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大軍西征

關燈
刻回來解釋得清清楚楚。

    郭靖大喜,繼續向他請教。

    但說也奇怪,魯有腳當面總回答不出,隻要出去思索一會,便即心思機敏,疑難立解。

    郭靖初時也不在意,但一連數日,每次均如此,不禁奇怪。

     這日晚間,郭靖拿書上一字問他。

    魯有腳又說記不起了,須得出去想想。

    郭靖心道:“書上疑難,你慢慢地想也就罷了。

    一個字倘若不識,豈難道想想就會識得的?”他雖身為大将,究屬年輕,童心猶盛,等魯有腳一出帳,立即從帳後鑽出,伏在長草之中,要瞧他到底鬧什麼玄虛。

     隻見他匆匆走進一個小小營帳,不久便即回出。

    郭靖急忙回帳。

    魯有腳跟着進來,說道:“小人想着了。

    ”接着說了那字的音義。

    郭靖笑道:“魯長老,你既另有師傅,何不請來見我?”魯有腳一怔,說道:“沒有啊。

    ”郭靖握了他手掌,笑道:“咱們出去瞧瞧。

    ”說着拉了他出帳,向那小帳走去。

     小帳前有兩名丐幫的幫衆守着,見郭靖走來,同時咳嗽了一聲。

    郭靖聽到咳聲,忙撇下魯有腳,急步往小帳奔去。

    一掀開帳幕,隻見後帳來回抖動,顯是剛才有人出去。

    郭靖搶步上前,掀開後帳,但見一片長草,卻無人影,不禁呆在當地,做聲不得。

     郭靖回身向魯有腳詢問,他說這營帳是他的居所,并無旁人在内。

    郭靖不得要領,再問他《武穆遺書》上的疑難,魯有腳卻直到第二日上方始回複。

    郭靖心知這帳中人對己并無惡意,隻不願相見,料來必是江湖上的一位高人,也就不便強人所難,當下将這事擱在一邊。

     他晚上研讀兵書,日間就依書上之法操練士卒。

    蒙古騎兵素習野戰,不慣這等列陣為戰之法,但主帥有令,不敢違背,隻得依法操練。

    又過月餘,成吉思汗兵糧俱備,而郭靖所統的萬人隊,也已将天複、地載、風揚、雲垂、龍飛、虎翼、鳥翔、蛇蟠八個陣勢演習純熟。

    這八陣原為諸葛亮依據古法而創,傳到嶽飛手裡,又加多了若幹變化。

     嶽飛少年時隻喜野戰,上司宗澤說道:“爾勇智才藝,古良将不能過。

    然好野戰,非萬全之計。

    ”因授以布陣之法。

    嶽飛說道:“陣而後戰,兵法之常。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宗澤對他的話也頗為首肯。

    但嶽飛後來征伐既多,也知執泥舊法固然不可,但以陣法教将練卒,再施之于戰場,亦大有制勝克敵之功。

    這番經過也都記在《破金要訣》之中。

     這日天高氣爽,長空萬裡,一碧如洗。

    蒙古十五個萬人隊一列列地排在大草原之上。

    成吉思汗祭過天地,誓師出征,對諸王諸将訓示:“石頭無皮,人命有盡。

    我頭發胡子都白了,這次出征,未必能活着回來。

    我的妃子也于昨晚跟我提起,我想着不錯,今日我要立一個兒子,在我死後高舉我的大纛。

    ” 開國諸将随着成吉思汗東征西讨,到這時身經百戰,盡已白發蒼蒼,聽到大汗忽要立後,都不禁又驚又喜,一齊望着他的臉,靜候他說出繼承者的名字。

     成吉思汗道:“朮赤,你是我的長子,你說我該當立誰?”朮赤心裡一跳,他骁勇善戰,立功最多,又是長子,向來便以為父王死後自然由他繼位,這時大汗忽然相問,卻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性如烈火,與大哥向來不睦,聽父王問他,叫了起來:“要朮赤說話,要派他作甚?我們能讓這蔑兒乞惕的雜種管轄麼?”原來成吉思汗初起時兵少力微,妻子曾遭仇敵蔑兒乞惕人擄去,數年後待得奪回,已然生了朮赤,隻是成吉思汗并不以此為嫌,對朮赤自來視作親子。

     朮赤聽兄弟如此辱罵,哪裡忍耐得住,撲上前去,抓住察合台胸口衣襟,叫道:“父王并不将我當作外人,你卻如此辱我!你有什麼本事強過我?你隻是暴躁傲慢而已。

    咱倆這就出去比個輸赢。

    要是我射箭輸給你,我将大姆指割掉。

    要是我比武輸給你,我就倒在地上永遠不起來!”轉頭向成吉思汗道:“請父王降旨!”兩兄弟互扭衣襟,當場就要拚鬥。

     衆将紛紛上前勸解,博爾朮拉住朮赤的手,木華黎拉着察合台的手。

    成吉思汗想起少年之時數為仇敵所窘,連妻子也不能保,以緻引起今日紛争,不禁默然。

    衆将都責備察合台不該提起往事,傷了父母之心。

    成吉思汗道:“兩人都放手。

    朮赤是我長子,我向來愛他重他,以後誰也不許再說。

    ” 察合台放開了朮赤,說道:“朮赤的本事高強,誰都知道。

    但他不及三弟窩闊台仁慈,我推舉窩闊台。

    ”成吉思汗道:“朮赤,你怎麼說?”朮赤見此情形,心知汗位無望,他與三弟向來和好,又知他為人仁愛,日後不會相害,便道:“很好,我也推舉窩闊台。

    ”四王子拖雷更無異言。

    窩闊台推辭不就。

     成吉思汗道:“你不用推讓,打仗你不如你大哥二哥,但你待人親厚,将來做了大汗,諸王諸将不會自相紛争殘殺。

    咱們蒙古人隻要自己不打自己,天下無敵,還有什麼好擔心的?”當日成吉思汗大宴諸将,慶祝新立太子。

     衆将士直飲至深夜方散。

    郭靖回營時已微有酒意,正要解衣安寝,一名親兵突然匆匆進帳,報道:“驸馬爺,不好啦,大王子、二王子喝醉了酒,各自帶了兵厮殺去啦。

    ”郭靖吃了一驚,道:“快報大汗。

    ”那親兵道:“大汗醉了,叫不醒他。

    ” 郭靖知道朮赤和察合台各有親信,麾下都擁精兵猛将,倘若相互厮殺起來,蒙古軍力非大傷元氣不可,但日間兩人在大汗之前尚且毆鬥,此時又各醉了,自己去勸,如何拆解得開。

    一時彷徨無計,在帳中走來走去,以手擊額,自言自語:“要是蓉兒在此,必能教我一個計策。

    ”隻聽得遠處呐喊聲起,兩軍就要對殺,郭靖更是焦急,忽見魯有腳奔進帳來,遞上一張紙條,上寫:“以蛇蟠陣阻隔兩軍,用虎翼陣圍擒不服者。

    ” 這些日子來,郭靖已将一部《武穆遺書》讀得滾瓜爛熟,陡然間見了這兩行字,頓時醒悟,叫道:“怎地我如此愚拙,竟然計不及此,讀了兵書何用?”當即命軍中傳下令去。

    蒙古軍令嚴整,衆将士雖已多半飲醉,但一聞号令,立即被甲上馬,片刻之間,已整整齊齊地列成陣勢。

     郭靖令中軍點鼓三通,号角聲響,前陣發喊,向東北方沖去。

    馳出數裡,哨探報道,大王子和二王子的親軍兩陣對圓,已在厮殺,隻聽嗬呼、嗬呼之聲已然響起。

    郭靖心中焦急:“隻怕我來遲了一步,這場大禍終于阻止不了。

    ”忙揮手發令,萬人隊的右後天軸三隊沖上前去,右後地軸三隊列後為尾,右後天沖、右後地沖、西北風、東北風各隊居右列陣,左軍相應各隊居左,随着郭靖中軍大纛,布成蛇蟠之陣,向前猛沖過去。

     朮赤與察合台屬下各有二萬餘人,正手舞長刀接戰,郭靖這蛇蟠陣突然自中間疾馳而至,軍容嚴整。

    兩軍一怔之下,微見散亂。

    隻聽得察合台揚聲大呼:“是誰?是誰?是助我呢,還是來助朮赤那雜種?”郭靖不理,令旗揮動,各隊旋轉,蛇蟠陣登時化為虎翼陣,陣面向左,右前天沖四隊居為前首,其餘各隊從察合台軍兩側包抄了上來,隻左天前沖二隊向着朮赤軍,守住陣腳。

     察合台這時已看清楚是郭靖旗号,高聲怒罵:“我早知賊南蠻不是好人。

    ”下令向郭靖軍沖殺。

    但那虎翼陣變化精微,兩翼威力極盛,乃當年韓信在垓下大破項羽時所創。

    兵法雲:“十則圍之。

    ”本來須有十倍兵力,方能包圍敵軍,但此陣極盡變幻,竟能以少圍多。

     察合台的部衆見郭靖部一小隊一小隊地縱橫來去,不知有多少人馬,心中各存疑懼。

    片刻之間,察合台的二萬餘人已遭割裂阻隔,左右不能相救。

    他們與朮赤軍相戰之時,鬥志原本極弱,一來對手都是族人,大半交好相識,二來又怕大汗責罵,這時為郭靖部沖得亂成一團,更加無心拚鬥,隻聽得郭靖中軍大聲叫道:“咱們都是蒙古兄弟,不許自相殘殺。

    快抛下刀槍弓箭,免得大汗責打斬首。

    ”衆将士正合心意,紛紛下馬,投棄武器。

     察合台領着千餘親信,向郭靖中軍猛沖,隻聽三聲鑼響,八隊兵馬從八方圍到,霎時地下盡都布了絆馬索,千餘人一一跌下馬來。

    那八隊人四五人服侍一個,将察合台以及他的帶兵親信揿在地下,都用繩索反手縛了。

     朮赤見郭靖揮軍擊潰了察合台,不由得又驚又喜,正要上前叙話,突聽号角聲響,郭靖前隊變後隊,後隊變前隊,四下裡圍了上來。

    朮赤久經陣戰,但見了這等陣仗,也驚疑不已,忙喝令拒戰,卻見郭靖的萬人隊分作十二小隊,不向前沖,反向後卻。

    朮赤更是奇怪,哪知道這十二隊分為大黑子、破敵醜、左突寅、青蛇卯、摧兇辰、前沖已、大赤午、先鋒未、右擊申、白雲酉、決勝戌、後衛亥,按着十二時辰,奇正互變,奔馳來去。

    十二隊陣法倒轉,或右軍左沖,或左軍右擊,一番沖擊,朮赤軍立時散亂。

    不到一頓飯工夫,朮赤也軍潰受擒。

     朮赤想起初遇郭靖時曾将他鞭得死去活來,察合台想起當時曾嗾使猛犬咬他,都怕他乘機報複,驚吓之下,酒都醒了,又怕父王重責,都悔恨不已。

     郭靖擒了兩人,心想自己究是外人,做下了這件大事,也不知是禍是福,正要去和窩闊台、拖雷協議,突聽号角大鳴,火光中大汗的九旄大纛遠遠馳來。

     成吉思汗酒醒後得報二子統兵拚殺,驚怒交迸之下,不及穿衣披甲,散着頭發急來阻止。

    馳到臨近,隻見兩軍将士一排排坐在地下,郭靖的騎軍監視在側,又見二子雖騎在馬上,但無盔無甲,手無兵刃,每人都給八名武士執刀圍住,不禁大奇。

     郭靖上前拜伏在地,禀明原由。

    成吉思汗見一場大禍竟為他消弭于無形,欣喜不已。

    他趕來之時,心想兩子所統蒙古精兵自相殘殺,必已死傷慘重,兩個愛子說不定都已屍橫就地,豈知兩子無恙,三軍俱都完好,委實喜出望外。

    當即大集諸将,把朮赤與察合台狠狠責罵了一頓,重賞郭靖和他屬下将士,對郭靖道:“你還說不會帶兵打仗?這一仗的功勞,可比打下金國的中都還大。

    敵人的城池今天打不下,明天還可再打。

    我的愛子和精兵倘若死了,怎麼還活得轉來?” 郭靖将大汗所賞的金銀牲口都分給了将士,一軍之中,歡聲雷動。

    諸将見郭靖立了大功,都到他營中賀喜。

     郭靖遵哲别之囑,親自去向朮赤、察合台謝罪。

    二人見未釀大禍,免了大汗罪責,懊悔之餘深自慶幸,反向郭靖誠心道謝。

    兄弟二人相互間雖嫌隙不消,對郭靖卻反增情誼。

     郭靖靜下來後,在帳中取出魯有腳先前交來的字條細看,見字迹扭曲,甚是拙劣,多半确是魯有腳所寫,但又起疑心:“蛇蟠、虎翼兩陣,我雖用以教練士卒,卻未跟魯長老說起過陣勢的名字,我向他請教兵書上的疑難,也沒和這幾個陣勢是有關的。

    他怎知有此兩陣?難道是偷讀了我的兵書?”當下将魯有腳請到帳中,說道:“魯長老,這兵書你若愛看,我借給你就是。

    ”魯有腳笑道:“窮叫化這一輩子是決計不會做将軍的,帶領些小叫化也不用講兵法,兵書讀了無用。

    ”郭靖指着字條道:“你怎知蛇蟠、虎翼之陣?”魯有腳道:“官人曾與小人說過,怎地忘了?”郭靖知他所言不實,越想越奇怪,始終不明他隐着何事。

     次日成吉思汗升帳點将。

    前軍先鋒由察合台、窩闊台統領;左軍由朮赤統領;右軍由郭靖統領。

    前、左、右三軍各是三個萬人隊。

    成吉思汗帶同拖雷,自将主軍六個萬人隊随後應援。

    每名軍士都攜馬數匹,交替乘坐,以節馬力,将官攜馬更多。

    十五個萬人隊,馬匹數逾百萬。

    此外糧食、馬秣裝在駱駝及馬車之上,更有牛羊無數。

    此去西行荒涼,軍馬給養,務須備足。

     号角齊鳴,鼓聲雷動,先鋒前軍三萬,士壯馬騰,浩浩蕩蕩地向西進發。

     蒙古人從宋人、金人處學得了煉鐵、鑄鐵之術,兵甲銳利,舉世無敵,成吉思汗天縱英明,用兵如神,戰無不勝。

     大軍漸行漸遠,入花剌子模境後,一路勢如破竹。

    摩诃末兵力雖衆,卻遠不是蒙古軍的敵手。

    郭靖攻城殺敵,立了不少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