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鴛鴦錦帕

關燈
“她見我答應治傷,喜得暈了過去。

    我先給她推宮過血,救醒了她,然後解開孩子的内衣,以便用先天功給他推拿,哪知内衣一解開,露出了孩子胸口的肚兜,登時叫我呆在當地,做聲不得。

    但見肚兜上織着一對鴦鴛,旁邊繡着那首‘四張機’的詞,原來這個肚兜,正是用當年周師兄還給她那塊錦帕做的。

    劉貴妃見到我的神情,知道事情不妙,她臉如死灰,咬緊牙關,從腰間拔出一柄匕首對着自己胸口,叫道:‘皇爺,我對你不住,再沒面目活在人世,隻求你大恩大德,準我用自己性命換了孩子性命,我來世做犬做馬,報答你恩情。

    ’說着匕首一落,猛往心口插入。

    ” 衆人雖明知劉貴妃此時尚在人世,但也都不禁低聲驚呼。

     一燈大師說到此處,似乎已非向衆人講述過去事迹,隻是自言自語:“我急忙使擒拿法将她匕首奪下,饒是出手得快,但她匕首已傷了肌膚,胸口滲出大片鮮血。

    我怕她再要尋死,點了她手足的穴道,包紮了她胸前傷口,讓她坐在椅上休息。

    她一言不發,隻呆呆地瞧着我,眼中盡是哀懇之情。

    我們兩人都不說一句話,那時寝宮中隻有一樣聲音,就是孩子急促的喘氣聲。

     “我聽着孩子的喘氣,想起了許多許多往事:她最初怎樣進宮來,我怎樣教她練武,對她怎樣寵愛。

    她一直敬重我、怕我,柔順地侍奉我,沒半點違背我心意,可是她從來沒真心愛過我。

    我本來不知道,可是那天見到她對周師兄的神色,我就懂了。

    一個女子真正全心全意愛一個人的時候,原來竟會這樣地瞧他。

    她眼怔怔地望着周師兄将錦帕投在地下,眼怔怔地望着他轉身出宮。

    她這片眼光叫我寝不安枕、食不甘味地想了幾年,現在又見到這片眼光了。

    她又在為一個人而心碎,不過這次不是為了情人,是為她的兒子,是她跟情人生的兒子! “大丈夫生當世間,受人如此欺辱,枉為一國之君!我想到這裡,不禁怒火填膺,一提足,将面前一張象牙圓凳踢得粉碎,擡起頭來,不覺呆了,我道:‘你……你的頭發怎麼啦?’她好似沒聽到我的話,隻望着孩子。

    我以前真的不懂,一個人的目光之中,能有這麼多的疼愛,這麼多的憐惜。

    她這時已知我是決計不肯救這孩子的了,在他還活着的時候,多看一刻是一刻。

     “我拿過一面鏡子,放在她面前,道:‘你看你的頭發!’原來剛才這短短幾個時辰,在她宛似過了幾十年。

    那時她還不過十八九歲,這幾個時辰中驚懼、憂愁、悔恨、失望、愛憐、傷心,諸般心情夾攻,鬓邊竟現出了無數白發! “她全沒留心自己容顔有了改變,隻怪鏡子擋住了她眼光,令她看不到孩子,她說:‘鏡子,拿開。

    ’她說得很直率,忘了我是皇爺,是主子。

    我很奇怪,心裡想:她一直愛惜自己容顔,怎麼這時卻全不理會?便将鏡子擲開,隻見她目不轉瞬地凝視着孩子,我從來沒見過一個人會盼望得這麼懇切,隻盼那孩子能活着。

    我知道,她恨不得自己的性命能鑽到孩子的身體裡,代替他那正在一點一滴消失的性命。

    ” 說到這裡,郭靖與黃蓉同時互望了一眼,心中都想:“當我受了重傷,眼見難愈之時,你也是這樣地瞧着我啊。

    ”兩人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握住了對方的手,兩顆心勃勃跳動,感到全身溫暖,當聽到别人傷心欲絕的不幸之時,不自禁想到自己的幸福,因為親愛的人就在自己身旁坐着,因為對方的傷勢已經好了,不會再死。

    是的,不會再死,在這兩個少年人心中,對方是永遠不會死的。

     隻聽一燈大師繼續說道:“我實在不忍,幾次想要出手救她孩子,但那塊錦帕平平正正地包在孩子胸口。

    錦帕上繡着一對鴦鴛,親親熱熱地頭頸偎倚着頭頸,這對鴦鴛的頭是白的,這本來是白頭偕老的口彩,但為什麼說‘可憐未老頭先白’?我轉頭見到她鬓邊白發,身出冷汗,我心中又剛硬起來,說道:‘好,你們倆要白頭偕老,卻把我冷冷清清地撇在宮裡做皇帝!這是你倆生的孩子,我為什麼要耗損功力來救活他?’ “她向我望了一眼,這是最後的一眼,眼色中充滿了怨毒與仇恨。

    她以後永遠沒再瞧我,可是這一眼我到死也忘不了。

    她冷冷地道:‘放開我,我要抱孩子!’她這兩句話說得十分嚴峻,倒像她是我的主子,叫人難以違抗,我解開了她穴道。

    她把孩子抱在懷裡,孩子一定痛得難當,想哭,但哭不出半點聲音,小臉兒脹得發紫,雙眼望着母親,求她相救。

    可是我心中剛硬,沒半點兒慈心。

    我見她頭發一根一根的由黑變灰,由灰變白,不知這是我心中的幻象,還是當真如此,隻聽她柔聲道:‘孩子,媽沒本事救你,媽卻能叫你不再受苦,你安安靜靜地睡吧,孩子,你永遠不會醒啦!’我聽她輕輕地唱起歌兒來哄着孩子,唱得真好聽,喏喏,就是這樣,就是這樣,你們聽!” 衆人聽他如此說,卻聽不到半點歌聲,不禁相顧駭然。

    那書生道:“師父,你說得累了,請歇歇吧。

    ” 一燈大師恍若不聞,繼續說道:“孩子臉上露出一絲笑意,但随即又痛得全身抽動。

    她又柔聲道:‘我的寶貝心肝,你睡着了,身上就不痛啦,一點兒也不苦啦!’猛聽得波的一聲,她一匕首插在孩子心窩之中。

    ” 黃蓉一聲驚呼,緊緊抓住郭靖手臂,其餘各人也均臉上沒半點血色。

     一燈大師卻不理會,又道:“我大叫一聲,退了幾步,險些摔倒,心中混混沌沌,一片茫然。

    隻見她慢慢站起身來,低低地道:‘總有一日,我要用這匕首在你心口也戳一刀。

    ’她指着自己手腕上的玉環,說道:‘這是我進宮那天你給我的,你等着吧,哪一天我把玉環還你,哪一天這匕首跟着也來了!’”一燈說到這裡,把玉環在手指上又轉了一圈,微微一笑,說道:“就是這玉環,我等了十幾年,今天總算等到了。

    ” 黃蓉道:“師伯,她自己殺死兒子,跟你何幹?孩子又不是你打傷的。

    況且她用毒藥害你,縱使當年有什麼仇怨,也一報還一報地清償了。

    我到山下去打發她走路,不許她再來騷擾……” 她話未說完,那小沙彌匆匆進來,道:“師父,山下又送來這東西。

    ”雙手捧着一個小小的布包。

    一燈接過揭開,衆人齊聲驚呼,包内正是那錦帕所做的嬰兒肚兜。

     錦緞色已變黃,上面織着的那對鴦鴛卻燦然如新。

    兩隻鴦鴛之間穿了一個刀孔,孔旁是一灘已變成黑色的血迹。

     一燈呆望肚兜,凄然不語,過了良久,才道:“鴦鴛織就欲雙飛,嘿,欲雙飛,到頭來總成一夢。

    她抱着兒子的屍體,長聲哀哭,從窗中一躍而出,飛身上屋,轉眼不見了影蹤。

    我不飲不食,苦思了三日三夜,終于大徹大悟,将皇位傳給我大兒子,就此出家為僧。

    ” 他指着四個弟子道:“他們跟随我久了,不願離開,和我一起到大理城外的天龍寺住。

    起初三年,四人輪流在朝輔佐我兒,後來我兒熟習了政務,國家清平無事。

    我們又遇上大雪山采藥、歐陽鋒傷人之事。

    四個弟子追查歐陽鋒的蹤迹,子柳卻查到瑛姑在湘西桃源林中的沼澤裡隐居,修習武功。

    我擔心她修練上乘功夫時走火出事,便從大理過來,長時在這荒山上坐禅,盼能就近照料,又派人為她種樹植林,送她糧食用品……”黃蓉插口道:“師伯,你心中一直十分愛她,舍不得離開她,可不是嗎?”一燈歎了口氣,說道:“他們四個不放心,跟着來服侍我,大夥兒搬到了這裡,也就沒再回大理。

     “我心腸剛硬,不肯救那孩子性命,此後十來年中,日日夜夜叫我不得安息,總盼多救世人,贖此大罪。

    他們卻不知我的苦衷,總是時加阻攔。

    唉,其實,就算救活千人萬人,那孩子總是死了,除非我把自己性命還了他,這罪孽又哪能消除得了?我天天在等候瑛姑,等她來把匕首刺入我的心窩,怕隻怕等不及她到來,我卻壽數已終,這場因果難了。

    好啦,眼下總算給我盼到了。

    她又何必在九花玉露丸中混入毒藥?我若知她下毒之後跟着就到,這幾個時辰總支持得住,也不用師弟費神給我解毒了。

    ” 黃蓉氣憤憤地道:“這女人心腸好毒!她早已查到伯伯的住處,也知師伯一直在照顧她,就怕自己功夫不濟,處心積慮地在等待時機,剛巧碰到我給裘鐵掌打傷,就指引我來求治。

    雙管齊下,既讓你耗損了真力,再乘機下毒,真想不到我竟成了這惡婦手中害人的鋼刀。

    師伯,歐陽鋒那幅畫又怎到了她的手裡?這畫又有什麼幹系?” 一燈大師取過小幾上那部《大莊嚴論經》,翻到一處,讀道:“昔有一王,名曰屍毗,精勤苦行,求正等正覺之法。

    一日有大鷹追逐一鴿,鴿飛入屍毗王腋下,舉身戰怖。

    大鷹求王見還,說道:‘國王救鴿,鷹卻不免餓死。

    ’王自念救一害一,于理不然,于是即取利刀,自割股肉與鷹。

    那鷹又道:‘國王所割之肉,須與鴿身等重。

    ’屍毗王命取天平,鴿與股肉各置一盤,但股肉割盡,鴿身猶低。

    王續割胸、背、臂、脅俱盡,仍不及鴿身之重,王舉身而上天平。

    于是大地震動,諸天作樂,天女散花,芳香滿路。

    天龍、夜叉等俱在空中歎道:‘善哉,善哉,如此大勇,得未曾有。

    ’”這雖是神話,但一燈讀得慈悲莊嚴,衆人聽了都不禁感動。

     黃蓉道:“師伯,她怕你不肯為我治傷,是以用這幅畫來打動你。

    ” 一燈微笑道:“正是如此。

    她當日離開大理,心懷怨憤,定然遍訪江湖好手,意欲學藝以求報仇,料想由此而和歐陽鋒相遇。

    那歐陽鋒想必代她籌劃了這個方策,繪了這圖給她。

    此經在西域流傳甚廣,歐陽鋒是西域人,也必知道這故事。

    ”黃蓉恨恨地道:“老毒物利用瑛姑,那瑛姑又來利用我,這是借刀殺人的連環毒計。

    ”一燈歎道:“你也不須自責,你如若不與她相遇,她也必會随意打傷一人,指點他來求我醫治。

    隻是若無武功高強之人護送,輕易上不得山峰。

    歐陽鋒此圖繪成已久,安排下這個計謀,少說也已有十年。

    這十年之中竟遇不着一個機緣,那也是運數該當如此了。

    ” 黃蓉道:“師伯,我知道啦。

    她還有一件心事,比害你更加要緊。

    ”一燈“啊”了一聲:“什麼事?”黃蓉道:“老頑童給我爹爹關在桃花島上,她要去救他出來。

    ”将她苦學奇門術數之事說了,又道:“後來得知縱使再學一百年,也難及得上我爹爹,又見我正好受了傷,于是……” 一燈一聲長笑,站起身來,說道:“好了,好了,一了百了,諸事湊合,今日總算得遂她的心願。

    ”沉着臉向四弟子道:“你們好好去接引劉貴妃,不,接引瑛姑上山,不得有半句不敬的言語。

    ” 四弟子不約而同地伏地大哭,齊叫:“師父!” 一燈歎道:“你們跟了我這許多年,難道還不明白師父的心事?”轉頭向靖蓉二人道:“我求兩位一件事。

    ”靖蓉齊道:“但叫所命,無有不遵。

    ”一燈道:“好。

    現下你們這就下山去。

    我一生負瑛姑實多,日後她如遇到什麼危難艱險,務盼兩位瞧在老僧份上,盡力援手。

    兩位如能玉成她與周師兄的美事,老僧更是感激無量。

    ” 靖蓉兩人愕然相顧,不敢答應。

    一燈見兩人不做聲,又追問一句:“老僧這個懇求,兩位難以答允麼?”黃蓉微一猶豫,說道:“師伯既這麼說,我們遵命就是。

    ”一扯郭靖的衣袖,下拜告别。

    一燈又道:“你們不必和瑛姑見面,從後山下去吧。

    ”黃蓉又答應了,牽着郭靖的手轉身出門。

     四弟子見她并無戚容,都暗罵她心地涼薄,眼見自己救命恩人危在頃刻,竟漠不關心地說走便走。

     郭靖卻知黃蓉決不肯袖手不顧,必另有計謀,當下跟着她出門。

    走到門口,黃蓉俯口到他耳邊低低說了幾句話。

    郭靖停步遲疑,終于點頭,轉過身來,慢慢回房。

     一燈道:“你宅心忠厚,将來必有大成。

    瑛姑的事,我重托你了。

    ”郭靖道:“好!師伯吩咐,晚輩自當盡心竭力。

    ”突然反手抓出,拿住一燈身旁那天竺僧人的手腕,左手乘勢戳去,閉住了他“華蓋”“天柱”兩個大穴。

    這兩穴一主手,一主足,兩穴遭閉,四肢登時動彈不得。

    這一着大出人人意料之外,一燈與四大弟子俱各大驚失色,齊叫:“幹什麼?”郭靖更不打話,左手又往一燈肩頭抓去。

     一燈大師見郭靖抓到,右掌翻過,快似閃電,早已拿住他左手手腕。

    郭靖吃了一驚,心想此際一燈全身已在自己掌力籠罩之下,竟能破勢反擊,而且一擊正中要害,這功夫确是高深之極,隻是一燈手掌與他手脈寸關尺甫觸,立顯真力虛弱,這一拿虛晃不穩。

    郭靖立時奪位逆拿,翻掌扣住他手背麻筋,右掌“神龍擺尾”,擊退漁人與樵子從後攻來的兩招,左手食指前伸,點中了一燈大師脅下的“鳳尾”“精促”二穴,說道:“師伯,對不住之至。

    ” 此時黃蓉已使開打狗棒法,将那農夫直逼到禅房門外。

    那書生以變起倉卒,未明靖蓉二人用意,連呼:“有話請說,不必動手。

    ”那農夫見師父為人所制,勢如瘋虎,不顧性命地向禅房猛沖,但那打狗棒法何等精妙,連沖三次,都給黃蓉逼得退回原位。

    郭靖雙掌呼呼風響,使成一個圈子,從禅房裡打将出來,漁人、樵子、書生三人為他掌力所迫,一步步退出房門。

    黃蓉猛地出招,直取農夫眉心。

    這一棒迅捷無倫,那農夫一聲“啊也”,向後急仰,平平躍出數尺。

    黃蓉叫聲:“好!”反手關上背後的房門,笑眯眯地道:“各位住手,我有話說。

    ” 那樵子和漁人每接郭靖一掌,都感手臂酸麻,足下踉跄,眼見郭靖又揮掌擊來,兩人并肩齊上,隻待合力抵擋。

    郭靖聽得黃蓉此言,這一掌發到中途,忽地收住,抱拳說道:“得罪,得罪。

    ”漁樵耕讀愕然相顧。

    黃蓉莊容說道:“我等身受尊師厚恩,眼見尊師有難,豈能袖手不顧?适才冒犯,實為意圖相救。

    ” 那書生上前深深一揖,說道:“家師對頭是我們四人的主母,尊卑有别,她找上山來,我們不敢出手。

    何況家師為了那……那姓周的小孩之死,十餘年來耿耿于心,這一次就算功力不損,身未中毒,見到那劉貴妃前來,也必不閃不避,袖手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