下什麼厲害埋伏?”張無忌于是将謝遜如何囚在山頂地牢之中、少林三老僧如何監守、自己如何兩度攻打均告失敗、而殷天正更由此送命等情由簡略說了。
周芷若默默聽完,道:“如此說來,你既破不了,我更加無濟于事。
” 張無忌突然心中一動,喜道:“芷若,倘若我二人聯手,大功可成。
我以純陽至剛的力道,牽纏住三位高僧的長鞭。
你以陰柔之力乘隙而入,一進入伏魔圈中,内外夾攻,便能取勝。
”周芷若冷笑道:“咱們從前曾有婚姻之約,我丈夫此刻命在垂危,加之今日我沒傷你性命,旁人定然說我對你舊情猶存。
若再邀你相助,人人要罵我不知廉恥、水性楊花。
”張無忌急道:“咱們隻須問心無愧,旁人言語,理他作甚?”周芷若輕聲道:“倘若我問心有愧呢?”張無忌一呆,接不上口。
周芷若道:“張教主,咱二人孤男寡女,深宵共處,難免要惹物議。
你快請吧!”張無忌站起身來,深深一揖,說道:“宋夫人,你自幼待我很好,盼你再賜一次恩德。
張無忌有生之年,不敢忘了高義。
” 周芷若默不做聲,既不答應,亦不拒絕。
她自始至終沒回過頭來,張無忌沒法見到她臉色,待要再低聲下氣地相求,周芷若高聲道:“靜慧師姊,送客!” 呀的一聲,房門打開,靜慧站在門外,手執長劍,滿臉怒容地瞪着他。
張無忌心想義父的生死系于此舉,自己的顔面屈辱,何足道哉,突然跪倒在地,向周芷若磕了四個頭,道:“宋夫人,盼你垂憐。
”周芷若仍如石像般一動不動。
靜慧喝道:“張無忌,掌門人叫你出去,你還糾纏些什麼?當真是武林敗類,無恥之尤。
”她還道張無忌乘着宋青書将死,又來求周芷若重行締婚。
張無忌歎了口氣,起身出門。
他回到明教的茅棚之前,趙敏迎了上來,道:“宋青書的傷有救,是不是?又用我的黑玉斷續膏去做好人了。
” 張無忌道:“咦?你當真料事如神。
他傷勢是否能救,此刻還不能說。
”趙敏歎了口氣,道:“你想救了宋青書的性命,來換謝大俠。
無忌哥哥,你是越弄越糟,一點也不懂人家的心事。
”張無忌奇道:“為什麼?這個我町不明白了。
”趙敏道:“你用盡心血來救宋青書,那便是說一點也不顧念周姊姊對你的情意,你想她惱也不惱?” 張無忌一怔,無言可答,若說周芷若甯願自已丈夫傷重不治,那決無是理,但她确曾說過:“我知你必會盡心竭力,救活了他,以便自己問心無愧地去做朝廷郡馬。
”這兩句話中實有深深的怨怼之意,何況她又說了“倘若我問心有愧呢”。
趙敏道:“你救了宋青書的性命,現今又後悔了,是不是?”不等張無忌回答,微微一笑,翩然入内。
張無忌坐在石上,對着一彎冷月,呆呆出神,回思自與周芷若相識以來的諸般情景、她對自己的柔情蜜意,不禁無限低回,尤其适才相見時她的言語神态,惆怅纏綿,實難自已。
九月初十清晨,少林寺鐘聲當當響起,群雄又集在廣場之中。
那達摩院的老僧這次更不向空智請示,便即站出,朗聲說道:“衆位英雄請了。
昨日比武較量,峨嵋派掌門宋夫人藝冠群雄,便請宋夫人至山後破關,提取金毛獅王謝遜。
老僧領路。
”說着當先便行。
峨嵋派八名女尼大弟子跟随其後,接着便是周芷若與峨嵋群弟子。
衆英雄更在後面,齊向後山走去。
張無忌見周芷若衣飾一如昨日,并未服喪,知宋青書未死,心想:“他既挨得過昨晚,或能保得住性命。
”自己真正内心,實不知盼望宋青書是死是活。
衆人上得山峰,隻見三位高僧仍盤膝坐在松樹之下。
那達摩院老僧道:“金毛獅王囚于三株蒼松間的地牢中,看守地牢的是敝派三位長老。
宋夫人武功天下無雙,隻須勝了敝派這三位長老,便可破牢取人。
我們大夥兒再瞻仰宋夫人的身手。
” 楊逍見張無忌臉色不定,在他耳邊悄聲說道:“教主寬心。
韋蝠王、說不得二位,已率領五行旗人衆伏在峰下。
峨嵋派若不肯交出謝獅王,咱們隻好用強。
”張無忌皺眉道:“這可壞了大會的規矩,有失信義。
”楊逍道:“我隻怕宋夫人将刀劍架在謝獅王頸中,咱們動手時投鼠忌器。
信義什麼的,也顧不得這許多了。
” 趙敏悄聲道:“謝獅王仇人極多,咱們要防備人叢中有人發暗器偷襲。
”楊逍道:“範右使、鐵冠道長、周兄、彭大師四位已分占四角,防人偷襲。
”趙敏低聲道:“最好有人發射暗器偷襲,咱們就可乘機搶奪謝獅王。
天下英雄也不能怪咱們失了信義。
不過要是風平浪靜……這個倒……嗯,楊左使,你不防暗中派人假裝襲擊謝獅王,紛擾之中,咱們便混水摸魚搶人。
”楊逍笑道:“此計大妙。
”當下便去派遣人手。
張無忌明知此舉甚不光明磊落,但為了相救義父,那也隻好無所顧忌,心中又不禁感激趙敏,暗想:“敏妹和楊左使均有臨事決疑的大才,難得他二人商商量量,極是投機,我可沒這等本事。
” 隻聽周芷若道:“三位高僧既是少林派長老,自然武學深湛。
要本座以一敵三,非但不公,抑且不敬。
”那達摩院老僧道:“宋夫人要添一二人相助,亦無不可。
”周芷若道:“本座承天下英雄相讓,僥幸奪魁,所仗者不過是先師滅絕師太秘傳的本派武功,若是以三敵三,縱然得勝,也未能顯得先師當年教導本座的一番苦心;但如以一敵三,又對主人不恭。
這樣吧,我叫一個昨日傷在本座手下、傷勢尚未痊可的小子聯手。
這小子當年曾給先師三掌擊得口吐鮮血,先師曾饒了他性命,此事天下皆知。
如此便不損先師威名。
” 張無忌一聽,心中大喜:“謝天謝地,她果然允我之請。
”隻聽周芷若道:“張無忌,你出來吧。
” 明教群豪除了楊逍等數人之外,都不明其中原由,但聽周芷若小子長、小子短地侮辱本教教主,盡皆憤恨難平。
卻見張無忌臉有喜色,走上前去,長揖到地,說道:“多謝宋夫人昨日手下留情,饒了小子性命。
”他心中已打定主意:“她當衆辱我,不過是為峨嵋派掙個顔面,再報複那日婚禮中新郎遁走的羞恥。
為了義父,我當委曲求全到底。
” 周芷若道:“你昨日重傷嘔血,此刻我也不要你真的幫手,隻不過做個樣子而已。
”張無忌道:“是。
一切遵命而行,不敢有違。
” 周芷若取出軟鞭,右手一抖,鞭子登時卷成十多個大大小小的圈子,好看已極,左手翻處,青光閃動,露出了一柄短刀。
群雄昨日已見識了她軟鞭的威力,不意她左手尚能同時用刀,一長一短,一柔一剛,那是兩般截然相異的兵刃。
群雄驚佩之下,精神都為之一振。
張無忌從懷中摸出兩枚聖火令來,向前走了兩步,突然腳下一個踉跄,故意又大聲咳嗽幾下,顯得重傷未愈,自保也十分勉強,待會若能勝了少林三僧,好讓群雄都說全是周芷若的功勞。
周芷若靠到他身邊,低聲問道:“你曾立誓為你表妹報仇,倘若害她的兇手是你義父,你是否仍非報仇不可?”張無忌一怔,道:“義父有時心智失常,做不得數。
” 渡厄道:“張教主今日又來賜教了。
”張無忌道:“尚祈三位大師見諒。
”渡厄道:“好說,好說!這位峨嵋派掌門,說道是昨日藝勝天下群雄,難道她武功還能在張教主之上嗎?”張無忌道:“正是。
晚輩昨日在宋夫!人手下重傷嘔血。
”渡難道:“這就奇了。
”三個老僧的黑索緩緩抖了出來。
正在此時,忽聽得峰腰裡傳來輕輕數響琴箫和鳴之聲。
張無忌心中一喜,隻聽得瑤琴铮铮铮連響,四名白衣少女翩然上峰,手中各抱一具短琴,跟着箫聲抑揚,四名黑衣少女手執長箫上峰。
黑白相間,八名少女分占八個方位,琴箫齊奏,音韻柔雅。
一個身披淡黃輕紗的美女在樂聲中緩步上峰,正是當日張無忌在盧龍丐幫中會過的。
丐幫的女童幫主史紅石一見,奔過去撲入她懷裡,叫道:“楊姊姊,楊姊姊!咱們的長老和龍頭都給人害了!”說着手指周芷若,道:“是她峨嵋派和少林派下的毒手。
”那黃衣美女點頭道:“我都知道了。
哼!‘九陰白骨爪’和‘白蟒鞭’未必便是天下最強的武功。
” 她上峰時如此聲勢,人又美貌飄逸,人人的目光都在瞧她,這兩句話更清清楚楚地送入了各人耳中。
群雄一凜之下,年紀較長的都想:“峨嵋派這路爪法,難道便是百年前馳名江湖的陰毒武功九陰白骨爪麼?她這長鞭使的竟是白蟒鞭法?”他們曾聽過九陰白骨爪和白蟒鞭的名字,知是出于《九陰真經》的武功,因陰毒過甚,久已失傳,誰也沒見過。
黃衫女子攜着史紅石的手,走入丐幫人叢,在一塊山石上坐了。
周芷若臉色微變,哼了一聲,道:“動手吧!”長鞭抖出,卷向渡難的黑索,身子一借勢,便從三株蒼松間落下。
她第一招便直攻敵人中央,狠辣迅捷,膽識之強,縱是第一流的江湖老手也有所不及。
群雄隻見她身在半空,如一隻青鶴般淩空撲擊而下,身法曼妙無比。
她右手的軟鞭與渡難的黑索纏在一起,既借其力,又使對方的兵刃暫時無用。
渡厄和渡劫雙索齊揚,分從左右擊至。
張無忌直搶而前,腳下一踬,忽然一個筋鬥摔了過去。
群雄“咦”的一聲,隻道他傷後立足不定。
哪知張無忌這一招使的是聖火令上所載的古波斯武功,身法怪異之極,他似是向前摔跌,雙手聖火令卻已向渡難胸口拍去。
其時渡難的黑索正與周芷若的鞭子纏住未分,不能回索抵擋,渡厄、渡劫眼見勢危,立時舍卻周芷若,雙索向張無忌擊來。
兩條黑索靈動威猛,直如一對烏龍,眼見張無忌難以抵擋,不料他在地下一個打滾,狼狽萬狀地滾向渡厄身邊。
渡厄左手向他肩頭戳落,張無忌左掌以挪移乾坤之力化開,身子微晃,肩頭已向渡劫撞去。
他今日一意要令周芷若成名,将擊敗少林三高僧的殊榮盡數歸于這位峨嵋掌門,自己隻求救出謝遜,是以使的全是古波斯武功,東滾一轉,西摔一跤,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要多狼狽就有多狼狽。
旁觀群雄之中原本不乏識見卓超的人物,但這路古波斯武功實在太怪,又從未有人在中土使過,何況昨日張無忌身受重傷乃人所共見,因此初時都沒瞧出破綻。
明教之敵無不暗暗歡喜;明教之友均不免深為擔憂,隻怕他今日要畢命于斯。
拆到數十招後,隻見周芷若身形忽高忽低,飄忽無方,張無忌越來越似招架不住,手忙足亂,竟似比一個初學武功的莽漢尤有不如,但不論情勢如何兇險,他總能在千鈞一發之際避開對方的淩厲殺着。
旁觀群雄中心智機敏的便知其中必有蹊跷,猜想他所使的多半是“醉八仙”一類功夫,看上去颠三倒四,實則中藏奇奧變化,這類武功比之正路功夫可又難得多了。
這門古波斯武功若以之單獨對付三高僧中任誰一人,對方定然鬧個手足無措,便如張無忌初逢風雲三使時那麼狼狽不堪。
但這三位少林高僧枯禅數十年坐将下來,心意相通,一僧招數中露出破綻空隙,其餘二僧立即予以補足。
張無忌種種怪異身法,本來每一招都足以迷亂敵人眼光,似左實右,似前實後,決難辨識,但三僧索随心動,對他的諸般做作竟似視而不見。
拆到七八十招後,張無忌怪招仍層出不窮,卻始終沒能損及三僧分毫。
鬥近百招,他隻覺三僧黑索上威力漸強,自己身法卻慢慢澀滞起來,已無初鬥時的靈動自如。
他尚不知尚己所使武功有小半已入魔道,而三僧的“金剛伏魔圈”卻正施展以佛力伏魔的精妙大法。
旁人隻見他越鬥越精神,其實他心靈中魔頭漸長,隻須再鬥百招,不免便全然處于三僧佛門上乘武功的克制之下,不由自主地狂舞不休。
三高僧不須出手,便讓他自己制了自己死命。
明教為世人稱作“魔教”,亦非全無道理,這路古波斯武功的始創者“山中老人”,便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大惡魔。
張無忌自得聖火令後,初時照練,還不覺如何,此刻乍逢勁敵,将這路武功中的精微處盡數發揮,心靈漸受感應,突然間哈哈哈仰天三笑,聲音中竟充滿了邪惡奸詐之意。
他三笑方罷,猛聽得三株蒼松間的地牢中傳出誦經之聲,正是義父謝遜的聲音。
隻聽他蒼老的聲音緩緩念誦《金剛經》:“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
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世尊,若複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 張無忌邊鬥邊聽,自謝遜的誦經聲一起,少林三僧黑索上的威力也即收斂,隻聽謝遜繼續念誦:“‘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
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衆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稀有。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 張無忌聽到此處,心中思潮起伏,知道義父自被囚于峰頂地牢,每曰裡聽少林三高僧誦經,上次明明可以脫身,卻自知孽重罪深,堅決不肯離去,難道他聽了數月佛經之後,終于大徹大悟麼?那經中言道:“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衆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
”在義父此刻心中,這五百年後之人指的便是謝遜自已與他張無忌了。
隻經義深微,他于激鬥之際,也無暇深思。
他自然更加不知經中的須菩提,是在天竺舍衛國聽釋迦牟尼說《金剛經》的長老,是以于謝遜所誦的經文,也隻一知半解而已。
隻聽謝遜又念經道:“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複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稀有……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于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
何以故?我于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菩薩須離一切相。
’” 這一段經文的文義卻甚明白,那顯然是說,世間一切全是空幻,對于我自己的身體、性命,心中完全不存牽念,即使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