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一:成吉思汗家族

關燈
他。

     車子載着大汗的金棺東歸,走到一個地方,車輪陷入了地裡不動,許多駿馬也拖拉不動。

    一個善歌的歌手唱道:“大汗啊,你棄掉天下而去了,你的皇後、皇子、親族、故土都在等你回去。

    你所出生的故鄉,還在遙遠的地方。

    你的蒲兒帖皇後、忽蘭皇後,你的夥伴博爾朮、木華黎他們,都在等你回去。

    由于西夏的姑娘們美麗,你忘了蒙古的親人嗎?” 這樣唱了之後,車子動了,把成吉思汗的遺體送回蒙古。

    諸将嚴守秘密,路上遇到行人,一概殺卻,免得消息洩漏。

     大汗的靈柩在各個皇後的斡兒朵中逐一陳列發喪,最後葬在不兒罕山中。

     成吉思汗年輕的時候被篾兒乞惕人追逐,避入不兒罕山,躲過了大難。

    不兒罕山是斡難河和怯綠連河的發源地。

    成吉思汗曾在山谷中一株大樹下默思多時,說過要葬在這棵大樹的下面。

    兒子們遵從他的遺命。

    葬後不起墳墓,蒙古兵将騎了大群馬匹踐平土地,後來四周長起密林。

    至今還沒有發現真正的所在地⑩。

     長子朮赤 成吉思汗所征服的大帝國,從中心騎馬向四方奔跑,據說東南西北都要奔馳一年才到邊界。

    他把這個大帝國分給四個兒子。

     長子朮赤的封地,在今日鹹海、頓河、伏爾加河一帶,稱為“欽察汗國”。

    因為那時候這些地方叫做欽察。

     朮赤是長子,但不得繼承大位,封地又遠,所以怏怏不樂,後來就生病了。

    成吉思汗派他去征讨裡海、黑海北方諸地,朮赤沒有很快地出動,成吉思汗很不高興。

    後來成吉思汗征伐了西域回蒙古,沿途幾次叫朮赤來相會。

    朮赤生了病,不能來見。

    那時有個蒙古人從朮赤的領地到來,成吉思汗問起朮赤的病況。

    那人說大王子身體很好,行前還見到他帶了大隊人馬在打獵。

    成吉思汗大怒,便率兵去征讨問罪,派窩闊台與察合台作先鋒。

    大軍剛要出發,朮赤的死訊由快馬傳到。

    成吉思汗十分悲痛,問起死因,才知他生病已久,那次行獵的其實是朮赤的部将。

    大汗要将傳假訊的人捉來治罪,那人卻已逃走了。

     朮赤死時四十九歲,有十四個兒子。

    長子鄂爾達,次子拔都。

    鄂爾達自知才能不及弟弟,兄弟倆又友愛,所以将繼承父位的權利讓給了拔都。

     次子察合台 察合台的長子叫做莫圖根。

    成吉思汗在他的衆多孫子之中,最鐘愛莫圖根。

    在攻打花剌子模時,有一次圍城,莫圖根給敵人射死。

    成吉思汗很悲痛,城破之後,屠殺全城百姓,為孫兒報仇。

     那時察合台還不知兒子已死,旁人都不敢告訴他。

    有一天,成吉思汗和幾個兒子一同吃飯,假裝大發脾氣,說兒子們都不聽話,對察合台尤其惱怒。

    察合台很惶恐,說道:“我如不聽父王的吩咐,甘願給父王處死。

    ”成吉思汗道:“我不論什麼吩咐你都聽,是嗎?”察合台道:“是。

    兒子決計不敢違命。

    ”成吉思汗道:“那麼你聽我吩咐:你的兒子莫圖根已經死了。

    我叫你不可悲傷。

    ”察合台大驚,拚命地忍住眼淚,裝作并不悲傷,安安靜靜地吃完了飯,才獨自到野外去放聲大哭。

     察合台脾氣暴躁,但很會辨别是非,軍中如果有什麼争執,疑難不決,由他來判斷,總十分公平。

     窩闊台能夠繼承大位,察合台擁立的功勳最大。

    窩闊台繼位後,遇到什麼大事,總派人去征求二哥的意見,對他十分尊敬。

     察合台的封地在新疆、阿富汗、烏茲别克斯坦一帶,稱為“察合台汗國”,地域也十分廣大。

     三子窩闊台 窩闊台的領地“窩闊台汗國”在今俄羅斯中亞細亞巴爾喀什湖附近。

    他是蒙古的共主,統治蒙古本部和中國北部,所以作為特别領地的“窩闊台汗國”,地域就很小了。

     窩闊台做了十三年大汗,死時五十六歲,因酗酒得病。

    他個性光明磊落,寬大溫和,曾公開檢讨自己,說:“我繼承父皇的大位以來,做了四件好的事情。

    第一,征服金國;第二,成立了驿站,因而數萬裡之間交通便利;第三,在許多沒有水的地方開掘了水井,使得百姓有豐富的水草,繁殖牲口;第四,在所征服的各城各地設立治民官,讓衆百姓能安居樂業。

    但我也做了四件錯事,第一,我繼承大位,受命統治萬國,但我時時飲酒大醉;第二,我強娶叔父斡赤斤所屬部衆中的女子,這是不合道理的;第三,我誤信讒言,殺死了父親手下的功臣朵豁勒忽,他是忠義人,我十分後悔;第四,我下令構築圍牆,圈定兄弟們的牧地,以緻兄弟們發出怨言。

    ” 他能公開作自我批評,可見性格坦白直率,能分辨是非。

     四子拖雷 拖雷是成吉思汗的小兒子,也最得他鐘愛。

    成吉思汗出征,經常叫拖雷陪在身邊,稱他是“伴當”。

    成吉思汗死後将大部分精兵猛将都交了給他(據MichelHoang在《成吉思汗》一書中所說,成吉思汗逝世時有十四萬精兵,将其中十萬人交給拖雷),因此四個兒子中,拖雷這一系兵力最強,勢力最大。

    拖雷為人英明,很得人心。

    成吉思汗逝世時,察合台和窩闊台都領兵在外,隻拖雷在蒙古本部,因此軍國大事都由他決定,稱為“監國”。

     蒙古習俗,國主由親王大将共同推舉,這個大會叫做“庫裡爾台”。

    成吉思汗雖有遺命要窩闊台繼承,但根據傳統習慣,還是要召開“庫裡爾台”來正式推舉。

     大會中王公、驸馬、衆大将都極力推舉拖雷。

    窩闊台也不敢接任大位。

    拖雷卻主張尊重父皇遺命。

    會議一直開了四十幾天,始終不能決定。

    最後在拖雷堅持之下,斡赤斤和察合台也都贊成擁戴窩闊台,窩闊台才得到庫裡爾台的承認。

     兔兒年(辛卯,一二三一年),窩闊台大汗親征金國,攻破居庸關,占領了許多城市,忽然得了病,說不出話。

    巫師蔔占之後,說道:“因為殺害金國百姓太多,所以山川神靈作祟侵害大汗,必須由親族中一個人代死,否則病不能好。

    ” 拖雷說:“我答應過父皇,一心輔助皇兄,我願意代皇兄死。

    巫師,你念咒吧。

    ”巫師就念了咒,給拖雷飲了神水。

    拖雷說:“請皇兄照料我的孤兒和妻子。

    ”不久就死了。

    拖雷代死之後,窩闊台的病果然就好了⑾。

     蒙古人對拖雷都十分欽佩。

    窩闊台更加感激,曾說他将來死後,要将大位傳給拖雷的長子蒙哥。

     孫子拔都(朮赤的次子) 窩闊台做大汗的第七年,俄羅斯諸部起來反抗。

    窩闊台聽從察合台的意見,命令諸王、驸馬、萬戶、千戶各派長子出征。

    因為每個長子麾下都兵衆将廣,所以實力特别強大,總兵力大約是十五萬人,已經超過了成吉思汗逝世時的兵力。

    這次西征稱為“長子遠征”。

     拔都是朮赤的繼承人,是長子中的長子(其實是次子),由他做統帥。

    察合台部派長子莫圖根(已死)的長子不裡統軍,窩闊台部由長子貴由統軍,拖雷部由長子蒙哥統軍。

    統軍的是長子,但别的兒子也有不少參加遠征。

     大軍西征,勢如破竹,平定了欽察、北俄羅斯、南俄羅斯,攻克莫斯科、基輔等大城。

    在征服俄羅斯等十一個國家之後,拔都決定分兵三路西征,于是搭起大帳設宴。

    在宴會中卻發生了一場大争吵。

     拔都是長兄,又是大軍統帥,宴會還沒有開始,便拿起酒杯來先飲了幾杯。

    察合台的孫子不裡、窩闊台的兒子貴由十分不滿,吵嚷起來。

    不裡罵道:“拔都為什麼先飲酒?他自以為是元帥,其實是個生胡子的婆娘,早就該将他踏在腳底下。

    ”貴由說:“這是個帶弓箭的婆娘,我們二人早就該用棍子狠狠地打他一頓。

    ”還有一個大将附和二人。

    大吵之後,宴會不歡而散。

     他們為什麼罵拔都是“婆娘”?拔都很會打仗,對待部下将士很好,人人叫他為“賽因汗”。

    “賽因”在蒙古話裡是“好”的意思,說他是“好王子”。

    不裡和貴由對部下卻很兇,他們覺得拔都婆婆媽媽,不夠威風,像個女人。

     更重要的原因,是察合台系和窩闊台系的王子們心中對朮赤系的王子都瞧不起,總記得朮赤并不是成吉思汗的親生子。

     拔都派人去禀告了大汗。

    窩闊台很是惱怒,等貴由回來朝見報告戰況時,痛罵他:“聽說你在出征途中,把有屁股的人都打了屁股,把軍人的臉都丢光了。

    你自以為征服了俄羅斯,就可對兄長不敬嗎?其實那又不是你的功勞。

    ”把他送去給拔都處分,把不裡交給察合台處分。

     拔都自然不敢當真處分大汗的兒子貴由,但這場怨仇互相結得很深。

     拔都和貴由、不裡兩人争吵後,兵分三路。

    北路軍察合台部隊,由察合台的另一個兒子貝達爾任統帥,攻打波蘭。

    中路軍朮赤部隊,由拔都自己任統帥,攻打匈牙利。

    南部軍窩闊台部隊,由大将速不台及窩闊台另一個兒子合丹(貴由的弟弟)共任統帥。

     北部軍擊破波蘭大軍,打得波蘭王布萊斯狼狽逃命,渡過奧得河,在莘爾斯達特大平原上和波蘭日耳曼聯軍遭遇,一場大戰,波德聯軍全軍覆沒。

    貝達爾命部下在戰場上割下敵軍的耳朵,收集在一起,共有九巨捆之多。

    這是世界史上有名的一個戰役。

     中路軍和南路軍也都節節勝利。

    北、中、南三路軍隊在多瑙河畔會師,隻殺得歐洲人屍骨如山,藍色多瑙河變成了紅色多瑙河⑿。

     拔都大軍一路打到亞德裡亞海的威尼斯國邊界,一路打到離維也納三十裡的地方,正要征服全歐洲,忽然接到窩闊台大汗逝世的消息,于是拔都下令班師。

     這次西征一共打了六年,吓得歐洲人心驚膽破,稱之為“黃禍”。

     拔都班師回到俄羅斯,在自己汗國都城中駐守。

    從東到西,幾萬裡的大片土地都是他的勢力範圍。

    他統治的欽察汗國,歐洲人稱為金帳汗國。

    俄羅斯王侯在金帳前戰栗聽命,達四百年之久。

    當元朝在中國的統治結束後,金帳汗國仍統治着俄羅斯。

    直到十六世紀中葉,俄國彼得大帝興起,蒙古人在俄國的統治才衰退而消失⒀。

     拔都的哥哥鄂爾達讓位給拔都,所以拔都将東方錫爾河一帶地方分給哥哥,鄂爾達一系建立了“白帳汗國”。

    拔都的弟弟昔班(朮赤第五個兒子)西征有功,拔都也分給他一片領地,建立的汗國叫做“青帳汗國”。

    這兩個汗國都遠不及金帳汗國重要。

     孫子貴由(窩闊台的長子) 窩闊台死後,皇後和諸王大臣召開“庫裡爾台”。

    幾次召拔都來參加,拔都始終不來。

    大會決定立窩闊台的長子貴由接位。

     貴由作了大汗,便要統兵去征讨拔都,朝中大臣極力勸阻,才打消了這主意。

    這是聰明的決定,如果出兵,多半打不過拔都。

     貴由喜歡喝酒,手足有痙攣病,接位後第三年春天就死了。

     孫子蒙哥(拖雷的長子) 短命的貴由死後,王公大将開“庫裡爾台”大會推舉大汗。

    大會的地點是在拔都所管轄的地方。

    會中王公大将都推舉拔都。

    在成吉思汗的許多孫子中,拔都年紀最長,兵力強盛,西征的威名很大,仁慈而得人心,何況大會在他勢力範圍之内舉行。

     然而拔都不肯當大汗,極力主張由拖雷的長子蒙哥接位。

    拔都很精明,知道自己如做大汗,别的三系會聯合起來反對,自己寡不敵衆,一定抵擋不住。

     蒙哥在西征之時和拔都很合作,堂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