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與子共穴相扶将
關燈
小
中
大
張無忌跟了她沒行出幾步,已到床前。
那小環揭開羅帳,鑽進帳去,拉着張無忌的手卻沒放開。
張無忌吃了一驚,心想這小環雖既醜且稚,總是女子,怎可和她同睡一床?何況此刻追敵要緊,縮手回掙。
那小環低聲道:“通道在床裡!”他聽了這五字,精神一振,再也顧不得什麼男女之嫌,但覺那小環揭開錦被,橫卧在床,握住了他手一拉,便也躺在她身旁。
不知那小環扳動了何處機括,突然間床闆側動,兩人便摔了下去。
這一摔直跌下數丈,幸好地下鋪着極厚的軟草,絲毫不覺疼痛,隻聽得頭頂輕輕聲響,床闆已回複原狀。
他心下暗贊:“這機關布置得妙極!誰料得到秘道的入口處,竟會是在小姐香閨的牙床中。
”站起身來,拉着小環的手,快步而行。
跑出數丈,聽到那小環足上鐵鍊曳地之聲,猛然想起:“這位姑娘是跛子,足上又有鐵鍊,怎地跑得這般快?”便即停步。
那小環猜中了他心意,笑道:“我的跛腳是假裝的,騙騙老爺和小姐。
”張無忌心道:“怪不得我媽媽說天下女子都愛騙人。
今日連不悔妹妹也來暗算我一下。
”此時忙于追敵,這念頭隻在心中一轉,随即撇開,在甬道中曲曲折折地奔出數十丈,便到了盡頭,圓真卻始終不見。
那小環道:“這甬道我隻到過這裡,相信前面尚有通路,可是我找不到開門的機括。
”張無忌伸手四下摸索,前面是凹凹凸凸的石壁,沒一處縫隙,在凹凸處用力推擊,紋絲不動。
那小環歎道:“我已試了幾十次,始終沒能找到機括,真古怪之極。
我曾帶了火把進來細細察看,也沒發現半點可疑之處。
但那和尚卻又逃到了哪裡?” 張無忌提一口氣,運勁雙臂,在石壁左邊用力推揿,毫無動靜,再在右邊推捺,隻覺石壁微晃。
他再吸兩口真氣,使勁推時,石壁緩緩退後,卻是一堵極厚、極巨、極重、極實的大石門。
原來光明頂秘道構築精巧,有些地方使用隐秘的機括,這座大石門卻全無機括,若非天生神力或身負上乘武功,萬萬推移不動。
那小環雖能進入秘道,但武功不到,隻有半途而廢。
張無忌這時九陽神功已成,這一推之力極巨,自能推開了。
待石壁移後三尺,他劈出一掌,以防圓真躲在石後偷襲,随即拉了小環閃身而入。
過了石壁,前面又是長長的甫道,兩人向前走去,隻覺甬道一路向前傾斜,越行越低,走了五十來丈,前面突現幾道岔路。
張無忌逐一試步,岔路竟有七條之多,正不知如何擇路,忽聽得左前方有人輕咳一聲,雖即抑止,靜夜中聽來已甚清晰。
張無忌低聲道:“走這邊!”搶步往最左一條岔道奔去。
這條岔道忽高忽低,地下也崎岖不平,他鼓勇向前,聽得身後鐵鍊曳地聲響個不絕,回頭道:“敵人在前,情勢兇險,你還是慢慢來吧。
”那小環道:“有難同當,怕什麼?”張無忌心道:“你也來騙我麼?”順着甬道不住左轉,走着螺旋形向下,甫道越來越窄,到後來僅容一人,便似一口深井。
突然之間,蓦覺頭頂一股烈風壓将下來,張無忌轉身抱住那小環的腰,急縱而下,左足剛着地,立即向前撲出,至于前面一步外是萬丈深淵,還是堅硬石壁,怎有餘暇去想?幸好前面空蕩蕩的頗有容身之處。
隻聽砰的一聲巨響,泥沙細石,落得滿頭滿臉。
張無忌定了定神,隻聽那小環道:“好險,那賊秃躲在旁邊,推大石來砸咱們。
”張無忌已從斜坡回身走去,右手高舉過頂,隻走了兒步,手掌便已碰到頭頂粗糖的石面。
隻聽得圓真的聲音隐隐從石後傳來:“賊小子,今日葬了你在這裡,有個女孩兒相伴,算你運氣。
賊小子力氣再大,瞧你推得開這大石麼?一塊不夠,再加一塊。
”隻聽得鐵器撬石,接着砰的一聲大響,又有一塊巨石給他撬了下來,壓在第一塊巨石上。
那甬道僅容一人可以轉身,張無忌伸手摸去,巨石雖不能将甬道口嚴密封死,但空隙最多隻能伸得出一隻手去,身子萬萬不能鑽出。
他吸口真氣,雙手挺着巨石推搖,石旁許多泥沙撲簌而下,巨石卻紋絲不動,看來兩塊數千斤的巨石疊在一起,當真便有九牛二虎之力,隻怕也拉拽不開。
他雖已練成九陽神功,畢竟人力有時而窮,這小丘般兩塊巨石,如何挪動得它半尺一寸? 隻聽圓真在巨石之外呼呼喘息,想是他重傷之後,使力撬動巨石,也已累得筋疲力盡,隻聽他喘了幾口氣,問道:“小子……你……叫……叫什麼……名……”說到這個“名”字,卻又無力再說了。
張無忌心想:“這時他便回心轉意,突然大發慈悲,要放我二人出去,也已絕不能夠。
不必跟他多費唇舌,且看甬道之下是否另有出路。
”回身而下,順着甬道前行。
那小環道:“我身邊有火折,隻沒蠟燭火把,生怕一點便完。
”張無忌道:“且不忙點火。
”順着甬道隻走了數十步,便已到了盡頭。
兩人四下裡摸索。
張無忌摸到一隻木桶,喜道:“有了!”手起一掌,劈散木桶,桶中散出許多粉末,也不知是石灰還是面粉,他撿起一條木片,道:“你點火把!” 那小環取出火刀、火石、火絨,打燃了火,湊過去點那木片,突然間火光耀眼,木片立時猛烈焚燒。
兩人吓了一跳,鼻中聞到一股硝磺臭氣。
小環道:“是火藥!”高高舉起木片,瞧那桶中粉末時,果然都是黑色的火藥。
她低聲笑道:“要是适才火星濺了開來,火藥爆炸,隻怕連外邊那惡和尚也炸死了。
”見張無忌呆罘望着自己,臉上充滿驚訝之色,神色極為古怪,便微微一笑,問道:“你怎麼啦?” 張無忌歎了口氣,道:“原來你……你這樣好看!”那小環抿嘴一笑,說道:“我吓得傻了,忘了裝假臉!”說着挺直身子。
原來她既非駝背,更不是跛腳,雙目湛湛有神,修眉端鼻,頰邊微現梨渦,面容白嫩甜美,隻年紀幼小,身材尚未長成,雖容色絕麗,卻掩不住稚氣。
張無忌道:“為什麼要裝怪樣子?” 那小環笑道:“小姐挺恨我,見到我醜怪的模樣,心裡就高興了。
如我不裝怪樣,她早就殺了我啦!”張無忌道:“她為什麼要殺你?” 那小環道:“她總疑心我要害死她和老爺。
”張無忌搖搖頭,道:“真多疑!适才你長劍在手,她卻已動彈不得,你并沒害她。
自今而後,她再也不會疑心你了。
”小環道:“我帶了你到這裡,小姐隻有更加疑心。
咱們也不知能不能逃得出去,唉,以後她疑不疑心,也不怎麼相幹了。
” 她說着高舉木條,察看周遭情景。
隻見處身所在似是間石室,堆滿了弓箭兵器,大都鐵鏽斑斑,顯是明教昔人放置在此,以備禦敵。
再察看四周牆壁,竟無半道縫隙,看來此處是這條岔道的盡頭,圓真所以故意咳嗽,乃有意引兩人走入死路。
那小環道:“公子爺,我叫小昭。
我聽小姐叫你‘無忌哥哥’,你大名是叫作‘無忌’嗎?”張無忌道:“不錯,我姓張……”突然心念一動,俯身拾起一枝長矛,拿在手中掂了掂,覺得斤量不輕,似有四十來斤,說道:“這許多火藥或能救咱們脫險,說不定便能将大石炸了。
”小昭拍手道:“好主意,好主意!” 她拍手時腕上鐵鍊相擊,铮铮作聲。
張無忌道:“這鐵鍊礙手礙腳,把它弄斷了吧。
”小昭驚道:“不,不!老爺要大大生氣的。
”張無忌道:“你說是我弄斷的,我才不怕他生氣呢。
”說着雙手握住鐵鍊兩端,用勁一崩。
那鐵鍊不過筷子粗細,他這一崩少說也有三四百斤力道,不料但聽得嗡的一聲,鐵鍊震動作響,卻崩它不斷。
他“咦”的一聲,吸口真氣,再加勁力,仍奈何不得鐵鍊半分。
小昭道:“這鍊子古怪得緊,便快刀利鑿,也傷它不了。
鎖上的鑰匙在小姐手裡。
”張無忌點頭道:“咱們出去後,我向她讨來給你開鎖解鍊。
”小昭道:“隻怕她不肯給。
”張無忌道:“我跟她交情非同尋常,她不會不肯的。
”說着提起長矛,走到大石之下,側身靜立片刻,聽不到圓真的呼吸之聲,想已遠去。
小昭舉起火把,在旁照着。
張無忌道:“一次炸不碎,看來要分開幾次。
”勁運雙臂,在大石和甬道之間的縫隙中用長矛慢慢刺了一條孔道。
小昭遞過火藥,張無忌便将火藥放入孔道,倒轉長矛,以矛柄打實,再鋪設一條火藥線,通到下面石室,作為引子。
兩人退入石室,張無忌從小昭手裡接過火把,小昭便伸雙手掩住了耳朵。
張無忌擋在她身前,俯身點燃藥引,一點火花沿着火藥線向前燒去。
猛地裡轟隆一聲巨響,一股猛烈的熱氣沖來,震得他向後退了兩步,小昭仰後便倒。
他早有防備,伸手攬住了她腰。
石室中煙霧彌漫,火把也讓熱氣震熄了。
張無忌道:“小昭,你沒事吧?”小昭咳嗽了幾下,道:“我……我沒事。
”張無忌聽她說話有些哽咽,微感奇怪,待得再點燃火把,見她眼圈兒紅了,問道:“怎麼?你不舒服麼?”小昭道:“張公子,你……你和我素不相識,為什麼待我這樣好?” 張無忌奇道:“什麼呀?”小昭道:“你為什麼要擋在我身前?我是個低三下四的奴婢,你……你貴重的千金之軀,怎能遮擋在我身前?”張無忌微微一笑,說道:“我有什麼貴重了?你是個小姑娘,我自然要護着你些兒。
” 待見石室中煙霧淡了些,便向斜坡上走去,隻見那塊巨石安然無恙,巍巍如故,隻炸去了極小的一角。
張無忌頗為沮喪,道:“隻怕要再炸七八次,咱們才鑽得過去。
可是所餘火藥,最多隻能再炸兩次。
”提起長矛,又在石上鑽孔。
鑽刺了幾下,一矛刺在甬道壁上,忽然一塊鬥大的岩石滾了下來,露出一孔。
他又驚又喜,伸手進去,扳住旁邊的岩石搖了搖,微覺晃動,使勁扳拉,又扳了一塊下來。
他接連扳下四塊尺許方圓的岩石,孔穴已可容身而過。
原來甬道的彼端另有通路,這一次爆炸沒炸碎大石,卻将甬道的石壁震松了。
這甬道乃用一塊塊鬥大花崗石砌成。
他手執火把先爬了進去,招呼小昭入來。
那甬道仍一路盤旋向下,他這次學得乖了,左手挺着長矛,高舉過頂,提防圓真再施暗算,走了四五十丈,到了一處石門。
他将長矛和火把交給小昭,運勁推開石門,裡邊又是一間石室。
這間石室極大,頂上垂下鐘乳,顯是天然的石洞。
他接過火把走了幾步,突見地下倒着兩具骷髅。
骷髅身上衣服尚未爛盡,看得出是一男一女。
小昭似感害怕,挨到他身邊。
張無忌高舉火把,在石洞中巡視了一遍,道:“這裡看來又是盡頭了,不知能不能再找到出路?”伸出長矛,在洞壁上到處敲打,每一處都極沉實,找不到有聲音空洞的地方。
他走近兩具骷髅,見那女子右手抓着一柄晶光閃亮的匕首,插在自己胸口。
他一怔之下,立時想起了圓真的話。
圓真和陽夫人在秘道私會,給陽頂天發現。
陽頂天憤激之下,走火身亡,陽夫人便以匕首自刎殉夫。
“難道這兩人便是陽頂天夫婦?”再走到那男子的骷髅之前,見已化成枯骨的手旁攤着一張羊皮。
張無忌拾起看時,見一面有毛,一面光滑,并無異狀。
小昭接過,喜形于色,叫道:“恭喜公子,這是明教武功的無上心法。
”說着伸出左手食指,在陽夫人胸前的匕首上割破一條小小口子,将鮮血塗上羊皮,慢慢便顯現了字迹,第一行是“明教聖火心法:乾坤大挪移”十一個字。
張無忌無意中發現了明教的武功心法,卻并不如何歡喜,心想:“這秘道中無水無米,倘若走不出去,最多不過七八日,我和小昭便要餓死渴死。
再高的武功學了也是無用。
”向兩具骷髅瞧了幾眼,再想:“那圓真怎不将這乾坤大挪移的心法取了去?想是他做了這件大虧心事後,永不敢再來看一眼陽氏夫婦的屍體。
或許他不知羊皮上竟寫着武功心法,否則别說陽氏夫婦已死,便是活着,他也要來設法盜取了。
”又想:“不知小昭如何得知用血塗皮,可以見字。
”問小昭道:“你怎知羊皮中的秘密?” 小昭低頭道:“老爺跟小姐說起時,我暗中偷聽到的。
他們是明教教徒,不敢違犯教規,到這秘道中來找尋。
” 張無忌瞧着兩堆骷髅,頗為感慨,說道:“把他們葬了吧。
”兩人去搬了些炸下來的泥沙石塊,堆在一旁,再将陽頂天夫婦的骸骨移在一起。
小昭忽在陽頂天的骸骨中撿起一物,說道:“張公子,這裡有封信。
” 張無忌接過來看時,見封皮上寫着“夫人親啟”四字。
年深日久,封皮已黴爛不堪,那四個字也已腐蝕得筆畫殘缺,但依稀仍可看得出筆緻中的英挺之氣,那信牢牢封固,火漆印仍然完好。
張無忌道:“陽夫人未及拆信,便已自殺。
”将那信恭恭敬敬地放在骸骨之中,正要堆上沙石。
小昭道:“拆開來瞧瞧好不好?說不定陽教主有什麼遺命。
” 張無忌道:“這是私人信函,咱們晚輩擅自拆閱,隻怕不敬。
”小昭道:“倘若陽教主有何未了心願,公子去轉告老爺小姐,讓他們為陽教主辦理,那也是好的。
”張無忌心想不錯,便輕輕拆開封皮,抽出一幅極薄的白绫和兩頁黃紙,隻見绫上用墨筆寫着:夫人妝次:夫人自歸陽門,日夕郁郁。
餘粗鄙寡德,無足為歡,甚可歉疚,茲當永别,唯夫人諒之。
三十二代衣教主遺命,令餘修習乾坤大挪移神功有成之後,率衆前赴波斯總教,設法迎回聖火令。
本教雖發源于波斯,然在中華生根,開枝散葉,已數百年于茲。
今鞑子占我中土,本教誓與周旋到底,決不可遵波斯總教無理命令,而奉蒙古元人為主。
聖火令若重入我手,我中華明教即可與波斯總教分庭抗禮也。
張無忌心想:“原來明教的總教在波斯國。
這衣教主和陽教主不肯奉總教之命而降順元朝,實是極有血性骨氣的好漢子。
”心中對明教又增了幾分欽佩之意,接着看下去:今餘神功第四層初成,即悉成昆之事,血氣翻湧,不克自制,真力将散,行當大歸。
天也命也,複何如耶? 張無忌讀到此處,輕輕歎了口氣,說道:“原來陽教主在寫這信之時,便已知道他夫人和成昆在秘道私會的事了。
”見小昭想問又不敢問,于是将陽頂天夫婦及成昆間的事
那小環揭開羅帳,鑽進帳去,拉着張無忌的手卻沒放開。
張無忌吃了一驚,心想這小環雖既醜且稚,總是女子,怎可和她同睡一床?何況此刻追敵要緊,縮手回掙。
那小環低聲道:“通道在床裡!”他聽了這五字,精神一振,再也顧不得什麼男女之嫌,但覺那小環揭開錦被,橫卧在床,握住了他手一拉,便也躺在她身旁。
不知那小環扳動了何處機括,突然間床闆側動,兩人便摔了下去。
這一摔直跌下數丈,幸好地下鋪着極厚的軟草,絲毫不覺疼痛,隻聽得頭頂輕輕聲響,床闆已回複原狀。
他心下暗贊:“這機關布置得妙極!誰料得到秘道的入口處,竟會是在小姐香閨的牙床中。
”站起身來,拉着小環的手,快步而行。
跑出數丈,聽到那小環足上鐵鍊曳地之聲,猛然想起:“這位姑娘是跛子,足上又有鐵鍊,怎地跑得這般快?”便即停步。
那小環猜中了他心意,笑道:“我的跛腳是假裝的,騙騙老爺和小姐。
”張無忌心道:“怪不得我媽媽說天下女子都愛騙人。
今日連不悔妹妹也來暗算我一下。
”此時忙于追敵,這念頭隻在心中一轉,随即撇開,在甬道中曲曲折折地奔出數十丈,便到了盡頭,圓真卻始終不見。
那小環道:“這甬道我隻到過這裡,相信前面尚有通路,可是我找不到開門的機括。
”張無忌伸手四下摸索,前面是凹凹凸凸的石壁,沒一處縫隙,在凹凸處用力推擊,紋絲不動。
那小環歎道:“我已試了幾十次,始終沒能找到機括,真古怪之極。
我曾帶了火把進來細細察看,也沒發現半點可疑之處。
但那和尚卻又逃到了哪裡?” 張無忌提一口氣,運勁雙臂,在石壁左邊用力推揿,毫無動靜,再在右邊推捺,隻覺石壁微晃。
他再吸兩口真氣,使勁推時,石壁緩緩退後,卻是一堵極厚、極巨、極重、極實的大石門。
原來光明頂秘道構築精巧,有些地方使用隐秘的機括,這座大石門卻全無機括,若非天生神力或身負上乘武功,萬萬推移不動。
那小環雖能進入秘道,但武功不到,隻有半途而廢。
張無忌這時九陽神功已成,這一推之力極巨,自能推開了。
待石壁移後三尺,他劈出一掌,以防圓真躲在石後偷襲,随即拉了小環閃身而入。
過了石壁,前面又是長長的甫道,兩人向前走去,隻覺甬道一路向前傾斜,越行越低,走了五十來丈,前面突現幾道岔路。
張無忌逐一試步,岔路竟有七條之多,正不知如何擇路,忽聽得左前方有人輕咳一聲,雖即抑止,靜夜中聽來已甚清晰。
張無忌低聲道:“走這邊!”搶步往最左一條岔道奔去。
這條岔道忽高忽低,地下也崎岖不平,他鼓勇向前,聽得身後鐵鍊曳地聲響個不絕,回頭道:“敵人在前,情勢兇險,你還是慢慢來吧。
”那小環道:“有難同當,怕什麼?”張無忌心道:“你也來騙我麼?”順着甬道不住左轉,走着螺旋形向下,甫道越來越窄,到後來僅容一人,便似一口深井。
突然之間,蓦覺頭頂一股烈風壓将下來,張無忌轉身抱住那小環的腰,急縱而下,左足剛着地,立即向前撲出,至于前面一步外是萬丈深淵,還是堅硬石壁,怎有餘暇去想?幸好前面空蕩蕩的頗有容身之處。
隻聽砰的一聲巨響,泥沙細石,落得滿頭滿臉。
張無忌定了定神,隻聽那小環道:“好險,那賊秃躲在旁邊,推大石來砸咱們。
”張無忌已從斜坡回身走去,右手高舉過頂,隻走了兒步,手掌便已碰到頭頂粗糖的石面。
隻聽得圓真的聲音隐隐從石後傳來:“賊小子,今日葬了你在這裡,有個女孩兒相伴,算你運氣。
賊小子力氣再大,瞧你推得開這大石麼?一塊不夠,再加一塊。
”隻聽得鐵器撬石,接着砰的一聲大響,又有一塊巨石給他撬了下來,壓在第一塊巨石上。
那甬道僅容一人可以轉身,張無忌伸手摸去,巨石雖不能将甬道口嚴密封死,但空隙最多隻能伸得出一隻手去,身子萬萬不能鑽出。
他吸口真氣,雙手挺着巨石推搖,石旁許多泥沙撲簌而下,巨石卻紋絲不動,看來兩塊數千斤的巨石疊在一起,當真便有九牛二虎之力,隻怕也拉拽不開。
他雖已練成九陽神功,畢竟人力有時而窮,這小丘般兩塊巨石,如何挪動得它半尺一寸? 隻聽圓真在巨石之外呼呼喘息,想是他重傷之後,使力撬動巨石,也已累得筋疲力盡,隻聽他喘了幾口氣,問道:“小子……你……叫……叫什麼……名……”說到這個“名”字,卻又無力再說了。
張無忌心想:“這時他便回心轉意,突然大發慈悲,要放我二人出去,也已絕不能夠。
不必跟他多費唇舌,且看甬道之下是否另有出路。
”回身而下,順着甬道前行。
那小環道:“我身邊有火折,隻沒蠟燭火把,生怕一點便完。
”張無忌道:“且不忙點火。
”順着甬道隻走了數十步,便已到了盡頭。
兩人四下裡摸索。
張無忌摸到一隻木桶,喜道:“有了!”手起一掌,劈散木桶,桶中散出許多粉末,也不知是石灰還是面粉,他撿起一條木片,道:“你點火把!” 那小環取出火刀、火石、火絨,打燃了火,湊過去點那木片,突然間火光耀眼,木片立時猛烈焚燒。
兩人吓了一跳,鼻中聞到一股硝磺臭氣。
小環道:“是火藥!”高高舉起木片,瞧那桶中粉末時,果然都是黑色的火藥。
她低聲笑道:“要是适才火星濺了開來,火藥爆炸,隻怕連外邊那惡和尚也炸死了。
”見張無忌呆罘望着自己,臉上充滿驚訝之色,神色極為古怪,便微微一笑,問道:“你怎麼啦?” 張無忌歎了口氣,道:“原來你……你這樣好看!”那小環抿嘴一笑,說道:“我吓得傻了,忘了裝假臉!”說着挺直身子。
原來她既非駝背,更不是跛腳,雙目湛湛有神,修眉端鼻,頰邊微現梨渦,面容白嫩甜美,隻年紀幼小,身材尚未長成,雖容色絕麗,卻掩不住稚氣。
張無忌道:“為什麼要裝怪樣子?” 那小環笑道:“小姐挺恨我,見到我醜怪的模樣,心裡就高興了。
如我不裝怪樣,她早就殺了我啦!”張無忌道:“她為什麼要殺你?” 那小環道:“她總疑心我要害死她和老爺。
”張無忌搖搖頭,道:“真多疑!适才你長劍在手,她卻已動彈不得,你并沒害她。
自今而後,她再也不會疑心你了。
”小環道:“我帶了你到這裡,小姐隻有更加疑心。
咱們也不知能不能逃得出去,唉,以後她疑不疑心,也不怎麼相幹了。
” 她說着高舉木條,察看周遭情景。
隻見處身所在似是間石室,堆滿了弓箭兵器,大都鐵鏽斑斑,顯是明教昔人放置在此,以備禦敵。
再察看四周牆壁,竟無半道縫隙,看來此處是這條岔道的盡頭,圓真所以故意咳嗽,乃有意引兩人走入死路。
那小環道:“公子爺,我叫小昭。
我聽小姐叫你‘無忌哥哥’,你大名是叫作‘無忌’嗎?”張無忌道:“不錯,我姓張……”突然心念一動,俯身拾起一枝長矛,拿在手中掂了掂,覺得斤量不輕,似有四十來斤,說道:“這許多火藥或能救咱們脫險,說不定便能将大石炸了。
”小昭拍手道:“好主意,好主意!” 她拍手時腕上鐵鍊相擊,铮铮作聲。
張無忌道:“這鐵鍊礙手礙腳,把它弄斷了吧。
”小昭驚道:“不,不!老爺要大大生氣的。
”張無忌道:“你說是我弄斷的,我才不怕他生氣呢。
”說着雙手握住鐵鍊兩端,用勁一崩。
那鐵鍊不過筷子粗細,他這一崩少說也有三四百斤力道,不料但聽得嗡的一聲,鐵鍊震動作響,卻崩它不斷。
他“咦”的一聲,吸口真氣,再加勁力,仍奈何不得鐵鍊半分。
小昭道:“這鍊子古怪得緊,便快刀利鑿,也傷它不了。
鎖上的鑰匙在小姐手裡。
”張無忌點頭道:“咱們出去後,我向她讨來給你開鎖解鍊。
”小昭道:“隻怕她不肯給。
”張無忌道:“我跟她交情非同尋常,她不會不肯的。
”說着提起長矛,走到大石之下,側身靜立片刻,聽不到圓真的呼吸之聲,想已遠去。
小昭舉起火把,在旁照着。
張無忌道:“一次炸不碎,看來要分開幾次。
”勁運雙臂,在大石和甬道之間的縫隙中用長矛慢慢刺了一條孔道。
小昭遞過火藥,張無忌便将火藥放入孔道,倒轉長矛,以矛柄打實,再鋪設一條火藥線,通到下面石室,作為引子。
兩人退入石室,張無忌從小昭手裡接過火把,小昭便伸雙手掩住了耳朵。
張無忌擋在她身前,俯身點燃藥引,一點火花沿着火藥線向前燒去。
猛地裡轟隆一聲巨響,一股猛烈的熱氣沖來,震得他向後退了兩步,小昭仰後便倒。
他早有防備,伸手攬住了她腰。
石室中煙霧彌漫,火把也讓熱氣震熄了。
張無忌道:“小昭,你沒事吧?”小昭咳嗽了幾下,道:“我……我沒事。
”張無忌聽她說話有些哽咽,微感奇怪,待得再點燃火把,見她眼圈兒紅了,問道:“怎麼?你不舒服麼?”小昭道:“張公子,你……你和我素不相識,為什麼待我這樣好?” 張無忌奇道:“什麼呀?”小昭道:“你為什麼要擋在我身前?我是個低三下四的奴婢,你……你貴重的千金之軀,怎能遮擋在我身前?”張無忌微微一笑,說道:“我有什麼貴重了?你是個小姑娘,我自然要護着你些兒。
” 待見石室中煙霧淡了些,便向斜坡上走去,隻見那塊巨石安然無恙,巍巍如故,隻炸去了極小的一角。
張無忌頗為沮喪,道:“隻怕要再炸七八次,咱們才鑽得過去。
可是所餘火藥,最多隻能再炸兩次。
”提起長矛,又在石上鑽孔。
鑽刺了幾下,一矛刺在甬道壁上,忽然一塊鬥大的岩石滾了下來,露出一孔。
他又驚又喜,伸手進去,扳住旁邊的岩石搖了搖,微覺晃動,使勁扳拉,又扳了一塊下來。
他接連扳下四塊尺許方圓的岩石,孔穴已可容身而過。
原來甬道的彼端另有通路,這一次爆炸沒炸碎大石,卻将甬道的石壁震松了。
這甬道乃用一塊塊鬥大花崗石砌成。
他手執火把先爬了進去,招呼小昭入來。
那甬道仍一路盤旋向下,他這次學得乖了,左手挺着長矛,高舉過頂,提防圓真再施暗算,走了四五十丈,到了一處石門。
他将長矛和火把交給小昭,運勁推開石門,裡邊又是一間石室。
這間石室極大,頂上垂下鐘乳,顯是天然的石洞。
他接過火把走了幾步,突見地下倒着兩具骷髅。
骷髅身上衣服尚未爛盡,看得出是一男一女。
小昭似感害怕,挨到他身邊。
張無忌高舉火把,在石洞中巡視了一遍,道:“這裡看來又是盡頭了,不知能不能再找到出路?”伸出長矛,在洞壁上到處敲打,每一處都極沉實,找不到有聲音空洞的地方。
他走近兩具骷髅,見那女子右手抓着一柄晶光閃亮的匕首,插在自己胸口。
他一怔之下,立時想起了圓真的話。
圓真和陽夫人在秘道私會,給陽頂天發現。
陽頂天憤激之下,走火身亡,陽夫人便以匕首自刎殉夫。
“難道這兩人便是陽頂天夫婦?”再走到那男子的骷髅之前,見已化成枯骨的手旁攤着一張羊皮。
張無忌拾起看時,見一面有毛,一面光滑,并無異狀。
小昭接過,喜形于色,叫道:“恭喜公子,這是明教武功的無上心法。
”說着伸出左手食指,在陽夫人胸前的匕首上割破一條小小口子,将鮮血塗上羊皮,慢慢便顯現了字迹,第一行是“明教聖火心法:乾坤大挪移”十一個字。
張無忌無意中發現了明教的武功心法,卻并不如何歡喜,心想:“這秘道中無水無米,倘若走不出去,最多不過七八日,我和小昭便要餓死渴死。
再高的武功學了也是無用。
”向兩具骷髅瞧了幾眼,再想:“那圓真怎不将這乾坤大挪移的心法取了去?想是他做了這件大虧心事後,永不敢再來看一眼陽氏夫婦的屍體。
或許他不知羊皮上竟寫着武功心法,否則别說陽氏夫婦已死,便是活着,他也要來設法盜取了。
”又想:“不知小昭如何得知用血塗皮,可以見字。
”問小昭道:“你怎知羊皮中的秘密?” 小昭低頭道:“老爺跟小姐說起時,我暗中偷聽到的。
他們是明教教徒,不敢違犯教規,到這秘道中來找尋。
” 張無忌瞧着兩堆骷髅,頗為感慨,說道:“把他們葬了吧。
”兩人去搬了些炸下來的泥沙石塊,堆在一旁,再将陽頂天夫婦的骸骨移在一起。
小昭忽在陽頂天的骸骨中撿起一物,說道:“張公子,這裡有封信。
” 張無忌接過來看時,見封皮上寫着“夫人親啟”四字。
年深日久,封皮已黴爛不堪,那四個字也已腐蝕得筆畫殘缺,但依稀仍可看得出筆緻中的英挺之氣,那信牢牢封固,火漆印仍然完好。
張無忌道:“陽夫人未及拆信,便已自殺。
”将那信恭恭敬敬地放在骸骨之中,正要堆上沙石。
小昭道:“拆開來瞧瞧好不好?說不定陽教主有什麼遺命。
” 張無忌道:“這是私人信函,咱們晚輩擅自拆閱,隻怕不敬。
”小昭道:“倘若陽教主有何未了心願,公子去轉告老爺小姐,讓他們為陽教主辦理,那也是好的。
”張無忌心想不錯,便輕輕拆開封皮,抽出一幅極薄的白绫和兩頁黃紙,隻見绫上用墨筆寫着:夫人妝次:夫人自歸陽門,日夕郁郁。
餘粗鄙寡德,無足為歡,甚可歉疚,茲當永别,唯夫人諒之。
三十二代衣教主遺命,令餘修習乾坤大挪移神功有成之後,率衆前赴波斯總教,設法迎回聖火令。
本教雖發源于波斯,然在中華生根,開枝散葉,已數百年于茲。
今鞑子占我中土,本教誓與周旋到底,決不可遵波斯總教無理命令,而奉蒙古元人為主。
聖火令若重入我手,我中華明教即可與波斯總教分庭抗禮也。
張無忌心想:“原來明教的總教在波斯國。
這衣教主和陽教主不肯奉總教之命而降順元朝,實是極有血性骨氣的好漢子。
”心中對明教又增了幾分欽佩之意,接着看下去:今餘神功第四層初成,即悉成昆之事,血氣翻湧,不克自制,真力将散,行當大歸。
天也命也,複何如耶? 張無忌讀到此處,輕輕歎了口氣,說道:“原來陽教主在寫這信之時,便已知道他夫人和成昆在秘道私會的事了。
”見小昭想問又不敢問,于是将陽頂天夫婦及成昆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