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元年丁未,王即位,居殷,命卿士甘盤。
三年,夢求傅說,得之。
六年,命卿士傅說。
視學養老。
十二年,報祀上甲微。
二十五年,王子孝己卒于野。
二十九年,肜祭太廟,有雉來。
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荊。
三十四年,王師克鬼方。
氐、羌來賓。
四十三年,王師滅大彭。
五十年,征豕韋,克之。
五十九年,陟。
王,殷之大仁也。
力行王道,不敢荒甯,嘉靖殷邦,至于小大,無時或怨。
是時輿地,東不過江、黃,西不過氐、羌,南不過荊蠻,北不過朔方,而頌聲作,禮廢而複起,廟号高宗。
祖庚 名曜。
元年丙午,王即位,居殷,作《高宗之訓》。
十一年,陟。
祖甲(《國語》作“帝甲”) 名載。
元年丁巳,王即位,居殷。
十二年,征西戎。
冬,王返自西戎(祖甲西征,得一丹山)。
十三年,西戎來賓。
命邠侯組绀。
二十四年,重作湯刑。
二十七年,命王子嚣、王子良。
三十三年,陟。
王舊在野,及即位,知小人之依,能保惠庶民,不悔鳏寡。
迨其末也,繁刑以攜遠,殷道複衰(《國語》曰:“玄王勤商,十有四世,帝甲亂之,七世而隕。
”)。
馮辛(《史記》作“廪辛”) 名先。
元年庚寅,王即位,居殷。
四年,陟。
庚丁 名嚣。
元年甲午,王即位,居殷。
八年,陟。
武乙 名瞿。
元年壬寅,王即位,居殷。
邠遷于岐周。
三年,自殷遷于河北。
命周公亶父,賜以岐邑。
十五年,自河北遷于沬。
二十一年,周公亶父薨。
二十四年,周師伐程,戰于畢,克之。
三十年,周師伐義渠,乃獲其君以歸。
三十四年,周公季曆來朝,王賜地三十裡,玉十皞,馬十匹。
三十五年,周公季曆伐西落鬼戎。
王畋于河、渭,暴雷震死。
文丁(《史記》作“大丁”,非。
) 名杞。
元年丁醜,王即位,居殷(自沬歸殷邑)。
二年,周公季曆伐燕京之戎,敗績。
三年,洹水一日三絕。
四年,周公季曆伐餘無之戎,克之。
命為牧師。
五年,周作程邑。
七年,周公季曆伐始呼之戎,克之。
十一年,周公季曆伐翳徒之戎,獲其三大夫,來獻捷。
王殺季曆。
王嘉季曆之功,錫之圭瓒、秬鬯,九命為伯,既而執諸塞庫。
季曆困而死,因謂文丁殺季曆(執王季于塞庫,羁文王于玉門,郁尼之情,辭以作歌,其傳久矣。
) 十二年(周文王元年),有鳳集于岐山。
十三年,陟。
帝乙 名羨。
元年庚寅,王即位,居殷。
三年,王命南仲,西拒昆夷,城朔方。
夏六月,周地震。
九年,陟。
帝辛 名受(即纣也,曰受辛)。
元年己亥,王即位,居殷。
命九侯、周侯、邘侯(周侯為西伯昌)。
三年,有雀生鹯。
四年,大蒐于黎。
作炮烙之刑。
五年夏,築南單之台。
雨土于亳。
六年,西伯初礿于畢。
九年,王師伐有蘇,獲妲己以歸。
作瓊室,立玉門。
十年夏六月,王畋于西郊。
十七年,西伯伐翟。
冬,王遊于淇。
二十一年春正月,諸侯朝周。
伯夷、叔齊自孤竹歸于周。
二十二年冬,大蒐于渭。
二十三年,囚西伯于羑裡。
二十九年,釋西伯。
諸侯逆西伯,歸于程。
三十年春三月,西伯率諸侯入貢。
三十一年,西伯治兵于畢,得呂尚以為師。
三十二年,五星聚于房。
有赤烏集于周社。
密人侵阮,西伯帥師伐密。
三十三年,密人降于周師,遂遷于程。
王錫命西伯,得專征伐。
約案:文王受命九年,大統未集,蓋得專征伐,受命自此年始。
三十四年,周師取耆及邘,遂伐崇,崇人降。
冬十二月,昆夷侵周。
三十五年,周大饑。
西伯自程遷于豐。
三十六年春正月,諸侯朝于周,遂伐昆夷。
西伯使世子發營鎬。
三十七年,周作辟雍。
三十九年,大夫辛甲出奔周。
四十年,周作靈台。
王使膠鬲求玉于周。
四十一年春三月,西伯昌薨(周文王葬畢,畢西于豐三十裡)。
四十二年(周武王元年),西伯發受丹書于呂尚。
有女子化為丈夫。
四十三年春,大閱。
峣山崩。
四十四年,西伯發伐黎。
四十七年,内史向摯出奔周。
四十八年,夷羊見。
二日并出。
五十一年冬十一月戊子,周師渡盟津而還。
王囚箕子,殺王子比幹,微子出奔。
五十二年庚寅,周始伐殷。
秋,周師次于鮮原。
冬十有二月,周師有事于上帝。
庸、蜀、羌、髳、微、盧、彭、濮從周師伐殷(伐殷至邢丘,更名邢丘曰懷)。
湯滅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歲四百九十六年(始癸亥,終戊寅)。
三年,夢求傅說,得之。
六年,命卿士傅說。
視學養老。
十二年,報祀上甲微。
二十五年,王子孝己卒于野。
二十九年,肜祭太廟,有雉來。
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荊。
三十四年,王師克鬼方。
氐、羌來賓。
四十三年,王師滅大彭。
五十年,征豕韋,克之。
五十九年,陟。
王,殷之大仁也。
力行王道,不敢荒甯,嘉靖殷邦,至于小大,無時或怨。
是時輿地,東不過江、黃,西不過氐、羌,南不過荊蠻,北不過朔方,而頌聲作,禮廢而複起,廟号高宗。
祖庚 名曜。
元年丙午,王即位,居殷,作《高宗之訓》。
十一年,陟。
祖甲(《國語》作“帝甲”) 名載。
元年丁巳,王即位,居殷。
十二年,征西戎。
冬,王返自西戎(祖甲西征,得一丹山)。
十三年,西戎來賓。
命邠侯組绀。
二十四年,重作湯刑。
二十七年,命王子嚣、王子良。
三十三年,陟。
王舊在野,及即位,知小人之依,能保惠庶民,不悔鳏寡。
迨其末也,繁刑以攜遠,殷道複衰(《國語》曰:“玄王勤商,十有四世,帝甲亂之,七世而隕。
”)。
馮辛(《史記》作“廪辛”) 名先。
元年庚寅,王即位,居殷。
四年,陟。
庚丁 名嚣。
元年甲午,王即位,居殷。
八年,陟。
武乙 名瞿。
元年壬寅,王即位,居殷。
邠遷于岐周。
三年,自殷遷于河北。
命周公亶父,賜以岐邑。
十五年,自河北遷于沬。
二十一年,周公亶父薨。
二十四年,周師伐程,戰于畢,克之。
三十年,周師伐義渠,乃獲其君以歸。
三十四年,周公季曆來朝,王賜地三十裡,玉十皞,馬十匹。
三十五年,周公季曆伐西落鬼戎。
王畋于河、渭,暴雷震死。
文丁(《史記》作“大丁”,非。
) 名杞。
元年丁醜,王即位,居殷(自沬歸殷邑)。
二年,周公季曆伐燕京之戎,敗績。
三年,洹水一日三絕。
四年,周公季曆伐餘無之戎,克之。
命為牧師。
五年,周作程邑。
七年,周公季曆伐始呼之戎,克之。
十一年,周公季曆伐翳徒之戎,獲其三大夫,來獻捷。
王殺季曆。
王嘉季曆之功,錫之圭瓒、秬鬯,九命為伯,既而執諸塞庫。
季曆困而死,因謂文丁殺季曆(執王季于塞庫,羁文王于玉門,郁尼之情,辭以作歌,其傳久矣。
) 十二年(周文王元年),有鳳集于岐山。
十三年,陟。
帝乙 名羨。
元年庚寅,王即位,居殷。
三年,王命南仲,西拒昆夷,城朔方。
夏六月,周地震。
九年,陟。
帝辛 名受(即纣也,曰受辛)。
元年己亥,王即位,居殷。
命九侯、周侯、邘侯(周侯為西伯昌)。
三年,有雀生鹯。
四年,大蒐于黎。
作炮烙之刑。
五年夏,築南單之台。
雨土于亳。
六年,西伯初礿于畢。
九年,王師伐有蘇,獲妲己以歸。
作瓊室,立玉門。
十年夏六月,王畋于西郊。
十七年,西伯伐翟。
冬,王遊于淇。
二十一年春正月,諸侯朝周。
伯夷、叔齊自孤竹歸于周。
二十二年冬,大蒐于渭。
二十三年,囚西伯于羑裡。
二十九年,釋西伯。
諸侯逆西伯,歸于程。
三十年春三月,西伯率諸侯入貢。
三十一年,西伯治兵于畢,得呂尚以為師。
三十二年,五星聚于房。
有赤烏集于周社。
密人侵阮,西伯帥師伐密。
三十三年,密人降于周師,遂遷于程。
王錫命西伯,得專征伐。
約案:文王受命九年,大統未集,蓋得專征伐,受命自此年始。
三十四年,周師取耆及邘,遂伐崇,崇人降。
冬十二月,昆夷侵周。
三十五年,周大饑。
西伯自程遷于豐。
三十六年春正月,諸侯朝于周,遂伐昆夷。
西伯使世子發營鎬。
三十七年,周作辟雍。
三十九年,大夫辛甲出奔周。
四十年,周作靈台。
王使膠鬲求玉于周。
四十一年春三月,西伯昌薨(周文王葬畢,畢西于豐三十裡)。
四十二年(周武王元年),西伯發受丹書于呂尚。
有女子化為丈夫。
四十三年春,大閱。
峣山崩。
四十四年,西伯發伐黎。
四十七年,内史向摯出奔周。
四十八年,夷羊見。
二日并出。
五十一年冬十一月戊子,周師渡盟津而還。
王囚箕子,殺王子比幹,微子出奔。
五十二年庚寅,周始伐殷。
秋,周師次于鮮原。
冬十有二月,周師有事于上帝。
庸、蜀、羌、髳、微、盧、彭、濮從周師伐殷(伐殷至邢丘,更名邢丘曰懷)。
湯滅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歲四百九十六年(始癸亥,終戊寅)。