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夭矯三松郁青蒼
關燈
小
中
大
不可學你義父。
” 張無忌道:“爹爹和義父都是英雄好漢,一般是光明磊落的大丈夫,都是孩兒的好榜樣。
”說着躬身一拜,身形晃處,已自出了三株松樹圍成的圈子,向少林寺三僧一舉手,展開輕功,倏忽不見,但聽他清嘯之聲,片刻間已在裡許之外。
山峰畔少林僧衆相顧駭然,早聞明教張教主武功卓絕,卻沒想到神妙至斯。
張無忌既見形迹已露,索性顯一手功夫,好叫少林僧衆心生忌憚,善待謝遜。
他這一聲清嘯鼓足了中氣,綿綿不絕,在大雷雨中飛揚而出,有若一條長龍行經空際。
他足下施展全力,越奔越快,嘯聲也越來越響。
少林寺中千餘僧衆齊在夢中驚醒,直至嘯聲漸去漸遠,方始紛紛議論。
空聞、空智等知是張無忌到了,均是平增一番憂慮。
張無忌奔出數裡,突然道旁一株柳樹後有聲叫道:“喂!”一人躍出,正是趙敏。
張無忌停嘯止步,伸手挽住了她,見她全身給大雨淋濕了,發上臉上,水珠不斷流下。
趙敏問道:“跟少林寺的和尚們動過手了?”張無忌道:“是。
”趙敏道:“謝大俠怎樣了?有沒見到?”張無忌挽着她手臂,在大雨中緩步而行,将适才情事簡略地說了。
趙敏沉吟道:“你有沒問他當日在島中如何中毒失刀了?”張無忌道:“我隻想着怎地救他脫險,當時事勢緊急,沒空問到這些閑事。
”趙敏歎了口氣,不再作聲。
張無忌道:“你不高興麼?”趙敏道:“在你是閑事,在我就是要緊事。
好啦,等救出了謝大俠,再問也不遲。
我隻怕……”張無忌道:“怕甚麼?你擔心咱們救不了義父?”趙敏道:“明教比少林派強得多,要救謝大俠,終究辦得到。
我就怕謝大俠決心一死以殉空見神僧。
”張無忌也擔心着這件事,問道:“你說會麼?”趙敏道:“但願不會。
” 二人一路說話,來到杜氏夫婦屋前。
趙敏笑道:“你行迹已露,不能再瞞他二人了。
” 張無忌見茅舍之門半掩,便伸手推開,搖了搖身子,抖去些水濕,踏步進去,忽然間聞到一陣血腥氣。
他心下一驚,左手反掌将趙敏推到門外,黑暗中忽地有人伸手抓來。
這一抓無聲無息,快捷無倫,待得驚覺,手指已觸到面頰。
張無忌不及閃避,左足疾飛,徑踢那人胸口,那人反手勾轉,肘錘打向他腿上環跳穴,招數狠辣已極。
張無忌隻須縮腿避讓,敵人左手就挖去了他一對眼珠,當即提手虛抓,他料敵奇準,這麼抓去,剛好将敵人左手拿在掌中,便在此時,環跳穴上麻疼,立足不定,右腿跪倒。
他正要乘勢扭斷敵人手腕,隻覺所握住的手掌溫軟柔滑,乃女子之手,心中一動,沒下重手,順勢抓住那人往外甩去,噗的一聲,右肩劇痛,已中了一刀。
那人急躍出屋,揮掌向趙敏臉上拍去。
張無忌情知趙敏決然擋不了,忍痛縱起,也即揮掌拍出。
雙掌相交。
那人身子晃動,腳下踉跄,借着這對掌之力,縱出數丈之外,便在黑暗中隐沒不見。
趙敏驚問:“是誰?”張無忌“嘿”了一聲,懷中火折已為大雨淋濕,打不了火,生怕右肩上敵人的短刀有毒,不即拔出,道:“你點亮了燈。
” 趙敏到廚下取出火刀火石,點亮油燈,見到他肩頭的短刀,大吃一驚。
張無忌見刃鋒上并未喂毒,笑道:“一些外傷,不相幹。
”當即便拔出短刀,轉頭隻見杜百當和易三娘縮身在屋角之中,顧不得止住傷口流血,搶上看時,二人已死去多時。
趙敏驚道:“我出去時,他二人還好好的。
”張無忌點點頭,等趙敏為他裹好傷口,拿起短刀看時,正是杜氏夫婦所使的兵刃,隻見屋中梁上、柱上、桌上、地下,插滿了短刀,顯是敵人曾與杜氏夫婦一番劇鬥,将他夫婦的短刀一一打得出手,這才動手加害。
趙敏駭然道:“這人武功厲害得很啊。
” 适才摸黑相鬥,張無忌若非動念得快,料到那人要來抓自己眼珠,不但此時已成了瞎子,多半趙敏也已屍橫就地。
再看杜百當夫婦的屍身時,隻見胸口數十根肋骨根根斷成數截,連背後的肋骨也是如此,顯是為一門極陰狠、極厲害的掌力所傷。
他數經大敵,多曆兇險,但回思适才暗室中這三下兔起鹘落般的交手,不禁越想越驚。
今晚兩場惡鬥,第一場以一敵三,曆時甚久,但驚心動魄之處,遠不如第二場瞬息間的三招兩式。
趙敏又問:“那是誰?”張無忌搖頭不答。
趙敏突然間明白了,眼中流露出恐懼神色,呆了半晌,撲向他懷中,吓得哭了出來。
兩人心下均知,若不是趙敏聽到張無忌嘯聲,大雨中奔出去迎接,因而逃過大難,那麼此刻死在屋角中的已不是兩人而是三人了。
張無忌輕拍她背脊,柔聲安慰。
趙敏道:“那人要殺的是我,先把杜氏夫婦殺了,躲在這裡對我暗算,決不是想傷你。
”張無忌道:“這幾日中,你千萬不可離開我身邊。
”沉吟片刻,又道:“不到一年之間,内力武功怎能進展如此迅速?當世除我之外,隻怕無人能護得你周全。
” 次日清晨,張無忌拿了杜百當鋤地的鋤頭,挖了個深坑,将杜氏夫婦埋了,與趙敏一齊跪下來拜了幾拜,想起易三娘對待自己二人親厚慈愛,都不禁傷感。
忽聽得少林寺裡鐘聲當當不絕,遠遠傳來,聲音甚是緊急,接着東面一道青色煙花直沖上天,南方紅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數裡外更升起黃色煙火。
五道煙火将少林寺圍在中間。
張無忌叫道:“明教五行旗齊到,正面跟少林派幹起來啦,咱們快去。
”匆匆與趙敏換了衣服,洗去手臉的污泥,快步向少林寺奔去。
隻行出數裡,便見一隊白衣的明教教衆手執黃色小旗,向山上行去。
張無忌叫道:“顔旗使在麼?”厚土旗掌旗使顔垣聽到叫聲,回頭見是教主,大喜之下忙上前行禮參見。
旗下教衆歡聲雷動,一齊拜伏。
顔垣禀告:明教群豪得悉謝遜下落後,商議之下,均覺如等到重陽節天下英雄群聚少林之時再來讨人,就得與舉世群雄為敵,眼下既沒法禀明教主,隻得權宜為計,于重陽節前由楊逍、範遙率領,盡集教中高手,來少林寺要人。
料想大動幹戈,多半難免,那倒也罷了,隻是到處尋不着教主,不免有群龍無首之感。
教衆吹起号角,報知教主到來。
過不多時,楊逍、範遙、殷天正、韋一笑、殷野王、周颠、彭瑩玉、說不得、鐵冠道人等人先後從各處到來,銳金、巨木、洪水、烈火四旗教衆則分四面圍住了少林寺。
各人相見,盡皆大喜。
楊逍與範遙謝過擅專之罪。
張無忌道:“各位不須過謙,大家齊心合力來救謝法王,原是本教兄弟大夥兒的義氣。
本人心下感激,有何怪罪?”将自己混入少林寺、昨晚已和渡厄等三僧動手的事簡略說了。
衆人聽說一切都出于成昆的奸謀,無不氣憤。
周颠和鐵冠道人更破口大罵。
張無忌道:“今日本教以堂堂之師,向少林方丈要人,最好别傷了和氣。
萬不得已動手,咱們第一是救謝法王,第二是捉拿成昆,此外不可濫傷無辜。
”衆人齊聲應諾。
周颠道:“咱們明教聲勢這等厲害,每人放一個屁,臭也臭死了他們。
尤其我老周的臭屁,更加非同小可!” 張無忌向趙敏道:“敏妹,最好你喬裝一下,别讓少林寺僧衆認出身分,以免多生枝節。
”當日她擄了少林衆僧囚在大都,與少林派已結下極深的怨仇。
趙敏笑道:“顔大哥,我扮作你旗下的一名兄弟罷!”顔垣當即命本旗一名兄弟除下外袍,讓趙敏披上。
趙敏奔入山後樹林,匆匆改扮,搽黑面頰,從樹林中出來時,已變成一個面目猙獰的黑瘦漢子。
号角吹動,明教群豪列隊上山。
少林寺中早已接到明教拜山的帖子,空智禅師率領僧衆在山亭中迎候。
空智聽了圓真之言,深信少林僧衆為趙敏用計擒往大都囚禁,削斷手指,逼授武功,乃明教與汝陽王暗中勾結安排的奸計,後來張無忌出手相救,更屬假意賣好,另有陰謀,當下神色陰沉,合十行了一禮,甚麼話也不說。
張無忌抱拳道:“敝教有事向貴派奉懇,專誠上山拜見方丈神僧。
”空智點點頭,說道:“請!”引着明教群豪走向山門。
空聞方丈率領達摩堂、羅漢堂、般若堂、戒律院各處首座高僧,在山門外迎接,請群豪到大雄寶殿分賓主坐下,小沙彌送上清茶。
空聞和張無忌、楊逍、殷天正等人寒暄了幾句,便即默然。
張無忌說道:“方丈大師,我們無事不登三寶殿,特來求懇方丈瞧在武林一脈,開釋敝教謝法王,大恩日後必當補報。
”空聞道:“阿彌陀佛,出家人慈悲為本,戒嗔戒殺,原不該跟謝法王為難。
不過老衲師兄空見命喪謝施主之手。
張教主是一教之主,也當明白武林中的規矩。
” 張無忌道:“此中另有緣故,可也怪不得謝法王。
”于是将空見甘願受拳以化解武林中一場大冤孽的經過,原原本本地朗聲說了。
殿上殿外數千僧衆盡皆聽聞。
空聞等隻聽得一半,便即口宣佛号,一齊恭恭敬敬的站起。
空聞目中含淚,顫聲道:“善哉,善哉!空見師兄以大願力行此大善舉,功德非小。
”群僧低聲念經,對空見之仁俠高義,無不敬佩。
明教群豪也一齊站起,緻欽仰之意。
張無忌詳細說畢當日經過,又道:“謝法王失手傷了空見神僧,至感後悔,但事後細細回想,此事的罪魁禍首,實是貴寺的圓真大師。
”他見圓真不在殿上,說道:“請圓真大師出來,當面對質,分辨是非。
” 周颠插口道:“是啊,在光明頂上這秃驢裝假死,卻又活了過來,鬼鬼祟祟,是甚麼好東西?快叫他滾出來。
”那日他在光明頂上吃了圓真大虧後,一直記恨。
張無忌忙道:“周先生不可在方丈大師之前無禮。
”周颠道:“我是罵圓真那秃驢,又不是罵方丈那秃……”這“秃”字一出口,知道不對,急忙伸手按住自己的嘴巴。
空智聽周颠出言無禮,更增惱怒,說道:“然則我空性師弟之死,張教主卻又如何解釋?”張無忌道:“空性神僧豪爽俠義,在下昔日在光明頂上有緣拜會,極是欽佩。
空性大師曾和在下相約,日後相互切磋武學。
豈知不幸身遭大難,在下深為哀悼痛惜。
此是奸人暗算,實與敝教無涉。
” 空智冷笑道:“張教主倒推得忒煞幹淨。
然則汝陽王郡主與明教聯手之事,那也是假的了?”張無忌臉上一紅,道:“郡主與她父兄不洽,投身敝教。
郡主往日對貴寺諸多不敬之處,在下自當命她上山拜佛,鄭重謝罪。
”空智喝道:“張教主花言巧語,于事何補?你身為一教之主,信口胡言,豈不令天下英雄恥笑?” 張無忌想到殺空性、擒衆僧之事,确是趙敏大大不該,雖與明教無涉,但她目下卻是托身于己,可不能推委不理,正為難間,鐵冠道人厲聲說道:“空智大師,我教主敬你是前輩高僧,給足了你面子,你可須知自重。
我教主守信重義,豈能說一句假話?你辱我教主,便是辱我明教百萬之衆。
縱使我教主寬洪大量,不予計較,我們做部屬的卻不能善罷甘休。
”此時明教教衆在淮泗、豫鄂一帶攻城掠地,招兵買馬,說是“百萬之衆”,确非浮誇,何況其中“十數萬之衆”,此時便駐紮在少林寺山門之外。
空智冷笑道:“百萬之衆便怎地?莫非要将少林寺踏為平地?魔教辱我少林,原非自今日始。
我們失手被擒,囚于萬安寺中,隻能怪自己粗心大意,自來邪正不兩立,那也沒有甚麼。
你們來到我少林寺,在十六尊羅漢像的背上刻了十六個大字,嘿嘿,‘先誅少林,再滅武當,惟我明教,武林稱王!’好威風,好煞氣!” 這十六個字,乃當日趙敏手下武士将少林僧衆擒去之後,以利刃刻在十六尊羅漢的背上。
範遙一待衆人出寺,便即飛身回到羅漢堂中,移轉十六尊羅漢像,仍背心向壁,以免趙敏嫁禍明教的陰謀得逞。
後來楊逍等發覺,看過後仍将羅漢像移正,沒料想還是給少林僧衆知悉了。
張無忌口才不佳,又想到這是趙敏胡鬧,内心有愧,無言可答。
楊逍卻道:“空智大師的話,可讓我們不懂了。
敝教張教主是武當弟子張五俠的公子,江湖上盡人皆知。
我們就算再狂妄萬倍,也決不敢辱及教主的先人。
張教主自己,又怎會刻甚麼‘再滅武當’的字樣?兩位大師乃有德高僧,豈能于其中這小小道理也不明白?在下相信決無其事。
”這幾句話振振有辭,立時令空智為之語塞。
空聞方丈修為日久,心性慈和,且終究以大局為重,心知明教勢大,倘若雙方當真動上了手,隻怕傳之千百年的少林古刹不免要在自己手中毀去,便道:“各位空言争論,于事無益,請随老衲前赴羅漢堂,瞻仰羅漢法像,誰是誰非,便知端的。
”張無忌心想:“一進羅漢堂,真相便當場揭穿。
”當下躊躇不答。
楊逍卻道:“如此甚好。
”張無忌不明其意,但見趙敏混在厚土旗衆之中,并未進寺,料想不緻為少林僧衆發覺,倒也不甚擔憂。
知客僧在前領路,一行人衆走進羅漢堂。
空聞向羅漢像下拜,說道:“弟子驚動羅漢尊者法像,尚請原宥。
”拜罷,吩咐六名弟子恭移金身。
六名弟子依言上前,合十默祝幾句,然後三人一邊,分列兩旁,将第一尊羅漢像轉了過來。
隻見那羅漢像背上已削得坦平,塗上了金漆,原來那個大大的“先”字,早已沒半點痕迹。
這一來,不但空聞、空智等大吃一驚,張無忌也大出意料之外。
少林群弟子一齊動手,将其餘各尊羅漢像一一轉過,背上卻哪裡有一筆半劃?霎時之間,群僧面面相觑,說不出話來。
他們曾看得清清楚楚,十六尊羅漢像背上都刻得有字,拼起來是“先誅少林,再滅武當,惟我明教,武林稱王”等十六字,卻何以會突然不見?羅漢像背上金漆甚新,顯是剛塗上去的,但少林寺近數月來守衛何等嚴密,要鏟去這十六尊羅漢像背上所刻字迹,再塗上金漆,實非易事,寺中僧衆怎能全無知覺? 張無忌轉過頭來,見韋一笑和範遙正相視而笑,心下恍然,那自是本教兄弟們作下了手腳,心想:“幹這事的人神通廣大,好生了得。
” 楊逍見群僧驚愕萬狀,便道:“貴寺福澤深厚,功德無量,十六位尊者金身完好無缺。
料想正如空智大師所雲,先前曾遭奸人損毀,但十六位阿羅漢顯靈,佛法無邊,立即自行補起,實乃可喜可賀。
”說着便向羅漢像跪拜下去。
張無忌等跟着一齊拜倒。
空聞、空智等雖不信羅漢顯靈、自行補起雲雲的鬼話,但料定必是明教暗中做了手腳,不論怎樣,總是向本寺補過緻歉,各人心中存着的氣惱不由得均消解了三分,而對衆魔頭神出鬼沒的手段,卻又有三分佩服,三分驚懼。
空聞道:“羅漢像既已完好如初,此事不必再提。
”揮手命群弟子推羅漢像轉身,又道:“聽說昨晚渡厄師叔和張教主訂下了約會,隻須張教主破得我三位師叔的‘金剛伏魔圈’,任憑将謝施主帶走。
”張無忌道:“不錯,渡厄大師确有此言。
但在下深佩三位高僧武功高深,自知不是敵手,昨晚已折在三位高僧手下,敗軍之将,何敢言勇?”空聞道:“阿彌陀佛,張教主言重了。
昨晚勝負未分,更兼教主仁俠為懷,于我三位師叔危急之際,出手相助,三位師叔深感高義,對教主贊譽不已。
” 楊逍、範遙等聽張無忌說過渡厄等三僧武功精妙,均盼一見。
殷天正道:“既然少林衆高僧執意于武學上一見高低,教主,咱們不自量力,隻好領教少林派的絕學。
好在咱們是為相救謝兄弟,實逼處此,無可奈何,并非膽敢到領袖武林的少林寺來撒野。
” 張無忌對外公之言向來極是尊重,又想除此之外,也别無善法,便道:“弟兄們聽到在下頌揚三位高僧神功蓋世,都說三位高僧坐關數十年,武林中誰也不知,今日大夥兒有幸拜見,實是生平
” 張無忌道:“爹爹和義父都是英雄好漢,一般是光明磊落的大丈夫,都是孩兒的好榜樣。
”說着躬身一拜,身形晃處,已自出了三株松樹圍成的圈子,向少林寺三僧一舉手,展開輕功,倏忽不見,但聽他清嘯之聲,片刻間已在裡許之外。
山峰畔少林僧衆相顧駭然,早聞明教張教主武功卓絕,卻沒想到神妙至斯。
張無忌既見形迹已露,索性顯一手功夫,好叫少林僧衆心生忌憚,善待謝遜。
他這一聲清嘯鼓足了中氣,綿綿不絕,在大雷雨中飛揚而出,有若一條長龍行經空際。
他足下施展全力,越奔越快,嘯聲也越來越響。
少林寺中千餘僧衆齊在夢中驚醒,直至嘯聲漸去漸遠,方始紛紛議論。
空聞、空智等知是張無忌到了,均是平增一番憂慮。
張無忌奔出數裡,突然道旁一株柳樹後有聲叫道:“喂!”一人躍出,正是趙敏。
張無忌停嘯止步,伸手挽住了她,見她全身給大雨淋濕了,發上臉上,水珠不斷流下。
趙敏問道:“跟少林寺的和尚們動過手了?”張無忌道:“是。
”趙敏道:“謝大俠怎樣了?有沒見到?”張無忌挽着她手臂,在大雨中緩步而行,将适才情事簡略地說了。
趙敏沉吟道:“你有沒問他當日在島中如何中毒失刀了?”張無忌道:“我隻想着怎地救他脫險,當時事勢緊急,沒空問到這些閑事。
”趙敏歎了口氣,不再作聲。
張無忌道:“你不高興麼?”趙敏道:“在你是閑事,在我就是要緊事。
好啦,等救出了謝大俠,再問也不遲。
我隻怕……”張無忌道:“怕甚麼?你擔心咱們救不了義父?”趙敏道:“明教比少林派強得多,要救謝大俠,終究辦得到。
我就怕謝大俠決心一死以殉空見神僧。
”張無忌也擔心着這件事,問道:“你說會麼?”趙敏道:“但願不會。
” 二人一路說話,來到杜氏夫婦屋前。
趙敏笑道:“你行迹已露,不能再瞞他二人了。
” 張無忌見茅舍之門半掩,便伸手推開,搖了搖身子,抖去些水濕,踏步進去,忽然間聞到一陣血腥氣。
他心下一驚,左手反掌将趙敏推到門外,黑暗中忽地有人伸手抓來。
這一抓無聲無息,快捷無倫,待得驚覺,手指已觸到面頰。
張無忌不及閃避,左足疾飛,徑踢那人胸口,那人反手勾轉,肘錘打向他腿上環跳穴,招數狠辣已極。
張無忌隻須縮腿避讓,敵人左手就挖去了他一對眼珠,當即提手虛抓,他料敵奇準,這麼抓去,剛好将敵人左手拿在掌中,便在此時,環跳穴上麻疼,立足不定,右腿跪倒。
他正要乘勢扭斷敵人手腕,隻覺所握住的手掌溫軟柔滑,乃女子之手,心中一動,沒下重手,順勢抓住那人往外甩去,噗的一聲,右肩劇痛,已中了一刀。
那人急躍出屋,揮掌向趙敏臉上拍去。
張無忌情知趙敏決然擋不了,忍痛縱起,也即揮掌拍出。
雙掌相交。
那人身子晃動,腳下踉跄,借着這對掌之力,縱出數丈之外,便在黑暗中隐沒不見。
趙敏驚問:“是誰?”張無忌“嘿”了一聲,懷中火折已為大雨淋濕,打不了火,生怕右肩上敵人的短刀有毒,不即拔出,道:“你點亮了燈。
” 趙敏到廚下取出火刀火石,點亮油燈,見到他肩頭的短刀,大吃一驚。
張無忌見刃鋒上并未喂毒,笑道:“一些外傷,不相幹。
”當即便拔出短刀,轉頭隻見杜百當和易三娘縮身在屋角之中,顧不得止住傷口流血,搶上看時,二人已死去多時。
趙敏驚道:“我出去時,他二人還好好的。
”張無忌點點頭,等趙敏為他裹好傷口,拿起短刀看時,正是杜氏夫婦所使的兵刃,隻見屋中梁上、柱上、桌上、地下,插滿了短刀,顯是敵人曾與杜氏夫婦一番劇鬥,将他夫婦的短刀一一打得出手,這才動手加害。
趙敏駭然道:“這人武功厲害得很啊。
” 适才摸黑相鬥,張無忌若非動念得快,料到那人要來抓自己眼珠,不但此時已成了瞎子,多半趙敏也已屍橫就地。
再看杜百當夫婦的屍身時,隻見胸口數十根肋骨根根斷成數截,連背後的肋骨也是如此,顯是為一門極陰狠、極厲害的掌力所傷。
他數經大敵,多曆兇險,但回思适才暗室中這三下兔起鹘落般的交手,不禁越想越驚。
今晚兩場惡鬥,第一場以一敵三,曆時甚久,但驚心動魄之處,遠不如第二場瞬息間的三招兩式。
趙敏又問:“那是誰?”張無忌搖頭不答。
趙敏突然間明白了,眼中流露出恐懼神色,呆了半晌,撲向他懷中,吓得哭了出來。
兩人心下均知,若不是趙敏聽到張無忌嘯聲,大雨中奔出去迎接,因而逃過大難,那麼此刻死在屋角中的已不是兩人而是三人了。
張無忌輕拍她背脊,柔聲安慰。
趙敏道:“那人要殺的是我,先把杜氏夫婦殺了,躲在這裡對我暗算,決不是想傷你。
”張無忌道:“這幾日中,你千萬不可離開我身邊。
”沉吟片刻,又道:“不到一年之間,内力武功怎能進展如此迅速?當世除我之外,隻怕無人能護得你周全。
” 次日清晨,張無忌拿了杜百當鋤地的鋤頭,挖了個深坑,将杜氏夫婦埋了,與趙敏一齊跪下來拜了幾拜,想起易三娘對待自己二人親厚慈愛,都不禁傷感。
忽聽得少林寺裡鐘聲當當不絕,遠遠傳來,聲音甚是緊急,接着東面一道青色煙花直沖上天,南方紅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數裡外更升起黃色煙火。
五道煙火将少林寺圍在中間。
張無忌叫道:“明教五行旗齊到,正面跟少林派幹起來啦,咱們快去。
”匆匆與趙敏換了衣服,洗去手臉的污泥,快步向少林寺奔去。
隻行出數裡,便見一隊白衣的明教教衆手執黃色小旗,向山上行去。
張無忌叫道:“顔旗使在麼?”厚土旗掌旗使顔垣聽到叫聲,回頭見是教主,大喜之下忙上前行禮參見。
旗下教衆歡聲雷動,一齊拜伏。
顔垣禀告:明教群豪得悉謝遜下落後,商議之下,均覺如等到重陽節天下英雄群聚少林之時再來讨人,就得與舉世群雄為敵,眼下既沒法禀明教主,隻得權宜為計,于重陽節前由楊逍、範遙率領,盡集教中高手,來少林寺要人。
料想大動幹戈,多半難免,那倒也罷了,隻是到處尋不着教主,不免有群龍無首之感。
教衆吹起号角,報知教主到來。
過不多時,楊逍、範遙、殷天正、韋一笑、殷野王、周颠、彭瑩玉、說不得、鐵冠道人等人先後從各處到來,銳金、巨木、洪水、烈火四旗教衆則分四面圍住了少林寺。
各人相見,盡皆大喜。
楊逍與範遙謝過擅專之罪。
張無忌道:“各位不須過謙,大家齊心合力來救謝法王,原是本教兄弟大夥兒的義氣。
本人心下感激,有何怪罪?”将自己混入少林寺、昨晚已和渡厄等三僧動手的事簡略說了。
衆人聽說一切都出于成昆的奸謀,無不氣憤。
周颠和鐵冠道人更破口大罵。
張無忌道:“今日本教以堂堂之師,向少林方丈要人,最好别傷了和氣。
萬不得已動手,咱們第一是救謝法王,第二是捉拿成昆,此外不可濫傷無辜。
”衆人齊聲應諾。
周颠道:“咱們明教聲勢這等厲害,每人放一個屁,臭也臭死了他們。
尤其我老周的臭屁,更加非同小可!” 張無忌向趙敏道:“敏妹,最好你喬裝一下,别讓少林寺僧衆認出身分,以免多生枝節。
”當日她擄了少林衆僧囚在大都,與少林派已結下極深的怨仇。
趙敏笑道:“顔大哥,我扮作你旗下的一名兄弟罷!”顔垣當即命本旗一名兄弟除下外袍,讓趙敏披上。
趙敏奔入山後樹林,匆匆改扮,搽黑面頰,從樹林中出來時,已變成一個面目猙獰的黑瘦漢子。
号角吹動,明教群豪列隊上山。
少林寺中早已接到明教拜山的帖子,空智禅師率領僧衆在山亭中迎候。
空智聽了圓真之言,深信少林僧衆為趙敏用計擒往大都囚禁,削斷手指,逼授武功,乃明教與汝陽王暗中勾結安排的奸計,後來張無忌出手相救,更屬假意賣好,另有陰謀,當下神色陰沉,合十行了一禮,甚麼話也不說。
張無忌抱拳道:“敝教有事向貴派奉懇,專誠上山拜見方丈神僧。
”空智點點頭,說道:“請!”引着明教群豪走向山門。
空聞方丈率領達摩堂、羅漢堂、般若堂、戒律院各處首座高僧,在山門外迎接,請群豪到大雄寶殿分賓主坐下,小沙彌送上清茶。
空聞和張無忌、楊逍、殷天正等人寒暄了幾句,便即默然。
張無忌說道:“方丈大師,我們無事不登三寶殿,特來求懇方丈瞧在武林一脈,開釋敝教謝法王,大恩日後必當補報。
”空聞道:“阿彌陀佛,出家人慈悲為本,戒嗔戒殺,原不該跟謝法王為難。
不過老衲師兄空見命喪謝施主之手。
張教主是一教之主,也當明白武林中的規矩。
” 張無忌道:“此中另有緣故,可也怪不得謝法王。
”于是将空見甘願受拳以化解武林中一場大冤孽的經過,原原本本地朗聲說了。
殿上殿外數千僧衆盡皆聽聞。
空聞等隻聽得一半,便即口宣佛号,一齊恭恭敬敬的站起。
空聞目中含淚,顫聲道:“善哉,善哉!空見師兄以大願力行此大善舉,功德非小。
”群僧低聲念經,對空見之仁俠高義,無不敬佩。
明教群豪也一齊站起,緻欽仰之意。
張無忌詳細說畢當日經過,又道:“謝法王失手傷了空見神僧,至感後悔,但事後細細回想,此事的罪魁禍首,實是貴寺的圓真大師。
”他見圓真不在殿上,說道:“請圓真大師出來,當面對質,分辨是非。
” 周颠插口道:“是啊,在光明頂上這秃驢裝假死,卻又活了過來,鬼鬼祟祟,是甚麼好東西?快叫他滾出來。
”那日他在光明頂上吃了圓真大虧後,一直記恨。
張無忌忙道:“周先生不可在方丈大師之前無禮。
”周颠道:“我是罵圓真那秃驢,又不是罵方丈那秃……”這“秃”字一出口,知道不對,急忙伸手按住自己的嘴巴。
空智聽周颠出言無禮,更增惱怒,說道:“然則我空性師弟之死,張教主卻又如何解釋?”張無忌道:“空性神僧豪爽俠義,在下昔日在光明頂上有緣拜會,極是欽佩。
空性大師曾和在下相約,日後相互切磋武學。
豈知不幸身遭大難,在下深為哀悼痛惜。
此是奸人暗算,實與敝教無涉。
” 空智冷笑道:“張教主倒推得忒煞幹淨。
然則汝陽王郡主與明教聯手之事,那也是假的了?”張無忌臉上一紅,道:“郡主與她父兄不洽,投身敝教。
郡主往日對貴寺諸多不敬之處,在下自當命她上山拜佛,鄭重謝罪。
”空智喝道:“張教主花言巧語,于事何補?你身為一教之主,信口胡言,豈不令天下英雄恥笑?” 張無忌想到殺空性、擒衆僧之事,确是趙敏大大不該,雖與明教無涉,但她目下卻是托身于己,可不能推委不理,正為難間,鐵冠道人厲聲說道:“空智大師,我教主敬你是前輩高僧,給足了你面子,你可須知自重。
我教主守信重義,豈能說一句假話?你辱我教主,便是辱我明教百萬之衆。
縱使我教主寬洪大量,不予計較,我們做部屬的卻不能善罷甘休。
”此時明教教衆在淮泗、豫鄂一帶攻城掠地,招兵買馬,說是“百萬之衆”,确非浮誇,何況其中“十數萬之衆”,此時便駐紮在少林寺山門之外。
空智冷笑道:“百萬之衆便怎地?莫非要将少林寺踏為平地?魔教辱我少林,原非自今日始。
我們失手被擒,囚于萬安寺中,隻能怪自己粗心大意,自來邪正不兩立,那也沒有甚麼。
你們來到我少林寺,在十六尊羅漢像的背上刻了十六個大字,嘿嘿,‘先誅少林,再滅武當,惟我明教,武林稱王!’好威風,好煞氣!” 這十六個字,乃當日趙敏手下武士将少林僧衆擒去之後,以利刃刻在十六尊羅漢的背上。
範遙一待衆人出寺,便即飛身回到羅漢堂中,移轉十六尊羅漢像,仍背心向壁,以免趙敏嫁禍明教的陰謀得逞。
後來楊逍等發覺,看過後仍将羅漢像移正,沒料想還是給少林僧衆知悉了。
張無忌口才不佳,又想到這是趙敏胡鬧,内心有愧,無言可答。
楊逍卻道:“空智大師的話,可讓我們不懂了。
敝教張教主是武當弟子張五俠的公子,江湖上盡人皆知。
我們就算再狂妄萬倍,也決不敢辱及教主的先人。
張教主自己,又怎會刻甚麼‘再滅武當’的字樣?兩位大師乃有德高僧,豈能于其中這小小道理也不明白?在下相信決無其事。
”這幾句話振振有辭,立時令空智為之語塞。
空聞方丈修為日久,心性慈和,且終究以大局為重,心知明教勢大,倘若雙方當真動上了手,隻怕傳之千百年的少林古刹不免要在自己手中毀去,便道:“各位空言争論,于事無益,請随老衲前赴羅漢堂,瞻仰羅漢法像,誰是誰非,便知端的。
”張無忌心想:“一進羅漢堂,真相便當場揭穿。
”當下躊躇不答。
楊逍卻道:“如此甚好。
”張無忌不明其意,但見趙敏混在厚土旗衆之中,并未進寺,料想不緻為少林僧衆發覺,倒也不甚擔憂。
知客僧在前領路,一行人衆走進羅漢堂。
空聞向羅漢像下拜,說道:“弟子驚動羅漢尊者法像,尚請原宥。
”拜罷,吩咐六名弟子恭移金身。
六名弟子依言上前,合十默祝幾句,然後三人一邊,分列兩旁,将第一尊羅漢像轉了過來。
隻見那羅漢像背上已削得坦平,塗上了金漆,原來那個大大的“先”字,早已沒半點痕迹。
這一來,不但空聞、空智等大吃一驚,張無忌也大出意料之外。
少林群弟子一齊動手,将其餘各尊羅漢像一一轉過,背上卻哪裡有一筆半劃?霎時之間,群僧面面相觑,說不出話來。
他們曾看得清清楚楚,十六尊羅漢像背上都刻得有字,拼起來是“先誅少林,再滅武當,惟我明教,武林稱王”等十六字,卻何以會突然不見?羅漢像背上金漆甚新,顯是剛塗上去的,但少林寺近數月來守衛何等嚴密,要鏟去這十六尊羅漢像背上所刻字迹,再塗上金漆,實非易事,寺中僧衆怎能全無知覺? 張無忌轉過頭來,見韋一笑和範遙正相視而笑,心下恍然,那自是本教兄弟們作下了手腳,心想:“幹這事的人神通廣大,好生了得。
” 楊逍見群僧驚愕萬狀,便道:“貴寺福澤深厚,功德無量,十六位尊者金身完好無缺。
料想正如空智大師所雲,先前曾遭奸人損毀,但十六位阿羅漢顯靈,佛法無邊,立即自行補起,實乃可喜可賀。
”說着便向羅漢像跪拜下去。
張無忌等跟着一齊拜倒。
空聞、空智等雖不信羅漢顯靈、自行補起雲雲的鬼話,但料定必是明教暗中做了手腳,不論怎樣,總是向本寺補過緻歉,各人心中存着的氣惱不由得均消解了三分,而對衆魔頭神出鬼沒的手段,卻又有三分佩服,三分驚懼。
空聞道:“羅漢像既已完好如初,此事不必再提。
”揮手命群弟子推羅漢像轉身,又道:“聽說昨晚渡厄師叔和張教主訂下了約會,隻須張教主破得我三位師叔的‘金剛伏魔圈’,任憑将謝施主帶走。
”張無忌道:“不錯,渡厄大師确有此言。
但在下深佩三位高僧武功高深,自知不是敵手,昨晚已折在三位高僧手下,敗軍之将,何敢言勇?”空聞道:“阿彌陀佛,張教主言重了。
昨晚勝負未分,更兼教主仁俠為懷,于我三位師叔危急之際,出手相助,三位師叔深感高義,對教主贊譽不已。
” 楊逍、範遙等聽張無忌說過渡厄等三僧武功精妙,均盼一見。
殷天正道:“既然少林衆高僧執意于武學上一見高低,教主,咱們不自量力,隻好領教少林派的絕學。
好在咱們是為相救謝兄弟,實逼處此,無可奈何,并非膽敢到領袖武林的少林寺來撒野。
” 張無忌對外公之言向來極是尊重,又想除此之外,也别無善法,便道:“弟兄們聽到在下頌揚三位高僧神功蓋世,都說三位高僧坐關數十年,武林中誰也不知,今日大夥兒有幸拜見,實是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