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百歲壽宴摧肝腸

關燈
過了數日,已是四月初八。

    張三豐心想明日是自己的百歲大壽,徒兒們必有一番熱鬧。

    雖俞岱岩殘廢、張翠山失蹤,未免美中不足,但一生能享百歲遐齡,也算難得,同時閉關參究的一門“太極功”也已深明精奧,從此武當一派定可在武林中大放異彩,當不輸于天竺達摩東傳的少林派武功。

    這天清晨,他便開關出來。

     一聲清嘯,衣袖略振,兩扇闆門便呀的一聲開了。

    張三豐第一眼見到的不是旁人,竟是十年來思念不已的張翠山。

     他一搓眼睛,還道是看錯了。

    張翠山已撲在他懷裡,聲音嗚咽,連叫:“師父!”心情激蕩下竟忘了跪拜。

    宋遠橋等五人齊聲歡叫:“師父大喜,五弟回來了!” 張三豐活了一百歲,修煉了八十幾年,胸懷空明,早已不萦萬物,但和這七個弟子情若父子,陡然間見到張翠山,忍不住緊緊摟着他,歡喜得流下淚來。

     衆兄弟服侍師父梳洗漱沐,換過衣巾。

    張翠山不敢便禀告煩惱之事,隻說些冰火島的奇情異物。

    張三豐聽他說已經娶妻,更是歡喜,道:“你媳婦呢?快叫她來見我。

    ”’ 張翠山雙膝跪地,說道:“師父,弟子大膽,娶妻之時,沒能禀明你老人家。

    ”張三豐捋須笑道:“你在冰火島上十年不能回來,難道便等上十年,待禀明了我再娶麼?笑話,笑話!快起來,不用告罪,張三豐哪有這等迂腐不通的弟子?”張翠山長跪不起,道:“可是弟子的媳婦來曆不正。

    她……她是天鷹教殷教主的女兒。

    ” 張三豐仍捋須一笑,說道:“那有什麼幹系?隻要媳婦兒人品不錯,也就是了,便算她人品不好,到得咱們山上,難道不能潛移默化于她麼?天鷹教又怎樣了?翠山,為人第一不可胸襟太窄,千萬别自居名門正派,把旁人都瞧得小了。

    這正邪兩字,原本難分,正派弟子倘若心術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隻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

    ” 張翠山大喜,想不到自己擔了十年的心事,師父隻輕輕兩句話便揭了過去,滿臉笑容,站起身來,忙去伴同殷素素來拜見師父。

    張三豐見到殷素素後很是歡喜,慰勉了幾句。

    殷素素請了安,告退回房。

     張三豐對張翠山道:“你那嶽父教主我跟他神交已久,很佩服他武功了得,是個慷慨磊落的奇男子,他雖性子偏激,行事乖僻些,可不是卑鄙小人,咱們很可交交這個朋友。

    ”宋遠橋等均想:“師父對五弟果然厚愛,愛屋及烏。

    連他嶽父這等大魔頭,居然也肯下交。

    ”正說到此處,一名道童進來報道:“天鷹教殷教主派人送禮來給張五師叔!” 張三豐笑道:“嶽父送贽禮來啦,翠山,你去迎接賓客吧!”張翠山應道:“是!” 殷梨亭道:“我跟五哥一起去。

    ”張松溪笑道:“又不是金鞭紀老英雄送禮來,要你忙什麼?”殷梨亭臉上一紅,還是跟了張翠山出去。

     隻見大廳上站着兩個中年漢子,羅帽直身,穿的是家人服色,見到張翠山出來,一齊走上兒步,跪拜下去,說道:“姑爺安好,小人殷無福、殷無祿叩見。

    還有個兄弟殷無壽,要小人等一并向姑爺請安。

    ”張翠山還了一揖,說道:“管家請起。

    ”心想:“這兩個家人的名字好生奇怪,凡是仆役家人,取的名字總是‘平安、吉慶、福祿壽喜’之類,怎地他二人卻叫作‘無福、無祿’,而且還有個‘無壽’?”但見那殷無福臉上有一條極長的刀疤,自右邊額角一直斜下,掠過鼻尖,直至左邊嘴角方止。

    那殷無祿卻是滿臉麻皮。

    兩人相貌都甚醜陋,都是四五十歲年紀。

     張翠山道:“嶽父大人、嶽母大人安好。

    我待得稍作屏擋,便要和你家小姐同來拜見尊親,不料嶽父母反先存問,卻如何敢當?兩位遠來辛苦,請坐了喝杯茶。

    ” 殷無福和殷無祿卻不敢坐,恭恭敬敬地呈上禮單,說道:“我家老爺太太說些許薄禮,請姑爺笑納。

    ” 張翠山道:“多謝!”打開禮單一看,不禁吓了一跳,隻見十餘張泥金箋上,一共寫了二百款禮品,第一款是“碧玉獅子成雙”,第二款是“翡翠風凰成雙”,無數珠寶之後,是“特品紫狼毫百枝”、“貢品唐墨四十錠”、“宣和桑紙百刀”、“極品端硯八方”。

    那天鷹教教主打聽到這位嬌客善于書法,竟送了大批極名貴的筆墨紙硯,其餘衣履冠帶、服飾器用,無不具備。

    殷無福轉身出去,領了十名腳夫進來,每人都挑了一副擔子,擺在廳側。

     張翠山心下躊躇:“我自幼清貧,山居簡樸,這些珍物要來何用?可是嶽父遠道厚賜,倘若不受,未免不恭。

    ”隻得稱謝受下,說道:“你家小姐旅途勞頓,略染小恙。

    兩位管家請在山上多住幾日,再行相見。

    ”殷無福道:“老爺太太很記挂小姐,叮囑即日回報。

    若不過于勞累小姐,小人想叩見小姐一面,即行回去。

    ” 張翠山道:“既然如此,且請稍待。

    ”回房跟妻子說了。

    殷素素大喜,來到偏廳和兩名家人相見,問起父母兄長安康,留兩人用了酒飯。

    殷無福、殷無祿當即叩别姑爺、小姐。

     張翠山心想:“嶽父母送來這等厚禮,該當重重賞賜這兩人才是。

    可是就把山上所有的銀子集在一起,也未必能賞得出手。

    ”他生性豁達,也不以為意,笑道:“你家小姐嫁了個窮姑爺,給不起賞錢,兩位管家請勿見笑。

    ”殷無福道:“不敢,不敢。

    得見武當五俠一面,甚于千金之賜。

    ”張翠山心道:“這位管家吐屬風雅,似是+文墨之士。

    ”當下送到中門。

    殷無福道:“姑爺請留步,但盼和小姐早曰駕臨,以免老爺太太思念。

    敝教上下,盡皆仰望姑爺風采。

    ”張翠山一笑。

     殷無祿道:“還有一件小事,須禀告姑爺知道。

    小人兄弟送禮上山之時,在襄陽客店中遇見三個镖客。

    他三人言談之中,提到了姑爺。

    ”張翠山道:“哦,他們說了些什麼?”殷無祿道:“一人說道:‘武當七俠于我等雖有大恩,可是龍門镖局的七十餘口人命,終不能便此罷休。

    ’他三人說自己是決計不能再理會此事了,要去請開封府神槍震八方譚老英雄出來,跟姑爺理論此事。

    ”張翠山點了點頭,并不殷無祿探手懷中,取出三面小旗,雙手呈給張翠山,道:“小人兄弟聽那三個镖客膽敢想太歲頭上動土,已将這事攬到了天鷹教身上。

    ”張翠山一見三面小旗,不禁一驚,隻見第一面旗上繡着一頭猛虎,仰天吼叫,作蹲踞之狀,自是虎踞镖局的镖旗。

    第二面小旗上繡着一頭白鶴在雲中飛翔,當是晉陽镖局的镖旗,雲中白鶴是總镖頭雲鶴。

    第三面小旗上用金線繡着九隻燕子,包含了燕雲镖局的“燕”字和總镖頭宮九佳的“九”字。

     張翠山奇問:“怎地将他們的镖旗取來了?”殷無福道:“姑爺是天鷹教的嬌客,祁天彪、宮九佳他們是什麼東西,明知武當七俠于他們有恩,居然還想去請什麼開封府神槍震八方譚瑞來這老家夥來跟姑爺理論,那不是太豈有此理麼?我們聽到了這三個镖客的無禮之言……”張翠山道:“其實也不算得什麼無禮。

    ”殷無福道:“是,那是姑爺的寬宏大量,人所不及。

    我們三個人賤量窄,便料理了這三個镖客,取來了三家镖局的镖旗。

    ” 張翠山吃了一驚,心想祁天彪等三人都是雄霸一方的镖局豪傑,江湖上成名已久,雖算不得是武林中頂尖的角色,但各有各的絕藝,何以嶽父手下三個家人,便如此輕描淡寫地說将他們料理了?但若說殷無釋瞎吹,他們明明取來了這三杆镖旗,别說明取,便是暗偷,可也不易啊。

    難道他們在客店中使什麼薰香迷藥,做翻了那三個總镖頭?問道:“這三杆镖旗是怎生取來的?” 殷無福道:“當時三弟無壽出面叫陣,說我們天鷹教瞧着三個狗屁總镖頭不順眼,約他們到襄陽南門較量,我們三人對他們三個。

    言明他們倘若輸了,便留下镖旗,自斷一臂,終身不許踏近武當山一步。

    ”張翠山愈聽愈奇,愈加不敢小觑了眼前這兩個家人,問道:“後來怎樣?”殷無福道:“後來也沒什麼,他們便留下镖旗,自己砍斷了左臂,說終身不敢踏近武當山一步。

    ” 張翠山暗暗心驚:“這些天鷹教的人物,行事竟如此狠辣。

    ”不禁皺起了眉頭。

    殷無祿道:“倘若姑爺嫌小人下手太輕,我們便追上去,将三人宰了。

    ”張翠山忙道:“不輕!不輕!已重得很。

    ”殷無福道:“我們心想這次來給姑爺送禮,乃是天大的喜事,倘若傷了人命,似乎不吉。

    ”張翠山道:“不錯,你們想得很周到。

    還有一位管家呢?為什麼沒跟你們一起?”殷無福道:“我們趕走了三個镖客之後,怕那神槍譚老頭兒終于得到了訊息,不知好歹,還要來啰唣姑爺,是以殷無壽便上開封府去。

    ” 張翠山心想那神槍震八方譚瑞來威名赫赫,成名已垂四十年,殷無壽為自己而鬧上開封府去,不論哪一方有了損傷,都大大的不妥,說道:“那神槍震八方譚老英雄我久仰其名,是個正人君子,兩位快些趕赴開封,叫無壽大哥不必再跟譚老英雄說話了。

    若雙方說僵了動手,隻怕不妙。

    ” 殷無祿淡淡一笑,道:“姑爺不必擔心,那姓譚的老家夥不敢跟三弟動手的。

    三弟叫他不得多管閑事,他會乖乖地聽話。

    ”張翠山道:“是麼?”暗想神槍震八方譚瑞來豈是好惹的人物,他自己或許老了,可是開封府神槍譚家一家,武功高強的弟子少說也有一二十人,哪能怕了你殷無壽一人?殷無福瞧出張翠山有不信之意,說道:“那譚老頭兒二十年前是無壽的手下敗将,并有重大把柄落在我們手中。

    姑爺望安。

    ”說着二人行禮作别。

     張翠山拿着那三面小旗,躊躇了半晌。

    他本想命二人打聽無忌的下落,但想跟外人提起此事,自己也還罷了,卻不免損及二哥的威名,于是慢慢踱回卧房。

     殷素素斜倚在床,翻閱禮單,好牛感激父母待己的親情,想起無忌此時不知如何,又憂心如焚,見丈夫走進房來,臉上神色不定,忙問:“怎麼啦?” 張翠山道:“那無福、無祿、無壽三人,又是什麼來曆?” 殷素素和丈夫成婚雖已十年,但知他不喜天鷹教,因此于自己家事和教中諸般情由一直不跟他說起,張翠山亦從來不問。

    這時聽丈夫問及,才道:“這三人在二十多年前本是橫行燕趙一帶的大盜,後來受許多高手圍攻,眼看無幸,适逢我爹爹路過,見他們死戰不屈,很有骨氣,便伸手救了他們。

    這三人并不同姓,自然也不是兄弟。

    他們感激我爹爹救命之恩,便立下重誓,終身給他為奴,抛棄了從前姓名,改名為殷無福、殷無祿、殷無壽。

    我小時候對他們很客氣,也不敢真以奴仆相待。

    我爹爹說,講到武功和從前的名望,武林中許多大名鼎鼎的人物也未必及得上他三人。

    ” 張翠山點頭道:“原來如此。

    ”于是将他三個斷人左臂、奪人镖旗之事說了。

    殷素素皺眉道:“他三人原是一番好意,卻沒想到名門正派的弟子行事,跟他們邪教大不相同。

    五哥,這件事又跟你添上了麻煩,我……我真不知如何是好?”歎了口氣,接着道:“待尋到無忌,我們還是回冰火島去吧。

    ” 忽聽得殷梨亭在門外叫道:“五哥,快來大筆一揮,寫幾幅壽聯兒。

    ”又笑道:“五嫂,你别怪我拉了五哥去,誰叫他叫做‘銀鈎鐵劃’呢?” 當日下午,六個師兄弟分别督率火工道人、衆道童在紫霄宮四處打掃布置,廳堂上都貼了張翠山所書的壽聯,前前後後,一片喜氣。

     次日清晨,宋遠橋等換上了新縫的布袍,正要去攜扶俞岱岩,七人同向師父拜壽,一名道童進來,呈上一張名帖。

    宋遠橋接了過來。

    張松溪眼快,見帖上寫道:“昆侖後學何太沖率門下弟子恭祝張真人壽比南山。

    ”驚道:“昆侖掌門人親自給師父拜壽來啦!他幾時到中原來的?”莫聲谷問道:“何夫人有沒有來?”何太沖的夫人班淑娴是他師姊,聽說武功不在昆侖掌門之下。

    張松溪道:“名帖上沒寫何夫人。

    ” 宋遠橋道:“這位客人非同小可,該當請師父親自迎接。

    ”忙去禀明張三豐。

     張三豐道:“聽說鐵琴先生罕來中土,虧他知道老道的生日。

    ”率領六名弟子,迎了出去。

    隻見鐵琴先生何太沖年紀也不甚老,身穿黃衫,神情飄逸,氣象沖和,俨然是名門正派的一代宗主。

    他身後站着八名男女弟子,西華子和衛四娘也在其内。

     何太沖向張三豐行禮緻賀。

    張三豐連聲道謝,拱手行禮。

    宋遠橋等六人跪下磕頭,何太沖也跪拜還禮,說道:“武當六俠名震寰宇,這般大禮如何克當?” 張三豐剛将何太沖師徒迎進大廳,賓主坐定獻茶,一名小道童又持了一張名帖進來,交給了宋遠橋,卻是崆峒五老齊至。

    當世武林之中,少林、武當名頭最響,昆侖、峨嵋次之,崆峒派又次之。

    崆峒五老論到輩分地位,不過和宋遠橋平起平坐。

    但張三豐甚是謙沖,站起身來,說道:“崆峒五老到來,何兄請少坐,老道出去迎接賓客。

    ”何太沖心想:“崆峒五老這等人物,派個弟子出去迎接一下也就是了。

    ” 少時崆峒五老帶了弟子進來。

    接着神拳門、海沙派、巨鲸幫、巫山幫,許多門派幫會的首腦人物陸續來到山上拜壽。

    宋遠橋等事先隻想本門師徒共盡一日之歡,沒料到竟來了這許多賓客,六名弟子分别接待,卻哪裡忙得過來?張三豐一生最厭煩的便是這些繁文缛節,每逢七十歲、八十歲、九十歲的整壽,總叮囑弟子不可驚動外人,豈知在這百歲壽辰,竟然武林貴賓雲集。

    到得後來,紫霄宮中連給客人坐的椅子也不夠了。

    宋遠橋隻得派人去捧些圓石,密密的放在廳上。

    各派掌門、各幫幫主等尚有座位,門人徒衆隻好坐在石上。

    斟茶的茶碗分派完了,隻得用飯碗、菜碗奉茶。

     張松溪一拉張翠山,走到廂房。

    張松溪道:“五弟,你瞧出什麼來沒有?”張翠山道:“他們相互約好了的,大家見面之時,顯是成竹在胸。

    雖有些人假作驚異,實則是欲蓋彌彰。

    ”張松溪道:“不錯,他們并非誠心來給師父拜壽。

    ”張翠山道:“拜壽為名,問罪是實。

    ”張松溪道:“不是興師問罪!龍門镖局的命案,決請不動鐵琴先生何太沖出馬。

    ”張翠山道:“嗯,這些人全是為了金毛獅王謝遜!” 張松溪冷笑道:“他們可把武當門人瞧得忒也小了。

    縱使他們倚多為勝,難道武當門下弟子竟會出賣朋友?五弟,那謝遜便真算十惡不赦的奸徒,既是你的義兄,決不能從你口中吐露他的行蹤。

    ”張翠山道:“四哥說的是。

    咱們怎麼辦?”張松溪微一沉吟,道:“大家小心些便是。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武當七俠大風大浪見得慣了,豈能怕了他們?” 俞岱岩雖然殘廢,但他們說起來還是武當七俠,而七兄弟之後,還有一位武學修為震铄古今、冠絕當時的師父張三豐在。

    隻是兩人均想師父已百歲高齡,雖眼前遇到了重大難關,但衆兄弟仍當自行料理,固不能讓師父出手,也不能讓他老人家操心。

    張松溪口中這麼安慰師弟,内心卻知今日之事大是棘手、如何得保師門令譽,實非容易。

     大廳之上,宋遠橋、俞蓮舟、殷梨亭三人陪着賓客說些客套閑話。

    他三人也早瞧出這些客人來勢不對,心中各自嘀咕。

     正說話間,小道童又進來報道:“峨嵋門下弟子靜玄師太,率同五位師弟妹,來向師祖拜壽。

    ”宋遠橋和俞蓮舟一齊微笑,望着殷梨亭。

    這時莫聲谷正從外邊陪着八九位客人進廳,張松溪、張翠山剛從内堂轉出,聽到峨嵋弟子到來,也都向着殷梨亭微笑。

    殷梨亭滿臉通紅,神态忸怩。

    張翠山拉着他手,笑道:“來來來,咱兩個去迎接貴賓。

    ” 兩人迎出門去。

    隻見那靜玄師太已有四十來歲年紀,身材高大,神态威猛,雖是女子,卻比尋常男子還高了半個頭。

    她身後五個師弟妹中,一個是三十來歲的瘦男子,兩個是尼姑,其中靜虛師太張翠山已在海上舟中會過。

    另外兩個都是二十來歲的姑娘,一個抿嘴微笑,另一個膚色雪白、長挑身材的美貌女郎低頭弄着衣角,那自是殷梨亭的未過門妻子、金鞭紀家的紀曉芙姑娘了。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